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郑市第二中学分校七年级语文下册 3.13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河南省新郑市第二中学分校七年级语文下册 3.13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河南省新郑市第二中学分校七年级语文下册 3.13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音乐巨人贝多芬学科语文课题13、音乐巨人贝多芬课型讲读教学目标知识能力1、理解文章结构,分析贝多芬这一人物形象。2、理解贝多芬的话的含义。 3、学习运用人物外貌描写的手法刻画人物形象过程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态度理解贝多芬的话的含义教学重点理清“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说说其间写了哪几件事教学难点1、理解文章结构,分析贝多芬这一人物形象。2、学习运用人物外貌描写的手法刻画人物形象教学时间2个课时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 学 内 容 及 问 题 情 境设 计 意 图第1课时(总第 课时)一、引入:1、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只小船,理想是小船的风帆。张海迪2、谁能说说贝多芬?二、交代学习任务和目标。1、理解文章结构,分析贝多芬这一人物形象。2、理解贝多芬的话的含义。 3、学习运用人物外貌描写的手法刻画人物形象二、基础知识:掌握字词。1、应掌握的加点字的读音。磐石 喧嚣 门槛深邃 重荷 2、解词。重荷: 杂乱无章: 惹人注目:三、合作探究:1、理清“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说说其间写了哪几件事。“客人”访问贝多芬的过程:女佣开门女佣介绍贝多芬的情况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贝多芬下楼并开始和“客人”谈话贝多芬和“客人”共进晚餐贝多芬回忆往事。主要事件:“客人”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贝多芬和“客人”会面,贝多芬回忆他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形。2、用几句话概括一下作者笔下的贝多芬的形象。贝多芬的形象:独立而骄傲,沉郁而坚强,严肃而善良,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献身音乐。3、文中贝多芬的哪些话深深触动了你?你对这些话是怎样理解的?各抒己见第2课时(总第 课时)一、合作释疑1、“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这里的“永恒”指的是什么?“永恒”指作为心灵载体的音乐艺术。朋友会离去,会误解他,但是音乐不会,音乐永远陪伴他。2、“请看一看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在那本大书里流着一条大河,那条大河就是从贝多芬身上流出来,并且加以引申开的。”这句话应如何理解?约翰克利斯朵夫最初就是受贝多芬精神的感召而创作的。三、精读,深入探究。客人在纸上写着:“我们要知道您的生平,把您的消息带给万千大众,使他们了解您真实的好灵魂。”看了这几句话,一滴泪在大音乐家眼里闪光。他喃喃地如同独语:“我的好灵魂!人家都当我是个厌世者,你们怎么会想到这个!在这里我孤零零地坐着,写我的音符-我将永远听不见音乐,但是在我心里发出的回响,比任何乐器上演奏的都美。我有时不免叹息,我真软弱一个音乐家最大的悲剧是丧失了听觉。”贝多芬神往地说:“一个人到田野去,有时候我想,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1、贝多芬为什么经常拒绝客人探访?孤独不愿别人打扰,自己的作品很少有人能够理解。2、贝多芬为什么说“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 一方面,耳聋的他比不上一棵树,因为一棵树尚且可以谛听大自然的声音;另一方面,耳聋后的他远离人世的喧嚣和纷争,获得了心灵纯净和安宁,就心灵的纯净而言,社会中的人不如树好。3、假如你此时双耳失聪,请描述一下你的心情。四、拓展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