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本义焉在?照韩愈的说法:传道、授业、解惑也。今天我们培养跨世纪的一代新人,同样不能只重授业,而淡漠传道、解惑:传为人之道,解人生之惑,美化其心灵,陶冶其情操,丰富其头脑,崇高其精神倘若偏离了本义,任由功利化倾向甚嚣尘上,那“读书有啥用”的疑问就将永久继续下去读书仅仅是生活的一部分瞧着大家伙儿都高举着读书有用的旗帜站在高高的山顶上,口中喊着高昂的口号,仿佛是一个个的正义之士在劝戒所有不好读书的顽童似的。其实我要说一句:你们错了! 我的观点就是:读书其实是没什么用地! 首先,我们说,人活一辈子为了什么?为了一次成功么?你们错了!人总是在不断的追寻一种比现有的生活好一些的状态,我觉得这就是生活的实质。为了不断变化着的目标,我们不断的学习,请注意我用的词是学习,读书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而这个“比现在好一点的状态”其实是永远没有终点的,是在不断的失败成功中动态的发展着的。目标在运动着,我们在不断学习着。 然后,我们说学习这件事情。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学习就是我们这次在讨论着的读书。你们又错了!读书只是其中一种方式。但是偏偏我们现在的好多人现在恰恰是自己走进了死胡同里,认为读书读的越多,越能找个好工作,然后一直过着舒适的生活。仿佛回到了过去的科举考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一朝高登黄榜,他日再无忧愁。这个观念已经被我们否决了!不用多说。又仿佛现在的应试教育,我们也在努力的往素质教育方向发展!也不多说。就说现在正在读书的莘莘学子们,这一辈子都做了些什么?幼儿园甚至幼儿园之前,就已经开始了漫漫读书之路。一直到大学毕业,还有硕士、博士我觉得有些人的理想就是把中国能读的书都读完,也就是达到一种所谓的教育最高程度。可是那么多书读完了,也就仅仅是读完了而已。我们说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这是对的。可是重要的是会用知识的人,而不是知识本身,也不是仅仅把知识背下来的人。学习知识,可以通过学校和课堂以外的很多形式来体现的。 接下来,学到一些本领了,可以边做事情边学习,边追寻更好的生活了。可是还是有些人偏偏怀念起课堂来,于是又跑回去。还美其名曰“充电”!我要说,你们还是错了!想想给你们上课的老师,他们为什么要做老师?(此处有不尊敬老师之嫌,琴子先给广大老师们赔个礼道个歉!)是因为比你们更厉害些所以才去坐老师的么?从事师范工作的人在其读书的时候通常是成绩不怎么好的。有例子可以为证:师范高校招生录取分数线比同批次高校低几十分的情况很普遍;各种专业里成绩好能力强的人多半转行,剩下的才去乖乖的做老师想想,你对现状不满意了,之所以充电就是为了更优秀一些。如果老师们比你强的话,何必还在这儿执教鞭呢?所以,有这样想法的人还是不要用这样的方法来安慰自己,来迷惑自己了。活到老,学到老,本没有错!然而,请另寻他处,此路不通。 总的来说,我这征文一发出,就会被人挑出许多毛病来反驳,而且还有人会质问:那你说我们该怎么学习呢?我也不知道,我的目的只是让你们走出误区,可不负责再给选择道路了。 可以说些闲事大伙儿看看: 比如这个神奇小子丁俊晖,咱不多说,浪费文字。 比如在奥运赛场上为我们挣得荣誉的世界观军们,他们为什么要在有了那么多荣誉之后返回大学里上学?因为他们以前的生活中没有读书这样一件事情,都是在追寻着自己的理想。可是他们成为世界冠军的那一刹那依然感动了中国,感动了全世界! 比如,从几十年前的淘粪工人时传祥至今日大街上的环卫工人,谁也不能否认他们为我们做的贡献,他们不需要满腹经纶,只是平凡的劳动。他们感动了我们! 比如,城市里形形色色的服务行业,他们的存在为我们提供了便利,让我们享受更舒适的生活。然而就目前从事最基础工作的服务人员,有多少是通过都市这一途径的?有多少人否认过他们的存在? 比如只要想举例,我还可以列举,只是烦琐的很。 总之,不要盲目迷信“读书”这两个字的力量了!论 “读书无用”正方阵营终于有了不在字面上做挣扎的辩手,不才窃喜,这些辩手的出现拯救了这次辩论,也使我产生继续辩下去的欲望。当然,正方中的辩手华舟381389399 还是在玩着字面意思,直至现在还认为“读书有用”中的“读书”两字换成“放屁”也是成立的,如果一场辩论辩了几天了还是这般肤浅,这是非常出乎我意料的。在辩题上,我与我方辩手在辩题上是达成了一致的,就是这个辩题的深意应是“读书必须与否”,而不是简简单单的字面上的那种意思,大家知道凡事存在即有理由,一样事物“有用与否”,在字面上是无须争辩的。正如正方辩手所云,“放屁”亦有用。 正方辩手宇少44430444 是眼疾手快,出贴较多,但适才认为还是很肤浅的。他在文中提到“这里我要指出砍柴的错误观点,上学读书也就是学习”。这后半句说对了,但前面提到的指出我的错误却没有实现,因为“上学读书是学习”这句话我并不反对,而我在前文中提出的是“学习不是我们辩题中所说的上学读书”,这是两个概念,而正方并没有谁提我的观点来批驳。 下面来看看正方辩手洪荒凤凰的论述。首先我认为这位朋友是很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一再地在文中提及孔家的思想,用来说明“破万卷”的种种好处。但我又不知孔老为何要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不知孔老是不是也发现了读书的不利之处,但又故意隐瞒,这种只言其一不言其二的做为,我认为是不恰当的。 孰不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点悟”。从这句话我们可以得知,读书的确不是最最恰当之选,然而正方这位辩手却言“读书之用大于天”,这种差强人意的论调不免会受到他人的批驳。 看看正方辩手洪荒凤凰的论证,他说,读书的好处“从小的方面讲,读书可以修身养性,让我们做高尚的人。”不知正方为何把人的品性与读书拉上了关系,似乎读书多人的品性就良好?恐怕这种说法太站不住脚了吧?观天下,古今多少文人成为万人唾骂的对象便可,秦桧大家应该不会不认识吧,状元也。 紧接着又“从大的方面讲,读书可以治国平天下。”,这一点,我认为正方是在以偏概全,大家可以想想,治国平天下的人有多少?然天下苍生攘攘。在战场上几十万人的拼杀才得来天下,试问,这几十万中读书人才占几分?况且,书读得多就能治国平天下吗?有哪位天下霸主是一介书生吗?NO有。平天下治国的是精神气概,绝不是几本书中的内容。 这个是正方辩手提及的古人的思想,想必放在今日来说服我方是很不实际的吧。然后洪荒凤凰又提出“读书可以获取天下信息,掌握世界动态” ,对于这点我实在难以苟同。要是问大家获取信息的最好工具,大概说上几十项也很难轮到“书”吧。文中的论证是“书生不出门,能知道天下事”,这恰与我刚才提出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点悟”相抵触。 然后凤凰兄又提出“读书可以获取功名”,在下认为,获得功名并不是这人书读得多,而是他在政坛上有自己的优势,在古代而言,是因为他能得民心,不然,一个天天抱着书的书生何以为人民服务? 后面凤凰兄还提到“读书可以维持精神生命”, 我认为,维持生命的不是“书”,而是他的思想,如果他的思想太空乏,没能意识到要维持生命,我想,给他什么“书”都无用。难道张国荣会连书都卖不起吗?然后他为何还是没能“维持精神生命”呢?“书”不能让他留下生命,更不能起死回生,对于“维持生命”来说,起到真正作用的绝不是“书”。 我最早写的一贴,是针对正方辩手“竹儿青青”写的。我从她的文中提炼了一句“不读书也有用”,凤凰说这是次命题,认为我是偷梁换柱,没有做出真正的论证。在这里我是有不同的理解的,我是先让这个次命题成立,然后在文中拿两个都“有用”的做法,就是“不读书”与“读书”都有用,拿它们来比较,最后看哪个更有用,用这个“更”字来推翻正方辩手“竹儿青青”她在文中做出的论证。 条条大路通罗马,然而现今的家长,个个都命令自己的儿女往一条道上走,造成祖国很多方面的人才缺失,也使很多在学习上没兴趣的孩子痛失青春,直至长大也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这是国家教育的悲哀,是思想观念落后的牺牲品。希望做家长的能放开思路,不要一根筋,任儿女的兴趣发展,对他(她)是有益无害的。从而,让我们推翻“读书有用”的观念。试想想,你现在的生活工作中,你中学大学时学到的知识又有多少在使用,就我个人而言,使用以前学到的知识绝没达到千分之一。什么数学,化学,生物,物理等等,简直就是浪费了我们儿时的光阴,当初学得这么好,对于现在来说,就算没学也无所谓,对方辩友,读书有用吗? 遍观种种实际情况,完全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读书无用”,不知对方辩友在这方面还做什么歪理辩证,希望你们结合一下实际 丁俊辉你终于“败走麦城”!一个人成功了,随之而来的烦恼就会象雪崩一样另你无法逃避。一些社会上的“有识之士”定会将你诠释个精光,甚至连你的祖宗十八代都连带牵连。 首先人们把焦点集中在了神童的文化知识方面,认为一个冠军居然是一个小学没有毕业的孩子拿走了这简直是不合乎情理的。认为孩子的父亲必须使孩子在德才方面双发展。 这似乎没有错,但是我们不能一味的去求全责备。也许这位父亲正是遵循着因材施教这个真理,才使得我们国家出了一个罕见的神童!我们有什么理由去责备他们。一些极力发表“人的异化”言论的人,你认为你的所学可以为国家作出什么贡献了呢。你没有,你一直是抱定“天生我才必要用”这句格言在寻找着有一天天上掉下来一个馅饼正好砸在你的头上,于是经过你的一番努力,然后你就成为了一个具备“学腹五车”名副其实的冠军。 那些主张“安贫乐道”的学子们,认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言如玉。这未必太绝对了,人之所学,必定不是全来自于书中。书中所学只不过是哦些教条的理论罢了,社会这所大学岂不是更能使人迅速成长起来。当然我们不能去号召所有的人去向这位“神童”学习,必定国之大计是教育。丁俊辉所表现的只是社会的一个现象,我们不难看出现如今,很多的体育的优秀选手在成功了以后在去深造去学习,这样不是一样的吗。 很多人在看问题方面过于的片面,只盯着他人阴暗的一面,却忽视了别人优秀的地方。这样就根本上失去了为学的目的,这一点还不如这位“神童”。人说“不学无术”是指什么也学不进去的人,而我们这位“神童”并不是这样的,他在台球方面的造诣岂是我们凡人可以指点的。有许多人一生中,许下很多很多的心愿,可是到后来没有一个能够实现的,这是为什么?因为你想要的太多,所以注定一无所获。人就应该是抱定一个自己想去实现的目标去努力的达到这个目标,哪怕是什么结果也没有你也不会抱憾终身的,因为你曾今努力过,而且你的目标是明确的。我们“丁神童”就是这样的执着的走过来了,大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气魄。 奉劝那些“牵肠挂肚”,“杞人忧天”的朋友们走自己路,管别人的事干嘛!我们权且不说这个冠军是为谁而得,它含金量有多高。就说世界对他的评价;中国有个神童真厉害,过五关斩六将,为中国人民争了光。这已经足够了,没想到我们中国人使这位“神通”在自己的国土上“败走了麦城”!这难道不让人心寒吗?其实过来人说的对,不管学校的学习有没有用,不管现实与理想有多大差距,不管这是不是你想要的环境与状态,我们都要主动去适应社会而不是让社会跟着你走,高唱宏伟凯歌是毫无用处的。 我觉得我们80年代初的人处在较尴尬的位置,特别是80到84之间的人,总与70年代和84年以后的人有着不小的代沟。我们学习上不如上代人吃苦耐劳,懂事,学习条件气氛环境又不如后辈们。其实这些都是刻意强调客观条件,人家孔子十五志于学,而我们呢? 刚踏上社会的我们往往高喊读书无用论。在学校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莘莘学子们容易滋生自以为是的骄傲情绪;随着走上社会往往落差太大,才产生了读书无用论的想法;而工作了一段时间人们便不会说了,不是那么多过来人语重心长地教导我们吗?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人工作了还去充电。 看了灰衣的文章,讨论了读书到底有没有用,读好了书能不能就一定能适应社会,其实讨论来讨论去也没有正解。因为在中国体制下你想读也得读,不想读还是得读,除了发发牢骚之外别无他法。你说这个制度不好,那你也想不出更好的制度。你说培养出来的人都一个模子,无所谓,都是俗人也无所谓,大俗即大雅。 那么,我们这代人为什么而读书呢?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是为了以后赚大钱过上好的生活,还是存钱娶老婆,还是陶冶自己的情操,也说不清,可能黄金和美人都想要吧。有人敢说黄金和美人都比不上高尚的情操,我读书就为了提高自己的修养吗?就算有,这种傻瓜也不是很多吧。 最近我们电台有个婚嫁节目,特别深有感触。其中有个男的对自己的介绍是这样的,没房没车没钱,有的只是一颗赤诚的心。这个时代甜言蜜语抵不上金钱钞票,女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DB61T 863-2014 玉米 敦玉328规范
- DB61T 843-2014 水稻 黄华占规范
- DB61T 776-2014 小麦 宝麦8号规范
- 围挡劳务合同2篇
- 施工项目风险评估与管控方案
- 2025年南阳内乡县人民检察院招聘聘用制书记员13名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委托采购委托采购合同范本的应用4篇
- 2025年德惠市公开招聘社区工作者(194人)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货物运输书面合同4篇
- 第3课 奖牌设计 教案(表格)人教版美术七年级上册
- 手术室安全知识
- DL-T 5876-2024 水工沥青混凝土应用酸性骨料技术规范
- 运动解剖学课件完整版
- 地下室管理制度
- 骨科术后下肢肿胀护理
- 《套期保值会计》课件
- Unit 1 This is me reading I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河南省南阳市2023-2024学年小升初语文试卷(含答案)
- 月饼订购合同模板
- 2024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护理与管理专家共识要点(全文)
- 七上人教地理新教材教学计划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202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