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七单元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随堂基础巩固.doc_第1页
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七单元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随堂基础巩固.doc_第2页
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七单元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随堂基础巩固.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随堂基础巩固:第一部分 第七单元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1标志着中国国防力量加强,打破美、苏核垄断的事件是()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c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d秦山核电站建立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d 项核电站属于核能源的和平利用,不属于国防力量;中近程导弹和“东方红一号”也不属于核研究范畴。打破核垄断的是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答案:a2下图分别为我国古代嫦娥奔月的传说、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西游记孙悟空的腾云驾雾图,都表达了古代人们探索宇宙苍穹的愿望。我国实现飞天梦想,中国人能够实地考察宇宙苍穹的伟大壮举是()a“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b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c“神舟 5 号”载人航天飞船的发射成功d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解析:解答本题要紧扣“实现飞天梦想”“实地考查宇宙苍穹的伟大壮举。”“神舟5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实现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答案:c31959 年毛泽东在七律回韶山中写下动人的诗句:“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下列人物中哪一位堪称为“稻菽千重浪”作出贡献的“英雄”式人物()a钱学森b袁隆平c杨利伟 d翟志刚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袁隆平致力于培育杂交水稻,为农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答案:b4中国以国产微处理器为基础制造出本国第一台超级计算机“神威蓝光”。神威系统每秒能进行约1千万亿次运算,该系统采用的8 700片神威1 600微处理器是由中国的一家计算机研究所设计、在上海制造的。下面与之有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计算机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物b中国“银河号”计算机在20世纪70年代末研制成功c中国于1994年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d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发展为全球信息网解析:中国“银河号”计算机是在1983年研制出来的,不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答案:b5图文探究题(论从史出,用史料印证认知)材料1: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几乎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如下表:年代科技发明(件)中国世界其他国家件百分比件百分比公元 1400 年452862%1738%公元 4011000 年453271%1329%公元 10011500 年673857%2943%公元 15011840 年472194%45396%材料2:探究主题中国科学技术的成就及作用探究目的(1)知识层面: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和现代科技成就的识记,对科技作用的理解。(2)能力层面:培养学生运用史料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探究问题(1)根据材料1,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的地位。(2)在材料2所显示的三个科技领域中,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成就各一例。(包括时间、事件和影响)。(3)结合所学历史知识,以“科技的力量”为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的提纲。探究思路本题考查学生表格解读能力以及图片分析能力。第(1)问由表格的纵向和横向对比可得出结论。第(2)问让学生掌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核技术、航天技术及农业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提醒学生特别注意括号内的要求。第(3)问考查科技与生产力,人们的生活方式及思想之间的关系。尝试答题(1)明清(或 16 世纪)以前,中国的科技成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在核技术领域:1964 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我国跨入核国家行列。在航天技术领域:2003 年“神舟 5 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标志中国的航天和运载火箭技术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在农业领域:1973 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杂交水稻成功,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提供了战略思路。(3)如科技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力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