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灵宝市2014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0分)1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密切相关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化学性质的是()a活性炭用于防毒面b金刚石作装饰品c铜丝作导线d氢气作高能燃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分析比较法分析:根据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本质区别是否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判断,物质性质不通过化学就表现出来,化学性质必须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解答:解:a、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其实质是将有毒气体吸附在活性的表面,没有生成新物质,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所以错误b、金刚石作饰品,是利用它有优良有光学性能,这一性质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所以错误c、铜丝作导线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这一性质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所以错误d、氢气作高能燃料是利用氢气的可燃性,这一性质要在氢气燃烧这个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所以正确故选d点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初中化学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掌握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定义,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本质区别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了解二者包括的内容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2(1分)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a氢气、干冰、冰水共存物b天然气、煤、石油c液态氧、二氧化硫、生铁d稀有气体、酒精、碳酸钙考点:物质的简单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 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a、根据单质、化合物的定义判断b、根据混合物的定义判断c、根据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定义判断d、根据化合物、混合物的定义判断解答:解:a、单质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氢气符合单质的定义;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冰水共存物是水,二者符合化合物的定义,所以错误b、混合物是指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天然气主要是由甲烷和其它杂质组成的,煤是无机物与有机物的混合物,石油是多种烃混合成的,三种物质都是混合物,所以错误c、单质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液氧是单质;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二氧化硫符合定义,混合物是指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生铁中含有铁和碳,是混合物,所以正确d、混合物是指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稀有气体包含多种单质,是混合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酒精、碳酸钙符合定义,所以错误故选c点评:物质的分类知识是初中化学的教学难点,也是考查的热点之一,透彻理解有关概念,明确概念间的相互关系是解题的关键3(1分)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不符合的是()a水通电一段时间后,得到的氧气与氢气在相同条件下体积比约为1:2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有黑色固体生成c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d氢气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电解水实验;金属的化学性质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分析判断b、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判断c、根据镁与稀盐酸反应的现象分析判断d、根据氢气燃烧的现象分析判断解答:解:a、水通电一段时间后,正极上生成的是氧气,负极上生成的是氢气,得到的氧气与氢气在相同条件下体积比约为1:2,故说法正确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有无色气体生成,放出大量的热,故说法错误c、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大量的气泡,溶液为无色,故说法错误d、氢气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故说法正确故选b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反应时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但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4(1分)(2009佛山)“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co2与co的知识归纳错误的是()a组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性质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都能溶于水,水溶液显酸性;都能与石灰水反应;都能燃烧等c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化工产品的原料和气体肥料,“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等;co可用作气体燃料、冶炼金属的还原剂等d危害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aabbccdd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毒性 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化学与生活健康;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因为co2与co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二者具有不同的性质,根据其不同的性质又决定它们有不同的用途以及造成的危害解答:解:a、从化学式上看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说法正确b、co2与co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但一氧化碳不溶于水,也不和碱溶液反应;二氧化碳不能燃烧,故此项错误c、co2与co的性质决定它们有这些用途,此项正确d、co2是温室气体会造成“温室效应”;co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煤气中毒故此项正确故选b点评:“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通过co2与co的组成、性质、用途、危害四个方面归纳与比较可以非常全面的认识这两种物质,从而培养学生归纳与比较的学习能力5(1分)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和现实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安全下列有关做法中正确的是()a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灭b夜间发现家中液化石油气泄露,立即开灯查明泄露原因c带上手电筒就放心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深井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同时应先加热,再通一氧化碳,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环境考点: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化学与社会突发事件分析:a、酒精燃烧,立即用湿抹布扑盖,可以有效的隔绝空气,灭火;b、液化石油气是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见明火易发生爆炸;c、久未开启的菜窖或深井中易贮存较多的二氧化碳,进入前要进行明火实验;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同时应先通一氧化碳,再加热解答:解:a、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扑盖,可以有效的隔绝空气,灭火,操作正确,故a正确;b、液化石油气是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见明火易发生爆炸,发现家中液化石油气泄露,立即开灯查明泄露原因是错误的,故b错误;c、久未开启的菜窖或深井中易贮存较多的二氧化碳,进入前要点燃蜡烛进行实验,带手电筒进入错误故c错误;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同时应先通一氧化碳,再加热,防止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加热发生爆炸,故先加热,再通一氧化碳,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了解各操作的注意事项,了解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只有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才能安全、准确地进行化学实验6(1分)(2012呼和浩特)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下列关于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主要是由于含碳量的不同bco和co2的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由于构成它们的碳原子不同d金属钠和镁的性质不同,是由于钠和镁的原子结构不同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解答:解:a、生铁和钢的性质不同,是由于含碳量不同,说法正确,故a正确;b、co和co2的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说法正确,故b正确;c、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由于构成它们的碳原子不同,说法错误,是由于其碳原子排列组成不同,故c错误;d、金属钠和镁的性质不同,是由于钠和镁的原子结构不同,说法正确,故d正确故选c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7(1分)(2010株洲)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事 实解释a书写档案规定必须使用碳素墨水碳的化学性质稳定b石墨能够做电池的电极材料石墨能够导电c焦炭可以把铁从它的氧化物矿石里还原出来焦炭具有氧化性d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来脱色制白糖活性炭具有吸附性aabbccdd考点: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碳的化学性质 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本题考查碳的单质的性质和用途,可根据碳的不同单质的性质来分析其用途解答:解:a、因碳在常温下性质稳定,所以书写档案用碳素墨水,可保存时间长,解释正确,故a错误b、因石墨可导电,所以可作电池的电极材料,解释正确,故b错误c、因碳具有还原性,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得到氧,金属氧化物失去氧,c解释错误,故c正确d、因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所以可用来吸附色素,解释正确,故d错误故选c点评:应熟悉碳的几种单质的性质,利用性质来解释在生活和生产中碳单质的用途8(1分)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的方法是()a将一氧化碳倒出b将气体点燃c将气体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中d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考点:气体的净化(除杂) 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分析:根据两种气体性质不同,选择能和一氧化碳反应但不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物质,把一氧化碳除去即可,注意不能带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co空气co2,从一个容器倾倒到另一个容器时,co2气体会有所损失,且气体会均匀混合倾倒不能达到净化的目的,故a错误;b、点燃使co燃烧成为co2,且会混入氧气,与题意不符,故b错误c、co与石灰水不反应且不溶于水,而co2与水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除去了杂质co2,而二氧化碳是主要物质而非杂质故c错误d、co在高温下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气体二氧化碳,除去了杂质co而主要成分co2增多,与题意相符,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co、co2的性质,在此基础上选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净化提纯,要求同学们要熟练掌握物质的基本物理和化学性质9(1分)(2011鞍山)小宇的妈妈买了一条黄金项链,小宇想通过实验探究这条黄金项链是否为锌铜合金制成的仿制品,她不能选用的试剂是()aalcl3溶液bcu(no3)2溶液ch2so4溶液dagno3溶液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解答:解:a、锌铜与alcl3溶液都不反应,无法证明,故a错误;b、合金中的锌能与硝酸铜反应生成铜,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故b正确;c、合金中的锌能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有气泡冒出,故c正确;d、锌和铜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进行10(1分)(2010武威)如图所示:2个甲分子反应生成1个丙分子和3个乙分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b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属于化合物c该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1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反应类型的判定;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压轴实验题分析:由图示可以推出甲、丙的化学式可分别表示为a3b、b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可知3个乙分子中共含有6个a原子,则乙的化学式可表示为a2解答:解:据图可知,甲、丙的化学式可分别表示为a3b、b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都不变,可知3个乙分子中共含有6个a原子,即每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则乙的化学式可表示为a2用化学方程表示这个化学反应为:2a3b3a2+b2属于分解反应故选c点评: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而在这个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是不变的二、填空题:(本小题包括6道小题,每空1分,共16分)11(6分)(2010遵义)如图是某同学对二氧化碳部分知识构建的网络图(部分反应条件和部分生成物省略)请按下列要求填空:(1)物质a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ch4;(2)物质b主要成分中阳离子是ca2+;(3)物质c(c6h12o6)所属类别是有机物(填“有机物”或“无机物”)该物质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6:1:8;(4)写出由co2生成物质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o2+h2o=h2co3;(5)标出物质e化学式中带点元素的化合价+1价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专题:物质的制备;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2)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中的阳离子是钙离子;(3)c6h12o6属于有机物,根据化学式和相对原子质量计算各元素的质量比;(4)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5)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和已知元素的化合价计算未知元素的化合价解答:解:(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是ch4;(2)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是由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其中的阳离子是钙离子(ca2+);(3)物质c(c6h12o6)因含碳元素属于有机化合物其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ar(c)6:ar(h)12:ar(o)6=(126):(112):(166)=6:1:8;(4)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5)物质e的化学式na2co3,其中碳酸根常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故答案为:(1)ch4(2)ca2+(3)有机物;6:1:8(4)co2+h2o=h2co3(5)na2co3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点评:碳及碳的化合物是物质世界最大的一个家庭,也是初中阶段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我们要熟悉其相互转化关系12(1分)摩托罗拉公司研发了一种由甲醇为原料的新型手机电池,其容量为锂电池的10倍,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其电池反应原理为:2ch3oh+3x+4naoh2na2co3+6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o2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电池反应原理为:2ch3oh+3x+4naoh2na2co3+6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的思想,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的个数相等,则可推测x的化学式解答:解:由电池反应原理为:2ch3oh+3x+4naoh2na2co3+6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的思想,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的个数相等,即:反应前的原子个数:碳原子2个,氢原子12个,氧原子6个,钠原子4个;反应后的原子个数:碳原子2个,氢原子12个,氧原子12个,钠原子4个;故可知3x中含有6个氧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o2故答为:o2点评:本题是运用化学中的基本思想质量守恒思想处理问题;掌握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的方法;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分析和应变能力13(2分)某元素r的氧化物r2o3中r的质量分数为70%,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已知r原子的中子数为30,则r原子的质子数是26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某元素r的氧化物r2o3中仅含r、o两种元素,r的质量分数为70%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r、o元素质量比为7:3,则可由r、o元素质量比计算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计算r原子的质子数解答:解:由某元素r的氧化物r2o3中r的质量分数为70%,则氧化物r2o3中r、o元素质量比为7:3,设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r,则(r2):(163)=7:3 r=56r原子的质子数=5630=26故答案为:56;26点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因此,由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及中子数可求得元素原子的质子数14(3分)钢铁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建造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东方之冠”的核心筒就是用四根巨型钢筋混凝土制成的,其中用了大量的钢铁(1)炼铁厂常以焦炭、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空气等为主要原料炼铁,请写出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o+fe2o32fe+3co2;(2)每年世界上钢铁的产量很高,钢铁的锈蚀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o2)和水(或h2o)共同作用的结果;(3)为了防止钢铁锈蚀,人们常采用喷漆(合理答案均可)的方法(任写一种)来达到目的考点:铁的冶炼;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化学方程式;(2)铁与氧气和水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3)使铁与氧气和水隔绝可以防止生锈解答:解:(1)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2)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故填:氧气(o2)和水(或h2o)(3)在钢铁表面涂漆、镀一层金属等方法可以防止钢铁生锈故填:喷漆(合理答案均可)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同时要理解金属生锈的条件,再根据生锈的条件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找出保护金属的方法15(1分)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d(填序号)a用装置制取气体时长颈漏斗末端的管口要伸入液面以下b装置收集满氧气后,应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c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硬质玻璃管中红色粉末变黑、石灰水变浑浊d装置中将盐酸与碳酸钠混合,反应停止后,天平不平衡,说明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用装置制取气体时长颈漏斗末端的管口要伸入液面以下;b、制取氧气,“查、装、定、点、收、移、熄”各步骤不能颠倒;c、装置中的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则可推测所述现象是否正确;d、装置中将盐酸与碳酸钠混合,反应停止后,天平不平衡,因为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逸入空气解答:解:a、用装置制取气体时长颈漏斗末端的管口要伸入液面以下,说法正确,形成密封状态,防止制成气体逸出,故a正确;b、装置收集满氧气后,应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说法错误,水会倒吸,引起试管炸裂,故b错误;c、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硬质玻璃管中红色粉末变黑、石灰水变浑浊,说法正确,故c正确;d、装置中将盐酸与碳酸钠混合,反应停止后,天平不平衡,说明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说法错误,因为生成的气体逸出,故d错误故选b、d点评:本题主要了解各操作的注意事项;掌握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等实验的注意事项16(3分)某校五楼寝室,学生熄灯就寝后,一同学违规点蜡烛看书,不小心引燃蚊帐,导致火灾就此事件回答下列问题:(1)从物质燃烧的条件看,蚊帐是可燃物(2)同寝室同学惊醒后,一边拨打“119”,一边采取了下列自救措施,其中正确的是aa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 b跳楼逃生c藏在桌子底下等待救援 d开门使室内空气形成对流(3)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将大火扑灭,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1)蚊帐与空气的接触面大,着火点低,易燃;(2)a、为避免烟雾呛鼻和毒气的吸入,所以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b、由于楼层很高,跳楼会造成可能更坏的结果;c、寝室着火后不要慌张,应及时采取自救措施,不能等靠;d、寝室内着火,如打开门窗,空气流通,会导致火势更猛;(3)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将大火扑灭,水能降低温度解答:解:(1)从物质燃烧的条件看,蚊帐是可燃物,蚊帐燃烧具备了燃烧具备的条件,故答案为:可燃物;(2)a、为避免烟雾呛鼻和毒气的吸入,所以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故a正确;b、由于楼层很高,跳楼会造成可能更坏的结果,故b错误;c、寝室着火后不要慌张,应及时采取自救措施,不能等靠,故c错误;d、寝室内着火,如打开门窗,空气流通,会导致火势更猛,故d错误;故选a(3)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将大火扑灭,水能降低温度,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或降低温度)故答案为: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点评:此题虽然考查促使燃烧的方法,灭火的原理等,但最关键还是教育学生注意防火,加强安全意识及学会自救能力,熟悉自救方法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7(3分)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现象:(1)放置在空气中的铝制品不易被腐蚀的原因:4al+3o22al2o3;(2)金属镁着火不能用co2灭火,因为镁能在co2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2mg+co2c+2mgo;(3)乙醇(化学式为c2h5oh)用作燃料:c2h5oh+3o22co2+3h2o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金属的化学性质 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1)金属铝能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层,防止铝进一步与氧气发生反应,致使铝制品不易被腐蚀;(2)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可得知金属镁能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判断反应发生情况完成化学方程式;(3)由乙醇的组成元素及燃烧的规律可推知,乙醇燃烧时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解答:解:(1)铝活动性较强,在常温下即能与氧气发生反应,在铝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隔绝铝与氧气的接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2)活动性较强的金属镁能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单质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c+2mgo;(3)乙醇具有可燃性,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故答案为:(1)4al+3o22al2o3(2)2mg+co2c+2mgo(3)c2h5oh+3o22co2+3h2o点评: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遵守两个原则,一是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不能主观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反应;二是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不变18(3分)如图所示,a瓶盛有澄清的石灰水,b瓶盛有紫色石蕊试液,c杯有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回答下列问题:(1)a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2)b处出现的现象是紫色石蕊试液变红;(3)从c处出现的现象中你获得的信息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填写性质)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主要成分ca(oh)2)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写出化学反应式;(2)从通入的二氧化碳可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酸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入手分析;(3)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并且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入手分析解答:解:(1)据题意知a瓶中是澄清的石灰水,澄清石灰水与通入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化学反应式是:ca(oh)2+co2=caco3+h2o故答案为:ca(oh)2+co2=caco3+h2o;(2)据题意知b瓶中是紫色石蕊试液,通入的二氧化碳可与紫色石蕊试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碳酸,使b瓶中的溶液显酸性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所以b中的溶液变成红色;故答案为:紫色石蕊试液变红;(3)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通入的二氧化碳先沉到c杯得底部,使杯中低处燃着的蜡烛先熄灭,高处的蜡烛再熄灭故答案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点评:本题从实验入手,考查二氧化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切入点巧妙,考查知识点全面19(3分)2009年世界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旨在控制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低碳”正成为人们的共识(1)科学家正在研究将空气中过多的co2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4h22h2o+ch4(2)开发和利用清洁而高效的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氢气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理想的制氢方法是c(填序号)a电解水:2h2o2h2+o2b焦炭与水蒸气反应:c+h2oh2+coc太阳光分解水:2h2o2h2+o2d天然气与水蒸气反应:ch4+h2oco+3h2(3)日常生活中你有哪些做法能直接或间接降低碳排放?种花种草绿化环境(请列举一条)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 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1)根据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写出化学反应式;(2)从反应条件的节约环保,以及生成物的环保考虑;(3)从吸收二氧化碳的角度考虑解答:解:(1)根据co2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写出化学反应式故答案为:co2+4h22h2o+ch4(2)观察各化学反应式可知,ac的生成物是氢气和氧气;bd的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可见理想的制取氢气的方法是ac,从反应条件可知,c是利用太阳光,节约能源所以最理想的是c故选c(3)绿色植物可以以二氧化碳为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可间接减少碳的排放故答案为:种花种草绿化环境点评:低碳生活理念已成为现代入的共识,节能减排的措施和观念培养便成为化学考查的热点,在学习中要求学生要认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用低碳生活理念指导自己的活动,把节能减排的措施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在实践中掌握知识,运用知识20(3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种方案,每种方案所用的试剂如下:(1)其中你认为不可行的是d;afe、ag、cuso4溶液 bfe、cu、agno3溶液、稀盐酸ccu、fecl2溶液、agno3溶液 dcu、ag、fe、稀盐酸(2)在上述(1)中a方案将洁净铁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的反应现象是铁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3)写出上述(1)中c方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2agno32ag+cu(no3)2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金属活动性的探究;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验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可以有不同的方案设计,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归纳,总结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对于实验方案能否得出结论,要从是否能够彼此反应与否来进行验证,若都不反应或者都反应,就可能得不到结论所以要对每个方案都要分析论证解答:解:在欲探究的三种金属铁、铜、银活动性为铁铜银所以我们在实验设计时可以设计的最简单的就是三种药品的方法:取中间的金属对应的可溶性的盐溶液,其余两种都用单质,本题就是fe、cuso4溶液(其他可溶性铜盐也可以)、ag具体操作是取两只试管,分别加入fe和ag单质后滴加几滴铜的盐溶液,观察实验现象铁的表面变红,得出:fencu;而ag的表面无明显现象,得出cuag所以fecuag这就是对应的a方案所以a 正确取中间的金属的单质,另外两种取对应盐溶液本题就是铁盐、铜片、银盐具体操作:将亚铁盐和银盐分别滴加到打磨后的铜片上(分开),观察实验现象滴加亚铁盐处无明显变化,说明fecu;滴加银盐处颜色变成白色,说明cuag在上面的两类方案中,在操作起来更方便快捷,现象对比更明显b、fe、cu、agno3溶液、稀盐酸具体实验为fe、cu先后分别滴加硝酸银和稀盐酸溶液,观察现象fe和cu都能够和硝酸银反应,得出:feag和cuag,而fe和稀盐酸反应,cu和稀盐酸不反应,则得出:fecu所以得出fecuag 正确c、cu、fecl2溶液、agno3溶液可以进行的实验时将铜粉或者铜丝分别插入(或加入)到fecl2溶液和agno3溶液,铜丝遇到fecl2溶液无明显现象,得出fecu;遇到agno3溶液表面变成白色,溶液也变成蓝色,得出cuag所以得出fecuag正确d、cu、ag、fe、稀盐酸将稀盐酸分别滴加到cu、ag、fe金属上,只有fe表面有气泡生成,证明feh;其余均无明显现象,得出hcu,hag这样可以得出fecu,feag至于cu和ag哪个更活泼,实验无法下结论错误故选d(2)将洁净铁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会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因此铁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铜;(3)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铜在银之前,由此可写出化学反应式:cu+2agno32ag+cu(no3)2点评:同学们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设计实验,去验证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氢前边的金属会与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但也要注意,与金属反应酸一般是指稀硫酸和盐酸,不包括浓硫酸和硝酸四、综合应用题:(每空1分,共12分)21(12分)通过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如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几种装置,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用a装置可制取的气体是氧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2)b、c两装置都可用作实验室制取o2、h2的发生装置,写出用此两装置制取其中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2h2o2h2o+o2(3)c装置是在b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IEC/IEEE 8802-1DC:2025 EN Telecommunications and exchange betwe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ystems - Requirements for local and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 - Part 1DC: Qual
- 【正版授权】 IEC TS 62257-301:2025 EN Renewable energy off-grid systems - Part 301: Generators - Integration of solar with other forms of power generation within hybrid power systems
- 初中数学相交线第1课时++相交线(教学课件)数学苏科版2024七年级上册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期末测试试卷-含答案03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单元同步知识点与语法训练 unit6 section B
- 儿童生长发育全阶段特点与指南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9标准检测卷(含答案)
- 新解读《GB-T 2383-2014粉状染料 筛分细度的测定》
- 图文转换-2026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训练解析版
- 完形填空暑假提升练 (15空) 含答案-2025年新高一英语暑假专项提升(译林版)
- 《人工染色体载体》课件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作业
- 新三板业务测试题
- 全国2017年4月自学考试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试题答案
- 《全面质量管理》习题集
- 客户报修记录表
- 应急管理概论-理论与实践电子教案完整版
- 肉的分割与分级课件
- 教育培训机构保密协议范本
- 《西方史学史》课件第一章
- 弹性力学徐芝纶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