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临海市白云中学高中地理《1.1区域的基本》第1课时导学案 湘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浙江省临海市白云中学高中地理《1.1区域的基本》第1课时导学案 湘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浙江省临海市白云中学高中地理《1.1区域的基本》第1课时导学案 湘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浙江省临海市白云中学高中地理《1.1区域的基本》第1课时导学案 湘教版必修3.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 北方地区(一)【考纲要求】1、了解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了解主要工业基地。2、理解气候、地形特征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学习过程】 一、位置和范围:(查地图)1、位置: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古长城(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即大致位于东部季风区33n以北的北部地区。2、范围: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甘肃、宁夏的东南部、江苏、安徽两省的北部。(面积:20%;人口:40%)二、北方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生产(一)北方区三大地形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差异主要地形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气候类型特征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特点:夏季高温多,冬季寒冷干燥。温度带暖温带暖温带中温带灾害天气冬季寒潮,春季干旱和风沙(沙尘暴),夏季暴雨。冬季寒潮,春季干旱和风沙(沙尘暴),夏季暴雨。冬季寒潮,春季风沙,夏秋低温冷害水文特征流量小,夏汛,含沙量大,结冰期短。流量小,夏汛,含沙量大,结冰期短,有凌汛。流量相对大,春汛和夏汛,含沙量小,结冰期长。植被类型次生灌丛、矮林,覆盖率低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针阔混交林为主土壤类型黄土棕壤、褐土黑土和黑钙土农业生产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以旱地为主以旱地为主作物熟制两年三熟为主或一年两熟一年一熟农产物冬小麦、谷子(小米)、苹果、枣冬小麦、玉米、花生、棉花、苹果,梨春小麦、玉米、大豆、高粱、甜菜主要问题水土流失,旱涝灾害春旱、夏涝、盐碱和风沙黑土流失,低温冷害(二)、华北平原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措施1、华北平原水资源短缺的原因(1)自然原因: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华北平原降水量少,河流径流量小;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冬春季降水少,夏秋降水多,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2)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水资源需求量大;水污染、水浪费严重2、华北平原水资源短缺解决措施(1)修建水库; (2)打机井,适量开采地下水;(3)跨区域调水; (4)提高水价,节约用水;(5)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旱作农业;(6)依法治水,防止水污染三、北方地区的国土整治与可持续发展(一)、东北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治理措施1、东北土地退化之一-黑土的流失及治理 【区域地理p113】(1)东北黑土主要分布区:分布在松嫩平原的东部和北部,三江平原的西部。(2)黑土流失(或退化)含义:因水土流失,导致土层变薄,肥力下降。(3)原因:过度开垦黑土,破坏自然环境;降水集中,多暴雨。(4)措施:黑土培肥增施有机肥、草肥;种植绿肥化物、牧草;秸秆还田(是保持和提高黑土培肥的最有效措施)。水土保持坡面治理、沟壑整治、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2、东北湿地的破坏-沼泽地开发 【区域地理p113】(1)东北沼泽的主要分布区:三江平原,该平原是由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冲积而成。(2)其沼泽形成的原因:地形:地势低平,多洼地,排水不畅;气候:纬度高,气温较低,蒸发弱;土壤:纬度高,多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3)沼泽生态环境功能:沼泽是一种重要的湿地,它既是蓄水池,也是水源地。其巨大生态功能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我国特有珍丹顶鹤,天鹅的栖息地)。(4)沼泽保护措施:加强湿地资源保护;禁止开垦沼泽,退耕还湿地。3、东北森林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区域地理p113】(1)地位:全国最大林区(林地占全国36%);全国最主要的采伐基地(林木畜积量1/3)。(2)分布:分布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3)问题:森林资源破坏严重,其表现为:超采严重,釆育失调;采伐不合理(以皆伐为主),浪费严重;森林覆盖率下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4)措施:合理采伐,采育结合;积极营造人工林;促进珍贵树种的更新;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课堂练习】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回答13题。1图中区和区的分界线是我国的 a干旱地区和湿润地区的界线 b棉花主产区和非主产区的界线c种植业区和放牧业区的界线d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2图中各区的优势能源是区主要是煤和石油 区主要是石油和水能区主要是太阳能和水能 区主要是水能和石油a b c d3地跨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省是 a青海 b四川 c陕西 d甘肃【课后作业】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如图中所示四块区域,并把四块区域命名为“黄色中国”、“绿色中国”、“银色中国”和“金色中国”。读图完成12题。1、关于图中各区域说法正确的是a决定各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是气候和地貌b各区域间具有明确的界限c各区域内部没有明显的分异d各区域间不存在广泛的联系2、各色分区与主要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a“金色中国”海陆位置影响b“银色中国”纬度所致c“绿色中国”流水侵蚀作用d“黄色中国”流水堆积作用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36题。3、一般情况下,河流r的汛期是a、只有春汛 b、只有夏汛 c、只有秋汛 d、春汛和夏汛4、城市p是在大型能源基地基础是发展起来的,该能源基地是a、水电站 b、油田c、天然气田 d、煤矿5、与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 示平原地区作为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是a、单位面积产量高 b、人均耕地面积大 c、交通发达d、水热条件好6、城市q某家具厂生产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许多地方。影响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原料产地b、消费市场 c、廉价劳动力d、高素质的技术开发人员 读右图,完成78题。7、图中所示反映了我国某地区的环境问题。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矿物燃料的大量燃烧 b不合理的灌溉c过度开采地下水 d过度樵采和滥垦滥牧8、该环境问题对该地区可能造成的影响是a影响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安全 b影响京广铁路线等重要交通线路的安全c提高了河流的泄洪能力使得可利用的水资源减少 d该地的降水增加形成涝灾读我国两大工业基地图,回答910题。9、有关工业基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工业结构较单一 b以重工业为主c高科技工业所占比重高 d环境污染较为严重10、制约工业基地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土地 b水源c能源 d科技11、读有关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 “北大荒”指20世纪50年代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中尚未开发的区域。20世纪60年代,随着大庆油田的开发,国家加剧了对“北大荒”荒地资源的开发力度。经过1020年的草甸开垦和沼泽治理,“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材料二 图例黑土日本海(1)分析“北大荒”沼泽地形成的原因?(2)近年来,“北大仓”土地质量下降,有人说“北大仓”又将会变成“北大荒”,简要分析其原因?(3)说说该地区沼泽的生态功能?12参与答案(1)气温较低,蒸发微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