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资料参考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13苏州园林学案语文版- 1 -四、深入体会美:例:文中“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写出了苏州园林故意避免对称追求自然之趣的特点.这让我联想到故宫和我们常见的很多左右对称的建筑,虽然规范、整齐、华美,甚至可能雄伟、恢宏.但是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品貌各异、个性纷呈,变化无常,曲折万端.它们就如中国的古典音乐如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以及同学们熟悉的美术课本上的一些山水花鸟绘画作品等多把情感寄托于山水,都重在追求自然灵动之趣.体现了苏州园林的自然美.(亭台轩榭布局的自然美、假山池沼的艺术美、花木树木的映衬美、花墙廊子的层次美、讲究每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圆内建筑的色彩美)五、以上不仅使我们深深体会到苏州园林的美,也让我们领受了叶圣陶老先生语言的优美典雅.这是本文语言的一大特色.除此之外,作为一篇说明文,本文语言还有什么特点呢?读下面的句子,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语言准确)例句: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去掉“往往”好不好?)明确:去掉“往往”,使表达失去了分寸.原句强调“大多是这样,但又不全是”这一层意思.1)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2)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3)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4)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5)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6)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去掉“一切”“决不”,可以吗?)7)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能否调换,为什么?)8)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六说明文常用的一些说明方法,如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画图表、列数字、引用等,用“”画出本文中用的一些说明方法,并结合一二处实例说说其作用.七、小结同学们回忆一下,今天我们第一次学习说明文,明确了学习说明文的方法,那么是什么呢?八、写作借鉴写一个片段,介绍一下学校教学楼后的小花园(要注意抓住特点来写,并适当运用一些说明方法,300字左右.)九:链接资料库1、作者简介:叶圣陶(18941984),原名叶绍钧,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出版有叶圣陶全集.叶圣陶是苏州人,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因此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2、简介苏州园林: 首先让学生明白,“苏州园林”不是某个园林的名称,而是指苏州这个地方的园林群体.比较出名的有这些园林: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留园、网师园、怡园.3、本文作为一篇说明文,最大的写作特点是什么?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除说明之外其他表达方式的句子,说说其表达效果.在表达方式上本文熔说明、记叙、议论于一炉,以概括的说明介绍园林,以生动的描述形容景物,以通俗的议论来分析原理,使文章既眉目清楚、生动形象,又耐人寻味、启人兴趣.明确:记叙1.“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花树相间.”写出了万木争荣的景象.2.“古老的藤萝珠光宝气.”烘托出园林的繁华气氛.3.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描绘了游人观鱼的动人情景.议论1.“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评价苏州园林在园林艺术中的地位.2.“我想,用图画来比方是不讲究对称的.评论不讲究对称的美学原理.3.“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可是没法说出来.”评论这样栽种的艺术效果.十:当堂检测1、本文的体裁是?本文的说明对象是?2、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是什么?3、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这个明苏州园林的特征的?4、文章是从()角度,抓住( )的特点条分缕析地介绍苏州园林的. 角度:A建筑学B园林历史C导游D欣赏者特点:A苏州园林总的特点B有代表性的园林阅读题:(一)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1.苏州园林作者,名,著名的家、 家.我们曾学过他的一篇童话.2.本文说明对象的特征是:3.结合上下文,试分析下列语句所采用的说明方法.a.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b.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屈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c.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4.“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中“败笔”改为“地方”可否?为什么?5.最后一句要是改为“每一个心里想着口里说着如在画图中.”效果会怎样?哪种说法好?(二)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1文中有一个词语“单调”,形容开窗对着白色墙壁的感觉,请你具体解释补上竹子或芭蕉就可以去掉单调感觉的原因.答:2这两段文字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哪一特征?答:3第一段中的“适当的位置”这一短语是否可以删掉?为什么?答:4请你写出花墙、廊子的特点和作用.答:_ 学案答案二、语言积累1、轩榭(_un _i)池沼(zho)邱壑(h)模(m)样重峦叠嶂(zhng)相间(jin)嶙峋(ln _n)庸俗(yng)镂(lu)空蔷薇(qing wi)2、辨明词义鉴赏:对艺术品或文物的欣赏和评价.因地制宜:根据具体地形,设计或选择适合的事物.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重峦叠嶂:重重的山峰,层层的峭壁.3“治”改为“制” “新”改为“心” “曼”改为“蔓” “鳞”改为“嶙”三、整体感知1、明确地位: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总特征: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2、(明确:作者指出苏州园林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3、(明确:说明顺序的由总到分,由整体到局部,由主到次.)(逻辑顺序)四、深入体会美:(园林美、语言美)1)(“重峦叠嶂”一词写出假山在玲珑小巧的园林中,从平地突兀而起,层层叠叠的景象.)2)(“高低屈曲”状写了池沼河道的边沿很少有砌得整齐的石岸,总是任其自然的特色.)3)略4)(“俯仰生姿”又写出了高树与低树种植在一起,上下相望的风姿,描绘出对各类树木错落有致的精心安排.)5)(“盘曲嶙峋”形容古老藤萝枝条的弯曲枯干,满眼的“珠光宝气”又写出藤萝花的典雅风韵,写出了藤萝争春的情景,烘托园林的繁华气氛,构成了生意盎然的画面.)6)略7)(“蔓延”、“补”字,表示了匠师们的细心,善于化静为动、化单调为多彩.)8)略五、以上不仅使我们深深体会到苏州园林的美,也让我们领受了叶圣陶老先生语言的优美典雅.这是本文语言的一大特色.除此之外,作为一篇说明文,本文语言还有什么特点呢?读下面的句子,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略)2)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略)3)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大多”说明很多,但不是全部,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4)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略)5)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极少”说明不是不用,只不过用得很少,体现语言的准确性.)6)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去掉“一切”“决不”,可以吗?)明确:不能去掉,“一切”“决不”表示十分肯定的意思,强调苏州园林的总特点.7)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能否调换,为什么?)明确:“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不能调换.概念层次高下不同文章重点突出的是前者.8)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明确:“标本”原指实物原样或经过整理、供学习研究时参考用的动物、植物、矿物.这里是典范、样本的意思.用这个词非常简练地说明苏州园林在各地园林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各地园林的广泛影响.六说明文常用的一些说明方法,如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画图表、列数字、引用等,用“”画出本文中用的一些说明方法,并结合一二处实例说说其作用.分类别“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作用答题思路:对什么进行分类说明,条理清楚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作比较“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答题思路:把什么和什么进行比较,突出了说明对象的什么特点.)引用“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答题思路:使说明内容更充实,增加说明的趣味性)举例子“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答题思路:举什么例子具体、真切、形象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列数字“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画美.”(答题思路:列举具体数字科学、准确、具体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作比较:(1)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2)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打比方:“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引用:“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摹状貌:“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七:略八:略九、略十、当堂检测:1、说明文、苏州园林2、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3、文章是先从1、亭台轩榭的布局、2、假山池沼的配合、3、花草树木的映衬、4、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再从每一个5、角落的构图美、6、门窗的图案美、7、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小的方面来具体说明苏州园林总特点的4、D、A阅读题:(一)1、叶圣陶绍钧教育文学古代英雄的石像2.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3.结合上下文,试分析下列语句所采用的说明方法.a.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列数字)b.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屈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举例子、打比方)c.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作比较)4.不可以.因为句中的“败笔”是与上半句中的“图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听力筛查考试题及答案
- 天天学农各章节测试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公营养师之三级营养师题库附答案
- 2025年高级钳工题库+答案
- 2025年高级技师钳工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高级焊工职业技能考试练习题附答案
- 物竞预赛试题及答案
- 营销经营与管理办法
- 纸张使用及管理办法
- gmp认证与管理办法
- 2025小红书电商简介
- 2025年教育综合知识试题及答案
- 乡镇学校资助管理办法
- 连锁餐饮学生管理办法
- 铁路信息技术课件
- 小学冠词教学课件
- 工程造价咨询绿色施工支持措施
- 大模型时代:生成式AI发展与科技创新范式
- 法律法规师德师风培训内容
- 江苏欧立可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石油添加剂N-甲基苯胺项目环评资料环境影响
- 黄浦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上海新教材沪教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