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鹤壁市淇县第一中学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第一中学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第一中学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第一中学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4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第一中学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淇县一中高二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 考试结束,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试卷自己留存。第i卷(选择题 共74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4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台风是太平洋上的反气旋 b台风是大西洋上的反气旋c台风是一种温带气旋 d台风属于一种热带气旋2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是( ) a西北大西洋海域 b印度洋海域 c西北太平洋海域 d西南太平洋海域 3台风形成的主要季节是 ( )a冬春 b春夏 c夏秋 d秋冬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十分重要。读“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完成4-8题:4下列自然灾害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洪水 干旱 台风 泥石流 寒潮a. b. c. d.5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和泥石流b.台风与干旱 c.洪涝与干旱d.台风与寒潮6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iv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是( ) a.泥石流b.洪水 c.干旱d.台风 7按所在的地球圈层与灾害成因分类,发生在水圈中的自然灾害有( )a.泥石流与寒潮b.寒潮与台风 c.干旱与台风d.洪水与风暴潮8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下列事例中,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 )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 兴建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 加固长江、黄河大堤 在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工程a.b. c. d.9下列关于寒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 ( ) a寒潮是一种无法准确预报的气象灾害 b只要有冷空气影响,就会爆发寒期 c我国夏半年最易发生寒潮天气 d在地面制造烟雾,可减轻寒潮产生的冻害10我国北方地区在不同季节容易发生的气象灾害是 ( ) a秋、冬季的寒潮对农作物的危害很大 b春、夏季的干旱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c春季和秋季的台风袭击华北地区 d春季和夏季的暴雨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11下列关于干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干旱是一个突出的世界性问题 b干旱只出现在那些降水较少的地区,我国东南部地区降水较多,不会出现干旱现象 c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干旱区农业生态环境,有利于减轻和避免干旱的威胁d在干旱多发地区,应选择耐旱农作物12梅雨过后,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伏旱。此时,能给该地区带来降水的天气系统是( ) a副热带高气压 b快行冷锋 c台风 d 反气旋2004年12月26日发生的印度洋海啸,使沿岸若干国家遭受巨大灾难。回答1314题。 13.这次海啸产生的原因是 ( )a.特大风暴潮引起的 b.印度洋洋底大地震造成的c.海平面上升造成的 d.印度洋飓风引发的14.对海啸灾害,合理有效的防灾措施是( )a.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b.将人们迁离海岛和沿岸居住c.增高海岸堤防围海造陆 d.在海岸砍伐掉红树林下面是世界最大的再保险公司慕尼黑再保险公司对全球20世纪后50年的特大自然灾害作出的统计,根据表格判断1517题。年代1950-19591960-19691970-19791980-19891990-1999重大自然灾害次数2027476382经济损失(亿美元)38569012421929538515关于20世纪后50年自然灾害的发展趋势,正确的叙述是( )a由于战争和自然环境的恶化,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b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越大,死亡的人数也越多c自然灾害出现的频率和造成的经济损失都在增大d发展中国家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增大,发达国家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减少1620世纪后50年的自然灾害中,危害范围最大的是( )a 暴雨造成的水灾 b台风形成的风暴潮 c全球变暖造成的干旱 d地壳运动造成的地震17关于20世纪后50年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关系,正确的论述是( )人类对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过度开发,增加了自然灾害发生机率沿海人口稠密地区经济发展快,气象灾害对这类地区造成的危害程度也因此增大人类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增多,诱发了自然灾害的发生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有时会诱发地质灾害abcd从2006年4月日夜间开始,受蒙古气旋南部偏西风的影响,我国内蒙古地区中西部、西北地区中东部和华北北部部分地区出现了大范围浮尘天气。这是自年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出现最大范围的强浮尘天气。其中次是强沙尘暴。据此回答1821题:18沙尘暴属于( )a气象灾害 b海洋灾害 c地质灾害 d天文灾害19本次浮尘天气大都出现在夜间,原因是( )a风力较大,沙尘容易吹起 b夜间湿气大,沙尘容易被吸附在地面附近c建筑工地大都在夜间施工,导致浮尘扩散d夜间上升气流少,主要是下沉气流,使沙尘从高空降落20吸入沙尘量过多容易引起肺部疾病,特别是对儿童危害最大。主要原因是( )a儿童抵抗能力差 b儿童个子矮,吸进去的都是大颗粒的扬尘c沙尘对成年人几乎没有影响,但对儿童影响非常强烈d儿童贪玩,在野外停留的时间长,吸入的浮沉多21浮尘天气期间,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打开窗户,让空气流通,以吹散尘土 沙尘天气人们要尽量减少出行 城市建筑工地也要注意提前做好防风降尘工作 通过人工降雨的方式驱散浮尘a b c d22.衡量灾情大小的标准是( )a致灾因子强度 b人类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数量c. 孕灾环境大小 d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23某一自然灾害的灾情指标有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减产面积、经济损失等。该自然灾害可能是 干旱 洪涝 地震 风暴潮a b c d24下列关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灾情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工业社会的灾情比农业社会小 b.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灾情大c.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灾情越严重 d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灾情不断变化2006年3月27日下午4时45分,太旧高速公路(太原至旧关)太原到阳泉段寿阳县境内的一百米左右路基出现沉陷,至当晚七时左右,坍塌地段路基整体外移,长度约一百五十米,最大深度约五米。路基大塌陷,致使交通处于瘫痪状态。太旧高速公路是山西省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已经平安运行十年之久。据此回答2526题。25关于此次事件原因的分析,你认为最可能是( )a该路段地基出现滑坡现象 b该地发生了地震,导致泥石流c该建设项目是标准的“豆腐渣工程” d台风的影响导致洪水冲垮路基26关于对该事件处理的措施,正确的是( )立即抢修路面,保证交通畅通 启用交通应急预案,疏导公路交通 查找塌陷原因,然后再整修路面 宣布废弃该公路,重新修建新的一条高速公路a b c d下图表示几种自然灾害的持续时间。读图完成2728题。27四种灾害分别是( )a火山、地震、干旱、洪涝b地震、火山、洪涝、干旱c干旱、洪涝、地震、火山d火山、地震、洪涝、干旱28蝗虫是危害严重的生物灾害。图中所示的自然灾害中,与其发生密切相关的是 ( ) a b c d读“20世纪5090年代广东省年平均受灾情况统计表”,完成2930题。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受灾人口(万人年)24274385912261590成灾农田(万公顷年)18143953782089129广东省突发性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居全国之首,其中最常见的气象灾害有( )a地震、洪涝、台风 b台风、暴雨c低温冷害、冰雹、滑坡 d海啸、风暴潮、干旱30一个时期以来,广东省受灾面积和受灾人口逐年上升的趋势,原因是 ( ) a寒潮灾害频繁 b 居民防灾、减灾意识淡漠c季风环流改变 d人口增长快,经济发展迅速31.咸潮是指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进内陆区域后,水中的盐分达到或超过250亳克/升的自然灾害。2006年1月20日,某报以“珠三角咸潮敲响警钟 水资源大省竟然也叫渴”为题,报道了珠江受严重咸潮威胁。以下描述中,可成为珠江咸潮成因的是( )南粤大地的干旱 珠江流域内水库下泄流量增加 全球工业生产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以及森林植被的逐渐恢复 天文潮水的顶托作用 珠江流域内用水量大 离岸风的吹拂a b c d 读世界主要农业灾害的分布表,分析回答32-33题。地区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主要灾害种类干旱、洪水沙漠化、水土流失台风、龙卷风酸雨雪灾干旱、洪水沙漠化蝗灾干旱、洪水飓风、龙卷风水土流失、酸雨干旱、洪水水土流失干旱土壤盐碱化生物灾害32亚洲与北美洲相同的农业灾害是( )a台风、洪水、沙漠化 b干旱、洪水、飓风、龙卷风和酸雨 c干旱、洪水、蝗灾 d热带气旋、干旱、水土流失、洪水和龙卷风33欧洲雪灾明显多于其他大洲的主要原因是( )a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多 b冬季气候温湿,气旋活动频繁c冬季气候寒冷,一月均温低于o d地形以平原为主,地表水源丰富下图是北半球易形成台风海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3435题。34.日界线附近,易形成台风海区的北界可达北纬( )a35 b25 c20 d1535.影响美国的飓风台风多形成于( )a b c d36非洲旱灾多发的国家多属( )a.热带草原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c.热带雨林气候d.地中海气候2010年初海地和智利先后发生地震。下表为两次地震的统计数据。国家当地时间震级(里氏)震源深度(km)震中距首都的距离(km)死亡人数(人)gdp世界排名海地1月12日16:537.31315约30万134智利2月27日3:348.835325约7505637两次地震造成人员伤亡不同,主要原因有 震级大小不同 震源深度不同 人口密度差异 发生时间不通 经济实力差异a. b. c. d. 第ii卷(共26分)(二)、综合题:共26分1下图为“1990年15号台风路径图”,读后回答下列问题(1)台风形成于_海面,是一种强烈发展的_。该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可达_级或以上。 (2)该气象灾害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是_,若它在印度洋和大西洋上则称为_。 (3)台风的灾害主要由_、_和_所造成的。 (4)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是:加强台风的_和_。 (5)这次台风的中心经过了我国的_、_等省;由图可知,30日23时台北此时风向是_风。2阅读下面两段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1990年第12号台风,最大风力达10级,从3月20日至22日,前后三次登陆福建,使福建全省连降暴雨,沿海一带泛滥成灾。材料二:1989年12月20日,一股强冷空气侵入我国西北和华北,造成大范围雨雪天气,并伴有68级大风,给交通和通讯造成很大影响。冷空气前锋过后,气温下降815摄氏度。(1)材料一中有两处明显错误,一处是_,应为_;另一处是_,应为_。(2)材料二中的灾害性天气是_,它是由_南下造成的。3.读下图分析回答:(1)图示各种地质灾害中,危害最大的是_,它在我国数量多的原因是_。(2)图示各种地质灾害中,由外力作用引起的是_。它在我国分布广的原因是_。(3)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诱发地质灾害。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是_日趋频繁的重要原因,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是造成_的重要原因。(4)当今世界的地质灾害发生的频度和成灾强度不断提高的原因是_。 高二地理月考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 2、c 3、c 4a 5c 6a 7d 8c 9、d 10、b 11、b 12、c 13、b 14、a 15、c 16、c 17、d 18、a 19、d 20、b 21、b 22、d 23、a 24、d 25、a 26b 27b 28d 29b 30d 31b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