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溧水县孔镇中学中考化学 一模后专题练习14 科学探究(无答案).doc_第1页
江苏省溧水县孔镇中学中考化学 一模后专题练习14 科学探究(无答案).doc_第2页
江苏省溧水县孔镇中学中考化学 一模后专题练习14 科学探究(无答案).doc_第3页
江苏省溧水县孔镇中学中考化学 一模后专题练习14 科学探究(无答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模后14 科学探究姓名: 活动一 实验器材、实验方法、实验步骤、实验方案选择与判断1、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均正确的一组是【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某无色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该无色气体为o2b将某气体燃烧,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该气体一定为h2c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h2so4d将水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烧杯外壁发烫浓硫酸溶于水放出热量3、如图是研究性学习课题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研究的实验装置。本实验通过测定氧化汞分解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是否相等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已知:氧化汞分解的反应方程式:2hgo = 2hg+o2 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组装实验装置时,欲调整试管的倾斜度,应调节图中a、b、c哪个旋钮? (2)下列有关本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有哪些? a在量筒中加入一些煤油,可以减少氧气在水中的溶解b塑料管口放出连续均匀的气泡后才能收集气体c氧化汞未分解完全就停止加热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活动二:我的实验方案完善吗?1、在古代,人们常用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杂质不参加反应且不溶于水)和纯碱为原料制取烧碱,某小组同学按图所示流程进行实验,请你参与讨论并回答相关问题。【问题与发现】该小组同学所得到固体c一定是纯净的naoh吗?【猜想与假设】根据反应原理,甲、乙、丙三位同学提出以下猜想: 甲:纯净naoh;乙: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丙:naoh和ca(oh)2的混合物【探究与验证】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下列方案,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如下表,请参与他们的探究并完成所缺内容。实 验 操 作现 象结 论甲取少量固体c,溶解,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猜想甲成立乙取少量固体c,溶解,滴加足量盐酸 猜想乙成立丙取少量固体c,溶解,滴加几滴 溶液 猜想丙不成立【反思与评价】同学们认真研究实验流程,讨论后一致认为乙、丙两同学的方案、现象和推理均正确,请你根据实验流程对甲同学设计的方案进行合理的评价方案 (填“合理”或“不合理”)问题,理由是 。4、小东、小林和小雨同学对氢氧化钠溶液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现象很感兴趣,决定做实验进行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中到底是哪一种粒子使酚酞溶液变红?实验中可供使用的用品有盐酸、氯化钠溶液、氯化钙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酚酞溶液及若干支试管。【提出假设】假设(1):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h2o。假设(2):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na+。假设(3):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_。小东认为不做实验即可说明假设(1)不成立,原因是_。【实验验证】(完成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2)向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振荡溶液变为红色小雨认为向实验步骤(2)后的试管中加入盐酸也可得出正确结论,你同意她的观点吗?_(填“同意”或“不同意”)。活动三:物质性质探究1、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cuso4、ca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所组成小文为了确定它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1)操作a的名称是 (填“蒸发”或“过滤”),其中必须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2)写出蓝色沉淀的化学式: (3)白色固体是 ,它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为 (4)小文通过实验后认为,这包固体粉末中只有两种物质,他的判断是 (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活动四:实验的改变、装置的连接。1、化学小组的同学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实验方案如下: (1)步骤中气球鼓起的原因可能是 。 (2)步骤中的操作是 ,其目的是 。 (3)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本实验的结论是 。 2、为了检验在氢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中是否混入了一氧化碳,用如下的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1) 装置b中盛装的试是 ,目的是为了验证 。(2)当观察到 现象时,说明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一氧化碳。(3)如果混合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为了保护环境,应在d装置的排气管口采取的措施是 。五、物质间相互转化与转化规律的应用1、现有镁、氧化镁、氢氧化镁、碳酸镁、盐酸、氯化铜溶液、氯化钠,请通过两两反应,判断生成氯化镁的方法有哪些?(用化学方程式表达)1物质的推断例1:如果将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有机物分类,右图中甲、乙、丙是三种不同类别的物质,且相连物之间均能发生化学反应,下列说法符合图示要求的是( ) a. 当甲为氯化铵时,x可以为氢氧化钾 b. 当甲、乙、丙分别为酸、碱、盐时,x一定不可能为碳酸钠 c. 当x为氧气时,甲、乙、丙可以为氢气、红磷、葡萄糖 d. 当x为稀盐酸时,甲、乙、丙可以为铜、氢氧化铜、硝酸银2: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接龙游戏,箭头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若常温下a是一种无色液体,a转化成b为放热反应,且b、c物质类别相同。下列有关推断不正确的是()a.a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b. b、c可以是两种常见的碱c. b也可以是氧气,c也可以是二氧化碳 d. d不一定是碳酸钠2物质的转化1通电课外活动中,同学们玩起了以水为主题的“化学反应接龙”游戏。游戏的规则为:用前一个反应的一种生成物作为下一个反应的反应物,并按序号和要求的基本反应类型循环,如图所示。仿照示例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示例:分解反应:电解水 2h2o 2h2+o2 置换反应 ; 化合反应 ; 复分解反应 。3现有铁、氧化铁、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五种物质,存在如图所示相互反应和转化关系。下列判断合理的是()a、x一定是碳酸钠溶液 b、y一定是稀盐酸 c、n转化为铁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d、x、y、m两两之间都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4、u形管中是滴有酚酞溶液的蒸馏水,向左、右两管中同时逐滴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和稀盐酸(如图示)。 (1)开始时_管溶液呈红色。(2)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溶液全部呈无色,除酚酞外,此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的名称为_ _,可能含有的溶质的化学式为_ _,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_ _5、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1)对于没有明显实验现象产生的中和反应,如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要证明它们之间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可通过如下实验来进行:在盛有稀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23滴酚酞试液,用胶头滴管吸取稀盐酸逐滴加入到上述烧杯中,边滴边用玻璃棒搅拌,当观察到_的现象时,说明它们之间发生了中和反应,且恰好完全反应。将稀盐酸逐滴匀速加入到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用数字化仪器对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