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上蔡县第一初级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知识竞赛试题(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河南省上蔡县第一初级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知识竞赛试题(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河南省上蔡县第一初级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知识竞赛试题(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河南省上蔡县第一初级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知识竞赛试题(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上蔡县第一初级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知识竞赛试题一、选择题1一个蜡烛位于凸透镜前,调节透镜和光屏位置可在光屏上呈现放大的清晰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 )a在光屏上不再呈现像 b在光屏上呈现等大的像c在光屏上呈现缩小的像 d在光屏上呈现放大的像2王勇同学在宾馆饭店看到一种自动门,当有人靠近时,门会实现自动开闭。王勇同学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很想知道自动门是如何实现自动控制的。为此他反复做了几次试验:当他轻轻地靠近自动门时,门自动打开;当把一个足球滚向自动门时,门自动打开;当把一面底部装有滚珠的无色透明大玻璃板,直立着滑向自动门时,门不打开。王勇同学根据探究试验的结果,对自动门的自控原理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你认为其中最合理的猜想是( )a自动门“听”到来者的声音时,通过声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b自动门探测到靠近的物体发射出的红外线,通过光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c自动门本身能发射出一种红外线信号,当此种信号被靠近的物体反射时,就会实现自动开闭d靠近门的物体通过空气能产生一种压力传给自动门,实现自动开闭3铁路工人在检查火车的车轮和支撑的弹簧是否有异常情况时,常用锤子轻轻地敲火车的车轮和弹簧,从听到的声音判断是否出现故障,这主要根据( )a声音的音调 b声音的响度 c声音的音色 d声音的悦耳程度 4物体从距凸透镜12 cm处移到距凸透镜20 cm处,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10 cm b20 cm c12 cm d以上都不对5有一种自行车尾灯设计得很巧妙。当后面汽车的灯光以任何方向射到尾灯时,它都能把光钱“反向射回”。图2是尾灯的剖面示意图,其中用于反光的镜面具有不同的形状。能产生上述效果的镜面是( )(图3)(图2)a b c d6小明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3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他所用凸透镜的焦距:( )a一定小于8cm b一定在8cm到10cm之间c一定在8cm到16cm之间 d一定在10cm到16cm之间7若水中的潜水员能看到岸上的人,则他看到的人其实是( ) a变矮了的人的实像 b变高了的人的实像c变矮了的人的虚像 d变高了的人的虚像8坐在岸边的小明同学看到河对岸的修桥工地上有工人用手上下挥动铁锤,每隔ls敲打钢轨一次。当铁锤碰到钢轨时,小明刚好听到敲击声,而工人停止敲打以后,小明又听到了两次敲击声。如果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则河的宽度大约是( )a680m b510m c340m d170m 9如图4所示,平面镜m1和m2的夹角为60,物点s经这两块平面镜所成的清晰 像共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10开启电风扇,对着一盆0水的水面吹风,过了一段时间( )a水的表面出现薄冰,温度降到0以下 b水的表面出现薄冰,温度仍为0c水不会结冰温度也保持0不变 d水不会结冰,但温度要下降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1木尺受潮后膨胀,用它测量物体的长度,测出的结果将比真实值偏 。12人站在两座相对的山峰之间的山谷中大喊一声,2s后听到第一次回音,再过2s听到第二次回音,则两座山峰之间的距离大约是 。13透过装水的玻璃杯看到的手指是_的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这是因为装有水的玻璃杯可看成 _ 14如图6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小锤轻敲玻璃瓶,如果能分别发出“dou(1)”“ruai(2)”“mi(3)”“fa(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_。(图8)(图6)15李佳同学把耳朵贴在路边放到的水泥电线杆子的一端,陶路同学在用石块狠狠地在另一端敲击一下,李佳同学听到了两次响声,这两次响声是声音分别通过_、_传入李佳同学耳朵的。16图8为色光三基色的示意图。图中区域1应标 色,区域2应标 色。17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柱,其横截面如图12所示,应该 方向18据传有一夏天洋人宴请林则徐,其中一道点心为冰淇淋,因其上方白气不断,林则徐以为必烫故以嘴吹之,谁知入口却冷,洋人笑以为柄;林则徐声色不动,过几日,回宴洋人,其中一道热汤刚刚煮沸,浮有厚油,无一丝白气冒出,林则徐热情请之,洋人一口吞下一匙,顿时龇牙咧嘴,哈哈有声,不停乱弹,出尽洋相。试分析那冷冷的冰淇淋上方的白气是由于 形成的;而滚滚的热汤反而无白气,是由于 ;根据生活经验,浮有厚油的沸汤比普通开水还要烫,其原因是: 。19日食现象是由于光在_ _形成的;站在平静的池塘旁,可看到岸边大树的倒影和水中游的鱼,前者是光的_现象,后者是光的_现象,所看到的都是_(填“实像”或“虚像”) 20有一支温度计的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将它放入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读数为96,放入冰水混合物中,读数6。现将该温度计挂在房间的墙上,观察它在一天内读数的变化,最高读数为33,最低温度为15,则这一天内房间里的最高温度比最低温度高出 。三、作图与简答题(共22分)21如图10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障碍物abcd,较大的平面镜mn在某一高度上水平放置,试用作图法画出眼睛位于o点从平面镜中所能看到的障碍物后方地面的范围。22小明用平面镜将一束太阳光反射到竖井底(如图所示),请在图上作出平面镜的位置。23.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24.在图中填上适当的透镜。四. 实验题25(4分)有一种“傻瓜”相机,这种相机采用了短焦距的镜头,拍摄时,只要把想拍摄的景物全部纳入取景器内,不需要根据景物的远近调节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即不需要调焦),在底片上的像(底片上成的像是 像)都比较清晰,从而使拍照的过程变得十分快捷。小柯的相机说明书上注明“拍摄时,景物要在3m以外”。下表是这架相机物距u和像距v 的变化情况(相机镜头的焦距f=35mm)。根据表中数据,简单分析为什么拍摄时不需要调焦? u(m)0.10.51.01.52.02.53.03.54.04.55.05.56.0v(mm)53.8537.9536.2735.8435.6235.5035.4135.3535.3135.2735.2535.2235.2026.小明学习小组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过程中,按正确的操作步骤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当蜡烛移到距透镜一定距离范围内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只能看到如图所示的一个大小变化的圆形光斑,这时小明一定是把物距调在_范围内在物距不变的情况下若要观察到蜡烛火焰的像你认为应如何操作?_为了能在屏上得到实像,他们调整了物距,并分别用两只凸透镜进行研究,记录数据如下表。请你分析并回答:(1)在表格的3空缺处填上像的性质。(2)比较(1)、(2)、(3)组得出的规律是_(3)若要比较不同透镜成像大小关系,应选择的两组数据是2和5,或_和_,或_和_。序号焦距cm物距cm像距cm像的性质1103514倒立、缩小、实像2103015倒立、缩小、实像3102516.74153526.3倒立、缩小、实像5153030倒立、等大、实像6152537.5倒立、放大、实像27.在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cm(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上(3)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的实像 28小宇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5所示。a、b、c、d、e是主光轴上的五个点,f点和2f点分别是凸透镜的焦点和二倍j距点。(l)在a、b、c、d、e五个点中:把烛焰放在_点上,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把烛焰放在_点上,所成的像最小。把烛焰放在_点上是属于照相机原理。把烛焰放在_点上是属于投影仪原理。图9(2)小字做完实验后,又想用手表代替蜡烛,看在光屏上能成什么样的像。于是他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用黑色笔画了个手表盘,如图16(甲)所示。把这个玻璃板放在蜡烛的位置上,并用平行光源对着玻璃板上的表盘照射,如图16(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成清晰像为止。此时表盘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图16(丙)中的哪一个? 29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9所示,在此实验中:(1)选用玻璃板的目的是_(2)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 的关系;(3)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 的关系;(4)如果将点燃的蜡烛远离玻璃板,则像将_(5)小刚拿一支大小和点燃蜡烛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移动到b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这里应用了_的物理方法.(6)一组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一侧,看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此时用另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