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无锡市1112学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鲁教版.doc_第1页
江苏无锡市1112学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鲁教版.doc_第2页
江苏无锡市1112学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鲁教版.doc_第3页
江苏无锡市1112学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鲁教版.doc_第4页
江苏无锡市1112学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鲁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无锡市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表1为某四个国家某一年份的人口统计数据,据此回答12题。国家甲乙丙丁人口出生率()29262413人口死亡率()23121011自然增长率()06141402人口迁入率()020101021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人口增长模式属于原始型的是表1a甲 b乙 c丙 d丁2四个国家人口增长最快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人口迁移受许多因素影响,有些来自迁出地,有些来自迁入地,还有些是来自中间障碍因素。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图1)”,回答3题。3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科技人员大量迁往西部地区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abcd导致美国老年人口从东北部向西部、南部阳光地带迁移的主要原因是abcd 图1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往往是abcd读“木桶效应图(图)”,回答题。某地以耕地、森林、淡水、矿产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4500、8000、6000、10000,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取决于 a耕地b森林c淡水d矿产如果用a表示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b表示中国的人口合理容量,用c表示中国的环境承载力,那么图a、b、c三者的大小关系是 aabcbbac cbadacb实现区域共同发展,是江苏人的梦想。读“苏南、苏中和苏北面积、人口、城市化水平统计示意图(图3)”,回答89题。8图3主要反映区域间的 a开放性 b差异性 c整体性 d联系性9图3中地区人口主要流向是 a、地区流向地区 b、地区流向地区c地区流向、地区d地区流向、地区图3年图4读“城市人口比重随时间变化折线图(图4)”,回答1011题。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曲线表示发展中国家,乙曲线表示发达国家 b. 乙曲线表示的国家农村人口比重大 c. 甲曲线表示的国家城市人口数量比乙表示的国家多 d. 甲曲线表示的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低11. 甲、乙曲线表示的国家可能是%a在世界新增人口中,甲类国家所占比重大b乙类国家大部分已进入现代农业阶段c甲类国家人口再生产类型是传统型d在减缓全球“温室效应”的行动中,甲类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读“我国某城市中心区迁移示意图(图5)”,回答1213题。图512该地区城市化的主要表现是 a经济水平提高 b城市等级上升 c交通通达度提高 d城市地域范围扩大13影响该城市中心区向东北方向发生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人口增长 b交通方式变化c经济规模扩大 d生活方式改变图6表示某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读图回答1415题。14阶段鲜花和蔬菜产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平坦b气候优越c距城区近d水源充足15. 阶段鲜花和蔬菜产区的区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交通便利及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b城市人口的增加图6c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d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图7为“北半球某农场的工作历程(农事安排)示意图”,读图回答1617题。16. 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a. 水稻种植业 b. 大牧场放牧业c. 商品谷物农业 图7d. 混合农业17. 该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特点是 a. 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 b.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c. 市场和饲料是形成该农业类型的主要因素 d. 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图8为我国长江沿岸某城市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1819题。图818该城市准备规划建设一个高新科技工业园,该园应该布局在 a b c d19为了治理区域对城市的大气污染,下列措施相对较为合理的是 a在工业区与住宅区间建设绿化带 b将印染厂迁往区域 c将石油化工厂迁往区域 d将化肥厂全部永久关停20. 图9为甲、乙两新工业区分布图,下列有关甲、乙两个新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图9美国硅谷a甲、乙新工业区都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形成的高新技术工业区b甲、乙新工业区生产产品更新都很快c甲、乙新工业区的都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d甲、乙新工业区的工业都以重工业为主21下列做法,符合农业区位选择的是a珠江三角洲发展商品棉生产 b南方山区砍伐林木,大力发展梯田c黄土高原修建梯田,大力发展种植业d内蒙古草原退耕还牧,发展畜牧业22图10为某电脑生产公司电脑零部件生产厂分布示意图,其电脑零部件生产厂遍布世界各地的主要原因是图10 a为了占领世界各地的市场 b充分利用各地的优势区位 c充分利用各地的运输条件 d充分利用各地的基础设施我国正在建设杭州到深圳的沿海铁路,它对东南沿海的发展将起到巨大的作用。图11是“东南沿海铁路图”,读图回答2324题。23. 关于沿海铁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途经省区全部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地带b沟通了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两大工业基地c途经长江、黄河、珠江等河流流域d线路走向大致与海岸线大体平行24. 杭州到深圳的沿海铁路对途经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1a带动中西部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b完善我国中西部地区铁路网布局c是我国重要的北煤南运通道 d增强沿海港口的综合运输能力读“某甲、乙两地区略图(图12)”,完成2526题。25图中四地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商业中心的是 a bc d26促使该商业中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崎岖,交通运输方式单一 b人口稀少,资源丰富图12c交通便捷,人口众多d降水丰富,气候适宜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人类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不同。读“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图13)”,回答2728题。27. 图中ab阶段的主要产业可能是 a航天工业 b耕作农业 c钢铁工业 d电子工业28. 一些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水平于b点以后发生转变,其原因是增加环保投入工业技术进步 图13产业结构调整 工业发展迅速减慢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a b c d 读“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图14)”,回答2930题。29图中箭头表示环境反馈作用的是a b c d30图中数字代表环境向人类社会提供的生存空间、物质、能量的是a b 图14c d图15是我国某地生态农业系统图。读图回答3132题。图1531图中各字母代表的含义,正确的是 a一粮食 b一牛奶 c一秸秆 d一发电 a b c d32关于该地农业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有利于实现秸秆还田,增加土壤肥力 加剧农村燃料、饲料、肥料相争的矛盾 有利于改善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增加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劳动生产率 a b c d33下列人类活动中可能对全球生态环境产生深远影响的是a大面积砍伐巴西热带雨林 b沿海国家的填海造陆c东北排干湿地,开垦荒地 d广西开辟梯田,发展茶园34有关自然区域内部差异及其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东北地区因降水少,故只能发展一年一熟的农业 青藏高寒区因气候恶劣不可发展任何形式的农业 我国南方因夏季雨热同期,降水较多,可发展水田农业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东部因距海较远,降水相对较少,故可适当发展旱作农业 a b c d图16为我国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3536题。35. 该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是 a区域内部的特性相对一致b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c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36. 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耕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图16a发展水平 b生活特点c发展方向 d发展条件37长江中下游平原,开发早期的农业经济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原因有 a水稻单产低 b耕地分散,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c人口稠密 d农业生产工具落后,黏重的土壤开垦困难38国土资源部颁布的国土资源“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建成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初步形成“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国土资源管理运行体系。由此可见,3s技术将在今后国土整治中发挥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gps技术是人类视力的延伸brs技术是地图的延伸cgps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精确的三维坐标dgps技术可以处理rs技术及gis技术提供的图像和数据2010年我国遭多轮暴雨洪涝袭击,2010年8月23日,暴雨洪涝袭击四川自贡,民众被洪水围困,一市民通过手持式信号发射器发出了紧急呼救信号,相关部门立即安排了救援行动。半小时后,市民安全脱离洪水的围困。据此回答3940题。39. 相关政府部门能迅速全面掌握洪水淹没地区情况,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a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 c遥感技术 d“数字地球”技术40在对被洪水围困的市民开展营救行动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数字地球”技术 a b c d二、判断题:(正确选a,错误选b,每小题1分,共10分)41“多子多福”的世俗观念对我国的人口发展有很大影响。42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工业用地。43城市化水平可用城市人口比重来表示,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社会进步的表现。44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的社会经济因素是市场。45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会造成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如西北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46任何一个城市都有其一定的服务范围,这个范围是固定的,有明确界线。47某些特定的高技术产品(如光学镜片、制药等),环境因素往往成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48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通常是以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为基础的。49专家预计,无锡城市地铁开通后,沿线将会出现新的商业网点,这表明交通运输方式布局的变化带来了商业网点的相应变化。50在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经济持续发展是目的。三、综合题:(共30分)河流51读图17“北京市农业分布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6分)材料一:顺义位于北京市东北郊,土地总面积137万亩,平原面积占95.7%,素有“京郊粮仓”的美誉。全区粮食生产已基本实现了农田喷灌化、作业机械化、种植良种化、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材料二:2012年2月,昌平区成功举办了第七节世界草莓大会,吸引了海内外众多消费者。昌平区自2001年开始大面积种植草莓,目前温室面积已达2000多亩,图17引进栽培欧美、日本新品种草莓10余个。作为中国草莓第一镇的昌平区兴寿镇发展草莓专业村12个,建起上千个日光温室,生产冬季草莓,每年11月到翌年6月,都有草莓供应市场。(1)北京市地势特征是_。(1分)(2)顺义素有“京郊粮仓”的美誉,根据图17分析其发展粮食种植业的优势自然条件有: _。(2分)(3)根据材料二,简要分析近年来昌平区发展草莓种植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有:_。(2分)(4)门头沟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正确选择是( )(1分)a大规模发展现代旱作谷物农业 b以水稻种植业为主c积极发展畜牧业 d发展“一村一品,一沟一品”的特色林果业52学习地理掌握分析的方法很重要。请你结合“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的变化”案例,掌握分析工业区位因素的方法。(10分) 案例:珠江三角洲地区早期的工业发展是以制糖工业为主。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发展十分迅速。19791990年,利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发挥政策优势和侨乡的优势,引进资金、技术、设备等,建立了一大批需要劳动力的生活消费品加工工厂。同时期,香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大量北移。“珠三角”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工业分布格局。 1990年以后,随着珠三角地区工业实力的不断增强,全国对外开放的范围不断扩大,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政策优势已不明显。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工资水平的提高,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也逐渐丧失,产业面临升级。此时恰逢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和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珠三角地区又一次抓住了机遇,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至2002年,珠三角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全国的13,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高新技术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成为珠三角地区的主导产业。(1)分析区位因素往往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个方面入手,请列举出具体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 、 等;社会经济因素: 、 、 等。与农业不同,工业区位选择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小。因而,考虑工业区位因素重点考虑的往往是 因素。(3分)(2)工业布局的原则一致,但是不同的工业生产主导因素却存在差异。结合材料分析珠江三角洲在三个不同时期的主要工业部门及其主导的区位因素分别是什么?(3分)时期主要工业部门主导区位因素改革开放前19791990年1990年以后(3)根据上述我们可知,珠三角产业结构变化的原因是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导致了工业区位选择的变化,请根据上述的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归纳出工业区位因素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的表现: 、 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 、 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增强。(4分)53读“某地区交通线规划图(图18)”,回答下列问题。(6分)山地图18(1) 该地区计划修建b镇到a镇的交通线。与两个线路方案中_较合理,理由是_ _。(2分)(2) 计划修建b镇到a镇的交通线最可能为 运输方式,理由是_ _ _。(2分)(3) 该交通线建成后可能对a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是 , 。(2分)54读图19,回答下列问题。(8分)(1)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图19中对应的空白框内(每字母限填一次)。(4分) a.臭氧层空洞b.全球变暖c.酸雨 d.森林锐减(2)分析图19说明导致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2分)(3)分析图19说明发展中国家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