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资料参考九年级语文上册18杨修之死教案新人教版- 1 -一、课前自学(一)读一读,尽量记住下列字词的读音、写法和意义.庖官(po) 食讫(q) 佯惊(yng) 伺查(s) 谮害(zn )诈败(zh) 麾军(hu) 绰刀(cho) 夏侯惇( dn ) 簏( l ) 鸡肋(li) 沉吟(yn) 褒贬(bo)(bin) 主簿(b)邺城(y) 高阜(f) 酥(s) 曹丕(p) 伺(s) (二)知识积累1、关于作家作品作者罗贯中,名本,号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也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以魏、蜀、吴三国的兴亡为线索,描绘了汉末至晋统一的一百年间历史,描述了统治集团内部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斗争、军事斗争,对当时动乱的社会状况有所反映,塑造了刘备、诸葛亮、曹操、张飞、关羽、周瑜等众多人物.表现出鲜明的拥刘反曹的正统思想和儒家的仁政思想,同时也谴责了雄豪混战及暴君的苛政,寄托了人民渴求明君仁政、社会安定的愿望.2、背景资料课文选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后半部分.曹阿瞒即课文的曹操.“杨修之死”的故事,发生在曹操、刘备争夺汉中期间.曹操率大军攻蜀,兵败,蜀兵渡汉水,曹操退守阳平关.再战,再败,只得兵退斜谷.曹操屯兵日久,是进是退,犹豫不决.看透曹操心意的行军主簿杨修,擅自命令军士准备撤退,曹操以惑乱军心之罪杀了杨修.二、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脉络,能够简要概括事件要点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主旨.3、分析曹操、杨修的性格特征、认识杨修的死因.4、积累文言词汇.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活动:第一课时(一)基础练习1、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庖官(po) 食讫(q) 佯惊(yng) 伺查(s)zn(谮) 害 zh(诈)败 主b(簿) 沉yn(吟) 鸡li(肋) 麾军(hu) bo bin (褒)(贬) (二)研习课文1、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理清脉络第一部分:( 1 3 ) 写杨修被曹操所杀 第二部分:( 4 9 ) 记叙杨修和曹操之间矛盾的发展过程. 第三部分:( 10 12 ) 写曹操兵败班师. (2)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内容. 记叙曹操杀害杨修的经过和缘由. (3)文章写了杨修犯曹操之忌的哪几件事? “鸡肋事件”、“阔门事件”、“一合酥事件”、“梦中杀人事件”、“藏吴质事件”、“试才干事件”、“作答教事件” . 2、句段品读: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杨修平日行事,好依仗自己的聪明才智而不加检点,多次冒犯曹操的忌讳 (2)(操)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曹操)装着吃惊的样子问道:谁杀死我的近侍? (3)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丞相并不在梦里,你才真是在梦里啊! (4)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 只要曹操提问,曹植就按照答教的条文来回答. 3、探究质疑:细读课文,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表现杨修的聪明才智和“恃才放旷”的思想作风,也揭示了曹操的复杂性格:即十分狡诈,又有深谋远虑. 第二课时(一)基础练习词语积累,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主簿:文书之类的官.班师:出征的军队回朝.恃才放旷:依仗(自己的)才能而对自己的行为不加约束.谮害:诬陷,中伤. 佯装:假装.绰刀:抓取.(二)研习课文1、整体感知(1)结合具体内容,了解杨修性格特征? 杨修:恃才放旷 才思敏捷 卖弄聪明 老谋深算 果敢大胆 轻率大意 (2)分析曹操的人物形象?(结合研讨与练习第二题) 曹操:阴险狡诈 城府很深 表里不一 虚伪多疑 残忍歹毒 刚愎自用 2、句段品读:(1)于是寨中诸将,无不准备归计. 于是军营中的各个将领,没有一个不准备回去 (2)汝怎敢造言,乱我军心! 你怎么敢编造假话,惑乱我军心 (3)人皆不晓其意. 大家都不知道他的意思 (4)操跃起拔剑斩之,复上床睡. 曹操跳起来拔出剑杀了他,又上床睡着了 (5)常邀修谈论,终夜不息. 经常邀请杨修谈古论今,一夜也不停. 3、探究质疑:杨修之死的真正死因是什么? 一是由于杨修能够摸透曹操的心思,曹操既嫉妒他的才能,又考虑到留他在身边终不免造成祸患,总想找一个堂堂正正的罪名把他杀掉.这大概是许多人的共同看法. 二是杨修恃才放旷,为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置军纪于不顾,一闻“鸡肋”就自行收拾行装,并煽动其他人也做归计,因此,他的被杀是咎由自取. 三是由于杨修已深深卷入曹丕和曹植争夺接班的斗争之中,在曹丕已经得势的情况下,他必将成为这场斗争的牺牲品.曹操为身后接班人的安危考虑必定会杀掉他的. 18杨修之死随堂抽测题第一课时1、杨修之死节选自_,作者_,_小说家._是我国第一部_,描写了_时的历史故事,集中表现了统治集团之间政治和军事的斗争.2、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1)适庖官进鸡汤( ) (2)数犯曹操之忌( )(3)人皆不晓其意( ) (4)丕如其意( )(5)植然其言( ) (6)但曹有问( )3、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后面的问题.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操尝造花园一所;造成,操往观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书一“活”字而去.人皆不晓其意.修曰:“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园门阔耳.”于是再筑墙围,改造停当,又请操观之.操大喜,问曰:“谁知吾意?”左右曰:“杨修也.”操虽称美,心甚忌之.又一日,塞北送酥一盒至.操自写“一合酥”三字于盒上,置之案头.修入见之,竟取匙与众分食讫.操问其故,修答曰:“盒上明书一人一口酥,岂敢违丞相之命乎?”操虽喜笑,而心恶之.操恐人暗中谋害己身,常分付左右:“吾梦中好杀人;凡吾睡着,汝等切勿近前.”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一近侍慌取覆盖.操跃起拔剑斩之,复上床睡;半晌而起,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众以实对.操痛哭,命厚葬之.人皆以为操果梦中杀人;惟修知其意,临葬时指而叹曰:“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操闻而愈恶之.操第三子曹植,爱修之才,常邀修谈论,终夜不息.操与众商议,欲立植为世子,曹丕知之,密请朝歌长吴质入内府商议;因恐有人知觉,乃用大簏藏吴质于中,只说是绢匹在内,载入府中.修知其事,径来告操.操令人于丕府门伺察之.丕慌告吴质,质曰:“无忧也:明日用大簏装绢再入以惑之.”丕如其言,以大簏载绢入.使者搜看簏中,果绢也,回报曹操.操因疑修谮害曹丕,愈恶之.操欲试曹丕、曹植之才干.一日,令各出邺城门;却密使人分付门吏,令勿放出.曹丕先至,门吏阻之,丕只得退回.植闻之,问于修.修曰:“君奉王命而出,如有阻当者,竟斩之可也.”植然其言.及至门,门吏阻住.植叱曰:“吾奉王命,谁敢阻当!”立斩之.于是曹操以植为能.后有人告操曰:“此乃杨修之所教也.”操大怒,因此亦不喜植.修又尝为曹植作答教十余条,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操每以军国之事问植,植对答如流.操心中甚疑.后曹丕暗买植左右,偷答教来告操.操见了大怒曰:“匹夫安敢欺我耶!”此时已有杀之心;今乃借惑乱军心之罪杀之.修死年三十四岁.(1)随着杨修数犯曹操之忌,曹操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在文中找出并写在下面: (2)杨修建议工匠门改造好园门后,曹操原本大喜,后知是杨修之意后,为何”心甚忌之”? (3)曹操自称”梦中好杀人”是确有其事,还是另有原因? 参考答案:1、三国演义罗贯中 元末明初 三国演义 长篇章回体小说,三国2、(1)恰好 (2)屡次 (3)知晓,明白 (4)按照 (5)认为是对的 (6)只要3、(1)甚忌之而心恶之愈恶之愈恶之操大怒操见了大怒(2)因为他发现杨修能猜中自己的心思,而曹操本就老奸巨滑,处处防备别人,因而“甚忌之”.(3)不是,只是因为他不信任别人,生怕别人加害于他,不喜欢别人在他入睡时靠他太近而编的一个借口18、智取生辰纲随堂抽测题 第二课时1翻译下列句子(1)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2)操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 (3)操跃起拔剑斩之,复上床睡. (4)汝怎敢造言,乱我军心! 2、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于碑背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彘臼”八字.魏武谓修曰:“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记所知.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齑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魏武亦记之,与修同,乃叹曰:“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1)这是世说新语中关于杨修的一则故事,文中表现了杨修的什么特点?_(2)文中的“魏武”指谁?表现了他什么品格?_(3)根据你的认识,谈谈应如何对待人才._注:“受辛”是“辞”的古体字, “齑臼”就是用来盛装和研磨调味料的器具.而古代的那些调料主要是辛辣的东西,像捣碎的姜、蒜、韭菜等.“齑臼”就是用来接“受”“辛”料的.所以,是“辞”字.参考答案 1、(1)杨修平日行事,好依仗自己的聪明才智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速冻丸类制品合作协议书
- 智慧城市发展背景下智能交通系统的战略规划
- 2025年紫外固化材料项目发展计划
- 创新教育心理学方法激发学生内在动力
- 情绪心理学与课堂氛围的营造
- 医疗培训中的教育政策与效果评估研究
- 以数据为支撑的学生行为心理分析实践
- 在线教育在商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及未来前景
- 混合式学习模式在医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研究
- 中职教育课件
- 康复科护理中的疼痛管理
- 医疗机构卫生法律制度与监督-
- 液压动力系统中英文对照外文翻译文献
- 已有设施管线的加固和保护等特殊情况下的施工措施
- 商品混凝土技术规格书
- 决策力与执行力
- 加压法制备硫酸铝新技术
- 第7课日本の秋は涼しいです课件高中日语华东理工版新编日语教程1
- 发酵车间标准操作规程、规范及管理办法(SOP)
- 2022年FIBA篮球竞赛规则
-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