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板级进模设计开题报告.doc

护板级进模设计【级进模】【7张CAD图纸】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40875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958.36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5-03-02 上传人:上*** IP属地:江苏
35
积分
关 键 词:
护板 级进模 设计 级进模 cad图纸
资源描述:

护板级进模设计

56页 17000字数+说明书+任务书+开题报告+7张CAD图纸【详情如下】

任务书.doc

冲孔凸模.dwg

凹模板.dwg

前期资料.doc

小导柱.dwg

总装配图.dwg

护板.dwg

护板级进模设计开题报告.doc

护板级进模设计说明书.doc

排样图.dwg

模柄.dwg

摘要

本论文介绍了级进模相关知识,分析了护板的冲压工艺性,介绍了护板级进模的总体结构与排样方案,并介绍了其工艺、模具结构及冲孔模工作过程,使该模具提高了生产效率,满足了产品的质量要求。通过对护板模具的设计让我们对模具的认识更深一层次,可以对冷冲压级进模进行更多的理解,通过对护板模具的设计,让我们更透彻了解其结构与作用。

关键词:护板;级进模;模具设计

Abstract

This theory introduces the related knowledge of progressive die, the punching process of the guard plate,it introduces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progressive die supporting plate and the layout scheme, and introduces the process, the mold structure and the mold punching die, it improves us production efficiency, to meet the quality requirements of products. Through the design offender mold,we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mold, and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cold stamping die, through the design of panel die,we have more understanding of its structure and function.

Key words:retaining plate; progressive die; the molding tool designs

目录

摘要I

AbstractII

第一章 绪论1

1.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1

1.2模具工业的地位和作用1

1.3级进模的发展趋势1

1.4本章小结3

第二章 冲压工艺性分析及参数计算4

2.1零件工艺性分析4

2.1.1零件分析4

2.1.2工艺方案分析6

2.1.3工艺方案确定7

2.2材料的工艺性分析7

2.2.1材料表面8

2.2.2冲压用材料的规格8

2.2.3材料选择工艺8

2.3零件结构工艺性10

2.3.1冲裁件的结构工艺性10

2.3.2冲裁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10

2.4零件结构工艺性11

2.4.1零件展开尺寸计算11

2.4.2搭边值确定12

2.4.3料宽计算12

2.4.4确定条料宽12

2.5确定排样及材料利用率12

2.5.1 排样分类12

2.5.2排样图14

2.6冲压力的计算15

2.6.1冲裁力计算15

2.6.2卸料力、推件力的计算16

2.6.3压力机公称压力的确定17

2.6.4弯曲力计算17

2.6.5压力机的确定18

2.7压力中心的确定及相关计算20

2.7.1压力中心确定20

2.7.2压力中心相关计算20

2.8本章小结20

第三章 凹凸模尺寸设计22

3.1 凸、凹模刃口尺寸确定22

3.2卸料橡胶的计算29

3.3凹模周界的确定30

3.4本章小结32

第四章 模具主要零部件设计33

4.1模具总体结构设计33

4.2模具主要零件及结构设计33

4.3. 冲裁凸凹模结构设计33

4.3.1凹凸模结构设计33

4.4弯曲凸、凹模结构设计38

4.5小导柱结构设计39

4.5.1模柄结构设计39

4.5.2导柱导套结构设计40

4.5.3模架结构设计40

4.5.4螺钉销钉结构设计42

4.6定位零件、卸料、出件方式的选择42

4.7其它模具零件结构尺寸列表43

4.7.1模具材料的选用44

4.8本章小结45

第五章 模具的装配46

5.1零件技术要求46

5.2装配技术要求46

5.3主要组件的装配47

5.4本章小结48

结论49

致谢50

参考文献51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该课题的毕业设计可以使学生掌握冲压模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的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冲压工艺和模具设计中的问题,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主要包括设计、计算,绘图及三维CAD软件应用能力)以及独立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2模具工业的地位和作用

模具作为特殊的工艺装备,在现代制造业中越来越重要。有了模具,企业有可能向社会提供品种繁多、质优价廉的商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方面的消费需要。有了模具,人们的衣、食、住、行,可直接或间接地变得丰富多彩。说得具体一点,人们日常接触到的如:汽车、手表、手机、电话、电脑、空调传真机、复印机、彩电、冰箱、照相机、儿童玩具等,可以说一切用品,大到飞机、轮船、火车、火箭,小到一根缝衣针,都离不开模具加工或生产其中某个零件。模具的广泛应用,不仅得到了人们普遍的认识,同时,模具水平的高低,关系到现代制造业的发展与进步,关系到经济建设的速度。大力提高制造模具水平,是提升模具技术档次的关键。1、审图:该工件图外形简单,只需1次冲裁、1次胀型、1次翻边,1次U型弯曲即可。该工件图尺寸标注齐全,有四次弯曲,未注圆角。该工件图上未标注公差等级,所以采用经济精度,查表,取精度为IT14级,冲裁加工简单,表面平整,光滑,无毛刺。

2、工件图尺寸齐全,无精度要求,选用经济精度IT14级,该冲件材料为08号优质碳素结构钢,材料状态为已退火,抗剪强度为260~60Mpa,抗拉强度为280~420Mpa,伸长率为32%,屈服强度为200Mpa。该工件精度要求不高,所以可大批量生产。

3、该工件图上要切掉直径为4的两个孔废料,距离料的边宽度为7.5,据弯曲线距离比较远,所以加工过程中不会造成料的变形,所以综上,该工件适于冲裁工艺加工。

4、该工件图上内部要切掉4×5,5×5的两个废料,料的边宽度为36,据弯曲线距离比较远,加工过程中不会造成料的变形,所以,该工件适于冲裁工艺加工。

5、该工件材料为08号优质碳素结构钢,已退火,具有较好的抗剪,抗拉强度,冲件有4处弯曲,可以看做是4次U型弯曲。可以用一个大的弯曲凸模直接弯曲成形。

6、该工件形状对称,适合采用对称弯曲。

7、该工件表面光滑平整,无毛刺,不易断裂,有较高的塑性,适于弯曲工艺加工。

2.1.2工艺方案分析

2.1.2.1工序分析

该零件结构简单,分析满足普通冲裁要求,可采取冲孔、胀形、翻边、弯曲来完成。

2.1.2.2可行性工艺方案

1)单工序工艺

        即用冲孔、翻边、胀型、弯曲四副模具分别完成四种工序。

2)级进工艺

        即冲孔、胀型、翻边、弯曲四个工位。

3)复合工艺

        即采用一副复合模一次冲裁完成。

分析比较:

1)单工序工艺:模具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但制件内外形的位置精度难以得到保证,且所占用设备及工人较多,生产效率低。

2)级进工序工艺:制件内外形位置精度较易得到保证,易于实现自动化生产,

参考文献

1)《机械制造工艺装备设计手册》       李庆寿    宁夏人民出版社

2)《UG范例教程》                    黄贵东   清华大学出版社

3)《PRO/ENGINEER 2001机械设计实例教程》 卫朝富   中国铁道出版社

4)《模具设计与制造简明手册》         冯炳尧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5)《机械制造工艺标准手册》          张纪真    机械工业出版社

6)《中国模具设计大典》      中国机械工程协会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7)《冲压模具结构与设计图解》       (日)太田哲   国防工业出版社

8)《冲模结构图册》                

9)《冲压工艺学》                    李硕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0)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形技术           崔令江    机械工业出版社

内容简介:
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 生 姓 名: 学号: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设计(论文)题目: 护板级进模设计 指 导 老 师: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核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的教科部审核后生效;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本学院网页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3、“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内,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5篇(不包括辞典、手册);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 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05年3月21日”或“2005-03-21”。文 献 综 述护板级进模设计摘要:本综述主要从模具的行业背景、地位、发展状况和规模来介绍模具制造在工业生产中的地位,以及中外模具行业的差距,并扼要介绍了我国多工位级进模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以此来谈谈对课题的研究和对方案的确定。 关键词:模具行业;多工位级进模;发展趋势 1.1 引言 模具是工业生产中重要的工艺设备,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而作为冷冲模中一种的级进模,更是在当今模具生产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级进模由多个工位组成,各工位按顺序关联完成不同的加工,在冲床的一次行程中完成一系列的不同的冲压加工。一次行程完成以后,由冲床送料机按照一个固定的步距将材料向前移动,这样在一副模具上就可以完成多个工序,一般有冲孔,落料,折弯,切边,拉伸等等。多工位级进模具有高效、高精度、长寿命的特点,它已成为实现大生产,降低生产成本的最佳选择,是当代先进模具的代表。 1.2 模具行业 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被称为“工业之母”。现代模具工业有“不衰亡工业”之称。现代模具工业有“不衰亡工业”之称。世界模具市场总体上供不应求, 市场需求量维持在每年600 亿至650 亿美元, 同时, 我国的模具产业也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近10年来,我国模具行业一直以每年15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十五期间,我国模具行业年增长速度达到20。2005年模具销售额达610亿元,同比增长25,排在世界第三位;模具出口大幅增长,表明模具水平和竞争力提高。据海关统计,2005年模具出口74亿美元,同比增长50以上;模具产品结构更趋高档,复杂、精密、长寿命的模具份额提高到30。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模具涉及机械、汽车、轻工、电子、化工、冶金、建材等各个行业,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目前, 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器、仪表、家电、通讯和军工等产品中, 60%- 80%的零部件, 都要依靠模具成型。用模具成型的制件所表现出来的高精度、高复杂性、高一致性、高生产率和低消耗, 是其他加工制造方法所无法比拟。模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开发能力。目前我国模具行业的生产企业和职工总数在世界上的排名已跃居第一, 生产销量排名世界第三,模具生产总量虽然已位居世界第三,但设计制造水平在总体上要比德、美等国家落后许多,也比韩国、新加坡等国落后而且国内模具市场过早陷入了价格战的误区,还缺乏自主创新的能力,尤其缺乏诚信可靠的市场体系。 鉴于模具作为包括机床工具、汽车制造、食品包装等在内的机械行业中机械基础件产业, 以及电工电器、电子及信息行业的支持产业,在发展先进生产力当中, 处于非常关键并服务全行业的地位, 其发展对产业配套能力的提升和促进产业聚集优势的形成将起到重要作用。 1.3 多工位级进模的研究现状 多工位级进模,又称为连续模、跳步模,它是在一副模具内,按所加工的工件分为若干等距离的工位,在每个工位上设置一个或几个基本冲压工序,来完成冲压工件的加工。具有精密、高效、长寿命的特点,是技术密集型模具的重要代表,是冲模发展方向之一。它适用于冲压小尺寸、薄料、形状复杂和大批量生产的冲压零件。这种模具除进行冲孔落料工作外,还可根据零件结构的特点和成型性质,完成压筋、冲窝、弯曲、拉深等成形工序,甚至还可以在模具中完成装配工序。冲压时,将带料或条料由模具入口端送进后,在严格控制步距精度的条件下,按照成形工艺安排的顺序,通过各工位的连续冲压,在最后工位经过冲裁或切断后,便可冲制出符合产品要求的冲压件。为保证多工位级进模的正常工作,模具必须具有高精度的导向和准确的定距系统,配备有自动送料、自动出件、安全检测等装置。所以多工位级进模与普通冲模相比要复杂,具有如下特点: (1)在一副模具中,可以完成包括冲裁,弯曲,拉深和成形等多道冲压工序;减少了使用多副模具的周转和重复定位过程,显著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和设备利用率。 (2)由于在级进模中工序可以分散,不必集中在一个工位上,故不存在复合模的“最小壁厚”问题,可根据模具强度和模具的装配需要留出空工位,从而保证模具的强度和装配空间。 (3)多工位级进模通常具有高精度的内外导向(除模架导向精度要求高外,还必须对细小凸模实施内导向保护)和准确的定距系统,以保证产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模具寿命。 (4)多工位级进模常采用高速冲床生产冲压件,模具采用了自动送料、自动出件、安全检测等自动化装置,操作安全,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多工位级进模工位多达50多个,冲压速度达1000次每分以上。 (5)级进模结构复杂,模具制造精度要求很高,给模具的制造、调试及维修带来一定的难度。同时要求模具零件具有互换性,在模具零件磨损或损坏后要求更换迅速,方便,可靠。 (6)多工位级进模主要用于冲制厚度较薄(一般不超过2mm)、产量大,形状复杂、精度要求较高的中小型零件。用这种模具冲制的零件,精度可达IT10级。 (7)采用级进模也受到一些限制,比如工位数较多,不太适合太大的工件,要考虑模具与冲床工作台的匹配性,其二是对其材料要求较高,要求必须是规则的条料或卷料,对于边角余料不可利用,且由于要保证要保证连续冲压与可靠的送进步距,导致工艺废料较多,材料利用率低,同时模具造价昂贵,仅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8)由于级进模连续地进行各种冲压,必然会引起条料载体和工件的变形,由于冲压分多工位进行,必然引起一定的送进的积累误差,一般来说,与复合模相比级进模生产的工件精度略低。1.4 多工位级进模的发展趋势 在国内多工位级进模的不断发展的行情下,市场对多工位级进模的功能要求也越来越复杂。实现了由以往的单排级进模技术向双排大跨越。以电机铁芯多工位级进模为例,已经从原来的普通叠片发展成双排交换叠片,多排交换叠片。因此,在结构的精密度上有一定的制造难度。精密加工的要求不断提升,推动了多工位级进模向更高层次的进步与发展。 总体来说,多工位级进模技术含量在模具行业已高难度新型产品。但从国外的技术指标分析,它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最高级,高级,和中级三层。 在最高级的多工位级进模系统中,多工位的自动穿丝技术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了产品的自动交交换功能,在自动完成全程工作中,通过减少了人员的干扰,达到了预定的指标。而代表着高层次发展方向的多工位级进模发展中,为了达到预定的工艺指标。因此,企业在高端产品的发展中。自动化、信息化已成为未来多工位级进模的发展方向。 随着与国际接轨的脚步不断加快,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产品质量、成本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的重要性。近年来许多模具企业因此加大了用于技术进步的投资力度,一些国内模具企业已普及了二维CAD,并陆续开始使用UG、Pro/Engineer、I-DEAS等国际通用软件,个别厂家还引进了Moldf随着与国际接轨的脚步不断加快,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产品质量、成本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的重要性。近年来许多模具企业因此加大了用于技术进步的投资力度,一些国内模具企业已普及了二维CAD,并陆续开始使用UG、Pro/Engineer、I-DEAS等国际通用软件,个别厂家还引进了Moldflow等CAE软件,并成功应用于多工位级进模的设计中。 目前,以汽车覆盖件模具为代表的大型冲压模具的制造技术已取得很大进步,东风汽车公司模具厂、一汽模具中心等模具厂家已能生产部分轿车覆盖件模具。此外,许多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开展模具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在模具CAD/CAE/CAM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例如,吉林大学汽车覆盖件成型技术所独立研制的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型分析KMAS软件,华中理工大学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发的注塑模、汽车覆盖件模具和级进模CAD/CAE/CAM软件,上海交通大学模具CAD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开发的冷冲模和精冲研究中心开发的冷冲模和精冲模CAD软件等。 而多工位级进模技术的发展应该为适应模具产品“交货期短”、“精度高”、“质量好”、“价格低”的要求服务。专家认为,未来多工位级进模具制造技术有以下几大发展趋势: (1)全面推广CAD/CAM/CAE技术 模具CAD/CAM/CAE技术是模具设计制造的发展方向。随着微机软件的发展和进步,普及CAD/CAM/CAE技术的条件已基本成熟,各企业将加大CAD/CAM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的力度;进一步扩大CAE技术的应用范围。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正使CAD/CAM/CAE技术跨地区、跨企业、跨院所地在整个行业中推广成为可能,实现技术资源的重新整合,使虚拟制造成为可能。 (2)高速铣削加工 国外近年来发展的高速铣削加工,大幅度提高了加工效率,并可获得极高的表面光洁度。另外,还可加工高硬度模块,还具有温升低、热变形小等优点。高速铣削加工技术的发展,对汽车、家电行业中大型型腔模具制造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它已向更高的敏捷化、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 (3)模具扫描及数字化系统 高速扫描机和模具扫描系统提供了从模型或实物扫描到加工出期望的模型所需的诸多功能,大大缩短了模具的在研制制造周期。有些快速扫描系统,可快速安装在已有的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上,实现快速数据采集、自动生成各种不同数控系统的加工程序、不同格式的CAD数据,用于模具制造业的“逆向工程”。模具扫描系统已在汽车、摩托车、家电等行业得到成功应用,相信在“十五”期间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4)电火花铣削加工 电火花铣削加工技术也称为电火花创成加工技术,这是一种替代传统的用成型电极加工型腔的新技术,它是有高速旋转的简单的管状电极作三维或二维轮廓加工(像数控铣一样),因此不再需要制造复杂的成型电极,这显然是电火花成形加工领域的重大发展。国外已有使用这种技术的机床在模具加工中应用。预计这一技术将得到发展。 (5)提高模具标准化程度 我国模具标准化程度正在不断提高,估计目前我国模具标准件使用覆盖率已达到30%左右。国外发达国家一般为80%左右。 (6)优质材料及先进表面处理技术 选用优质钢材和应用相应的表面处理技术来提高模具的寿命就显得十分必要。模具热处理和表面处理是否能充分发挥模具钢材料性能的关键环节。模具热处理的发展方向是采用真空热处理。模具表面处理除完善应发展工艺先进的气相沉积(TiN、TiC等)、等离子喷涂等技术。 (7)模具研磨抛光将自动化、智能化 模具表面的质量对模具使用寿命、制件外观质量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影响,研究自动化、智能化的研磨与抛光方法替代现有手工操作,以提高模具表面质量是重要的发展趋势。 (8)模具自动加工系统的发展 这是我国长远发展的目标。模具自动加工系统应有多台机床合理组合;配有随行定位夹具或定位盘;有完整的机具、刀具数控库;有完整的数控柔性同步系统;有质量监测控制系统。 1.5主要参考文献: 1)机械制造工艺装备设计手册 李庆寿 宁夏人民出版社2)UG范例教程 黄贵东 清华大学出版社3)PRO/ENGINEER 2001机械设计实例教程 卫朝富 中国铁道出版社4)模具设计与制造简明手册 冯炳尧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5)机械制造工艺标准手册 张纪真 机械工业出版社6)中国模具设计大典 中国机械工程协会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7)冲压模具结构与设计图解 (日)太田哲 国防工业出版社8)冲模结构图册9)冲压工艺学 李硕本 机械工业出版社10)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形技术 崔令江 机械工业出版社11)冲压工艺及模具 刘华刚 化学工业出版社12)多工位级进模设计标准教程 欧阳波仪 化学工业出版社 13)冲压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 李启涵 科学出版社14)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康俊远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5)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吴诗淳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1选题的背景: 本次课程设计的题目是的级进模设计,根据以前所学过的机械专业知识,结合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和对多工位级进模的认识设计出符合零件要求的模具。学习和研究冲压模具设计的一般方法,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能,进行研究分析与设计,使专业知识能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同时,也培养了独立分析的能力和创新进的精神,为本人日后的实际工作奠定知识基础。 主要内容:分析、确定、计算冲压件工艺方案,确定模具的结构形式,模具总体的设计,计算凹凸模刃口尺寸,确定拉伸次数,模具主要零部件的设计与选用等等。2.2研究方案: 利用三维绘图软件Pro/Engineer软件对模具进行设计,设计出模具各个零件的形状和大小,然后把这些零件装配到一起,组成一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护板级进模设计【级进模】【7张CAD图纸】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408753.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4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