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使有手机弊大于利.doc_第1页
中学生使有手机弊大于利.doc_第2页
中学生使有手机弊大于利.doc_第3页
中学生使有手机弊大于利.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课题背景: 手机是一种通讯工具,有它的很多优点:小巧、便于携带、功能多、实用方便、用途广泛。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的型号不断出新,造型越来越精巧,功能也越来越多,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青睐。作为中学生,思维非常活跃,接受新事物新观念比较快,在手机盛行的今天,很多中学生也追求时尚,用起了手机。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为了让中学生了解带手机的利与弊,以致更合理地使用手机。三、活动计划: 活动步骤概述: 第一阶段:收集相关资料,确定一条科学的研究路线; 第二阶段:上网查阅相关信息,与导师、组员交流讨论; 第三阶段:设计调查问卷,对调查结果分析、整理、总结。四、研究过程: 我们以研究课题为中心,上网查阅相关信息,与老师、同学们交流、探讨,并在校园内对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 问卷内容:1你有手机吗?(选A的同学请继续回答,选B的同学请从第3问往下答)A:有(68%) B:没有(32%) 2. 你一个月的话费是多少? A:小于35元(14%) B:3555元(36%)C:5575元(32%) 大于75(18%) 3.你认为中学生带手机的目的是什么? A:方便联系(62%)B:听音乐(22%)C:玩游戏(16%) 4你认为中学生带手机会不会带来经济上的负担? A:会(64%) B:不会(12%) C:不知道(24%)5你认为带手机会不会影响学习? A:会(52%) B:不会(7%) C:不知道(41%)6你认为中学生应该带手机吗? A:应该(66%) B:不应该(9%) C:不知道(25%) 7在课堂上,有发生过因为同学手机铃声响起而影响老师上课的现象吗? A:经常有(28%) B:偶尔有(56%) C:从没有(16%)8在课堂上,你见过有同学拿手机出来玩么? A:经常见到(24%) B:偶尔见到(58%) C:从没见到(18%) 9你父母是否同意你带手机来学校吗?A:同意(18%) B:不同意(47%) C:在劝说下同意(35%) 分析问卷调查与总结:1.大多数中学生都拥有手机2.大部分的中学生的手机费用适中,但也有少数同学手机费用高,大部分的中学生都认为带手机会有经济上的负担 3.中学生带手机多半是为了方便联系 4.中学生带手机有利也有弊 5.大部分中学生认为带手机也会影响学习在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下,我们顺利地完成这次研究性学习,在这次活动中,我们体会到团结的力量,得到了快乐。也让我们学习到很多东西,受益匪浅。五、研究报告: 随着时代的发展,方便、快捷的通讯工具手机进了千家万户,在大街上可以看到人手一机的情景,当中,也不乏有些中学生,随着手机的日益普及,手机也进入了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校园,在每个班级中,拥有手机的学生不占少数,据我们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68%的中学生拥有手机,一些生产商把中学生视为他们未来庞大的销售市场。中学生使用手机更应该值得关注。 从学习方面来说,使用手机并不会使成绩提高,反而会分散同学们的注意力。很多同学用手机发短信聊天、玩游戏,甚至上课的时候也会时不时地拿出手机摆弄一下。当然,还有些同学把手机带入课堂,将手机调到振动状态,在桌子下面偷偷的玩。有的在宿舍熄灯后用手机发短信。 中学生手机的三大用途:收发短信、玩游戏、上网。有超过70%的中学生已经不把手机当成与人通讯的工具,而是一台与电脑一样,能收发讯息、玩游戏、能上网、还能听音乐、发图片的“迷你“电脑,跟桌上的电脑式手提电脑比较,手机的好处当然很多。有的学生认为,它能方便联络,方便使用,可以通简讯,非常轻便,无论拥有或使用手机的中学生,利用手机信筒讯可以说已经成为手机的主要用途,就算用手机来打电话的学生也以闲聊为主,用来问功课,与家长联系的很少。 由于手机进入课堂,也不免会带来一些弊端,很多同学都对短信息上瘾,把各式各样的短信发来发去,甚至交头接耳地交流各自收到的有趣信息,自己没有认真学习,也严重地影响到周围的同学,把手机带入课堂会影响到正常的课堂秩序,有些同学甚至把手机带进考场,利用手机短信息作弊,每攫的期中、期末考试都可以发现几起此类的作弊事件,利用手机作弊,让人防不胜防,严重地破坏了考场的纪律。有的住宿生在宿舍熄灯后,有手机来玩游戏、上网、听音乐、发短信息至深夜,造成睡眠不足,导致第二天精神不济,学习效率也大打折扣,不仅自己受带影响,也干扰了别人的休息。 综合学生使用手机现状,我们得出了以下几点利与弊。利的方面:1.手机作为高科技的产物,确实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及时与家长联系,也可以向老师汇报学习等。2.与以前的同学多交流,可以保持原有的友谊,与现在的同学多交流,可以增进友谊,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用手机进行讨论。3.一些手机的拍摄功能,可以随时拍下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4.手机里面的闹钟装置,可以随时使用。5.手机的本身小巧玲珑,占很小的面积,可以随身携带。6.当学生外出游玩或在其它地方遇到危险时,可以及时向家长、老师或警察求助。弊的方面:1. 短信聊天,影响休息,耽误学业,多数家长反应,孩子用手机谈论学习的内容少,用于同学之间联络或发短信的多,手机给学业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2. 不良信息,玷污心灵。3. 助长学生攀比成风,每到课余,一些学生就会围在一起相互“切磋”手机的款式和功能,校园里的手机越来越多,档次也越来越高,对那些没有手机的同学,很容易造成心理的不平衡,在攀比之风的影响下,有些同学开始盲目追逐,因为手机更新换代十分迅速。外形、功能、都日新月异。拿名牌手机的同学就会炫耀自己的家境,父母地位,这样会让学生把父母当作靠山,不思进取。4. 额外增加父母的负担,据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购买手机的资金全部随接或同接来自于父母,且每月的话费也是父母掏腰包,对于家境并不宽裕的家庭来说给孩子买手机等于给家庭增添新的负担。5. 手机为考试作弊提供了条件,养成不正的学风。6. 影响校园治安,手机属于贵重物品,常出现偷窃现象,此外,手机所带来的恶劣影响也更为突出,已经引发了中学生的犯罪,有手机的中学生也成为一些犯罪分子的欺骗和抢劫的对象。7. 中学生使用手机会妨碍学校的教学秩序,上课时有的同学手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