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东阳市东阳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1).doc_第1页
浙江省东阳市东阳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1).doc_第2页
浙江省东阳市东阳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1).doc_第3页
浙江省东阳市东阳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1).doc_第4页
浙江省东阳市东阳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东阳市东阳中学2013-2014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29分)1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脑髓(su) 包扎(z) 列观(gun) 汗涔涔(cn)b缱绻(qun) 淤滩(y) 载客(zi) 强笑(qing)c自诩(x) 挣脱(zhng) 绯红(fi) 吟哦()d给予(j) 齑粉(j) 参乘(shng) 憎恨(zng)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脚趾 取谛 铅坨 雷霆万钧 b倾泻 赋予 慰藉 心荡神驰 c厄运 脉搏 枷琐 渡过难关 d炫丽 震慑 勘察 以偏盖全3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轰隆的巨响,震耳欲聋,游人打着手势在夸张地交谈,却好像失去了声音。b峡中,强烈的阳光与乳白色云雾交织一处,数步之隔,这边是阳光,那边是云雾,真实神妙莫测。c另一种人以为传统像文物,文物惟古是尚,应该保护其光怪陆离的面貌,切忌刮垢磨光。d无论如何,科学不应傲慢,不应气势汹汹,因为和其他人间事物一样,科学本质上也是不完美的。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肖邦的创作是如此博大精深,又是如此有意识地自成一体,因此,可以毫无愧色地说,他的艺术是世界文化的不容置疑的组成部分。b随着时间的变化,生活中某些新的因素会慢慢积淀,并经过筛选、整合而成为传统的新成分。c辩证地掌握和了解传统的这两重属性,运用它而不被其吞没,防止它而不拒之千里之外。d大自然季节的变换,催促着新生事物的成长。5.下列各句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行李之往来 b未尝有坚明约束者c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d臣等不肖,请辞去6. 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的一项是a则思正身以黜恶 b且庸人尚羞之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d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7.与“以为莫己若者”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何以知之 b夫晋,何厌之有 c我之谓也 d求人可使报秦者8下面是一副赞颂诸葛亮的对联,其上联的语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下联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2分)上联:六出北征,七擒南渡,何期五丈崩摧,一生惟谨慎,九代志能遵教授下联:十倍荷褒荣,八阵名成,两川福被,所合四方精锐,三分功定属元勋上联调整为: 9下图是一则公益平面广告,根据要求答题。(6分)(1) 请简要赏析这则公益广告的创意。(4分) (2)请根据本则广告的立意和所反映的现实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切实有效的建议。(2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9分)“恭敬”连用,表示态度温顺和蔼。古时候,这两个字却各有侧重,“敬”是内心修养,“恭”则是这种修养的外在反映或者显现。先说“敬”。在儒学看,人心(性)至善至妙,但是,作为个体,人在出生之后,就会受到各种后天欲望、情绪所干扰,从而使至善至妙之“心”受影响、被遮掩。如何才能保证不失本性之真呢?也就是说如何才能保住个性且使之与集体意识一致呢?这就必须要持“敬”。朱熹曾说“主一无适之谓敬”,他所说的“一”,不是特指某一具体事或物,而是具有丰富儒学内涵的哲学概念,是“道”所生之“一”,也就是最为纯真的人之天性。而“无适”并不是无所适从,而是持守专注,不起别念。可以看出,朱熹所理解的“敬”就是将全副心思用到对“道”的体悟和把握上。宋儒曾拿礼中“执虚如执盈,入虚如有人”这两句话解释“敬”:拿一只空杯子,也应该像拿一杯盛满开水的杯子那样;走进空无一人的房间里,也要像走进有人的房间里一样。不能因为没有开水,就掉以轻心,马马虎虎,也不能因为房间里没有人,而生轻慢之心的不好之念。否则,杯子会因大意而摔掉,心性也会因邪念而亏损。“敬”在日常实用当中,其作用也是如此之大!再说“恭”。所谓“恭”就是“敬”的外在表现。现代心理学已经揭示出,有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就必然会有相应的表情或身体语言表现出。“敬”的内养,也无一例外地会表现在外表上,那就是“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一幅端庄肃穆的样子。宋明以来,道学家们往往方巾葛袍,严于治家待人,不苟言笑,“坐如尸,立如斋”,透出一股僵腐之气,所谓“道貌岸然”,指的就是这种形象。在儒学统一的价值标准下培养出的道学家,也有着统一的行为规范和言行举止,表面上看,似乎是超凡脱俗的必然产物,事实上,它不仅扼杀了个性,而且也从根本上与孔子“因材施教”的精神相违背。“道貌岸然”,恰好是儒学走向僵化的标签。宋儒忽然从先秦经典里找到一个“敬”解释修身的手段,很可能是受佛教重“定”的影响。儒士们持敬的态度,跟僧侣日常的修为做早晚功课很是类似,更主要的是,持敬要求专心一致,也跟“定”中之境有几分类似。一般所谓“入定”指思绪不起,使慧心呈现,而持敬也是专心于一处,不作他想,以便内养充盈,真性流露,通于大道。若果真如此,那么,宋儒重敬,还说明了另外一个儒佛融合的问题。不过,敬到底还有儒学色彩,因为敬时精神守持一处或专注某物,而“定”则打断了与现实生活的一切束缚,是精神自由生慧得“悟”的必要手段,二者一重“有”,一重“无”,这也许可以说是儒佛二教价值指向上的不同的必然结果吧。虽然“恭敬”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着很浓的封建色彩,甚至给人僵化和腐臭之味,但是,作为内修的一种手段,恭敬要求个体以温和的态度待人接物,却是值得肯定的。任何时候,盛气凌人总是给人留下坏印象,而且也损害了自己的人格,不如温厚和顺给人亲切感,这一点,却是必须记住的。(选自传统文化导论)10下列对于“恭”“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敬”强调内心修养,保持纯真的天性,不起别念,其实就是理学家朱熹要求的“敬”。b“敬”要求人们精神守持一处,或专注某物,从而实现个性舒展且与集体意识的统一。c“恭”按照宋明以来儒学标准,强调人们要时刻端庄肃穆,不苟言笑,但难免趋向极端。d“恭”是“敬”的外在表现,道学家的“道貌岸然”其实就是儒学创始人孔子要求的“恭”。11从原文看,下列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主一无适之谓敬”,说明几乎所有的宗教都认为,人心(性)容易受到后天各种欲望的影响和蒙蔽。b“执虚如执盈,入虚如有人”,说明一个人如果能保持“敬”,就可能防止心性因邪念的侵入而受损。c“俨然人望而畏之”,说明道学家的重要使命就是使人敬畏,从而达到修身养性,规范行为的目的。d“入定”本是佛教概念,原本指思绪不起,慧心呈现,但后被儒家借用,用说明专心致志的益处。12请概括说明“恭”“敬”“入定”的内涵。(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7题。(19分)峡 谷阿城山被直着劈开,于是当中有七八里谷地。大约是那刀有些弯,结果谷地中央高出如许,愈近峡口,便愈低。森森冷气漫出峡口,收掉一身粘汗,近着峡口,倒一株大树,连根拔起,似谷里出了什么不测之事,把大树唬得跑,一跤仰翻在那里。峡顶一线蓝天,深得令人不敢久看。一只鹰在空中移来移去。峭壁上草木不甚生长,石头生铁般锈着。一块巨石和百十块斗大石头,昏死在峡壁根,一动不动。巨石上伏两只四脚蛇,眼睛眨也不眨,只偶尔吐一下舌芯子,与石头们赛呆。因有人在峡中走,壁上时时落下些许小石,声音左右荡着升上去。那鹰却忽地不见去向。顺路上去,有三五人家在高处。临路立一幢石屋,门开着,却像睡觉的人。门口一幅布旗静静垂着。愈近人家,便有稀松的石板垫路。中午的阳光慢慢挤进峡谷,阴气浮开,地气熏上来,石板有些颤。似乎有了噪音,细听却什么也不响。忍不住干咳一两声,总是自讨没趣。一世界都静着,不要谁来多舌。走近了,方才辨出布旗上有个藏文字,布色已经晒退,字色也相去不远,随旗沉甸甸地垂着。忽然峡谷中有一点异响,却不辨来源。往身后寻去,只见来路的峡口有一匹马负一条汉,直腿走来。那马腿移得极密,蹄子踏在土路上,闷闷响成一团。骑手侧着身,并不上下颠。愈来愈近,一到上坡,马慢下来。骑手轻轻一夹,马上了石板,蹄铁连珠般脆响。马一耸一耸向上走,骑手就一坐一坐随它。蹄声在峡谷中回转,又响又高。那只鹰又出现了,慢慢移来移去。骑手走过眼前,结结实实一脸黑肉,直鼻紧嘴,细眼高颧,眉睫似漆。皮袍裹在身上,胸微敞,露出油灰布衣。手隐在袖中,并不拽缰。藏靴上一层细土,脚尖直翘着。眼睛遇着了,脸一短,肉横着默默一笑,随即复原,似乎咔嚓一响。马直走上去,屁股锦缎一样闪着。到了布旗下,骑手俯身移下马,将缰绳缚在门前木桩上。马平了脖子立着,甩一甩尾巴,曲一曲前蹄,倒换一下后腿。骑手望望门,那门不算大,骑手似乎比门宽着许多,可拐着腿,左右一晃,竟进去了。屋里极暗,不辨大小。慢慢就看出有两张粗木桌子,三四把长凳,墙里一条木柜。木柜后面一个肥脸汉子,两眼陷进肉里,渗不出光,双肘支在柜上,似在瞌睡。骑手走近柜台,也不说话,只伸手从胸口掏进去,捉出几张纸币,撒在柜上。肥汉也不瞧那钱,转身进了里屋。少顷拿出一大木碗干肉,一副筷,放在骑手面前的木桌上,又回去舀来一碗酒,顺手把钱划到柜里。骑手喝一口酒,用袖擦一下嘴。又摸出刀割肉,将肉丢进嘴里,脸上凸起,腮紧紧一缩,又紧紧一缩,就咽了。把帽摘了,放在桌上,一头鬈发沉甸甸慢慢松开。手掌在桌上划一划,就有嚓嚓的声音。手指扇一样散着,一般长短,并不拢,肥汉又端出一碗汤来,放在桌上冒气。一刻功夫,一碗肉已不见。骑手将嘴啃进酒碗里,一仰头,喉节猛一缩,又缓缓移下来,并不出长气,就喝汤。一时满屋都是喉咙响。不多时,骑手立起身,把帽捏在手里,脸上蒸出一团热气,向肥汉微微一咧嘴,晃出门外,肥汉梦一样呆着。阳光已移出峡谷,风又窜来窜去。布旗上下扭着动。马鬃飘起来,马打了一串响鼻。骑手戴上帽子,正一正,解下缰绳,马就踏起四蹄。骑手翻上去,紧一紧皮袍,用腿一夹,峡谷里响起一片脆响,不多时又闷闷响成一团,越来越小,越来越小。耳朵一直支着,不信蹄声竟没有了,许久才辨出风声和布旗的响动。13文章第(1)段和第(2)段分别写出了峡谷的什么特点,请分别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2分)14文章第(2)段第(9)段都写了“一只鹰在空中移来移去”,这在文中的作用分别是什么。(4分) 15结合文中对骑手的描写,简要分析骑手的形象。(4分) 16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7本文写一个骑手经过峡谷的故事,请尝试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5分) 三、古诗文阅读(33分)(一)文言文(21分)陆贾者,楚人也。以客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及高祖时,中国初定,尉他平南越,因王之。高祖使陆贾赐尉他印为南越王。陆生至,尉他魋结箕倨见陆生。陆生因进说他曰:“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在真定。今足下反天性,弃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且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杰并起,唯汉王先入关,据咸阳。项羽倍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可谓至强。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略诸侯,遂诛项羽灭之。五年之间,海内平定,此非人力,天之所建也。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故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于此。汉诚闻之,掘烧王先人冢,夷灭宗族,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则越杀王降汉,如反复手耳。”于是尉他乃蹶然起坐,谢陆生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义。”尉他乃大说陆生。陆生卒拜尉他为南越王,令称臣奉汉约。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 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昔者秦任刑法不变。乡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高帝不怿而有惭色,乃谓陆生曰:“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陆生乃粗述存亡之征,凡著十二篇。(选自史记陆贾列传)注释:尉他:汉初,赵他为南越尉,所以称为“尉他”。魋(zhu)结:同“椎髻”,即束扎起一小撮像椎状的发髻。 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足下中国人 b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c则越杀王降汉,如反复手耳 d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则越杀王降汉 b尉他乃大说陆生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c宁可以马上治之乎 d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浩浩乎如凭虚御风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贾虽然只是汉高祖手下的一个门客,地位不高,但由于能言善辩、口才出众,因此常常出使诸侯。b陆贾在出使南越规劝南越王尉他归顺刘汉政权时,由于做到既动之以情,又晓之以理,因此深得尉他的信服与敬重,最终顺利地完成了使命。c陆贾敢于进谏,他对汉高祖只重武功不重文治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批评,结果引起了高祖的不满与忌恨。d陆贾后来通过写文章来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以供皇帝作治国参考,足见他通晓国家治乱之道。21. 翻译(9分)(1)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3)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2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3分)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324题。(6分)秋庭夜月有怀 (唐)李澄之游客三江外,单栖百虑违。山川忆处近,形影梦中归。夜月明虚帐,秋风入捣衣。从来不惯别,况属雁南飞。23诗歌抒发了诗人 和 的情感。(2分)24简析本诗后两联的表现手法。(4分) 25默写和填空(6分)1蔺相如固止之,曰:“ ?”2 ,不尽长江滚滚来。 ,百年多病独登台。3欲寄彩笺兼尺素, ?4庄生晓梦迷蝴蝶, 。5 ,只是朱颜改。四、作文(60分)26.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索契冬奥会开幕式上出现了一个失误,在雪绒花“绽放”成奥运会五环的环节中,其中一朵竟未开放。在随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开幕式总制片人恩斯特说,“我知道大家一定想知道为什么一片雪花没有变成环形。我想说的是,在佛教的禅中,任何事物都没有完美的,即使是一个抛光很好的球也是如此。出现的问题并不影响其余部分的完美展出。”这一事件,最终被主办方在闭幕式上以“情景再现”的形式成功化解。闭幕式上,由众多小朋友排列组成的“奥运五环”重演了开幕式上的“五环变四环”的喜剧性一幕,随后,右上角未打开的一环缓缓绽放,形成耀眼的完整五环。对于材料所述的事件,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注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不得抄袭、套作。东阳中学2014年期中考试答卷纸注:请将选择题按题号填入机读卡上。8(2分) 9(4分)(1) (2分)(2) 12(3分) 13(2分)14. (4分) 15.(4分) 16.(4分) 17.(5分) 21. 翻译(9分)(1)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2)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3)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2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3分)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 23(2分) 24(4分) 25默写和填空(6分)1 2 3 4 5 200400600800高一语文答案1c(a脑髓su b载客zi 强笑qing d憎恨zng)2b(a取缔 铅砣 c枷锁 d绚丽 以偏概(赅)全) 3c(应为“斑驳陆离”) 4c(语序不当,“了解和掌握”) 5d 6b 7d8上联调整为:一生惟谨慎,七擒南渡,六出北征,何期五丈崩摧,九代志能遵教授9(1)用了拆字组合(把“食”字拆成“人”字和“良”字)的方法;)点出了食品安全的第一要提高商家的“人品”,即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第二在于食材要用质量过关的“良品”。(2)严格执法监督,保证食品各个环节的安全;规范和提高食品标准及市场准入制度。10d。(“道学家的道貌岸然其实就是儒学创始人孔子要求的恭”有误,从第三段“宋明以来,道学家们往往方巾葛袍,严于治家待人,不苟言笑,坐如尸,立如斋,透出一股僵腐之气,所谓道貌岸然,指的就是这种形象”“表面上看,似乎是超凡脱俗的必然产物,事实上,它不仅扼杀了个性,而且,也从根本上与孔子因材施教的精神相违背。道貌岸然,恰好是儒学走向僵化的标签”等句内容看,道学家的“道貌岸然”和儒学的“恭”已是“貌合神离”了。)11b(a“主一无适之谓敬”引用朱熹的话是为了说明儒家对敬的观点。c“俨然人望而畏之”并非道学家的重要使命,而是他们的外在呈现。d原文是“很可能是受佛教重定的影响”。)12“恭”是人的修养的外在呈现,指端庄肃穆的样子;“敬”指内心修养,精神专心于一处,不作他想,以便内养充盈,真性流露,通于大道;“入定”即思绪不起,打断与现实生活的一切束缚,慧心因之呈现。13(1)低洼崎岖(2)阴森险怪(各1分,共2分)14第(2)段强化峡谷的荒凉僻静,为骑手出现做铺垫。第(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