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2015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淮海中学高二(上)期中生物模拟试卷(选修)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细胞外液组成成分的是() a 血红蛋白 b 葡萄糖 c co2 d 氨基酸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内环境稳态就是其各项理化性质恒定不变 b 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c hco3、hpo42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 d 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3刺激脊椎动物的感受器,能引起效应器发生相应反应的原因不包括() a 反射弧的结构是完整的 b 各种刺激需经过大脑皮层的分析综合后才能引起效应器的反应 c 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迅速向前传导 d 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起后一个神经元膜电位变化4下列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毛细胞血管壁破损 长期蛋白蛋营养不足淋巴管阻塞 花粉等过敏,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 a b 只有 c 只有 d 只有5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该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脏 b 该实例包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c 该肾上腺素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 d 该实例中反射弧是实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6糖尿病患者有“三多”,其中之一是“尿多”下列对其成因的解释,正确的是() a 糖尿病患者的肾脏病变,导致产生的尿量增多 b 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有葡萄糖,增加了尿液的渗透压,从而使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导致尿量增多 c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浓度高,导致口渴,水喝得多了,尿就多了 d 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发生病变,胰岛素分泌减少,胰岛素具有促进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的作用7下列事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 a 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 b 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 c 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 d 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8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突触前膜与后膜之间有间隙 b 兴奋的电信号转为成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 c 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突触前膜传向突触后膜 d 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步的9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a 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b 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c 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d 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10如果支配某一肢体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肢体() a 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b 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c 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d 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11某人能读书看报,也可以写文字,但就是听不懂别人说的话,这表明他的大脑受到损伤受损伤的区域是() a 大脑皮层运动区 b 大脑皮层s区 c 大脑皮层内侧面某一特定区域 d 大脑皮层h区12如图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分泌细胞的分泌物只有通过体液的运输才能到达靶细胞 b 分泌细胞的分泌物可能与靶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结合 c 如果分泌细胞是下丘脑细胞,则分泌物的靶细胞可能是甲状腺细胞 d 如果分泌细胞是甲状腺细胞,垂体细胞也可以成为靶细胞13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研究人员于2009年7月8日公布,他们发现了肥胖引发型糖尿病的机制脂肪细胞会向血液中释放一种名为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能导致肌肉和肝脏对胰岛素不再敏感,因此胰腺只能靠生产更多的胰岛素来抵消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图分别表示人体内血糖调节的图解过程和激素发挥作用的一种机制图中、表示参与血糖调节的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激素能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 b 、激素间存在协同作用又有拮抗作用 c 激素只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 d 型糖尿病人的胰岛素含量并不低,病因可能是pedf降低细胞膜上受体的敏感性14人工催化鲤鱼产卵采用注射垂体提取物,而不是直接注射性激素的方法,理由是() a 垂体提取物中含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使性腺发育和生殖细胞形成 b 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只能口服不能注射 c 过多的性激素会抑制鲤鱼下丘脑和垂体的相关功能,最终使性腺退化 d 垂体提取物中含有生长激素,可以使鲤鱼生长加快,提前进入繁殖期15在植物的胚芽鞘、芽、幼根等组织中,生长素只能从植物体形态学的上端向下端运输,不能倒转过来运输其原因最可能是() a 地心引力的作用 b 能量的供应所致 c 载体的分布所造成 d 光照方向的影响16黄瓜是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某兴趣小组将生物园里的二倍体黄瓜的雌花分四组,处理方法如表其中最可能获得二倍体无籽黄瓜的组是()组别 甲 乙 丙 丁开花前是否套上纸袋 不套袋 不套袋 套上纸袋 套上纸袋开花后用适宜浓度的溶液处理柱头 不处理 用生长素处理 用生长素处理 用秋水仙素处理 a 甲组 b 丙组 c 甲组、乙组和丙组 d 丙组和丁组17有人做了如下实验:将某种开花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iaa的培养液中,加入少量蔗糖作为能源,同时设置了空白对照组他发现在有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浓度也越高,根尖的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 此人设置的空白对照组是等量根尖放在等量蔗糖且不含生长素的培养液中 b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浓度,因变量是乙烯浓度和根尖生长情况 c 生长素和乙烯属于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往往具有两重性 d 根据实验结果,高浓度生长素诱导根细胞合成并分泌乙烯18农业上为了有效地降低有害昆虫的种群密度,常采用在田间施放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干扰的方法来治理,此种治理方法主要目的是() a 改变昆虫性别比例 b 降低昆虫的出生率 c 增加昆虫的死亡率 d 改变昆虫的年龄组成19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描述的是() a 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 b 每毫升河水中有9个大肠杆菌 c 稗草在稻田中随机分布 d 木棉树在路旁每隔5米种植20图示某种小型淡水鱼迁入新的湖泊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根据该曲线可以得出() a t3时该种小型淡水鱼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b t2时该种小型淡水鱼在新环境中逐渐消失 c 该种小型淡水鱼在新的环境中呈“j”型增长 d 该种鱼在新湖泊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t1时该鱼数量的两倍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给分21关于正常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当人体缺水时,血浆的渗透压会降低,从而产生渴觉 b 体温调节和水平衡的调节,都与下丘脑有关 c 寒冷时,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促甲状腺激素随之减少 d 抗体主要在内环境中发挥作用22下列关于人在剧烈运动时生理变化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 b 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一段时间内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 c 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 d 血液中co2含量上升,刺激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23人体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有关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某些情况下,靶细胞也可能是分泌细胞 b 一种分泌物只能作用于一种靶细胞 c 这种调节方式与神经调节相比作用范围广 d 激素的作用能起催化作用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加快2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番茄的花就能得到无子番茄 b 在太空中生长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因此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 c 使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芹菜幼苗,能提高芹菜的产量 d 使用一定浓度的脱落酸处理浸泡过的小麦种子,能提高种子的萌发率三、非选择题(共55分)25如图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体液,abc表示结构请据图回答:(1)人体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称为,主要由图中三种液体组成(填图中字母)(2)胰腺组织细胞可分泌胰消化酶和胰岛素及胰高血糖素,其中可进入血液,主要功能是(3)在正常情况下,图中a部位细胞的内环境是;b细胞的内环境是(4)图中b液与d液成分上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图中co2浓度最高的是(填图中字母)(5)血液中的氧被组织细胞利用经过的体液为(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26下丘脑在人体生理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请据图回答问题(甲、乙、丙、丁为人体内某结构或细胞,a、b、c、d为激素):(1)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时,图中激素a在血液中的含量明显升高,从使机体,从而维持体温稳定;同时激素d(填名称)的分泌也增多,并出现骨骼肌的不自主战栗,引起骨骼肌战栗的神经传导途径是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骨骼肌(2)当人体内的血糖浓度降低时,丁可直接感知血糖浓度的变化,也可接受下丘脑的控制,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其分泌的(填激素名称)增多,该激素与激素d的关系是(3)下丘脑除参与图中的调节过程外,还能分泌(填激素名称),由释放到血液中,调节人体内水的平衡(中填图中代号)(4)血液中激素a的含量过高时,会抑制下丘脑和甲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机制称为27请结合所学知识及图中的有关信息,回答动物神经调节相关的问题(1)甲图中当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若在图中所示箭头处给予一个适当的刺激,电表的指针将(2)德国科学家mellor的学生用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做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实验(乙图),从神经元的结构来看,坐骨神经中的神经纤维属于神经元的部分;从反射弧结构来看,其神经纤维属于,腓肠肌则属于反射弧中的图中刺激l至肌肉发生收缩,测得所需时间为3103s,刺激2至肌肉发生收缩,测得所需时间为2103s,刺激点离肌肉中心距离分别为13cm和10cm则坐骨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是(3)探究刺激强度与兴奋有何关系,现有两种假设:假设1:刺激与兴奋是同时效应,在一定范围内随刺激强度的增强兴奋也随之增强,超出该范围,兴奋强度不再随刺激强度的增强而增强假设2:只有当刺激强度达到一定值时,神经元才开始兴奋,并且兴奋度不随刺激强度的增强而变化请在坐标图中画出上述假设1、假设2相对应的实验结果科学家进行了实验:将刺激强度逐渐增加(s1s8),测得一个神经细胞膜电位的变化规律(如丙图),分析实验结果你认为上述两种假设中符合事实的是28如图是人体防御外界病原体侵染的三道免疫防线的示意图,其中表示免疫细胞,和表示免疫分子 回答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问题:(1)举出两个人体免疫器官(2)以下属于第1道免疫防线的有a溶酶体 b汗液 c口腔黏膜 d胃酸(3)图中细胞可以吞噬多种病原体,因此这一免疫过程的特点是(4)图中和的名称分别是和;和分别表示和(5)接种疫苗后,若有相应病原体再次侵入人体,则人体会迅速产生免疫应答,此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细胞是图中的细胞29如图是生长素发现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1和2对照可以证明胚芽鞘具有(2)对照可以证明与生长和弯曲有关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图3和4能否进行对照?解释原因(3)图4和5对照可以证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而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发生生长和弯曲的部位是(4)图6能否证明胚芽鞘尖端能够产生某种促进生长的物质?,解释原因(5)经科学家努力,从植物组织中分离出了生长素并鉴定出了它的化学本质是30为了探究同一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某生物学研究小组利用以下材料用具进行了实验探究,得到下表的实验数据:生长素溶液的浓度(mol/l) 1013 1012 1011 1010 109 108 107 106 105 1043天后的平均长度(mm) 胚芽 12.3 12.3 12.7 13.5 14.7 16.0 15.1 12.2 10.8 10.0 培根 11.3 12.1 12.7 13.6 12.6 12.0 10.9 10.0 10.0 10.0材料用具:培养皿、量筒、直尺、培养液(可用植物组织培养)、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已切去尖端的某种植物的胚根和胚芽各50条(初始长度均为10mm)请根据实验材料和表中的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实验步骤的第二步和第四步第一步:取20套洁净的培养皿,分别编号为a1、a2、a3a10和a1、a2、a3a10在上述培养皿中均加入适量的培养液,然后再分别加入适量且等量的浓度为1013mo1l1、1012moll1、104mo1l1的生长素溶液第二步:第三步:将上述培养皿放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第四步:(2)根据上表的实验数据,在下列空白处绘制不同生长素浓度下胚芽、胚根平均长度的变化曲线(3)分析所绘曲线,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有:(4)在本实验中,切去胚根和胚芽的尖端的原因是31春天日照逐渐延长时,鸟类大多数进入繁殖季节调节鸟类繁殖活动的图解如图:请回答:(1)鸟类的繁殖活动是通过机体的和两种调节方式完成的机体中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的细胞位于(下丘脑、垂体、性腺)(2)图中的a,b,c 分别代表由下丘脑,垂体和性腺分泌的物质,则他们分别是、和c进入血液后,通过作用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3)据图判断,若要验证b 的生理作用(能、不能)用去除性腺的鸟作为实验动物,其原因是32近年来,沙棘木蠹蛾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等地爆发成灾,引起沙棘大面积死亡研究者发现,鄂尔多斯市山坡地沙棘林和河滩地沙棘林的受害程度有显著差异,如图所示:(1)为了计算山坡地沙棘林和河滩地沙棘林的有虫株率,研究者应采用法分别对两地的沙棘林进行种群密度调查(2)已知每个有虫株上的虫数大致相同,那么据图可知,从20082012年,山坡地的沙棘木蠹蛾种群呈型增长地点土壤肥力土壤含水量 有机质含量(%)氮含量(%)表层60cm(%)山坡地05950.0157.0河滩地0.2020.00315.0(3)研究者为了研究沙棘的抗虫机理,对山坡地和河滩地的土壤条件进行了调查,发现山坡地和河滩地的土壤肥力及土壤含水量均不同,结果如表 研究者认为决定沙棘抗虫性的关键因素是土壤含水量,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将生长状况相似的沙棘分为a、b两组,a组土壤含水量和土壤肥力与河滩地相同,b组土壤含水量(低于/等于/高于)河滩地,土壤肥力(低于/等于/高于)河滩地,结果a组抗虫性显著高于b组,证实了研究者的假设对河滩地进一步研究,获得如下图二所示规律根据图二分析,在干旱的气候下,沙棘木蠹蛾的发生量的变化趋势(增多/减少)(4)微生物计数可用血球计数板进行,血球计数板每个大方格容积为0.1mm3,由400个小方格组成现对某样液进行初始数量检测,算得每个小方格中平均有7个酵母菌,则10ml该培养液中酵母菌初始总数有个培养到第4天时,如果取样观察发现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计数,应先后再计数(提示:1ml=1000mm3)2014-2015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淮海中学高二(上)期中生物模拟试卷(选修)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细胞外液组成成分的是() a 血红蛋白 b 葡萄糖 c co2 d 氨基酸考点: 内环境的组成分析: 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凡是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者是淋巴中的物质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只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不是内环境的成分解答: 解:a、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蛋白质,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正确;b、葡萄糖存在于血浆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c、二氧化碳由组织细胞产生后进入组织液,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错误;d、氨基酸存在于细胞外液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错误故选:a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成分的判断,对于内环境概念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内环境稳态就是其各项理化性质恒定不变 b 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c hco3、hpo42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 d 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考点: 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 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化学成分和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解答: 解:a、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而不是恒定不变,a错误;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b正确;c、缓冲物质hco3、hpo42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c正确;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d正确故选:a点评: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作用、内环境的稳态,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及作用;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调节机制及意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3刺激脊椎动物的感受器,能引起效应器发生相应反应的原因不包括() a 反射弧的结构是完整的 b 各种刺激需经过大脑皮层的分析综合后才能引起效应器的反应 c 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迅速向前传导 d 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起后一个神经元膜电位变化考点: 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解答: 解:a、反射的发生必须借助于完整的反射弧,a正确;b、动物的神经中枢包括:大脑、小脑、脑干脊髓等,如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为脊髓,此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分析综合,b错误;c、在神经纤维上兴奋是以局部电流(电信号)的形式传导的,c正确;d、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引起后一个神经元膜电位变化,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d正确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了反射发生的结构基础和生理基础,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4下列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毛细胞血管壁破损 长期蛋白蛋营养不足淋巴管阻塞 花粉等过敏,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 a b 只有 c 只有 d 只有考点: 内环境的组成分析: 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造成的,其水分可以从血浆、细胞内液渗透而来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过敏反应中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2)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3)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4)营养不良引起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导致组织水肿现象;(5)肾脏病变引起细胞内外液体交换失衡肾炎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水滞留,导致组织水肿解答: 解:毛细胞血管壁破损会导致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组织蛋白增多,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正确; 长期蛋白蛋营养不足,导致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引起组织水肿现象,正确;淋巴管阻塞,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正确; 花粉等过敏,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正确;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是血浆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引起水肿现象,正确故选:a点评: 本题以组织水肿为题材,考查内环境的组成,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掌握内环境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此外还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特别是渗透压,能对合理解释各种现象引起的组织水肿问题5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该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脏 b 该实例包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c 该肾上腺素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 d 该实例中反射弧是实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考点: 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 根据题意,该调节过程既有“内脏神经”的神经调节,又有“肾上腺素”的激素调节;作用是“使心率加快”,靶器官是心脏;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激素调节是通过体液运输到相应的靶细胞和靶器官解答: 解:a、根据题意“该激素可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可以看出,该激素作用于心脏,心脏是靶器官,故a正确;b、根据题意“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肾上腺素”,既有神经调节又有激素调节,故b正确;c、肾上腺素是通过体液运输到心脏的,故c错误;d、反射弧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故d正确故选:c点评: 本题考查人体的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要点6糖尿病患者有“三多”,其中之一是“尿多”下列对其成因的解释,正确的是() a 糖尿病患者的肾脏病变,导致产生的尿量增多 b 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有葡萄糖,增加了尿液的渗透压,从而使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导致尿量增多 c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浓度高,导致口渴,水喝得多了,尿就多了 d 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发生病变,胰岛素分泌减少,胰岛素具有促进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的作用考点: 尿糖的检测分析: 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解答: 解:a、糖尿病患者是由于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的,其肾脏一般没有发生病变,a错误;b、糖尿病患者多尿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血糖过高,超过了肾糖阈,经肾小球滤出的葡萄糖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形成渗透性利尿血糖浓度越高,尿糖排泄越多,尿量越多,尿量增多导致饮水增多,b正确;c、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浓度高,出现尿糖并不能被完全重吸收,导致尿液浓度升高带走了大量的水分,尿量增多的,c错误;d、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发生病变,胰岛素分泌减少,胰岛素具有促进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并氧化分解和转化成非糖类物质的作用,而促进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的是抗利尿激素,d错误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尿糖的检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分析题意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7下列事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 a 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 b 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 c 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 d 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考点: 脑的高级功能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低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以下的部位(如脊髓),高级中枢能够控制低级中枢的活动解答: 解:a、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是低级的神经活动,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以下的部位(如脊髓),不能说明高级中枢能够控制低级中枢,a错误;b、记忆种类包括瞬时记忆、短期记忆、长期记忆、永久记忆,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但不能说明高级中枢能够控制低级中枢,b错误;c、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仅与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语言中枢有关,c错误;d、排尿的初级中枢是脊髓,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所以意识丧失不能控制排尿,意识恢复能够控制,说明脊髓的活动受大脑皮层控制d正确故选:d点评: 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中枢除了对外部世界感知(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语言文字是人类进行思维的主要工具,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在言语区)8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突触前膜与后膜之间有间隙 b 兴奋的电信号转为成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 c 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突触前膜传向突触后膜 d 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步的考点: 突触的结构;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在突触小体上,兴奋由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在突触后膜上,兴奋由化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解答: 解:a、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a正确;b、在突触处兴奋的转化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b正确;c、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c正确;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不是同步的,突触前神经元先兴奋,突触后神经元后兴奋,d错误故选:d点评: 本题考查突触的结构、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要求考生识记突触的结构,掌握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明确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然后再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9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a 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b 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c 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d 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考点: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 本题是兴奋在突触间传递的过程,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兴奋,当兴奋传至突触小体后,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炮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的膜电位发生变化,从而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解答: 解:由题意可知,当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后,神经递质立即被分解,使突触后膜恢复静息状态,如果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该神经递质会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持续兴奋a、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对突触前膜不起作用,不会引起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a错误;b、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若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神经递质会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b正确;c、由题意可知,本神经递质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的递质,与突触前膜神经元持续性抑制没有关系,c错误;d、由题意可知,本神经递质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的递质,不是使神经元持抑制的递质,不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d错误故选:b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方向只能由突触前膜向突触后膜传递,兴奋在突触间传递的机理,不同神经递质的作用不同,分析题干信息明确该神经递质的作用和该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的作用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兴奋在突触间传递过程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10如果支配某一肢体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肢体() a 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b 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c 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d 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考点: 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分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较强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解答: 解:如果支配某一肢体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反射弧不完整,因此反射活动不能进行即不能运动;但是神经中枢还能把神经冲动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导到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形成感觉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了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熟记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11某人能读书看报,也可以写文字,但就是听不懂别人说的话,这表明他的大脑受到损伤受损伤的区域是() a 大脑皮层运动区 b 大脑皮层s区 c 大脑皮层内侧面某一特定区域 d 大脑皮层h区考点: 脑的高级功能分析: 大脑皮层言语区中,w区为书写中枢,v区为视觉性语言中枢,s区为说话中枢,h区为听觉性语言中枢,患者听不懂别人的谈话,说明h区即听觉性语言中枢受损解答: 解:a、患者能运动,说明大脑皮层运动区正常,a错误;b、患者能读书,说明s区即说话中枢正常,b错误;c、大脑皮层内侧面某一特定区域与记忆有关,c错误;d、患者听不懂别人的谈话,说明h区即听觉性语言中枢受损,d正确故选:d点评: 本题考查了大脑皮层功能区的各语言中枢,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正确区分各语言中枢的功能及受损时的症状12如图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分泌细胞的分泌物只有通过体液的运输才能到达靶细胞 b 分泌细胞的分泌物可能与靶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结合 c 如果分泌细胞是下丘脑细胞,则分泌物的靶细胞可能是甲状腺细胞 d 如果分泌细胞是甲状腺细胞,垂体细胞也可以成为靶细胞考点: 动物激素的调节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表死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分泌细胞分泌的物质通过血管中血液的运输到全身,但只与靶细胞结合,因为靶细胞上有该物质的受体,这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功能解答: 解:a、由图可知,分泌细胞的分泌物只有通过体液的运输才能到达靶细胞,a正确;b、分泌细胞的分泌物可能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糖蛋白)结合,b正确;c、如果分泌细胞是下丘脑细胞,则分泌物的靶细胞可能是垂体细胞,不可能是甲状腺细胞,c错误;d、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存在负反馈调节,所以分泌细胞是甲状腺细胞时,垂体细胞也可以成为靶细胞,d正确故选:c点评: 本题结合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图,考查动物的激素调节,要求考生识记激素调节的特点,熟记常考激素的合成部位及功能,特别是甲状腺激素,需考生熟记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明确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还存在反馈调节13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研究人员于2009年7月8日公布,他们发现了肥胖引发型糖尿病的机制脂肪细胞会向血液中释放一种名为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能导致肌肉和肝脏对胰岛素不再敏感,因此胰腺只能靠生产更多的胰岛素来抵消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图分别表示人体内血糖调节的图解过程和激素发挥作用的一种机制图中、表示参与血糖调节的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激素能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 b 、激素间存在协同作用又有拮抗作用 c 激素只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 d 型糖尿病人的胰岛素含量并不低,病因可能是pedf降低细胞膜上受体的敏感性考点: 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 1、据图1分析,血糖浓度升高,则某种细胞(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血糖浓度降低,则另一种细胞(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内分泌腺(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使得血糖浓度升高,因此、分别表示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2、根据图2分析,激素作用于细胞膜上的受体,进而传递信息解答: 解:a、胰岛素能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a错误;b、胰岛素作用效果是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作用效果是升高血糖浓度,它们是拮抗作用,b错误;c、肾上腺素即参加血糖调节,在体温调节中能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进而增加产热量,c错误;d、据题意分析,pedf降低细胞膜上受体的敏感性,导致细胞膜上受体无法与胰岛素结合,不能降低血糖浓度,d正确故选:d点评: 本题考查血糖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14人工催化鲤鱼产卵采用注射垂体提取物,而不是直接注射性激素的方法,理由是() a 垂体提取物中含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使性腺发育和生殖细胞形成 b 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只能口服不能注射 c 过多的性激素会抑制鲤鱼下丘脑和垂体的相关功能,最终使性腺退化 d 垂体提取物中含有生长激素,可以使鲤鱼生长加快,提前进入繁殖期考点: 动物激素的应用分析: 性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有负反馈作用,当性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抑制促性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性激素的分泌,进而减少性激素的分泌,使得性腺退化解答: 解:a、垂体分泌的是促性腺激素,a错误;b、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可以口服,b错误;c、直接注射性激素会使体内性激素过多,因为负反馈调节会抑制鲤鱼下丘脑和垂体的相关功能,最终使性腺退化,c正确;d、垂体提取物中含有生长素,但生长素是促进生长加快的,如果没有性激素不会提前进入繁殖期的,题干中目的是催化产卵的,应用的是性激素,d错误故选:c点评: 本题考查性激素的分级调节,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下丘脑垂体性腺的分级调节,即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能促进性腺分泌性激素而性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有负反馈作用,当性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抑制促性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性激素的分泌,进而减少性激素的分泌15在植物的胚芽鞘、芽、幼根等组织中,生长素只能从植物体形态学的上端向下端运输,不能倒转过来运输其原因最可能是() a 地心引力的作用 b 能量的供应所致 c 载体的分布所造成 d 光照方向的影响考点: 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分析: 生长素的合成、运输及分布:1、合成部位:主要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2、运输:(1)极性(轴向)运输: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2)横向运输:在单侧光或重力作用下还可以引起生长素在茎、根等处的横向运输这种运输往往与单方向刺激有关3、分布: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解答: 解: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主要进行的是极性运输,即从植物体形态学的上端向下端运输,不能倒转过来运输由于极性运输是主动运输,其原因最可能是载体的分布所造成,而能量的供应不会影响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故选:c点评: 本题考查了生长素运输的有关知识,考生首先明确只能从植物体形态学的上端向下端运输的运输方向属于极性运输;同时识记极性运输为主动运输;然后根据主动运输的特点进行判断16黄瓜是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某兴趣小组将生物园里的二倍体黄瓜的雌花分四组,处理方法如表其中最可能获得二倍体无籽黄瓜的组是()组别 甲 乙 丙 丁开花前是否套上纸袋 不套袋 不套袋 套上纸袋 套上纸袋开花后用适宜浓度的溶液处理柱头 不处理 用生长素处理 用生长素处理 用秋水仙素处理 a 甲组 b 丙组 c 甲组、乙组和丙组 d 丙组和丁组考点: 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分析: 无子果实的原理:无籽果实是在开花期没有完成授粉,不能产生种子,利用生长素类似物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解答: 解:甲组:由于开花前未套袋,并且开花后未用生长素进行处理,因此黄瓜正常完成授粉,产生的果实有种子,甲组错误;乙组:由于开花前未套袋,并且开花后用适宜浓度生长素进行处理,因此黄瓜正常完成授粉,产生的果实有种子,乙组错误;丙组:开花前套袋,开花期再涂抹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植物不能形成种子,并且适宜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能够获得无子黄瓜,丙组正确;丁组:秋水仙素没有促进子房发育的生理作用,因此用其处理子房不会发育成果实,丁组错误故选:b点评: 本题着重考查了无籽果实获得的原理和方法,意在考查考生生长素应用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难度中等解题明确,二倍体的无子果实获得必需不授粉;同时利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柱头17有人做了如下实验:将某种开花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iaa的培养液中,加入少量蔗糖作为能源,同时设置了空白对照组他发现在有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浓度也越高,根尖的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 此人设置的空白对照组是等量根尖放在等量蔗糖且不含生长素的培养液中 b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浓度,因变量是乙烯浓度和根尖生长情况 c 生长素和乙烯属于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往往具有两重性 d 根据实验结果,高浓度生长素诱导根细胞合成并分泌乙烯考点: 植物激素的作用分析: 据题意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的浓度,乙烯浓度和根尖生长情况;因实验组中除了生长素之外还加入了少量蔗糖作为能源,实验应该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故空白对照组放在等量蔗糖且不含生长素的培养液中解答: 解:a、此人设置的空白对照组是等量根尖放在等量蔗糖且不含生长素的培养液中,a正确;b、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浓度,因变量是乙烯浓度和根尖生长情况,b正确;c、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乙烯没有,c错误;d、根据实验结果,高浓度生长素诱导根细胞合成并分泌乙烯,d正确故选:c点评: 本题以植物激素为切入点考查了实验设计,意在考查学生把握实验目的,找准自变量和因变量的能力,运用实验原则的能力,难度中等18农业上为了有效地降低有害昆虫的种群密度,常采用在田间施放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干扰的方法来治理,此种治理方法主要目的是() a 改变昆虫性别比例 b 降低昆虫的出生率 c 增加昆虫的死亡率 d 改变昆虫的年龄组成考点: 种群的特征分析: 性引诱剂能吸引同种的异性个体前来交尾,人工施放性引诱剂则引诱来大量的雄性害虫,通过性引诱剂的干扰,使其不能与雌性害虫完成正常的交尾,从而降低昆虫的出生率解答: 解:昆虫的交配求偶就是通过性信息素的传递来实现的所谓性信息素是指雌虫分泌到体外以引诱雄虫前去交配的微量化学物质根据这一原理,利用高新技术,人工合成信息素即性引诱剂,制成对同种异性个体有较大吸引力的诱芯,结合诱捕器(水盆式、粘胶式)配套使用在田间释放后,形成“假姑娘”(性信息素引诱剂)引来“真小伙”(田间的雄虫),从而大幅度降低产卵量和孵化率,达到防治农林害虫目的所以它不是改变昆虫性别比例而是降低昆虫出生率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了种群特征应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19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描述的是() a 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 b 每毫升河水中有9个大肠杆菌 c 稗草在稻田中随机分布 d 木棉树在路旁每隔5米种植考点: 群落的结构特征分析: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纺产品创新设计中的环保回收利用研究考核试卷
- 液力耦合器密封性能研究考核试卷
- 显微镜的显微镜调焦系统考核试卷
- 新兴市场家电行业政策影响下的市场准入分析考核试卷
- 职工心灵驿站实施方案
- 集安辅警考试题库2024
- 基因工程在非细胞治疗中的应用
- 榜单pk活动方案
- 汉字教研活动方案
- 池塘改造活动方案
- 2025至2030中国矿用卡车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氟骨症课件教学课件
- 脚手架知识试题集及答案
- 宣城宣州区“政聘企培”人才引进笔试真题2024
- 诊后疾病管理行业体系构建
- 成都东方广益投资有限公司下属企业招聘笔试真题2024
- 中国乡村建设运动课件
- 2025至2030年中国高纯氮化硅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策略分析报告
- 2024年四川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真题
- 2025年农作物种植与管理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 JG/T 302-2011卷帘门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