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加塞球”的运行轨迹为直线。 是的,你没有看错,加塞球的运行轨迹确实为直线。现在我们论证一下,大家都知道圆周运动是最稳定的运动,就好比冰面上的陀螺,不管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转动,它都会非常稳定的呆在原地自转,既不会往左移动,也不会往右移动,这可用对称原理证明;母球也是同样的道理。 现在我们分析一下,加塞球的运行路线,先说一下,球是三维的,它的转动分三个维度,第一个是前后转动,可用高低杆实现;第二个是水平面内转动,可用加塞实现;第三个是左右方向转动,把球杆从正上方扎下去,即可实现,记住只有左右转动才会使母球运行轨迹变线。 在杆放平的情况下,加塞击球,球的运动轨迹只有前后和水平面内的两个维度运动,大家知道,高低杆不会改变球的运行轨迹(不吃库的情况下),而水平面内自转也不会改变,因此加塞球走直线。本人称这种情况为“水平塞”。可用对称原理证明。 在杆尾抬高的情况下,球有三个维度的运动,其中的左右转动,使得母球运动轨迹为弧线,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弧线球,本人称之为“扎杆塞”,只要是杆尾比杆头高,本人都称之为“扎杆塞”。 总而言之,“水平塞”走直线,“扎杆塞”走弧线。杆尾抬的越高,弧线越明显;杆尾越低,弧线越不明显;在杆尾放平的情况下,弧线消失,加塞球走直线。事实上,如果加左塞,母球会先往右少量平移,主要是因为球杆给母球施加了额外的向右的力。 实战应用:大家知道,正常情况下,球杆与桌面成5度夹角,因此,这种情况下,加塞球确实会走弧线,也就是大家平时观察到的“扎杆塞”。假如你要加塞进攻远台球,本大师建议你尽量的把球杆放平,这样母球的偏移比较小,有利于提高准度。 三、“塞”不具有传递性 母球加塞击打目标球后,目标球是否会带塞?很多人都不清楚,更多的人并知道为什么。许多人错误的用“齿轮效应”来分析碰撞,认为目标球也会带塞,这是错误的。 本大师先给你举个例子,如果你桌子上有个地球仪,如果让你用手指拨动一下,让地球仪转起来,我相信你做的到;但是如果用指甲拨动地球仪,你会发现非常的困难,为什么呢?因为指甲与地球仪的“摩擦系数”很小,而手指与地球仪的“摩擦系统”较大。 我想你知道我现在想说什么了,是的,我要告诉你的是,球是很光滑的,球之间的“摩擦系数”是很小的,这意味着,高速旋转的母球,接触目标球后,由于摩擦系数较小,加上接触面积较小,接触时间短暂,母球的塞不会传递到目标球上(实际上会传递1,忽略不计),母球的塞强度也不变。同样的道理,不管用高杆和低杆击打母球,目标球也不会产生前后的旋转,碰撞后母球的高低杆强度不变。 实战应用:大家知道,你打翻袋球时,同时又要考虑母球走位,因此母球经常会加塞击打,这个时候很多人会考虑,母球加塞了,目标球是不是也会带塞?假如目标球带塞了,那么翻袋还要考虑目标球的塞,从而分离角会不同。现在我们知道了,你根本不用考虑目标球的塞,因为目标球根本不会带塞。 四、“塞”不改变分离角 我们首先简单研究一下分离角的原理吧,这要用到能量守恒定律。母球与目标球碰撞后,前后和左右两个方向的能量都要守恒,母球和目标球碰撞的瞬间,形成的分离角是90度。之所以碰撞后的角度会发生改变,是因为母球带了高杆和低杆效果,导致碰撞后,母球偏离90度方向,从而分离角减少或增大。 现在分析一下,母球带了塞,碰撞后分离角该如何呢?这要用到上面的结论“塞不具有传递性”,我们知道碰撞前后,母球的塞不变,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塞并不参与碰撞,属于碰撞中的无效的因素,而碰撞后,塞也不会改变母球的运行轨迹,因此塞不会改变分离角。 实战应用:如果母球不吃库,请尽量不要加塞,加塞并不会改变分离角,也不会让母球走的更快或更慢。请注意,我这里用的绰词是“尽量”,我们知道,加塞后,母球会有少量的侧向平移,这点平移,可以让母球的走位多一点点,或者少一点点,记住,只有“一点点”,如果你真的在意这一点点,加塞也未尝不可。 五、“塞”的加速性和减速性 什么时候塞会让母球加速?什么时候会让母球减速?本大师告诉你,这与“顺塞”和“逆塞”无关。 母球吃库后的运行轨迹和速度计算方法非常复杂,所用的原理是“平行四边形法则”,其中的两条边是反射速度和塞速度,平行四边形的中心线就是吃库后的合成速度。吃库后的速度与以下因素有关,“反射速度”,“塞产生的速度”,“夹角”三因素;其中“反射速度”还与母球的高杆和低杆效果有关,高杆刹车球或者高杆吸库就是一个案例。 为什么会有加速和减速现象呢?通俗的说,就是塞给了母球一个额外的顺着库边的速度,该速度合成后,可能会造成母球加速或减速。 可见母球的合成速度很难用一个公示简单的算出来。所以我只能给出一个大致的,比较直观的结论,供你参考。“如果母球吃库后的反射方向与塞相同,则母球加速,反之一般减速”。 我具体解释一下,上面所谓的方向相同,其含义是夹角小于90度,记住,塞的方向平行于库边,简单的说,如果母球吃库后的无塞反射方向在加塞的一边,则加速;反之一般减速,表示有时候也会加速,取决于三因素的具体组合。 实战应用:有的时候,母球与目标球形成的角度较小,又要大范围走位,单靠力量和高低杆已无法实现,需要利用塞的加速性,比如母球与篮球形成向上角度,可加塞三库走位,这是小儿科,大家都会。 六、“塞”的效果可以延续多库 许多人以为“塞”的效果在吃一库后就会消失,这是错误的。 我要告诉你的是,塞在吃库后,能量会有损失,转化成为母球的速度,在后续吃库中,塞也可能存存续”。 为什么呢?因为母球与库边的“摩擦系数”较大,母球吃库后,塞的能量会减弱,减弱多少与母球与库边的撞击角度和塞强度有关,撞击越正,塞的损耗越多。若母球吃库后,以及台尼的消耗后,在到达第二库前还有塞的能量,则第二库仍然有塞。 相比之下,母球与库边的摩擦系数最大,台尼其次,目标球最小。 实战应用:母球摆三分点位,加左塞小角度撞击左侧库边,你会发现母球在吃底库后塞的效果依然很明显。举个例子,我们在解球的时候,如果加塞,有的时候还要考虑母球吃两库后,塞依然可能存在的情形。 七、“偷塞”的原理是什么? 许多人经常会问,这个球偷塞,我该加左塞还是右塞?问这个问题的人,根本不明白“偷塞”的原理。 大家知道,塞不会改变分离角,也不会改变目标球的运行轨迹,不管用什么杆法,加什么塞,母球和目标球的碰撞点是不能改变的。 于是我们知道,偷塞的原理,是让母球“曲线救国”,母球走过弧线后,击打到目标球的碰撞点,而这个碰撞点是直接打不到的。 实战应用:偷塞的时候,哪边被挡住了,就加哪边的塞。一般情况下,只有目标球被挡住了“一点点”的时候才偷塞,因为母球和目标球距离一般都比较近,母球加塞后的变线不会太明显。 八、为什么低杆的塞强,高杆的塞弱? 大家知道,同样的力度,低杆的塞强,高杆的塞弱,可是很多人不知道其原因在哪里。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我们假设母球是无质量的物体,就像一个悬浮在空气中的气球,如果你用杆去加塞击打,我告诉你,高杆塞和低杆塞是相同的,为什么呢?因为气球质量很轻,利用对称原理很容易可以推论。 斯诺克球与气球的区别在哪里?那就是斯诺克球的质量比较大,重力当然也比较大。 我们分析一下,塞的产生原理,是通过皮头与球的摩擦产生的,产生的塞的强度会与以下两个因素有关(还有其它因素),一个是皮头与球摩擦力,一个是皮头与球的接触时间。一般情况下,延伸相同,高杆塞和低杆塞的接触时间差别不大,可见摩擦力不同造成了塞的强度不同。 那为什么摩擦力会不同呢?是因为球的重力造成的,低杆塞由于球的重力,导致了摩擦力增大。 实战应用:高杆塞弱,所以如果既想下高杆,又要下强塞,可能你需要考虑别的杆法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语文】江西省南昌市站前路小学小学五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设备工程项目管理能力新版真题卷附解析设备监理师
- 2025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工程模拟试题和答案完整版
- 乔丹营销方案
- 苏州新能源造价咨询方案
- 煤矿施工方案流程图
- 传统音乐会活动方案策划
- 2025年汽车电子产品项目申请报告
- 江苏垂直绿化施工方案
- 石棉矿域生态修复法
- 儿童入园(所)健康检查表
- (正式版)JBT 14581-2024 阀门用弹簧蓄能密封圈
- 幼儿园-消毒工作流程图
- 电缆修理工安全生产责任制
- 拼音拼读音节带声调完全版
- 2024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 某桥梁箱涵、箱通工程监理细则
- 中铝中州矿业有限公司禹州市方山铝土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方案
- 【教案】圆锥曲线光学性质的数学原理及应用教学设计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 2021年12月12日河北省直机关遴选公务员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