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_第1页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_第2页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_第3页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_第4页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潮阳区海门镇潮阳区海门镇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0 20202010 2020 年 年 潮阳区海门镇人民政府潮阳区海门镇人民政府 二二 一一 年十二月年十二月 潮阳区海门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0 2020 年 文本 1 目目 录录 第一章第一章总则总则 1 一 规划目的 1 二 规划任务 1 三 规划依据 2 四 规划范围 3 五 规划期限 4 第二章第二章 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现状 5 一 区位概况 5 二 经济社会条件 5 三 土地利用现状 6 四 土地利用特点 8 五 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9 第三章第三章 规划目标规划目标 10 一 规划指导思想 10 二 规划原则 10 三 规划目标 11 第四章第四章 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 14 一 结构调整原则 14 二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4 三 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17 第五章第五章 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 19 一 严格保护耕地 19 二 加强基本农田保护 20 三 耕地保有量与基本农田指标分解 21 第六章第六章 主要用地安排主要用地安排 23 一 城乡建设用地 23 二 基础设施用地 24 三 土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24 四 三旧 建设用地改造 25 五 重点建设项目 26 第七章第七章 土地利用分区土地利用分区 28 一 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 28 二 土地用途分区 32 第八章第八章 村土地利用控制村土地利用控制 37 一 村控制指标分解 37 潮阳区海门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0 2020 年 文本 2 二 控制措施 38 第九章第九章 土地整治安排说明土地整治安排说明 39 一 土地整理 复垦和开发 39 二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来源及效益 40 三 现代标准农田建设 40 四 土地开发利用保障措施 40 第十章第十章 土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土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42 一 构建良好的土地利用生态格局 42 二 加强生态环境整治 43 三 促进生态功能区 生态廊道的建设 43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近期规划近期规划 44 一 近期规划原则 44 二 近期土地利用目标 44 三 近期土地利用重点 45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实施规划的措施实施规划的措施 46 一 建立规划管理制度 46 二 树立土地规划权威 切实保护耕地 47 三 加强土地整理 提高土地利用率 47 四 贯彻群众路线 加强法制建设 47 附附 表表 48 附表 1 海门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附表 2 海门镇耕地保有量 基本农田情况表 附表 3 海门镇新增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表 附表 4 海门镇土地整理 复垦 开发规划表 附表 5 海门镇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 附表 6 海门镇土地用途分区面积统计表 附图 1 潮阳区海门镇土地利用现状图 2009 年 2 潮阳区海门镇土地利用规划图 2010 2020 年 3 潮阳区海门镇土地整治规划图 2010 2020 年 4 潮阳区海门镇建设用地管制和基本农田保护图 2010 2020 年 潮阳区海门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0 2020 年 文本 1 第一章第一章 总则总则 按照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和汕头市国土资源局以及潮阳区国土资 源局关于开展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部署和相关要求 以 潮阳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0 2020 年 以下简称 潮阳 规划 为指导 编制 潮阳区海门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0 2020 年 以下简称 规划 一 一 规划目的规划目的 规划 以 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严格保护耕地 为重点 以 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实现环境友好型的土地利 用方式 为目标 加强土地利用管理 转变土地利用方式 科学 高效利用土地资源 保障海门镇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 加强 土地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 二 规划任务规划任务 根据 潮阳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0 2020 年 的要求和镇 域自然社会经济条件 土地资源利用状况 综合确定海门镇土地利 用目标与方向 统筹安排各类用地 协调各类用地矛盾 确定各类 用地规模 进行土地用途分区 制定用途管制规则 强化对基本农 田 耕地及生态用地的保护 制定规划实施措施 海门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主要任务是 一 一 落实国家 省及区的重大项目 三旧 改造 未利用地 潮阳区海门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0 2020 年 文本 2 园地和 25 度以下山坡地开发等土地利用重大工程规划 二 二 确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和耕地规划方案 三 三 确保六个指标 确保基本农田 耕地保有量 确保建设 用地总量 城乡建设用地 城镇工矿 建设占用耕地不突破区下达 的控制指标 四 四 根据城镇的发展方向 调整用地布局 重点是调整城镇 中心区 镇级工业园规模用地布局 压缩农村居民点用地 五 五 编制规划文本 说明和图件 做到文本 图件 数据一 致 建立数据库 三 三 规划依据规划依据 一 一 法律法规法律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 广东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3 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条例 4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 源部令 第 43 号 二 相关文件 二 相关文件 5 关于印发的 通知 粤国土资规保发 2009 198 号 6 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 核查工作的通知 粤国土资规保电 2010 30 号 潮阳区海门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0 2020 年 文本 3 7 关于市县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有关问题指导意见的 通知 粤国土资规划发 2010 207 号 8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 TD T 1025 2010 9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 TD T 1022 2009 三 相关规划 三 相关规划 10 潮阳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0 2020 年 11 潮阳区城市总体规划 2007 2020 12 潮阳区环境保护规划 2006 2020 年 13 潮阳区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 2001 2010 年 14 潮阳区农用地分等 定级估价报告 2006 年 15 潮阳区海门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997 2010 年 16 海门镇总体规划 2006 2020 17 其它相关规划 四 四 规划范围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海门镇行政辖区内的全部土地 面积为 3053 8 公顷 包括新地 坑尾 湖边 竟海 城南 塑纺 北新 城北 城关 新德 莲峰 北门 东门 西南门 洪洞等 16 个村委会 5 个村委 和 11 个居委 五 五 规划期限规划期限 规划 以 2009 年为规划的基期年 采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 潮阳区海门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0 2020 年 文本 4 下称 二调 数据为规划基数 规划期分为近期 2010 2015 年 和远期 2016 2020 年 两个时段 以 2015 年为近期规划年 以 2020 年为规划目标年 第二章第二章 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现状 一 一 区位区位概况概况 海门镇位于潮阳区东南部沿海 东邻汕头市区 南频南海 西 接潮南区井都镇 北连潮阳区城南街道办 总面积 15 5 平方公里 镇内地势较平缓 除北面有小部分丘陵外 其余大部分为冲积平原 本镇三面环海 海岸线长 20 公里 由于海洋性气候调节 气候温暖 湿润 日照充足 多年平均气温为 21 5 降雨量为 1553 毫米 二 经济社会条件二 经济社会条件 海门港是国家中心渔港 渔业是海门得天独厚的传统产业 现 有各种作业机船 430 艘 年捕捞量 5 万吨左右 2002 年投资了 2300 万元建成渔港码头 水产批发市场和水产品贸易商场 同时积极发 展海淡水养殖业 现有鲍鱼养殖公司 4 家 其中南弘海珍养殖公司 培育的三种鲍鱼杂交新品种 项目填补国内空白 该养殖公司在被 评为 省鲍鱼良种场 的基础上 又被评为 省农业生产示范区 2009 年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 5 17 亿元 农业总产值 4 645 亿元 工业总产值 8 236 亿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 301 亿元 海门镇投资环境优越 不但有开发区和澳内湾成片的土地资源 而且交通便利 位于镇区内的潮阳商港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一类 口岸 潮阳唯一对外贸易口岸 可对外国籍船舶开放 深汕高速公 路在海门设有出入口 镇区内道路 供水 供电 通信等基础设施 潮阳区海门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0 2020 年 文本 6 建设日臻完善 目前 计划首期投资 100 亿元 占地 1000 亩的华能 汕头电厂等项目 已初具规模 本镇的莲花峰景区是国家 AAA 级旅游景区 汕头八景 之一 年接待海内外游客逾 55 万人次 为带动经济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 的作用 三 土地利用现状三 土地利用现状 根据 二调 成果 经土地利用规划基数转换 2009 年 海门 镇土地总面积为 3053 8 公顷 其中农用地面积为 1377 2 公顷 占 土地总面积的 45 10 建设用地面积为 879 9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 的 28 81 其他土地面积为 796 7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 26 09 全镇人口密度 3908 人 每平方公里 海门镇土地现状结 构见表 2 1 一 农用地 一 农用地 1 1 耕地 耕地 面积 371 7 公顷 占农用地总量的 26 99 2 2 园地 园地 主要是果园 面积为 11 63 公顷 占农用地总面积的 0 84 3 3 林地 林地 面积为 859 1 公顷 占农用地总面积的 28 13 4 4 其他农用地 其他农用地 面积为 134 7 公顷 占农用地总量的 4 41 潮阳区海门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0 2020 年 文本 7 表表 2 12 1 海门镇土地现状结构表海门镇土地现状结构表 单位 公顷 单位 公顷 地类地类 一级类一级类二级类二级类 面积面积占土地总面积比重占土地总面积比重 耕地 371 712 17 园地 11 630 38 林地 859 128 13 牧草地 0 00 00 其他农用地 134 74 41 农用地 合计 1377 245 10 城乡建设用地 707 823 18 交通 143 74 70 水利 3 20 10 交通水 利及其 他用地 其他建设用地 25 20 83 建设用地 合计 879 928 81 水域 287 39 41 自然保留地 509 416 68 其它土地 合计 796 726 09 土地总面积 3053 8100 00 二 建设用地 二 建设用地 1 1 城乡建设用地 城乡建设用地 面积 707 8 公顷 占建设用地的 80 44 其中城镇工矿用地面积为 494 2 公顷 占城乡建设用地的 69 82 人均城镇工矿用地 46 6 平方米 农村居民点面积为 213 6 公顷 占 潮阳区海门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0 2020 年 文本 8 城乡建设用地的 30 18 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 159 4 平方米 2 2 交通水利用地 交通水利用地 面积 145 9 公顷 占建设用地的 4 80 其 中港口码头用地 19 1 公顷 公路用地 124 6 公顷 水工建筑用地 3 2 公顷 3 3 其他建设用地 其他建设用地 主要为特殊用地 面积为 25 2 公顷 占建 设用地总量的 0 83 三 三 他土地他土地 1 1 水域 水域 面积 287 3 公顷 占其他土地面积 36 06 2 2 自然保留地 自然保留地 面积 50142 4 公顷 占其他土地面积的 63 94 四 土地利用特四 土地利用特点点 一 一 土地利用率较高 土地利用率较高 达 71 19 利用方式以农用地为主 农用地面积 1377 2 公顷 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 45 10 二 二 土地利用方式多样 土地利用方式多样 海门镇土地资源类型多样 有耕地 林地 园地 其它农用地 城镇用地 农村居民点 采矿用地 交 通运输 港口码头用地 公路用地 水利设施用地 特殊用地和其 它土地等 土地利用适宜性广 适合多种经济活动的开展 三 三 农用地比重大 以耕地 林地和园地为主 农用地比重大 以耕地 林地和园地为主 海门镇全镇 面积 3053 8 公顷 农用地面积为 1377 2 公顷 占全镇土地总面积 的 45 10 其中以耕地和林地为主 二种地类分别占农用地总面积 的 26 99 和 62 40 潮阳区海门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0 2020 年 文本 9 四 四 城镇用地在建设用地中占较大比例 城镇用地在建设用地中占较大比例 海门镇城乡建设用 地面积 707 8 公顷 城镇用地有 493 8 公顷 在建设用地中占较大 比例 达到 56 12 农村居民点用地占 24 28 交通用地和水利设 施用地其次 特殊用地占地较少 五 五 土地利用地域差异显著 土地利用地域差异显著 由于自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差 别 使海门的土地利用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 耕地主要集中在海门 的中北部 林地主要分布在中部 东部的丘陵地带 建设用地主要 集中在镇的中部 东部和南部等居委会及城镇区域 五 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五 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一 建设用地布局不够合理 城乡结合部 工业建设用地布局混乱 多在镇村中或周边分布 既不利于城镇的综合发展 也导致基础设施重复建设 综合效益下 降 二 二 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比较小 2009 年全镇平均每个农村 人口占地 159 4 平方米 随着本镇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农民建房 用地也会急剧增加 数量大 规模小 过于分散 用地不集约 农 村居民点分布分散 三 三 2009 年 水利设施用地占全镇总面积的 0 10 水利设 施不足 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 并且经常受到洪灾的威胁 四 四 2009 年 交通用地占全镇总面积的 4 70 道路狭窄 设计不合理等不足 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潮阳区海门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0 2020 年 文本 10 第三章第三章 规划目标规划目标 一 规划指导思想一 规划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进一步贯彻落实 十分珍惜 合理利用 每寸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的基本国策 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和保护 环境的方针 转变用地观念 创新用地模式 促进土地利用方式和 管理方式的转变 促使土地资源从粗放利用向节约集约利用转变 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 确保土地利用和环境保 护的协调统一 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 规划原则二 规划原则 一 依法编制 一 依法编制 遵循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 理法实施条例 及等相关法律 法规的规定 按照广东省 汕头市 和潮阳区等有关土地管理文件要求 结合海门镇实际进行编制 二 上下结合 二 上下结合 与上级规划同步编制 在确定规划目标 土地利用调控指标 土地利用布局和用途分区过程中 注重与 潮阳规划 的协调和衔 接 三 因地制宜 三 因地制宜 潮阳区海门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0 2020 年 文本 11 规划编制采取因地制宜 从实际出发制定规划方案和实施措施 切实解决海门镇土地利用的主要问题 四 相互协调 四 相互协调 规划 注重与相关规划在用地规模和布局等方面的协调 城 镇 村庄规划 三旧 改造 基础设施 产业发展 生态环境建 设等规划应与本 规划 相衔接 五 公众参与 五 公众参与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 采取多种形式 广泛听取有关部门 专家 和社会公众对规划目标 规划方案 实施措施等的意见和建议 确 保 规划 符合公众要求和利益 三 规划目标三 规划目标 一 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一 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规划到 2015 年 国内生产总值约达 95 45 亿元人民币 年均增 长 15 0 左右 到 2020 年 国内生产总值约达到 107 86 亿 年均 增长 13 0 以上 预测到 2015 年 常住人口 22 33 万人 其中户籍人口为 14 33 万 暂住人口为 8 0 万人 城镇人口 10 6 万人 农村人口 1 4 万人 城市化水平 73 9 预测到 2020 年 常住人口 25 3 万人 其中户 籍人口 17 2 万人 暂住人口为 10 0 万人 城镇人口 15 3 万人 农 村人口 2 0 万人 城市化水平 88 9 二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二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目标 潮阳区海门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0 2020 年 文本 12 规划到2015年 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80 0公顷 到2020年 耕地 保有量不低于180 0公顷 规划期间 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 133 3公顷 实际划定基本农 田保护面积133 4公顷 多预留0 1公顷 以保持规划期内基本农田的 稳定性 三 建设用地总量控制目标 三 建设用地总量控制目标 到2020年 全镇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 1661 2公顷以内 较基年 增加781 0公顷 其中2015年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1348 7公顷以内 较基年增加468 6公顷 到2020年 全镇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不超过 1361 2公顷 较基年增 加653 4公顷 其中2015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不超过1099 7公顷 较基 年增加391 9公顷 四 建设用地增量控制目标 四 建设用地增量控制目标 规划到2015年 新增建设用地控制在471 6公顷以内 规划到2020年 新增建设用地控制在786 0公顷以内 五 土地整治补充耕地目标 五 土地整治补充耕地目标 按照建设占用耕地 先补后占 的原则 适度开发土地后备资源 规划主要通过园地山坡地和其他土地开发 农用地整治和调整增加耕地 规划期内通过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 159 5公顷 由于海门的耕地后备 资源不足 需要 通过在潮阳区西胪镇进行易地开发补充耕地 159 5 公 顷 六 地生态保护目标 六 地生态保护目标 潮阳区海门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0 2020 年 文本 13 规划期内 通过荒山绿化等使林地面积逐步增加 到 2020年 林地 面积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比重不低于 22 06 加快建设大面积 集中连片的森林和绿地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 屏障 大力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环境整治 积极推进废弃工矿用地 和受破坏矿区的环境整治和生态恢复 积极防治土地污染 开展土壤环境和污染的综合整治 潮阳区海门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0 2020 年 文本 14 第四章第四章 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 为了保障规划期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用地需求 促进土地 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集约节约利用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实现土地资 源的可持续利用 必须加强土地利用的统筹规划 合理调整土地利 用结构和布局 用地结构调整注重内涵挖潜 以严格控制用地总量 为重点 以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为核心 既要发展又要保护 既要 满足合理用地需求又要坚决遏制低效浪费 以充分发挥土地资源对 经济社会全面 协调 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一 一 结构调整原则结构调整原则 一 设定生态屏障用地和环境保护用地 二 优先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 三 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用地 四 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 五 拓展城乡生产和绿色空间 六 构建海门镇土地利用景观风貌 二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二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一 农用地结构调整 一 农用地结构调整 农用地结构调整 以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为重点 优化农用地 潮阳区海门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0 2020 年 文本 15 结构与布局 优先安排基本农田和生态建设用地 合理安排其他农 用地 规划到 2015 年 农用地面积 1149 5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 37 64 比 2009 年减少 227 6 公顷 规划到 2020 年 农用地面积 997 8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32 68 减少了379 3公顷 1 1 耕地 耕地 现状面积为 371 7 公顷 规划到 2020 年面积为 212 3 公顷 减少了 159 4 公顷 到 2020 年新增建设用地占用农用 地规模为 347 8 公顷 其中占用耕地 159 5 公顷 为保证耕地数量 占补平衡 需要通过在潮阳区西胪镇进行易地开发补充耕地 159 5 公顷 2 2 园地 园地 现状面积为11 6 公顷 规划到2020 年面积为4 4 公 顷 减少了7 2 公顷 3 3 林地 林地 现状林地面积为859 1 公顷 规划到2020 年面积为 673 5 公顷 减少了185 6 公顷 4 4 其他农用地 其他农用地 现状面积为134 7 公顷 规划到2020 年面积为 107 6 公顷 减少了 27 1 公顷 二 建设用地结构调整 二 建设用地结构调整 建设用地调整以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优化为重点 适当增加建 设用地规模 优先满足城镇发展和重点建设项目 保障基础设施的 用地需求 适度增加民生工程用地 规划到 2015 年 建设用地总规模 1348 7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 的 44 17 比 2009 年增加 468 5 公顷 潮阳区海门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0 2020 年 文本 16 规划到 2020 年 建设用地总规模 1661 2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 的 54 4 比 2009 年增加 781 0 公顷 1 1 城城乡乡建建设设用用地地 规划到2015 年 城乡建设用地面积 1099 7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 36 01 比 2009 年增加 391 9 公顷 其中 城镇工矿用地888 8 公顷 农村居民点210 9 公顷 规划到2020 年 城乡建设用地面积 1360 9 公顷 占土地总面 积的 44 57 比 2009 年增加 653 1 公顷 其中城镇工矿用地1152 8 公顷 农村居民点209 1 公顷 根据人口自然增长率 到 2020 年 人口将达到 17 2 万人 户籍人口 居民点用地现状将有较大改变 新农村建设已见雏形 农村居民点占地规模有一定相对缩小 2 2 交通水利用地 交通水利用地 规划到 2015 年 交通水利用地 212 7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 6 96 比 2009 年增加 65 6 公顷 规划到 2020 年 交通水利用地 256 4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 8 40 比 2009 年增加 109 3 公顷 3 3 其他建设用地 其他建设用地 规划到 2015 年 其他建设用地 36 3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 1 19 比 2009 年增加 11 0 公顷 规划到 2020 年 其他建设用地 43 7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 1 43 比 2009 年增加 18 4 公顷 三 其他土地结构调整 三 其他土地结构调整 规划期间 适度开发其他土地 重点开发坡度 250以下的荒地 增加耕地后备资源 充分利用裸地和滩涂 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 充分利用宜林荒山造林 改善土地生态环境 潮阳区海门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0 2020 年 文本 17 规划到2015 年 其他土地555 7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 18 20 比 2009 年减少 241 0 公顷 其中水域273 3 公顷 自然保 留地282 5 公顷 规划到2020 年 其他土地395 1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 12 94 比 2009 年减少 401 6 公顷 其中水域263 9 公顷 自然 保留地131 2 公顷 海门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见附表 1 三 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三 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一 发展定位 一 发展定位 海门镇的定位是 潮阳区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贸易中心 以大 力发展海门港区为主的物流中心 二 总体布局 二 总体布局 根据地理条件和交通条件 海门镇以镇域中部 南和东部为核 心区 主要包括洪洞 西南门 东门 莲峰 新德 城南 城关 北新和北门等村 该区为全镇的发展中心和经济增长中心 中部山区主要是林地 重点布局公益生态林建设 构筑海门镇 的生态屏障 以 保护 为主 禁止大规模开发建设 努力发展 四化 林副产业等 东部等丘陵区域主要是耕地与园地 重点布局 基本农田保护区 种植优质蔬菜等特色经济作物 城镇用地布局在 中南东部的镇域区 是海门镇政治 教育 文化 旅游和生活中心 潮阳区海门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0 2020 年 文本 18 三 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三 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1 1 农业布局 农业布局 严格控制建设占用农用地及耕地 优先保护耕地 和基本农田 确保耕地占补平衡 海门镇中东部地势相对平坦 农用地连片集中 具备集约化农 业生产条件 是布局耕地和基本农田的集中区 2 2 城镇工矿布局 城镇工矿布局 按照集镇的用地规模边界控制集镇用地的无 序扩张 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优先确保海门镇区的集镇发展用 地 城镇工矿建设布局主要在 一港 以海门港区为主的物流中心 一区 海门产业转移园区及周边的综合开发 二厂区 华能 电厂和丰盛发电厂 3 3 村镇布局 村镇布局 按照 生产发展 生活宽裕 乡风文明 村容整 洁 管理民主 的要求 适度合并自然村落 加快中心村建设 4 4 基础设施用地 基础设施用地 规划期间 重点保证交通 水利 旅游用地 包括新建扩建学校 海门产业转移园区 污水处理厂 华能电厂 丰盛发电厂等项目的新建用地需求 完善村村通道路的等级提升 实现交通网络布局 5 5 生态设施用地 生态设施用地 在潮阳区县级生态用地布局的基础上 结合 海门镇情况 保护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各类用地 以及镇内的生态 公益林等用地 形成基本生态屏障 统筹协调生态屏障用地与生产 生活用地 保留原有乡土 民俗和休闲用地 划定生态环境安全控 制区 同时保障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用地 潮阳区海门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0 2020 年 文本 19 第五章第五章 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 一 严格保护耕地一 严格保护耕地 一 落实耕地保有量指标 一 落实耕地保有量指标 根据 潮阳规划 海门镇的耕地保有量指标为180 0 公顷 规 划到 2015 年 海门镇耕地保有量180 0 公顷 规划到 2020 年 海门 镇耕地保有量180 0 公顷 二 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 二 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 规划期间 加大耕地补充力度 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要严格按照 先补后占 的原则 实施耕地补充 规划到2020 年 海门镇新增 建设占用耕地控制在159 5 公顷以内 由于海门的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需要通过在潮阳区西胪镇进行易地开发补充耕地 159 5 公顷 海门 镇的耕地占补平衡见附表2 三 落实耕地保护措施 三 落实耕地保护措施 1 1 严格控制耕地流失 严格控制耕地流失 在规划期间 落实保护耕地措施 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和 农业结构调整流失耕地 建设用地布局应充分挖掘存量用地潜力 加 潮阳区海门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0 2020 年 文本 20 强对城乡建设占用耕地的控制和引导 2 2 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 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 完善耕地保护目标管理责任制 明确各 村 街道 耕地保护有关 责任人的责任 把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列为各村 街道 政府第一责任 人工作业绩考核内容 对考核不合格者 依法处理 3 3 落落实实耕耕地地保保护护奖奖励励措措施施 制定有效经济激励措施 调动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 设立耕 地保护奖励基金 对耕地保护做出突出贡献者给予奖励 加大财政 转移支付制度 将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与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挂 钩 使建设开发和农业生产都能享受保护耕地的财政奖励 4 4 落实监控监督措施 落实监控监督措施 加快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 对耕地 和基本农田的数量 质量和利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对涉及非法占 用耕地和基本农田的责任单位或责任人进行严厉处罚 二 加强基本农田保护二 加强基本农田保护 一 落实基本农田保护目标 一 落实基本农田保护目标 根据 潮阳规划 海门镇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33 3 公顷 实 际规划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33 4 公顷 多划0 1 公顷 以保持规划期 内基本农田的稳定性 二 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二 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加强建设用地审查 严禁城镇 潮阳区海门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0 2020 年 文本 21 村建设占用基本农田 国家和省重 点建设项目要占用基本农田的 在 用地预审和审查报批前 必须对建 设选址和基本农田调整及补划方案 等进行论证和听证 禁止占用基本 农田进行绿化和防护林建设 禁止 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名在基本农田内 进行破坏耕作层的生产经营活动 三 合理调整基本农田布局 三 合理调整基本农田布局 按照 划优不划劣 面积不减少 质量有提高 布局更合理 总体更稳定 的原则 对基本农田进行合理调整 保持基本农田的 稳定性 根据海门镇用地发展方向和重点建设项目布局 适当调减 建设用地周边域内的基本农田 为今后发展预留空间 规划期内调 出不符合划定要求的基本农田 28 6 公顷 调入质量条件较好 集中 连片的一般农田 28 7 公顷划为基本农田 保证基本农田的质量不降 低 四 加强基本农田质量监测 四 加强基本农田质量监测 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建设 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 质量 有所提高 将基本农田落实到地块和农户 建立并及时更新完善基 本农田保护标志 加强对耕地及基本农田的动态巡查和监测 及时 对基本农田土壤地力和环境质量变化状况进行监测评价 三 耕地保有量与基本农田指标分解三 耕地保有量与基本农田指标分解 根据潮阳区下达的指标及各村耕地现状 园地补充耕地 重点 建设项目占用耕地及用地布局 结合各村不适宜划定基本农田的情 况等综合考虑 确定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的指标分解方案 见表 潮阳区海门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0 2020 年 文本 22 5 1 表表 5 5 1 1 海门镇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指标分解表海门镇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指标分解表 单位 公顷单位 公顷 村委会名称村委会名称 基期年耕地基期年耕地 保有量保有量 规划目标年规划目标年 耕地保有量耕地保有量 基期年基期年 基本农田基本农田 规划目标年规划目标年 基本农田基本农田 北门村 6 90 00 00 0 东门村 8 02 80 00 0 洪洞村 99 660 139 750 4 新地村 71 558 617 622 4 西南门村 2 30 70 00 0 坑尾村 41 434 415 219 3 湖边村 85 439 725 031 8 竟海村 56 79 97 29 6 全镇合计 371 7212 3104 7133 4 说明 耕地保有量不低于 180 0公顷 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133 3公顷 实际划定基本农田保 护 面积133 4公顷 多预留0 1公顷的弹性空间 潮阳区海门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0 2020 年 文本 23 第六章第六章 主要用地主要用地安排安排 规划期间 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规模 合理配置城镇用地 整合规范农村建设用地 保障必要基础设施用地 加强建设用地调 控管理 优化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 促进海门镇的经济快速发展 一 城乡建设用地一 城乡建设用地 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和新增建设用地 调整优化城乡建 设用地结构与布局 推进土地利用模式创新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规划到 2015 年 海门镇城乡建设用地 1099 7 公顷 规划到 2020 年 海门镇城乡建设用地 1360 9 公顷 规划期内 海门镇新增城乡建设用地 653 1 公顷 其中 2010 2015 年新增城乡建设用地 391 9 公顷 2016 2020 年新增城乡建设 用地 261 4 公顷 一 城镇用地 一 城镇用地 潮阳区海门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0 2020 年 文本 24 根据海门镇的发展定位 区域内以发展港口码头为主 对现有 能源工业实施重点发展的策略 合理调控城镇用地增长规模和时序 优先保障基础设施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规划到 2015 年 海门镇城镇工矿用地规模 888 8 公顷 增加城 镇工矿用地 395 2 公顷 人均城镇工矿用地 69 9 平方米 人 规划 到 2020 年 海门镇城镇工矿用地规模 1152 8 公顷 增加城镇工矿 用地 658 7 公顷 人均城镇工矿用地 75 4 平方米 人 二 农村居民点 二 农村居民点 引导农民住宅相对集中建设 促进自然村落适度撤并 按照尊 重民意 改善民生 因地制宜 循序渐进的原则 稳步推进农村建 设用地整治 统一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合理控制农村宅基地规 模 规划到 2015 年 农村居民点用地 210 9 公顷 人均用地 130 7 平方米 人 规划到 2020 年 农村居民点用地 209 1 公顷 人均用 地 101 6 平方米 人 二 基础设施用地二 基础设施用地 按照 潮阳区产业与城市发展概念规划 2005 和 海门镇总体 规划 2006 2020 在规划期内 海门镇重点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 主要有海门产业转移园区 污水处理厂 华能电厂 丰盛发电厂 新建扩建学校等 潮阳区海门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0 2020 年 文本 25 规划到2015 年 海门镇能源 交通 水利 市政工程设施等建设 用地500 5 公顷 其中新增建设用地500 5 公顷 规划到2020 年 海 门镇能源 交通 水利 市政工 程设施等建设用地285 0 公顷以内 其中新增建设用地285 0 公顷 三 土地生态建设三 土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和环境保护 一 保障森林覆盖率 一 保障森林覆盖率 在规划期内 通过宜林荒山绿化增加林地面积 规划到 2020 年 海门镇林地面积 673 5 公顷 森林覆盖率达到 22 06 以上 二 构建生态屏障 二 构建生态屏障 在规划期内 强化自然生态空间的保育 增强土地生态功能 对 主要河流和湖泊及其蓄泄洪区 重要水源保护区 滨海防患区以及 地质灾害危险区域 其他为维护生态环境安全需要进行特殊控制的 区域等进行保护 利用北部现有林地构建海门镇的生态屏障 三 绿道建设 三 绿道建设 完善道路沿线的生态廊道建设 规划 深汕高速公路及镇域大道两 侧各5 10 米宽的绿道建设 四 小区绿地景观建设 四 小区绿地景观建设 规划各生活小区和主要街道的边缘绿地建设 结合景观改造 搞好绿化 美化 优化居住环境 五 五 加强生态环境整治 加强生态环境整治 加强水土流失防治 对山水田林路进行统一规划 综合整治 加快 潮阳区海门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0 2020 年 文本 26 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开展土壤环境和污染的综合整治 防治土地污 染 四 四 三旧三旧 建设用地改造建设用地改造 规划期内 加快推进旧城镇 旧厂房 旧村庄 以下简称 三旧 建设用地改造 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益和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规 划 到 2020 年 海门镇 三旧 建设用地改造面积225 5 公顷 其中改 造旧城镇 149 7 公顷 改造旧厂房 19 1 公顷 改造旧村庄56 7 公顷 经改造后 调整为城镇用地168 8 公顷 村庄用地 56 7 公顷 见表 6 1 表表 6 6 1 1 海海门门镇镇 三三旧旧 建建设设用用地地改改造造统统计计表表 单单位位 公公顷顷 改造前用途改造后用途 村名 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合计城镇村庄 采矿 用地 风景名胜 及 特殊用地 合计 实施改造时间 北门村 19 83 80 023 623 60 023 6 2010 2015 年 北新村 41 42 10 043 543 50 043 5 2010 2015 年 城北村 19 40 00 019 419 40 019 4 2010 2015 年 城关村 7 30 00 07 37 30 07 3 2010 2015 年 城南村 26 90 00 026 926 90 026 9 2010 2015 年 东门村 0 02 61 23 82 61 23 8 2010 2015 年 洪洞村 0 00 013 813 80 013 813 8 2010 2015 年 湖边村 0 00 010 310 30 010 310 3 2010 2015 年 竟海村 0 06 46 613 06 46 613 0 2010 2015 年 坑尾村 0 00 04 74 70 04 74 7 2010 2015 年 莲峰村 26 10 00 026 126 10 026 1 2010 2015 年 新德村 8 80 80 09 69 60 09 6 2010 2015 年 西南门村 0 03 40 33 73 40 33 7 2010 2015 年 新地村 0 00 019 819 80 019 819 8 2010 2015 年 合 计 149 719 156 7225 5168 856 7225 5 2010 2015 年 潮阳区海门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0 2020 年 文本 27 五 重点建设项目五 重点建设项目 一 海门产业转移园区及配套用地 一 海门产业转移园区及配套用地 海门产业转移园区及配套用地规划用地面积 750 0 公顷 新增 建设用地面积 424 0 公顷 其中占用耕地 95 7 公顷等 要布局在北 门 新地 坑尾 湖边 竟海村委会等 二 华能电厂 二 华能电厂 规划用地面积 89 9 公顷 其中新增建设用地 89 9 公顷 不占 用耕地 主要布局在洪洞村委会 东门村委会等 三 污水处理厂 三 污水处理厂 规划用地面积 6 7 公顷 其中新增建设用地 6 7 公顷 不占用 耕地 主要布局在洪洞村委会 四 丰盛发电厂 四 丰盛发电厂 规划用地面积 36 2 公顷 其中新增建设用地 34 3 公顷 占用 耕地 0 1 公顷 主要布局在西南门 北门村委会 五 新大华石化港区 五 新大华石化港区 规划用地面积 54 7 公顷 其中新增建设用地 54 7 公顷 不占 用耕地 主要布局在西南门村委会等 六 电厂路 六 电厂路 规划用地面积 6 9 公顷 其中新增建设用地 6 9 公顷 占用耕 地 0 1 公顷 主要布局在洪洞村委会 海门镇重点建设项目见附表 5 潮阳区海门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0 2020 年 文本 28 第七章第七章 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和土地用途分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和土地用途分区 一 建设用地空间管制一 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为了引导建设用地合理布局 加强城乡建设用地的空间管制 综合考虑海门镇开发现状 开发潜力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以及土 地开发 利用 保护 整治等要求 将全镇土地划为允许建设区 有条件建设区 限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等四种空间管制区域 表 7 1 一 允许建设区 一 允许建设区 允许建设区即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所包含的范围 包括城镇 工矿和农村建设用地以及交通水利设施用地等 允许建设区内依照 城乡 交通 水利等专项规划进行开发和建设 海门镇为潮阳区的 重点开发镇之一 其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 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 好 海门镇的发展规模控制在 1361 2 公顷 规划全镇允许建设区面积 1361 2 公顷 占全镇面积的 潮阳区海门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0 2020 年 文本 29 44 57 范围是海门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中所划定的城乡建设用 地区域 主要分布在全镇各村 洪洞 新地 坑尾 湖边 竟海 北新 城南 城北 城关 新德 莲峰 北门 东门 西南门等村 居 委会 允许建设区土地利用的主导功能是保障城镇和村镇建设发展的 用地需求 推动全镇经济快速发展 提高全镇整体竞争实力 管制规则 管制规则 1 1 区内土地主要为镇 村建设提供发展空间 区内建设必须 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并与其他相关规划相协调 2 2 规划实施过程中 在允许建设区面积不改变的前提下 其空 间布局形态可调整 但不得突破建设用地扩展边界 3 3 区内新增城乡建设用地受规划指标和年度计划指标约束 应 统筹增量保障与存量挖潜 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4 4 允许建设区边界需要调整时 须报规划审批机关同级国土 资源管理部门审查批准 二 有条件建设区 二 有条件建设区 有条件建设区包括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之外 扩展边界以内 在不突破规划建设用地规模控制指标的前提下 可用于规划建设用 地布局调整的区域 全镇划定有条件建设区 122 7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 4 02 有 条件建设区主要分布于全镇各村 洪洞 新地 坑尾 湖边 竟海 北新 城南 城北 城关 新德 莲峰 北门 东门 西南门等村 潮阳区海门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0 2020 年 文本 30 居 委会 有条件建设区土地利用的主导功能是协调规划指标 控制 和城乡建设空间布局的矛盾 在 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增长的同时 增强 建设用地空间布局的弹性 管制规则 管制规则 1 1 区内土地符合规定的 可依程序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 同 时相应核减允许建设区用地规模 2 2 在不突破规划建设用地规模控制指标的前提下 区内土地可 以用于规划建设用地区的布局调整 3 3 规划期内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原则上不得调整 如需调整按规 划调整处理 严格论证 报规划审批机关批准 三 限制建设区 三 限制建设区 辖区范围内除允许建设区 有条件建设区 禁止建设区外的其 他区域均划入限制建设区 包括一般耕地 农田保护区 园地和养 殖水面 城镇绿化隔离带用地 规划期间通过土地整理 复垦 开 发等活动增加的耕地和园地 为农业生产和生态建设服务的农田防 护林 农村道路 农田水利等其他农业设施 以及农田之间的零星 土地等 该区除影响或破坏土地使用性质外 可经严格审批进行有 条件的土地开发 但必须限制其开发强度 全镇划定限制建设区 1494 5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 48 94 限 制建设区比较分散 镇内各村均有分布 限制建设区的土地利用主 导功能是限制建设用地无序扩张 保证农业用地空间 落实耕地和 基本农田保护 潮阳区海门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0 2020 年 文本 31 管制规则 管制规则 1 1 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农业生产空间 是开展土地整理复垦开 发和基本农田建设的主要区域 区内限制城 镇 村建设 严格控制 线型基础设施和独立建设项目用地 2 2 区内禁止城镇 村镇建设 控制线型基础设施和独立建设项目用 地 3 3 区内的耕地在不破坏耕作层的前提下 可调整为其他农用地 并 按照基本农田保护区管制规则进行保护和管理 区内的基本农田可以根 据实际情况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进行空间布局的改变 调整空间布局的 基本农田数量和质量不得低于原基本农田的数量和质量 四 禁止建设区 四 禁止建设区 主要指自然保护区核心区 生态控制区以及划定为自然 历史 遗 迹保护区 道路交通控制带 军事区等 该区域实行严格保护 不得进 行开发建设 该区面积为75 4公顷 占总面积2 47 管制规则 管制规则 1 1 区内土地的主导用途为生态和环境保护空间 严格禁止与主导功 能不相符的各项建设 2 2 生态林区内的土地用途除必要的防护建筑设施外 其余用地均为 非建设用地 其中分布的现状零星建设用地和建筑物均应取消或拆除 生态林区内禁止毁林开荒 毁林种果 表表 7 17 1 海门镇土地利用空间管制区海门镇土地利用空间管制区 单位 公顷单位 公顷 允许建设区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禁止建设区总面积总面积 潮阳区海门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0 2020 年 文本 32 面积 1361 2122 71494 575 43053 8 占百分比 44 574 0248 942 47100 00 二 土地用途分区二 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