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打造幸福课堂.doc_第1页
小学语文论文: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打造幸福课堂.doc_第2页
小学语文论文: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打造幸福课堂.doc_第3页
小学语文论文: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打造幸福课堂.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打造幸福课堂【摘要】课堂是师生生命的体验,课堂中闪现着最真实的人生活力,流淌着最精彩的生命激情,而这些都应该建立在幸福之上。让课堂洋溢着幸福,已成为教师的追求。信息技术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和延伸,我校正在进行省级立项课题苏南农村小学幸福童年教育的实践研究,我担任其子课题幸福童年教育理念下幸福课堂的实践研究的组长,尝试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有效整合,让师生共享“幸福课堂”。我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前移后续,感悟文本;开放资源,点化难点;音乐渲染,情境朗读;视频演示,升华感情,引导学生感受幸福、实践幸福、享受幸福、提升幸福、创造幸福。课堂上学生动了起来,课堂活了起来,效果好了起来。主动带动了生动,生动的课堂给学生带来了快乐,塑造了学生健全的人格和灵魂,师生共享幸福的课堂。【关键词】信息技术、幸福课堂自有教育以来,人类就不断探索着教育的完美,幸福是教育目标的价值追求,幸福的课堂是师生课堂生命成长的追求。课堂是师生生命的体验,课堂中闪现着最真实的人生活力,流淌着最精彩的生命激情,而这些都应该建立在幸福之上。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提出了教育应以人为本的先进理念,以人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力求人的本性、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最大的体现,最后达到人人都拥有幸福人生的终极教育目标。 追求课堂教学的“幸福”,也是课程发展的需要,构建幸福的课堂势在必行。信息技术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和延伸,利用各种资源激发学生的兴趣,化繁为简,将原本枯燥、抽象的内容形象化,是实现幸福课堂及快乐学习信息技术的关键。我校省级立项课题苏南农村小学幸福童年教育的实践研究刚刚顺利通过了中期评估。作为子课题幸福教育理念下幸福课堂的实践研究的组长,我想: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如何有效整合,让师生共享“幸福课堂”呢?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感受幸福。课堂是一个信息场,是心灵、语言、信息互动的一个过程。因此,兴趣的激活、保持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提供大量的表象,刺激学生多种感官,激活学生的兴奋点,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心理场。“导入”是一堂课中提供给学生的第一感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就在于它能运用音乐、图片、动画、影视等手段强化感知,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加深学生对幸福课堂的感受。可谓是课伊始,趣已生。课的第一锤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的思维火花,像磁石一样把他们牢牢吸引住,使他们耳濡目染,上课伊始就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和作者产生共鸣,感受幸福的课堂。台湾的蝴蝶谷向我们展现了台湾的蝴蝶谷每年春季瑰丽而壮丽的景色,但台湾蝴蝶谷离学生的生活太遥远,如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从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蝴蝶谷景象的迷人,从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以及祖国的热爱呢?教学中,我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用画面再现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般的真切体验,达到景与情的统一,情与景的交融。 教学本课时,我尊重学生的阅读个性,让他们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感受大自然的美,而且能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美。上课伊始,我利用多媒体播放蝴蝶飞舞的美丽景色,并伴以轻快的乐曲。明丽的色彩、跳动的音符,不仅把学生引入优美的情境中,获得身心的愉悦,也让学生体会到语言文字的准确、优美。教学第三自然段时,在学生初步感知蝴蝶谷迷人景色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多媒体课件直观、生动的优势,播放一段与文字相配的群蝶翻飞的视频,借助信息技术,刺激学生的感官,不断加深学生们对蝴蝶谷迷人景色的印象。学生在学习诵读品味揣摩过程中,感受了逼真形象的情境,领悟了美妙和谐的意境,有了这样的感性认识,学生的朗读声情并茂。二、前移后续,感悟文本,实践幸福。 对于学生了解甚少的教学内容,我采取前移后续的方式,先让学生搜集大量的资料,进行课前预习感知和课后拓展延伸。网络为我们提供了极为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不断更新的知识,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上下五千年,纵横环球宇宙,任你自由翱翔在知识的海洋里。网络与语文学习的整合,使得语文学习的内容不再局限于课本。在语文教学中,适当的引进、利用网络上相关的学习资源,并引导学生上网查阅资料,有的可作为学习前的准备,有的可作为课文内容的补充,有的可作为学习的拓展,使语文学习的内容更开放,成为一泓不断更新、永远流淌的活水。如学生学习莫高窟一文,对莫高窟的了解甚少,所以我提前让学生搜集了莫高窟彩塑、壁画、及藏经洞等相关资料,制作了教学课件,其中有Flash影片、有图片、有文字介绍,让学生自主学习,对莫高窟有清晰的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感悟文本内容。整堂课,我以幸福课堂理念为依据,在阅读教学上进行了一些尝试。教学时,我运用多媒体,依次展示洞穴中精妙绝伦的彩塑、宏伟瑰丽的壁画,以及曾藏有许多珍贵文物的藏经洞,了解莫高窟的全貌,引导学生图文对照,感受莫高窟宏伟、神奇的魅力,以及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这样,让学生通过媒体,借助范文,进入美的境界,与文章产生共鸣,最大限度地去感知、体验莫高窟的美。课后,我还带学生来到微机房,上网浏览有关莫高窟的资料,有的欣赏形态各异的彩塑、壁画,有的沉醉在对美轮美奂的飞天的想象中,有的来到藏经洞,观看莫高窟被帝国主义破坏的录像。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到莫高窟辉煌的艺术成就以及屈辱的历史,激起了他们悲愤的情感。由于架设了课内外的联系,引导学生课前上网搜集、阅读、欣赏有关莫高窟的文字、图片资料,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三、开放资源,点化难点,享受幸福。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是帮助学生理解重点、突破难点,信息技术的作用在这方面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现代教育特别是多媒体的教学手段给我们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通过多媒体技术,设计课件,突出重点,分化难点,化难为易,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图、音、文交互运用,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创设巧妙的情境,激发学生更强烈的参与意识,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提供开放的活动环境。如学习莫高窟彩塑一部分时,学生在理解有的神态描写部分有困难,我适时展示彩塑的各种神态,帮助学生理解文中有关神态的词语:如威风凛凛、慈眉善目等。又如学习壁画一部分时,视频展示宏伟瑰丽的壁画,再引导学生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描述飞天形象,水到渠成地对学生进行了表达和想象训练。多媒体手段的运用,直观形象,我搜集了大量莫高窟的彩塑、壁画、飞天、莫高窟地理位置图等,学生有了直观的感受,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师生边读课文,边欣赏图片,身临其境,享受幸福的课堂,更好地体会了“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随着小作者的观察想象,虚实结合、动静相生,整个难点的突破是在欣赏的过程中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驰骋于美的画面中,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四、音乐渲染,情境朗读,提升幸福。 儿童的思维最直观形象,他们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教学时,我借助多媒体图、音、文为一体的灵活可控的信息处理优势,或动中有静,静中寓动;或动静交叉,动静结合,既表现出和谐的色彩美,又表现出高雅的音乐美,激发学生富有个性的想象。同时播放活泼、轻快的音乐,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走入情境,在学生朗读时,配上音乐,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教学蜗牛的奖杯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我给课文配上四幅插图:很久以前自由飞翔的蜗牛、众鸟比赛、蜗牛获得奖杯、翅膀退化了的蜗牛,并播放整体动画场景,配上音高、节奏不同的音乐,学生根据画面内容,在音乐伴奏下各自试读课文,并思考:你觉得怎样才能把这篇课文读好?由于动画、音乐的衬托,学生都能恰到好处地把握感情,并能说出“这样读”的理由。在此基础上,我用多媒体引导学生自我调控与评价,然后把动画上方的课文内容去掉,让学生看着画面朗诵课文。由于动画的启示,学生个个读得很投入,声情并茂。这样,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在学习中发展,沉浸在美妙的童话世界。“幸福课堂”是富有活力的,充满智慧动态生成的课堂,是师生和谐、合作共享的课堂。它有着自由的表达和展示,是老师和学生满腔热情全身心的投入。课堂上,学生间思维的碰撞,燃起的火光,将我们心里最幸福的感觉照亮。我们要紧紧抓住学生最闪亮的课堂瞬间,引导学生感受课堂的幸福体验,使自己成为一个幸福的人,这是作为一个教师自己的需要也是教育的需要。五、视频演示,升华感情,创造幸福。 课堂教学的艺术是引导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视频具有形、色、光、画的独特效果,鲜明的表现力和直观的形象性,最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唤起其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课堂学习。教完九寨沟,播放视频,让孩子们在音乐声中再次走进九寨沟,领略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紧接着教师问:“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人和自然是多么和谐,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如果你就是导游,你会怎么介绍呢?”通过引导学生想象,将书面语言内化为自身的语言,又让学生的思绪在想象的王国中遨游,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学生语言得以发展,情感得以熏陶,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紧接着再出示一组九寨沟的风景画,从而感情上得到了升华。教学金蝉脱壳,我引领孩子走进动物世界,聆听动物的歌唱,让学生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与情趣,萌生对自然科学研究的兴趣。观察金蝉的外形,了解它的生活习性后,我邀请他们一起欣赏蝉脱壳的过程,大家热情高涨。于是,我先让他们反复朗读,感受那奇特动人的情景,圈出有关词语,与同学交流阅读感受,且边读边想象金蝉脱壳的过程。特别是蝉尾脱壳的情景,学生相应找出了“抖动”、“伸着”、“仰”、“扑”、“抓”、“抽”这些动词,并能试着模仿蝉儿的这些动作,使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尽管课文中对金蝉脱壳的情景描写得十分细致,但毕竟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生没有亲眼目睹那神奇的情景,比较抽象。因此,教学中,我随机播放了金蝉脱壳过程的动画,学生兴致盎然,意犹未尽。幸福课堂是师生在积极状态下的自我感受,自我超越,是师生相长的智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