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抚宁县第六中学高中生物 3.3 其他植物激素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一、预习目标预习其他的植物激素的种类及作用,评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二、预习内容(一)、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1除生长素外,植物体内还存在 、 、 等植物激素。2种类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合成部位作用3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是 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4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根本上是 的结果。(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1、含义: 的对植物的 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2、优点:容易 、 广泛、 3、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1)在农业生产中,要综合考虑 药物效果、药物毒性、 、价格和施用是否方便等因素。 (2)还要考虑施用时间、 、施用方式、 和施用次数等问题。课内探究学案(一)、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探究一:1、植物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受到了哪些激素的作用?2、科学家是怎样发现赤霉素的?3、以下是两种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 a植物激素几乎控制着植物所有的生命活动。 b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几乎所有生命活动都受到植物激素的调节。这两种说法中,哪一种更准确?为什么?5各种植物激素在对植物生命活动进行调节时,是孤立地发挥作用的吗?试举例说明。(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探究二:6、什么是植物生长调节剂?7 讨论: (1)你知道哪些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植物生长调节剂? ( 2)哪些水果在上市前有可能使用了乙烯利? (3)生产过程中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会不会影响农产品的品质?2.下列各项中,能促进柿子脱涩变甜的是 ()a.生长素b.脱落酸c.细胞分裂素d.乙烯3.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用赤霉素处理植物,能显著促进茎叶生长b.细胞分裂素可以延长蔬菜的贮藏时间c.脱落酸抑制生长,但能提高植物的抗逆性d.乙烯有催熟果实和延迟开花的作用4.在啤酒生产过程中,用于代替大麦芽完成糖化过程的植物激素是 ()a.生长素 b.赤霉素 c.细胞分裂素 d.脱落酸5.恶苗病是由下列哪种激素引起的植物疯长现象? ()a.赤霉素 b.细胞分裂素 c.脱落酸 d.乙烯课后练习与提高1.乙烯和生长素都是重要的植物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天然化合物,乙烯是体外合成的外源激素b.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广泛,乙烯仅存在于果实中c.生长素有多种生理作用,乙烯的作用只是促进果实成熟d.生长素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乙烯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2.自然状态下,秋季植物体内含量较多的激素是 ()a.吲哚乙酸b.2,4dc.脱落酸d.细胞分裂素3.把未成熟的青香蕉和一个成熟的黄香蕉同放于一只封口的塑料袋内,发现青香蕉不久会变黄。该过程中起作用的激素是 ()a.生长素b.赤霉素c.脱落酸d.乙烯4.除根尖以外,下列各项中还可以合成细胞分裂素的是 ()a.导管b.筛管c.叶片d.茎尖5.不能够延缓叶片衰老的植物激素是 ()a.生长素b.赤霉素c.细胞分裂素d.脱落酸6.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在植物体内含量极少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多由植物体一定部位产生由专门的器官分泌对植物体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起重要的调节作用a.b.c.d.7.农业生产上用生长素类似物2、4d进行麦田除草,其原理是 ()a.高浓度促进杂草衰老b.高浓度抑制杂草生长c.低浓度抑制杂草生长d.高浓度促进小麦生长8.植物激素的种类很多,其中发现和研究最早的是_,经鉴定知道这种化合物是_,它是通过_实验发现的。此外,目前公认的其他4种植物激素是_、_、_、_。9科学家在对黄化豌豆幼苗切段的研究中发现: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主要在于促进细胞纵向伸长,随着生长素浓度不断提高,这种促进细胞纵向伸长的功效越强。但当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一方面抑制细胞纵向伸长。同时促进细胞横向扩大。(如图所示)(1)从上图中说明生长素诱导 的合成。(2)图中分别代表的是 、 、 作用。(3)在不同时期,两者分别促进细胞纵向伸长和横向扩大,从而协调控制细胞的 。(4)不同种类的植物激素大都同时存在于同一株植物体内,因此,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不是受单一激素的调节,而是由 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导学案答案预习内容答案:(一)、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1、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2、激素名称、合成部位、作用赤霉素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成熟。细胞分裂素主要是根尖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根冠、萎蔫的叶片等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植物体各部位促进果实成熟3、各种 4 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1、人工合成 生长发育 2、合成 原料 效果3、(1)乙烯 (2)赤霉素 (3)赤霉素4、(1)施用目的 药物残留 (2)处理部位 适宜浓度学习过程答案:问题探讨:1、植物激素是指在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如: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等。2、说明乙烯至少能起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探究一:1、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等。3、现象:水稻感染赤霉菌后,出现疯长,病株比正常植株高50%左右恶苗病。、试验:用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喷施健康水稻幼苗,表现出恶苗病症状。、分离:从赤霉菌培养基滤液中分离出赤霉素。4、b更准确。a过于绝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是非常复杂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由基因控制的,环境变化也会影响基因的表达,激素调节只是其中的一种调节方式。5植物激素在对植物生命活动进行调节时,并不是完全孤立地发挥作用,而是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调节网络共同调节。例如,在生长素浓度升高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探究二: 用乙烯利促进黄瓜、南瓜的雌花分化;促进香蕉、柿、番茄的果实成熟。 施用矮壮素(生长延缓剂)防止棉花徒长、促进结实。 ( 2)提示: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灵活回答。番茄、香蕉、苹果、葡萄、柑橘等在生产实际中可以应用乙烯利催熟。 (3)提示: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得当,不会影响产品品质,甚至可以改善品质。例如,适当施用ga可以提高葡萄品质。如果使用不当,或片面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则有可能影响产品品质。例如,用2,4-d处理番茄增加座果后,如果不配合整枝施肥,会出现果实多而小的情况;为提早上市而采摘远未成熟的柿子再催熟,其果实品质就不一定好。9 提示:除了浓度以外,还需要考虑的因素有:适用于哪些庄稼的除草,能除哪些杂草,使用时间,药物毒性及残留,生产日期,有效期,生产者及其他注意事项等。10 提示:(方框一)赤霉菌产生的物质使水稻患恶苗病,这种物质能促进植株增高;(方框二)不能够证明赤霉素就是植物激素,因为植物激素应该是植物自身产生的调节物质,这时,还没有证明植物自身能合成这种物质。其他相关资料:1935年,从赤霉菌中分离出赤霉素;1954年,从真菌培养液中提取出赤霉素;1957年,首次报道在高等植物中存在赤霉素;1958年,从连荚豆未成熟的种子中分离得到赤霉素结晶,说明赤霉素是高等植物自身能合成的天然物质11 (1)植物激素无专门的分泌器官,是由植物体一定部位产生的,动物激素由专门的内分泌器官分泌;(2)植物激素的运输和分布易受重力、光等因素影响,动物激素随血液循环运输;(3)植物激素不作用于特定器官,动物激素则作用于特定器官当堂检测答案: 1.a2.d3.d4.b5.a课后练习与提高答案:1.d2.c3.d 4.d5.d6.d 7.b8.生长素吲哚乙酸胚芽鞘的向光性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9.(1)将若干尚未完全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外农副产品共同经营合同5篇
- 手势预测VR-AR交互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河北保定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选聘教师模拟试卷有答案详解
- 2025年福建省泉州文旅集团招聘3人模拟试卷有完整答案详解
- 儿童节文艺活动流程方案
- 2025江苏南通海润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招聘管理人员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培训机构课程研发与教师资源管理
- 企业人员配置及保障制度建设方案
- 幼儿园办园理念与实践案例分析
- 公务员考试笔试题型及应试策略
- 小学生科普课视错觉课件
- 电力安全微课堂
- 物流公司法人代表个人简介范文
- 质量部长述职报告
- 无人机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 规模灵活资源广域接入的新型配电系统分层分群架构与规划技术研究
- 音乐心理学理论-洞察分析
- 法院报名登记表
- 上海市闵行区区管国企招聘笔试冲刺题2025
- 2025年恒丰银行烟台分行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中外建筑史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