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数学期末考试成绩分析表.doc_第1页
二年级下数学期末考试成绩分析表.doc_第2页
二年级下数学期末考试成绩分析表.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期 末 测试质量分析 数学 学科 二 年级 一、基本情况班级应考人数实考人数总分平均分标准差最高分最低分高低分差及格优秀高分(95分)本班均分年级均分双科及格双科不及格本班均分年级均分+-差值人数%人数%人数%人数%人数%人数%人数%二(1)3838345590.988.9+27.1100722838100%2361%1540%2361%3182%二(2)39393297.584.688.9-4.311.59949503692.%1436%410%2359%1949%二(3)35353027.586.588.9-2.411100633735100%2057%823%2263%2160%二(4)3838310581.788.9-7.210.99755223695%1232%37%1847%1437%二(5)4242396594.488.9+5.56.110068324198%3686%2969%2969%3890%二(6)3736342595.188.9+6.23.8100821836100%3289%2466%2469%3494%合计2292282027588.910.2100495122297%13760%8336%13961%15769%二、数据统计项目题号应得分实得分得分率最高分最低分全对全错高分组得分率低分组得分率人数%人数%一计算6840665897%302416371%二填空4560399388%2034921%三判断1140106894%5216874%四操作3420305689%15413459%五解决问题6840542179%3055725%六习惯1140113699%54.522599%注:高分组得分率和低分组得分率按全班人数的27%统计,语文得分率低于80%,数学得分率低于85%需填写这两项数据三、试卷分析试卷分析题号举例归因分析(评教、评学)一计算。182=6 77=4930-486=30-6=24在平时的教学中,计算和脱式计算都是常规训练的。这里出现的错误主要反映出孩子们粗心大意,基础知识还不是那么牢固,所以容易出错。在除法竖式计算中也出现抄错被除数的情况。脱式计算中,多数学生还是能很好的完成,这个和平时训练分不开,但是居然有孩子做掉了题目,看来完全是心不在焉,以后要端正态度。二填空。算盘是(563),学生写成(5630).2500里面有(50)个百。在( )8=7( )算式中,余数最大能填(3)。在( )( )=64的算式中除数最小是(1)。学校图书室有8995本书,约是(8990)本。请用0-3这四个数字写四位数,选择其中比较大的三个四位数填在( )里。(1320)(2310)(3120)填空题是基础知识的体现,有些学生这个部分得分很低,说明完全没有理解题意。很多知识都是基础知识的变式,但是会动脑筋的孩子可能会选择打草稿,也许答案也就能够得到。但是很多理解能力很差的孩子,只能做直接的题目,不能做转弯的题目,一转弯就不知道怎么下手做了。说明学生没有灵活掌握所学的知识,学得不扎实,心气浮躁。也不想动脑筋思考,多想想。在平时的教学中,也注意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但是学生的差异是存在的,又由于课时紧张,内容难度有的也很大,在照顾到全班学生的同时,也只能注意到个别学生,那些理解能力差的孩子需要反复训练,所以要注意这部分学生的反复练习。三判断。2.妈妈身高是162厘米,体重53克。()3.用“四九三十六”这句口诀可以计算366.()5.有一堆苹果,比20多比30少,如果分的份数和每份个数同样多,那么这一堆苹果一共有25个。身高和体重属于生活经验深浅,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很缺乏,所以有些孩子对于身高和体重是完全没有概念的,只要出现数据就都认为是正确的说法。对于口诀计算算式错误,完全是身体不认真。第五题由于题目叙述比较复杂,对于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多读几遍可以理解,但是对于学困生来讲,理解上肯定存在问题,所以随意选择判断方式。所以以后对于审题和分析题目要进一步着重训练。试卷分析题号举例归因分析(评教、评学)四操作。(4)这个月属于哪个季节?夏季(或者属于太阳的季节)孩子们对常识还是有一定的缺乏,不能从表格的天气情况准确的知道是什么季节。主要考察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很多题目都是书上题目的变式或者改变了数据的题目,看来抓好书本知识是关键。五解决问题。1. 手套原来12元一双,现在换季促销,4双28元,现在每双多少元?现在每双比原来便宜多少元?12+4=16(元)答:现在每双16元。12-4=8(元)答:现在每双比原来便宜8元。2. 把这些玉米平均分给9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到多少千克?35-19=16(千克)16-9=7(千克)答:每只猴子分到7千克。4. 小明买8千克西瓜,给瓜农20元,卖瓜老伯伯找给他4元,每千克西瓜多少钱?204=5(元)58=40(元)答:每千克西瓜40元。5. 电影院有1200个座位,希望小学三个年级去观看影片,三个年级各有三百多名学生,能同时坐下吗?1200+300=1500(人)答:能同时坐下。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够,对解决问题的题意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掌握不够好。加上题目叙述复杂,对于数量关系的分析,学生能力还十分的欠缺。、学生的思维不够开阔,不会用所学的知识来运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会举一反三,灵活思考。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也注意了数量关系的分析,但是很多题目是书上题目的变式,对于基础知识,学生有的是不扎实的,所以一旦题目一变化就不知道怎么做了,还是不够灵活。并且这部分也反映出孩子们的分析能力不够,因为很多问题都是需要从问题出发找条件。 有些题目的程度,还是感觉超出了二年级孩子们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只有思维够灵活的孩子能够较好的去理解题目复杂的意思,分析得清楚透彻。对于估算的题目,书本是没有一个固定的格式给孩子们的,所以这部分知识灵活的很,即使原来讲过,孩子们都也遗忘的差不多,再加上没有好好审题,所以半推半就的就做了这道题,甚至有的孩子随便一写就感觉解决了问题。在以后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中,对于书上的任何题目都不能放过,还有不断训练,不断练习,甚至于不断地变式练习,才能多而不慌,多而不乱。六习惯三名学生扣了一点分平时对学生书写训练到位,所以情况不错,继续保持。评卷评改评卷:这张试卷,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有易有难。但是容量适中,所考知识紧扣教材重难点,每个单元的知识都有所涉及,题型多样。 评改:批改认真负责,扣分情况合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的问题:1. 部分学生对数学语言和概念不能正确的理解,审题不清楚,计算粗心大意,有时回答比较随意。2. 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3. 学生分析题目能力,进一步理解题意能力欠缺。改进措施:1. 在平时教学常规工作中,夯实数学基础知识,做好常规训练。2. 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该记就记,该背就背,重点内容多提醒学生注意,反复练习,反复记忆,抓好课本基础知识的学习。3. 减少机械单调的内容训练,多些有层次的变式训练,提高学生对概念的正确认识,减少学生因思维定式造成的失分,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4.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在平时教学中注意训练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掌握。对于学生审题的训练要常抓不懈。5. 要做好学困生和后进生的辅导工作,从基础知识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