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0、诗 四 首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四首诗相关的背景知识。2了解四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3了解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4背诵并默写四首诗过程与方法: 1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体会诗歌特有的节奏及韵律,感受其声韵美;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情。2分析四首诗中的景物描写,体味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赏析作品的意境美。3揣摩品味诗中精彩语句的含义和技巧,并使之了然于心,成为自己的语言财富。情感态度价值观:这四首诗,描绘自然山水,歌咏田园风光,文笔优美,情真意醇。学习它们,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教学重点】1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2背诵并默写四首诗。【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教学方法】1诵读教学法。通过朗读,把握其节奏韵律,感受古典诗歌的声韵美。通过反复吟诵,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要求眼到、口到、心到,把自己融入诗歌中去,用自己的声音传达诗人的心声。2联想法。古典诗歌语言精练,内涵丰富,教学时宜让学生充分张开联想的翅膀,想像作品的画面,充分体会诗歌的意境。3点拨法。抓住关键诗句进行点拨,以点带面,以利学生对作品的整体理解。4讨论法。学生互动,交流读诗的感受以及对诗歌的认识。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自诗经起,经两汉、六朝、唐宋元明清,到现在,将这些诗堆叠排列起来就像那蜿蜒起伏的长城,读这些诗就像长城那样绵延不绝。诗歌是情感的产物,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都会产生不同的心情,创造出不同的诗篇。今天就让我们来踏寻古人的足迹,推测名人心情,欣赏名作之境界。二、基础修行,自主学习 1、作者链接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世称靖节先生,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他的祖父、父亲均做过太守一类的官职,但到了陶渊明,家境早已破败。因为有这样的家世背景,陶渊明少年时代既好读六经,有大济苍生的宏愿,又厌恶世俗,热爱纯净的自然。他自29岁入仕,作过州祭酒、参军一类小官。后因仕途坎坷,又不耐烦“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宋书隐逸传),更愤慨于南北士族的兼并不厌,王恭、司马道子、桓温、刘裕等人的篡乱相替,陶渊明于41岁毅然辞去在任仅80余日的彭泽县令,回柴桑归隐。此后直至他逝世的23年间,以耕读自娱,未再入仕。陶渊明的田园诗主要见于他的组诗饮酒归园田居拟古和郭主簿等。王维(701761),字摩诘( ji),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出身仕宦家庭,过着享乐田园、留恋山水、亦官亦隐的居士生活。王维少年时就有才名,21岁进士及第,任大乐丞,后因伶人舞黄狮子事触犯皇权而受牵连,被贬为济州司库参军。张九龄为相后,提拔他为右拾遗,后张九龄被罢相,他也被排挤出朝廷,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边塞。后又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轼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高,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王维在唐诗的范畴显然有更高的成就,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著有王右丞集,存诗400首。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护府管辖),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父经商、家豪富。他从幼受到充分的文化教育。喜游名山大川,二十六岁出蜀,游踪遍四方。天宝元年(742),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性高傲,不为权贵所容,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陈与义(10901138),宋代诗人。字去非,自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陈与义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可以金兵入侵中原为界线,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诗风明快,很少用典,以墨梅诗受到徽宗的赏识。南迁之后,经历了和杜甫在安史之乱时颇为相似的遭遇,转学杜甫。成为宋代学习杜甫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著有 简斋集。 2、文体知识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七言句,简称五律、七律。 律诗规定每首8句。以8句完篇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尾联)。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习惯是对仗句。3、背景回望归园田居:晋义熙二年,亦即渊明辞去彭泽令后的次年,诗人写下了归园田居五首著名诗篇.这是诗人辞旧我的别词,迎新我的颂歌.它所反映的深刻思想变化,它所表现的精湛圆熟的艺术技巧,不仅为历来研究陶渊明的学者所重视,也使广大陶诗爱好者为之倾倒。使至塞上:737年(开元二十五年),王维奉命赴西河节度使府慰问将士,该诗即诗人赴西河途中所作。这是一首纪行诗,诗人身负朝廷使命前往边塞。诗即记述这次出使途中所见所感。 渡荆门送别:这首诗是诗人于公元725年(开元十三年)辞亲远游,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二十五岁远渡荆门,一向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这次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登岳阳楼(其一):公元768年(唐代宗大历三年),杜甫自公安(今属湖北)到达岳阳(今属湖南),登上岳阳楼远眺,触景生情,而写了这首诗。4、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荒秽( ) 草木长( ) 燕( )然 逢侯骑( ) 荷( )锄 属( )国 汉塞( ) 无违( )荆( )门 仍怜( )故乡水 帘旌( ) 徙( )倚5、诗词名句默写(1)衣沾不足惜, (2)大漠孤烟直, (3) ,都护在燕然。(4)仍怜故乡水, 。(5)万里来游还望远, 6、下面诗句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 A.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B.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D.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三、探寻脉落,整体驾驭7、归园田居(其三) a这首诗可分几层意思? b“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 c这首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8、学习使至塞上出使人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出使?出使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9、渡荆门送别a说说渡荆门送别一诗的主要内容。 b抒发作者乡愁的是哪一句? 10、登岳阳楼(其一)a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悲”在何处? b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四、语言赏析,深层审美11、归园田居(其三)a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这首诗的画面。(要求结合人物身份、举止、心情)b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12、使至塞上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 13、渡荆门送别 赏析“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14、登岳阳楼(其一)中,你是怎样理解尾联这两句诗的? 五、写法论道,哲思启迪15、红楼梦中香菱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你赞同香菱的说法吗?16、登岳阳楼颈联明显是学杜甫登高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但陈与义并不生吞活剥,诗中以“万里”对“三年”,表达出哪些信息? 六、情感体验,抒写心扉17、把归园田居改写成一篇写景的散文,不少于300字,写在下面:七、检测练习,展示反馈18、按要求把下列诗句填写完整使至塞上中描写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消息诗句是:_,_。 归园田居中,描写诗人早出晚归辛勤劳作的诗句是:_,_。 渡荆门送别的颈联是:_,_。 登岳阳楼(其一)融情于景,借景抒怀的句子是:_,_。 19、下列诗句带点词语意思有误的一项是( )A、晨兴理荒秽(秽:荒芜,指杂草很多。) B、带月荷锄归(荷:长在莲上的花,荷花。)C、江入大荒流(大荒:广阔无际的原野。)D、大漠孤烟直(烟:风烟,报警时点的烟火。)20.对使至塞上诗句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首句采用记叙的表达方式交代了诗人的路程去向。B诗人用“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初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激动和雄心。C第三句展现了大漠的辽阔与奇特壮丽的景色,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入对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D整首诗叙事与抒情结合,而作者的情感却在事件和景物中表现得酣畅淋漓,使得事、景、情融为一体。21. 对渡荆门送别的内容、写法理解不符合诗意的一项是( )A.诗的一开头,就以明快的手法点明了此行将要前往的目的地,以至乘坐的交通工具。B.全诗以远游起笔,中间写途中所见景色,最后以惜别作结,过渡自然,结构严谨。写景用语着字,也独具匠心。C.诗中所写景物,既有远景又有近景,远景广阔而雄伟,近景明朗而秀丽,可见诗人很善于摄取自然景物到诗境中来。D.这首诗从题材上说是一首五言律诗,从体裁上说是思乡诗。诗中不是写诗人离开故乡的不舍,而是以故乡水为抒情主体,描写其万里相送的情谊,使游子对故乡之思倍增。22. 对登岳阳楼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联点明登临位置,从“帘旌”到“夕阳”,写景由远而近。B颔联思昔抚今,忆“吴蜀”融入厚重历史感,说“徙倚”渗透个人怅惘情。C颈联“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跨度上道出了亡国之臣的无尽忧愤。D尾联“风霜”一语双关,“沧波”情景交融,于无限悲凉中收束全篇。23. 下面对诗文内容,写法理解不正确的是( )A登岳阳楼背景是靖康之变,诗人凭栏吊古,抒家国之恨和身世之愁,颈联从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脱胎而来,诗歌气象开阔,苍凉悲壮,堪称杜调。B归园田居从表面上看,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其实是传达出诗人归隐田园的心愿,也流露出诗人淳朴率真的生活情态,是五言古诗中的精金良玉。C渡荆门送别写景部分,诗人坐在船上沿途观赏,一路看来,眼前的景物逐渐变化,这是“移步换景”的写法。D使至塞上以简练的笔墨写了出使边塞的经历,诗中所写景物,极有远景又有近景,远景广阔而雄伟,近景明朗而秀丽,可见诗人很善于摄取自然景物到诗境中来。24、阅读课外诗绝句二首(其二)完成下列各题: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1)诗中有两个字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春天山花怒放的勃勃生机,你知道是哪两个字吗? (2)仔细品读诗歌,说说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 板书设计: 归田园居前四句:田间的劳动情形 五六句:归途夕露沾衣七八句:抒写归隐意愿 登岳阳楼(其一) 首:地理位置颔:登楼怀古伤时颈:忧国忧民的心绪尾:暗写时局,悲从心来使至塞上 叙写出使经历(既言事,又写景) 刻画塞外风光(意境雄浑,视野开阔) 渡荆门送别 首联: 远渡的地点 此行的目的 颌联: 写景(远)颈联: 写景(近) 尾联: 抒情(思乡 诗四首参考答案:1-5略 6、C 7、a全诗写了三层意思:种豆的地点及劳动结果;劳作的辛苦与执着;自己的田园之乐。b田园劳作之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c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享受田园之乐的惬意、闲适的心情。8、作者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鲁番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王维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9、a写作者李白出蜀至荆门来到楚地时所见到景色及自己的感受。b“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从景物方面着笔,表现的是作者写出浓浓的乡思。10、a围绕一个“悲”字展开。概括:景悲:夕阳,暮时,老木沧波;己悲:万里来由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国悲:北宋灭亡,国家动荡不安 。b这首诗通过登楼观感,抒发了诗人感怀家国,慨叹时势,无限悲痛和忧愁之感。11、a略。B略。12、大漠茫茫无边,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云霄,显得异常醒目。“孤烟”两字能状其神韵,“孤烟”之后随一“直”字,使景物显得单纯简净。“长河落日圆”写出了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中。视野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尽头。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将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对广阔的自然景色的描绘中。13、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前句形象描述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巧妙地将静止的山岭描绘出充满动感与空间感的活动画面来。后句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写荆门一带平原旷野寥廓高远的景色。这两句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阔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14、“风霜”:明指秋色浓重,又与自己的“白头”相映衬,且暗示了当时政治局势的严峻,语意双关。 “老木沧波”:既指眼前实景,又是作者憔悴悲愁,饱经风霜的自我写照。15、她虽然不能够清楚地说出这两个字到底好在哪里,但是凭直觉感到它们描写孤烟与落日非常形象,不可替代。大漠茫茫无边,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云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技术服务合作协议书
- 出租车课件教学
- 2025辽宁鞍山市铁西区教育局面向师范类院校应届毕业生校园招聘4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温州市公用事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面向高校公开招聘工作人员31人(第一批)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湖北随州市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人才储备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驾驶员、空中乘务、机务等地面训练模拟器项目建议书
- 2025陕西煤业新型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聘(18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昆山电子面试题目及答案
- kfc某著名企业成功营销案例
- 解放小学面试题目及答案
-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
-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NB∕T 10096-2018)
- 电梯维护保养规则(TSG T5002-2017)
- (高清版)TDT 1057-2020 国土调查数据库标准
- GB/T 29256.5-2012纺织品机织物结构分析方法第5部分:织物中拆下纱线线密度的测定
- GB/T 27750-2011绝缘液体的分类
- GB/T 27021.1-2017合格评定管理体系审核认证机构要求第1部分:要求
- GB/T 1410-2006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
- 工会法律知识考试参考题库350题(含答案)
- 产品说明中文asd-7110管状体电机说明书
- 福建省南平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明细及行政区划代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