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第2篇文言文阅读专题四文言文阅读复习作业(2).doc_第1页
中考语文第2篇文言文阅读专题四文言文阅读复习作业(2).doc_第2页
中考语文第2篇文言文阅读专题四文言文阅读复习作业(2).doc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资料参考中考语文第2篇文言文阅读专题四文言文阅读复习作业(2)- 1 -一、20_原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1)臣之妻私臣()(2)能面刺寡人之过者()2翻译句子.(2分)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_3文中邹忌采用什么方法说服齐王,使之纳谏?(2分)_4文中的邹忌和齐威王,你更欣赏谁?请简述理由.(3分)_二、20_长春改编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1)水尤清冽()(2)佁然不动()(3)悄怆幽邃()(4)隶而从者()2选文第一段从_、以整块石头为底、_、岸边树木茂盛秀丽四个方面描绘了小石潭的美.(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3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斗折蛇行,明灭可见._4统观全文,小石潭和作者的境遇有哪些相似之处?这些相似之处给作者带来了怎样的感受?(3分)_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1)大王加惠()(2)请广于君()2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_(2)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_3为什么说秦王“易地”的要求是别有用心的?(2分)_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1填空.(4分)(1)岳阳楼记“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一句中“具”通“俱”,是“全、皆”的意思,核舟记中“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一句中“具”是“具备、具有”的意思,文中“则第二板已具”中“具”的意思是:_.(2)陈涉世家中“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一句中“为”是“被”的意思,小石潭记中“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中“为”是“成为”的意思,文中“其印为予群从所得”中“为”的意思是: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_3本文内容简明,条理清晰.请根据文章内容填空.(第空用原文回答,其他空用自己的话回答.每空不超过4个字)(3分)文章首先介绍活板的_方法;其次介绍制版和印刷的方法,并且说明了印数越多越能体现的优点是_;然后,介绍了贮字的方法;最后与木制字模作比较,介绍_的优点.五、20_原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2分)(1)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2)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2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_3关于“士”,史书有云:“通古今,辩然不,谓之士”“学以居位曰士”“以才智用者谓之士”,请根据对选文的理解,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谈谈你对战国时代“士”的理解.(4分)【链接材料】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_六、20_海南阅读下文,完成问题.桃花源记陶渊明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1)复行数十步()(2)屋舍俨然()(3)便要还家()(4)此中人语云()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_(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3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描述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图景.(2分)_七、20_西宁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选用文中句子回答)(1分)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2分)(1)行拂乱其所为()(2)入则无法家拂士()3用现代汉语翻译“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一句.(2分)_4文章中列举六位名人的事例有何作用?(2分)_八、20_黔东南阅读下面文言选段,按要求完成问题.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组是(3分)()A故患有所不辟也(动词,通“避”)B万钟于我何加焉(动词,增加)C此之谓失其本心(助词,无实义)D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连词,假如)2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有误的一项是(3分)()A鱼我所欲也出自儒家经典之作孟子,孟子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鱼我所欲也从怎样对待生与死、义与利的角度,阐述了孟子的主张:人性是恶的.B本文开篇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以鱼和熊掌为喻,论述了人生的选择应以“义”为重,必要时要“舍生而取义”,同时批判了那些见利忘义的人.C“非独贤者有是心也”的“是心”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善心.D面对生死抉择的时候,那些“舍生取义”者的表现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3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4分)_(2)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4分)_九、20_绥化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2分)(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2)微斯人()2翻译下面句子.(2分)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_3杨绛先生曾说过“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洞庭湖畔的岳阳楼又承载了范仲淹等古仁人怎样的豁达胸襟和政治抱负呢?(请用原文回答)作为当代的中学生应该有怎样的担当?(2分)_十、20_区二模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1)今遗民既遭残贼()(2)大王诚能命将出师()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1)自相鱼肉._(2)起冶铸兵._3结合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祖逖为北伐做准备的经过.(4分)_十一、20_区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1下面各项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名之者谁山不在高,有仙则名B故自号曰醉翁也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C野芳发而幽香 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D云归而岩穴暝 吾谁与归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_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作者为了表达欣赏山间美景的情趣,首先从空间角度写了琅琊山之美、_和_;接着从时间角度写了_和_.(4分)十二、20_北京期中阅读下文,完成问题.读孟尝君传王安石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1)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2)擅齐之强,得一士焉()2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1)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_(2)此士之所以不至也._3王安石认为怎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士”?他认为孟尝君不能“得士”的原因是什么?(4分)_十三、阅读出师表,回答问题.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1选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一项(2分)()A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悉如外人B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越明年C亲贤臣,远小人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D不宜偏私 臣之妻私 臣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_3文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三条建议,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建议是什么?这条建议在当今有何现实意义?(4分)_十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1解释下列加点词.(2分)(1)长跪而谢之()(2)徒以有先生也()2翻译下面文言语句.(2分)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_3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意在言外,隐藏着丰富的“潜台词”,听话者只有凝神谛听,用心揣摩,方能领会说话者的真实意图.请从下面任选一句,结合语境体会“潜台词”.(2分)(1)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_(2)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_4在我国历史上有很多“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请列举一位,并用一两句话概述他的主要外交事迹.(2分)_十五、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2分)(1)不治将益深()(2)扁鹊望桓侯而还走()2翻译下面文言语句.(2分)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_3蔡桓公的病开始并不重,为什么后来会变得无法医治?从这里可以引出什么教训?(3分)_十六、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1下列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不能名其一处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B宾客意少舒 饮少辄醉C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D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又何间焉2翻译下面文言语句.(4分)(1)一时齐发,众妙毕备._(2)两股战战,几欲先走._3选文哪些地方体现了口技人技艺高超?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3分)_对比训练一、20_区一模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问题.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选自曹刿论战)乙 庞勋反,攻杜慆于泗州.谠闻之,挐舟趋泗口,贯贼栅以入.慆素闻其名,握手曰:“何意临教?吾无忧矣!”谠亦谓慆可共事,乃请还与妻子决,同慆生死.时贼张甚,众皆南走,独谠北行.俄而至,慆喜曰:“围急,飞鸟不敢过,君乃冒白刃入危城,古人所不能.”贼将焚淮口,谠曰:“事棘矣,独出可以求援.”乃戊夜逾淮,见戍将郭厚本告急.厚本许出兵,大将袁公异等曰:“贼众我寡,不可往.”谠拔剑瞋目呼曰:“泗州陷在旦夕,公等逗留不进,欲何为?大丈夫孤国恩,虽生可羞.且失泗,则淮南为寇场,君尚能独存?”厚本决许付兵五百,谠曰:“足矣!”已济,慆亦出兵,表里击,贼大败.(选自新唐书,有删改)注 谠:辛谠,唐朝中后期人.庞勋反唐,围攻泗州,辛谠两次冒死外出求救,帮助刺史杜慆守住了泗州城.挐:通“桡”,划船.贯:穿过.棘:通“急”,急迫.戊夜:五更的时候.孤:辜负.1与甲段文字中“忠之属也”的“属”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司命之所属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C属予作文以记之D属引凄异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_(2)众皆南走,独谠北行._3甲段文字中曹刿与庄公围绕“_”展开对话,曹刿在庄公的三次回答中,肯定其中的“_”这个可以用来与齐军作战的条件;乙段文字中辛谠与袁公异等围绕是否“出兵”进行激辩,辛谠从_和_两个方面严厉地驳斥了袁公异等,终于搬来援兵,打败了贼军.(用原文回答,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4分)4甲乙两段文字分别记述了长勺之战与泗州解危这两个战例.请从这两个战例中总结出两个共同的获胜原因.(2分)_二、20_区二模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甲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节选自出师表)乙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节选自隆中对)1解释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2分)(1)先帝不以臣卑鄙()(2)将军宜枉驾顾之()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_(2)时人莫之许也._3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者,卧龙也”,你认为徐庶对诸葛亮的评价恰当吗?结合两则材料阐明自己的观点.(4分)_三、20_北京期末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