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填空题(8分)1放暑假了,小明乘坐“和谐号”动车组外出旅游列车开动后,小明看到窗外的人群在往后退,这是以为参照物;若以站台为参照物,则小明是的2跳广场舞已经成为人们健身的一项运动,优美的舞曲声是由于扬声器纸盆的产生的,是通过传入人耳的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处减弱噪声3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现象,“池水照明月”说的就是光的现象4长江三峡雄奇险秀,滔滔江水奔流到海郦道元的诗篇三峡中写道:“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文中所写船的平均速度约为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4分)5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a洁白的雪b璀璨的宝石c昏暗的烛焰d明亮的镜子6李明同学测量课本宽度的4次结果如下,其中记录错误的一次是()a17.52cmb17.32cmc17.31cmd17.30cm7新年联欢会,一位同学手持一面小鼓,置于点燃的蜡烛附近,鼓面面对烛火,敲响小鼓,周围同学看到烛火随着鼓声舞动对这一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a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烛火舞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鼓面振动产生的是超声波d周围同学听到的鼓声是由空气传来的8如图所示,相同的水下录音装置a、b录下在海里同一位置的鲸发出的同一段声音a录到的有高、低音,b录到的只有低音,由此可以推测;在海洋中能传播较远距离的声音是()a频率较低的b音调较高的c能量较小的d响度较小的9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连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a山b船c流水d河岸10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的速度之比为3:2,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则它们所用的时间之比为()a2:3b4:9c1:1d9:411在纸上剪一个很小的“”形空,让太阳光垂直照射到“”形孔上,那么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是()a“”形的b圆形的c“”形d无法确定12高速公路边安装的隔声墙,目的是为了减弱车辆噪声两侧居民的干扰这种人性化设计是采用了下列哪种途径来减弱噪声的()a在声源处减弱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c在人耳处减弱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13下列成语所反映的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镜花水月b坐井观天c海市蜃楼d立竿见影14我国已经进行三次“神舟”系列载人航天飞船的实验,杨利伟乘坐宇宙飞船遨游太空,不久“神舟”六号又将更多的宇航员带上太空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是()a用通讯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太空中噪音太大d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15光照射到下列物体的表面,发生的反射不属于漫反射的是()a室内的石灰墙壁上b抛光的金属表面上c白色衣服上d投影的幕布上16如图是从平面镜内看到钟表的钟面指针位置,此时的实际时刻是()a3时50分b8时10分c2时20分d4时40分17如图所示,猴子看见水井中的“月亮”,就要去捞,结果什么也没捞到关于水中的“月亮”离水面的远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月亮”就在水的表面上b和猴子眼睛到水面的距离相等c等于井中水的深度d和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18有一种专门存放贵重物品的“银行”,当人们存放了自己的贵重物品后,要用仪器记录下自己的“手纹”、“眼纹”、“声纹”等以便今后用这些细节独有的特征才能亲自取走物品,防止被别人领走,这里的“声纹”记录的是人说话的()a音色b响度c音调d三者都有19下列关于声的关联表述,错误的是()a隔墙有耳固体能传声b响鼓也要重锤敲振幅越大响度越大c震耳欲聋音调高d闻其声知其人根据音色判断说话人20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55角,若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增大5,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间的夹角为()a70b75c80d6021如图所示,一只大熊猫正抱着一根竹子在镜前欣赏自己的像此时,它从镜中看到的自身像应该是图中的()abcd三、作图题(5分)22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23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向水面,请在如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四、实验探究题(8分)24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同学们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1)如果让光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2)小红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时,她将纸板b向后折,此时他(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它们(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25(6分)在学习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表:编号琴弦的材料琴弦的长度/cm琴弦的横截面积/mm2钢200.3钢0.7钢400.5尼龙丝300.5尼龙丝400.5(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应为五、计算题(10分)26(4分)利用超声波的反射波可探测海洋的深度,在某次实验中已知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若发射信号8s后,接收到了反射回来的波,求海洋的深度是多少?27(6分)一辆汽车以30m/s的速度向山崖前进,司机鸣笛后继续前进,5s后听到回声,求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距山崖的距离(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8分)1放暑假了,小明乘坐“和谐号”动车组外出旅游列车开动后,小明看到窗外的人群在往后退,这是以列车为参照物;若以站台为参照物,则小明是运动的【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分析】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事先选定一个标准的物体,这个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没有发生了改变,则是静止的【解答】解:小明以列车为参照物,窗外的人群与列车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而列车是相对静止的,窗外的人群是运动的,所以会看到窗外的人群在往后退;小明以站台为参照物,站台与他自己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而站台是相对静止的,所以他是运动的故答案为:列车;运动【点评】此类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物理知识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作出解释,这样才能做到举一反三,活学活用2跳广场舞已经成为人们健身的一项运动,优美的舞曲声是由于扬声器纸盆的振动产生的,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专题】声现象【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空气、液体、固体都可以传声;防治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在传播中、在人耳处【解答】解:优美的舞曲声是由于扬声器纸盆的振动产生的,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答案为:振动;空气;声源【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条件、防治噪声的途径,属声学学基础题3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折射现象,“池水照明月”说的就是光的反射现象【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光的反射【专题】应用题【分析】(1)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解答】解:(1)“潭清疑水浅”指的是,水比较清澈,水底看起来比较浅,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看水底是逆着光的传播方向看的,即逆着折射光线看,由于错觉,我们始终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浅;(2)“池水照明月”就是水面出现月亮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答案为:折射、反射【点评】在物理题中,将古诗文中提到的情景与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相联系的题目很多,如:“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与机械运动相联系;“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与声现象相联系;“黄河远上白云间”、“不尽长江滚滚来”与机械能相联系等等,这也是考试的一个热点4长江三峡雄奇险秀,滔滔江水奔流到海郦道元的诗篇三峡中写道:“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文中所写船的平均速度约为50km/h【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计算题;信息给予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求平均速度应当知道路程和时间,文言文中“其间千二百里”是指1200里即600千米,“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是指一天,即12小时【解答】解:路程为s=600km,时间t=12h,船的速度v=50km/h故答案为:50km/h【点评】本题考查平均速度的计算,关键是学会从题目所给信息中得出有用的数据,这是本题的难点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4分)5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a洁白的雪b璀璨的宝石c昏暗的烛焰d明亮的镜子【考点】光源【专题】应用题【分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反射其它物体的光的不是光源光源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太阳、水母、萤火虫等都是天然光源;烛焰、电灯、蜡烛等都是人造光源【解答】解:能自身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洁白的雪、璀璨的宝石、明亮的镜子是反射的太阳光,不是光源;昏暗的烛焰是人造光源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光源的概念,判断光源必须是自身能够发光的,而不是反射其它光源的光6李明同学测量课本宽度的4次结果如下,其中记录错误的一次是()a17.52cmb17.32cmc17.31cmd17.30cm【考点】长度的测量【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题主要考查对刻度尺分度值意义的理解长度的测量中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也就是分度值所对应的数值是准确的,分度值所对应的下一位是估读的【解答】解:由题意知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也就是说测量结果中的17.3cm是准确的,最后一位数值为估读值,由于每次的估读有可能存在差异,所以选项b、c、d都是正确的;而选项a中的数据为17.52cm与其它的结果准确值相差较大,不符合测量事实,所以是错误的记录故选a【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理解分度值的物理意义:分度值代表者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分度值的下一位为估读值7新年联欢会,一位同学手持一面小鼓,置于点燃的蜡烛附近,鼓面面对烛火,敲响小鼓,周围同学看到烛火随着鼓声舞动对这一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a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烛火舞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鼓面振动产生的是超声波d周围同学听到的鼓声是由空气传来的【考点】超声波与次声波;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声与能量【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声音能传递能量人的听觉范围是20赫兹到20000赫兹,以及高于20000赫兹的是超声波,低于20赫兹是次声波【解答】解:当魔术师敲响小鼓时,鼓面振动,产生声音,声音能传递能量,使蜡烛火焰跳动听到的鼓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同学耳朵里,这说明声音在人的听频范围内,不是超声或次声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是由振动产生,以及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了解和掌握8如图所示,相同的水下录音装置a、b录下在海里同一位置的鲸发出的同一段声音a录到的有高、低音,b录到的只有低音,由此可以推测;在海洋中能传播较远距离的声音是()a频率较低的b音调较高的c能量较小的d响度较小的【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专题】声现象【分析】由题意“a录到的有高、低音,b录到的只有低音,”结合a、b距离鲸的远近即可作出选择【解答】解:音调的高低是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的,振动频率快,音调高,振动频率慢,音调低;由图可知,a距离鲸鱼较近,b距离鲸鱼较远,因为a录到的有高、低音,b录到的只有低音,说明录到的是频率较低的,所以频率较低的声音在海洋中能传播较远距离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声音的特性中音调这一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有一定的拔高难度9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连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a山b船c流水d河岸【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先确定一个作为标准的参照物,分析研究对象和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分析题意可知,题中的研究对象是“山”,它的运动状态是“向船尾跑去了”,即山在“运动”a、若以山本身为参照物,那它只能是静止的,而且一般是不能选研究对象为参照物,故a错;b、以船为参照物,船与山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而且船向前行,以船为参照物,山在“后退”,故b是正确的;c、以流水为参照物,虽然山与流水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但无法直观地说明“山向船尾跑去”,故c错;d、以河岸为参照物,山与河岸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山是不动的,故d错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10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的速度之比为3:2,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则它们所用的时间之比为()a2:3b4:9c1:1d9:4【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计算题;比例法【分析】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推出时间的计算公式求出时间的比【解答】解: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可以推出时间的计算公式;甲、乙两物体运动的时间之比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时间的有关计算,要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11在纸上剪一个很小的“”形空,让太阳光垂直照射到“”形孔上,那么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是()a“”形的b圆形的c“”形d无法确定【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因为是很小的孔,所以当太阳光照射时会形成太阳的像即小孔成像,又因为太阳是圆形的,所以,地面上的光斑也是圆形的,而小孔成像是利用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解答】解:因为太阳离地面非常远,而小孔又非常小,所以该现象为小孔成像,即形成太阳的像(圆形的);并且小孔成像就是利用光沿直线传播所形成的故选b【点评】知道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注意小孔成像时,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形状一样12高速公路边安装的隔声墙,目的是为了减弱车辆噪声两侧居民的干扰这种人性化设计是采用了下列哪种途径来减弱噪声的()a在声源处减弱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c在人耳处减弱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专题】应用题【分析】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根据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与题目中提到的物理情景相对应,从而可以得到答案【解答】解:高速公路边安装的一种“隔声墙”,其目的是为了减弱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高速公路两侧居民的干扰这种减弱噪声的途径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选 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减弱噪声途径的方法的了解和掌握,减弱噪声的方法有三个,如何将具体的措施与方法联系在一起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3下列成语所反映的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镜花水月b坐井观天c海市蜃楼d立竿见影【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反射【专题】应用题【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解答】解:a、镜花水月是指花在镜子中成像,月亮在水中成像,都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造成的,不符合题意;b、坐井观天指在井中看到的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这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不符合题意;c、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大气中传播形成的光的折射现象,符合题意;d、立竿见影只在地上树立一个竿子就可以看到它的影子,这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此题通过几个词语考查学生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词语反应的物理情境,一定程度上考查了学生的语文知识,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14我国已经进行三次“神舟”系列载人航天飞船的实验,杨利伟乘坐宇宙飞船遨游太空,不久“神舟”六号又将更多的宇航员带上太空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是()a用通讯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太空中噪音太大d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专题】声现象【分析】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声,真空不能传声【解答】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飞船内有空气,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是真空,所以工作时,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对话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传播的条件的了解和掌握,是中考的热点15光照射到下列物体的表面,发生的反射不属于漫反射的是()a室内的石灰墙壁上b抛光的金属表面上c白色衣服上d投影的幕布上【考点】漫反射【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漫反射是反射面粗糙不平发生的发射现象,漫反射也遵守反射定律【解答】解:室内的石灰墙壁、白色的衣服、以及投影的幕布都是粗糙的表面,所以发生的是漫反射,而抛光的金属表面是光滑的,所以发生的是镜面反射故a、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16如图是从平面镜内看到钟表的钟面指针位置,此时的实际时刻是()a3时50分b8时10分c2时20分d4时40分【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虚像;像物等大;像物等距;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平面镜竖直放立时所成的像是左右颠倒的【解答】解:由于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故表面上的刻度是左右相反的,此时的时间是3时50分故选a【点评】本题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此类题可以认为表面上的刻度是左右相反的,或者把纸翻过来看17如图所示,猴子看见水井中的“月亮”,就要去捞,结果什么也没捞到关于水中的“月亮”离水面的远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月亮”就在水的表面上b和猴子眼睛到水面的距离相等c等于井中水的深度d和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应用题【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进行分析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和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解答】解: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静的水面起反射作用,天上的月亮和水中的月亮的像到水面的距离相等故选d【点评】本题谁是反射面,物像到反射面的距离相等是关键月亮的像到水面的距离跟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有关,跟猴子到水面的距离,水深都没有关系18有一种专门存放贵重物品的“银行”,当人们存放了自己的贵重物品后,要用仪器记录下自己的“手纹”、“眼纹”、“声纹”等以便今后用这些细节独有的特征才能亲自取走物品,防止被别人领走,这里的“声纹”记录的是人说话的()a音色b响度c音调d三者都有【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专题】声现象【分析】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受振幅的影响;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人说话的特色是不同的【解答】解:因为每个人发声的特点都不同,即音色不同,这样我们可以通过音色进行辨别不同人的说话,所以“声纹”记录的是主人的音色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音色定义的理解情况,需要结合具体例子具体分析19下列关于声的关联表述,错误的是()a隔墙有耳固体能传声b响鼓也要重锤敲振幅越大响度越大c震耳欲聋音调高d闻其声知其人根据音色判断说话人【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调;响度;音色【分析】(1)隔墙有耳,是怕墙另一侧的人听到说话声,从物理学角度要分析声音是通过什么传过去的;(2)生活经验告诉我们用力敲鼓,声音大,如果在鼓面放一些物体,可以利用转换法知道鼓面的振幅;(3)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4)不同的人说话要区分声音的主要特征【解答】解:a、声音可以通过墙传播出去,说明固体可以传声,故a正确;b、用力敲鼓时听到声音大,同时观察到鼓面上的物体弹起的高,即鼓的振幅大,故b正确;c、这是声音很大的意思,故c错误;d、能分辨出不同的人说话,是音色不同,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是一道综合了多个知识点的题目,做题时要对照相关的物理知识,仔细分析每一种情况的对错20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55角,若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增大5,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间的夹角为()a70b75c80d60【考点】光的反射定律【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要知道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在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解答】解:因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55,所以入射角为9055=35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为35,所以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70转动平面镜,当入射角增大5时,变为35+5=40,所以反射角也变为40,此时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80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有关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首先要熟记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搞清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特别要掌握反射角与入射角的概念,它们都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21如图所示,一只大熊猫正抱着一根竹子在镜前欣赏自己的像此时,它从镜中看到的自身像应该是图中的()abcd【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图析法【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大熊猫通过平面镜成像,并且它的像与本身关于镜面对称,通过观察,只有选项d符合这一特点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此题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三、作图题(5分)22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专题】作图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解答】解:先过入射点垂直平面镜作出法线,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的下侧画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首先要熟记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并要注意入射角与反射角的概念23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向水面,请在如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专题】作图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1)先过入射点作出法线,然后根据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画出反射光线;(2)根据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确定折射光线的方向【解答】解:过入射点a作垂直于界面的法线,根据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画出反射光线;根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应用情况,注意真实光线为实线,法线为虚线;是一道中档题四、实验探究题(8分)24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同学们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1)如果让光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光路是可逆的(2)小红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时,她将纸板b向后折,此时他不能(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它们在(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考点】光的反射定律【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路是可逆的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1)当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变为相反方向,由图可知,光路是可逆的(2)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则她将纸板b向后折不能接收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仍然在同一平面内故答案为:(1)光路是可逆的;(2)不能;在【点评】本题考查了探究光的反射的实验光的反射遵循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5(6分)在学习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表:编号琴弦的材料琴弦的长度/cm琴弦的横截面积/mm2钢200.3钢0.7钢400.5尼龙丝300.5尼龙丝400.5(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