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虎林园导游词_第1页
东北虎林园导游词_第2页
东北虎林园导游词_第3页
东北虎林园导游词_第4页
东北虎林园导游词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北虎林园导游词 东北虎林园导游词 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大家光临东北虎林园参观游览,您的光临就是对保护濒危物种所献的爱心。我是本车的讲解员,非常高兴能有幸陪同大家一起来欣赏,了解这些美丽威武神奇的猫科动物,希望我的讲解能让您感到满意。 东北虎林园座落于美丽的松花江北岸,与太阳岛毗邻。占地面积 144 万平方米,是一个集饲养、繁育、科研、保护、野化训练、观赏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是哈尔滨市独具特色的标志性旅游景点。同时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东北虎种源繁育基地。整个游览过程我们将依次穿行8 个乘车游览区、观 虎台和步行区,您将可以观赏到不同年龄的纯种东北虎及非洲狮、白虎、白色非洲狮、黑虎、狮虎兽等世界上极为稀少的大型猫科动物。 现在我们所处的一号园区叫野化训练区,顾名思义这个园区担负着对虎进行初期野化训练的职能。作为 百兽之王 的东北虎,其威武的形象,乃至于象征勇敢者的精神,早已植根于世界文化之中。很久以前虎就同我们的祖先生活在一起,后来作为某些部落的图腾象征,自此以后,中华民族的文化就与虎结下了不解之缘。由于人类人口的增长和经济活动的加剧,及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使适合老虎生存需要的森林遭到大面积的砍伐,栖息地 面积逐步缩小;同时由于环境变化导致虎的食物匮乏,自然界中野生虎的数量急剧减少。八十年代初,通过林业部门的调查显示:野生的东北虎全世界仅有 400 余只。目前在中国境内仅有 15 只左右,东北虎正面临着灭绝的危险。为了使东北虎的野外种群得到恢复, 1986 年在国家林业部、国家濒管办的支持下,在牡丹江海林境内建立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东北虎饲养繁育基地 -中国横道河子猫科动物饲养繁育中心。 猫科中心 的成立,拉开了我国大种群人工饲养繁育东北虎的序幕。当时的目的是要通过人工繁育手段有效地保护濒临灭绝的东北虎,同时考虑在种群 达到一定数量以后,开展国内、国际间的贸易,开发相关产品加工、销售的商业价值。 1992 年中国作为国际野生动物保护公约的缔约国在国际公约上签字。 1993 年国务院下达了禁止虎骨和犀牛角贸易的通知,由于国家政策的调整,银行拒绝向 猫科中心 贷款。因为没有资金,虎的饲料问题无法解决,使东北虎的保护工作和一度陷入了困境。为了对濒危的东北虎进行更好的保护和更进一步的科学研究, 1996 年元月成立了黑龙江东北虎林园,开发利用东北虎的旅游观赏价值,走以虎养虎的道路,用旅游收入支持保护、科研和野化训练工作,所以我们说每位 参观者都是在间接地为保护东北虎捐款,您的爱心一定能得到回报。 IUCN 的物种生存委员会的重引入专家组, 1995 年制定的 重引入指南 中指出: 大多数哺乳动物和鸟类的生存,必须严格依赖于其积累的经验和幼年所学的知识。 这就要求圈养种源放归自然之前必须进行野化训练。东北虎林园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人工饲养东北虎的种群,而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将其放归自然。因此,在最大限度地模拟野生东北虎栖息生境的条件下,进行东北虎的野外生存训练,将有助于恢复东北虎的野性,识别猎物、捕食技能和生存能力。通过近七年的不断摸索和实践,东北虎 林园在广大科研和饲养人员的不懈努力下,终于探索出了较为成功的半散放条件下东北虎的饲养管理和野化训练的模式,虎的种群数量逐步扩大。从建园初期的二十八只扩大到现在的 300 多只,而且使人工饲养的东北虎在自身的生存能力、野外适应能力、奔跑速度、捕食技能等方面都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为今后 放虎归山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东北虎的放归是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但要实现这个目标任重道远。首先要在自然界恢复东北虎的栖息地;第二要在栖息地内恢复虎的食物链体系;第三还要经过养成虎人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努力。 东北虎学名 为 西伯利亚虎 ,起源于亚洲东北部,即我国东北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有 300 万年的进化史。它与世界上里海虎、孟加拉虎、苏门达腊虎、爪哇虎、巴里虎、印支虎、华南虎等 7 个亚种比较,身长体重,凶猛强悍,称为 王中之王 。其它亚种均为东北虎向地球其它地区扩展分化出来的。 虎属食肉目,猫科,豹属,是由古食肉类进化而来的。在第三纪早期,古食肉类中的猫形类有数个分支:其中一支是古猎豹,贯穿各地质时期而进化为现今的猎豹;一支是犬齿高度特化的古剑齿虎类;一支是与古剑齿虎类相似的伪剑齿虎类;最后一支是古猫类。古剑齿虎类和伪剑 齿虎类分别在第三纪早期和晚期灭绝,古猫类得以幸存,其中类虎古猫就是现今虎的祖先,后来古猫类又分化为三支:真猫类、恐猫类和真剑齿虎类,后二者均在第四纪冰河期灭绝,只有真猫类幸存下来,并分化成猫族和豹族两大类群而延续至今,现今的虎就是豹族成员之一。 虎只分布于欧亚大陆,世界上的虎都属于一个种,分 8 个亚种。因人为的影响,虎的分布区逐步缩小,虎的数量也急剧下降。巴厘虎、里海虎、爪哇虎分别于上世纪 30 年代、 70 年代和 80 年代绝种,其余的 5 个亚种也濒临险境。产于我国的东北虎和华南虎也已极度濒危,所以 1989 年颁布实施 的野化动物保护法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备忘录把虎作为一类保护动物严格予以保护,从而进一步确定了对老虎所有亚种的保护地位。 东北虎在我国的东北地区曾广泛分布,但近 30 多年来,东北虎的分布区已大缩小,到八十年代初仅见于东北部山区(张广才岭和老爷岭)。东北虎是典型的森林中栖息的动物,它生存的环境主要是针阔叶混交林或原始阔叶林,它也经常到高草灌丛中寻找食物或者在山脊、山顶有石砬子的地方活动。 老虎的性情高傲,不吃自己剩下的食物,更不吃腐肉。 在东北虎林园经过野化训练的老虎在捕捉大型食草动物(如牛、梅花 鹿)的时候,还是非常讲究技巧的。它们往往潜行跟踪,大约在猎物距自己 20-30 米的时候,突然加速,猛然跃起,用前胸压在牛的背部,以锐利的牙齿紧咬住牛的脖子,一个翻身,顺势就将几百公斤重的牛掀翻在地。如果遇到挣扎,它们会死死咬住牛的喉咙,直到牛窒息死亡。 现在我们所处的园区是 2 号 园区,也叫成虎园。这里放养着十只左右 6-7 岁的老虎。这群虎是东北虎林园成立后在哈尔滨繁殖的第一批东北虎。一般我们称 4 岁以上的虎为成虎,虎的平均年龄寿命为二十年左右, 2 岁半至 3 岁性成熟, 6-7 岁的虎相当于人 30 岁左右,正值壮年 。 纯正的东北虎皮毛颜色为淡黄色,并且有黑色条纹。条纹相对也较其它亚种稀疏,腹部到腰窝的毛为白色,头部的黑纹较密,吻部短而宽,额骨两侧隆起中央凹陷呈圆拱型。头骨的重量雄虎一般在 2500-2700 克,雌虎为 1200-1750 克。额部有三至五道黑色的横纹中间变粗相连成一 ?quot;王 字,戏剧中的许多脸谱都来源于虎的脸谱图案。很有意思的是老虎的脸谱和人类的指纹一样,是个体所特有的,也就是说世界上没有两只虎的脸谱是完全相同的,这也是过去工作人员在区分老虎时所必须熟悉和掌握的。现在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为了 便于识别,我们在虎的耳朵上都安上了耳号,请大家注意,在下一个园区虎耳朵上的圆牌号码就是虎的编号。耳号是按照国际惯例,雄左雌右,雄单雌双来安放的。如果耳号上的编号为单号那一定是雄虎了。东北虎有火一样神灵的目光,眼球呈黄褐色,瞳孔圆形,与家猫的纵向狭缝状不同,它可以根据光线的强弱扩大或缩小,眼上有一白色毛区,故 ?quot;白额吊睛 之称。其眼睛的特征确定了虎有着较宽的视野,但在一般情况下,对静止的物体反应不敏锐。由于虎最频繁的活动时间大多在傍晚或黄昏,因此造就虎具有极佳的夜视能力。如果夜间有灯光照射时,一双眼睛 会呈现出鲜艳的绿色反光,很远就可以看到。东北虎最发达的感觉器官是它那具有非常敏锐听力的耳朵,虎凭借着高度的听觉能力能够捕捉到森林中最微妙的声音,感觉出不同的动物、树枝、花叶等发出的种种声响,一旦分辨出它所喜爱的猎物声音,耳朵会立刻转向响声发出的方向,神情也跟着变得专注起来。在野外东北虎能够听到几公里以外的动物的叫声。更神奇的是它竟能分别出园内不同种车辆发动机的声音,当投食车还没有进园的时候,它就已经感觉到了。虎的耳朵具有猫科动物的明显特征,短而圆,耳被为黑色,中央有一块白斑,这是东北虎特有的标志和警戒色,也 是虎夜晚在丛林中幼虎跟随母虎的标记。虎在相互打斗或发现猎物准备进攻时,两只耳朵都有会背过去,两块白斑向前,一般的动物如果看到这对白斑都会望而却步。 东北虎共有 30 颗牙齿,像一把锋利的餐刀,各司其职,四颗犬齿粗壮有力,长 3-5 厘米,相当于拇指粗,可以将野猪等大型动物颈椎骨咬断,也可咬住喉部,将猎物的气管切开,是虎极其重要的攻击武器;上下颌各有 6 颗门齿,用于撕咬猎物的毛皮和拉扯,拖运猎物;还有 14 颗臼齿,用于切断猎物,它的咬合力非常强,可达 400 公斤,甚至可以咬断猎物的大腿骨。虎的四肢十分粗壮,强健有力, 周身肌肉群非常发达,它的肌肉重量可占全身重量的 70%左右。 行动,刺破掌垫造成行动困难,因此虎常有磨爪的习性。掌垫或趾垫柔软而有弹性,虎依靠其厚实的掌垫在行走时落地无声,其它动物很难听到老虎脚步声,往往听到时,虎已潜伏在眼前了。在野外动物学家往往依靠在雪地上的足迹来判断老虎的年龄、性别,一般成年雄虎的掌垫宽度在 10.5-11.5 之间,雌虎的掌垫宽度在 8.5-9.5 左右。 虎的尾长约 1 米,占体长的一半,尾上有黑色的环纹,尖端为黑色。传说中虎尾巴也是它自身的防御武器,但据我们多年的观察,虎尾巴的 主要功能还是调解身体在高速运动中保持平衡和控制转向。仔细观察虎尾处于何种表现,便能分析出此时老虎所处的状态和心情。如果尾尖微微翘起,并不停的抖动,还伴有低沉的吼声,这是危险的信号,此时它已处于戒备状态,不允许靠近,否则将会遭到攻击;如果尾巴轻轻摆动,并伴有 喷、喷 鼻音,那就是表示亲昵、友好,另外在休息时虎的尾巴还起着挥打蚊虫、防叮咬的作用。俗话说 老虎的屁股摸不得 ,这是由老虎的习性所决定的。虎天生谨、多疑,它的攻击往往是在猎物的后部发起,所以它深知后部是全身防守最薄弱的地方,因此在有感觉的情况下,从不把 后部让给对手。 虎的体长在 1.6-3 米之间,在体型上雄虎要远远大于雌虎。一般成年雄虎的体重在250-300 公斤左右,最大的可达 320 公斤,雌虎体重在 150-200 公斤左右。 东北虎的皮毛在 5 个虎的亚种中颜色最浅,皮毛最厚,在冬季被毛增厚,依靠其较厚的皮下脂肪,能抵御零下 40 -50的严寒,到夏季便脱去厚厚的绒毛,毛变短变薄。 刚才我给大家介绍了东北虎的形态特征。虎是大自然的杰作之一,它的身体厚实而完美,背部和前肢上的强劲肌肉在运动中起伏,巨大的四肢推动向前,是那样平稳和安静,看起来就像在丛林中滑行一样,它优雅美丽,神秘凶猛,是自然界中力与美的最佳融合。虎在生态环境系统中处于食物链金字塔的顶级。在动物王国中它是无可争议的王者,它唯一的天敌就是我们人类自己!国际老虎政策委员会科学部主任,美国人乔治夏勒曾说过这样一段发人深省的话: 未来的一代将为本世纪缺乏远见,缺乏同情,缺乏对未来慷慨的精神,使这世界上最令人激动而又漂亮的动物消失,而感到真正的悲哀 。 现在我们进入的是 3 号园区,也叫育成虎园。这里大家观赏到的虎,年龄全是在两岁半左右。所谓育成虎,就是介于幼虎与成虎之间的虎,这个阶段的虎从 体貌上看和成虎没有什么大的差别,已经达到了身体成熟,但还未完全达到性成熟,也是最难管理的阶段。 东北虎生性机警、孤独多疑、强壮有力、动作敏捷,行走能力强,一昼夜行走可达 80-90 公里,在雪层较厚的时候一般也能走 20-50 公里,虎的跳跃能力也很强,一跳长度约 5-7 米,高度可达 2 米。虎没有固定的巢穴,一般四处游荡,但它具有领域性,野生东北虎每只都有自己的势力范围,一般在 500-900 平方公里,最大的可达 4200 平方公里以上。虎划分它们各自的领地、区域是靠它们排泄在树干、岩石、标志物上的尿液、唾液、咬痕、抓痕的 气味,这些气味会保持很长的时间,虎一旦嗅到这些气味,便会立即区分出是不是同类或某种其它动物,此地是否属于自己的领地。在一般情况下,虎不会轻易触犯其它虎的领地,雄虎的势力范围是允许雌虎通过的,但不允许居住(交配期除外),其它雄虎若想居住或通过是绝对不允许的,一旦他们触犯领地则会遭到无情的驱逐。 虎的胃有很强的消化功能,大家以前都知道狼吞虎咽这个成语,是用来形容人吃东西的时候又急又猛。虎通常吃小块食物的时候,往往吞食而且速度的确很快,十多斤的牛肉条,用不上三两分钟就已经进肚了。东北虎不光吃的速度快,而且食量大 的惊人,一次可吃 30-40 公斤,饱食一顿后可数日不食。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我们的饲养员每天给两岁以上的老虎喂6-8 公斤的牛肉, 1-2 只鸡,还要添加奶、蛋、钙及各种维生素。为了保持虎的自然食性,每周要给老虎绝食 1 天,这样平均每天每只老虎的饲料费在 100 元左右,全年每只虎光饲料费就将近 4 万元,也正是我们在虎的饲料上舍得投入,始终坚持高标准、高质量的饲料投喂,您才能看到今天这样强壮膘悍,威风凛凛的老虎。这也正是我们的老虎和您在其它动物园看到的虎不一样的原因所在。 现在我们进入的园区是 4号园区,也叫种虎园。 这里放养着 10多只年龄在 11-15岁的成虎。它们老当益壮是东北虎林园元老级的功臣;在虎园刚成立的时候,它们就在这里展出了,我们经过的所有园区的虎几乎都是它们的子孙后代。 野生的虎一般 4 岁才性成熟。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个别雌虎在两岁半就发育成熟了。虽然虎常年都可以发情交配,但主要集中在当年的 11 月份至翌年 3 月,一般一个发情期持续7-10 天左右。情窦初开的雌虎在一个发情期内如果受孕,就不会再次发情。在交配期,首先是雌虎表现出明显的特征:温顺、拒食或少食,经常在地上打滚,外阴红肿,通过气味和吼叫吸引雄虎 。雌雄虎相遇后,雌虎主动接近雄虎,亲吻并用鼻子去接触雄虎,发出 喷、喷的声响。在雌虎的刺激下,雄虎也变得非常温柔,它以爱抚、舔舐雌虎来赢得对方的亲昵和信任。这段时间里,作为情侣的雄虎始终寸步不离地紧跟在雌虎的左右,由于雌虎求偶信息的吸引,很可能招来几只雄虎,这时雄虎之间就免不了为争夺配偶发生暴力。关于虎的交配实行一夫一妻制的说法是不准确的,雌雄虎对配偶都有选择性,雌虎表现更强烈些,有的雌虎在发情期内只允许一只所喜爱的雄虎交配,有的则允许多个雄虎与之交配。如果雌虎不情愿,即使是虎王也不会达成交配。虎的妊娠期 为 105-108 天,每胎产仔 2-5 只。在野生的自然状态下,一只雌虎一生中产不了几次,因为雌虎一旦怀孕,产仔就要靠自己抚养、照料,直到幼虎 2 岁左右,能完全独立生活才与幼虎分离。此后,这只雌虎才有可能在再一个发情期达成交配和受孕。但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为了提高虎的产仔率,在雌虎哺乳 100 天左右,就给幼虎断奶,与雌虎分别饲养,使各自独立生活,这样雌虎恢复后会在下一个发情期里再次受孕。人工饲养条件下雌虎平均每年可以繁殖一胎,有的甚至每年可产两胎,这就大大地提高了虎的繁殖率,使雌虎的育龄期可延至 10 年左右。我们 坚持的是一年一胎或 3 年两胎 星技术,通过基因水平的分析,建立东北虎种群的 DNA 谱系档案。然后再通过与免疫有关的基因的分析,摸清整个种群对疾病的抗性,在这些基因数据的基础上,编制一套遗传管理软件,实现种群遗传管理的电子化和智能化,即对给定的一只雄虎,通过软件对基因数据的分析,可以自动提供哪些雌虎可与之交配,产生的后代近交系数最低,抗病能力最强。 现在我们所处的园区为 5 号园区,也叫狮虎园。这里的狮子和老虎同为两岁,它们从小就被混放在一起饲养,目的是为了让它们彼此之间相互熟悉,培养感情,长大后通过自然交配的方 式繁育出狮虎兽。这也是我们林园的一项重要科研内容,从目前看狮子和老虎相处得还算和睦,但这个项目能否成功,我们将拭目以待。 东北虎和非洲狮同属于猫科,豹属,体形和体重相近,一个被人类喻为 兽中之王 ,另一个被喻为 百兽之王 。人们经常会问:如果把这两种在自然环境中根本生活不到一起的动物放在一起,哪个会成为胜利者?在动物学家的眼里,虎比狮子更厉害。主要理由是:虎比狮子更残忍、狡猾。雄狮比雄虎更懒散,虎捕食技能比狮子高,非洲狮的社会性较高,是靠群体的力量战胜其它动物,而虎是单独行动的,对付外界以及捕杀猎物完全依 靠单独的力量取胜。如果同等质量的虎与狮子真的打斗起来,狮子绝不是老虎的对手,但在自然界,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 现在我们所处的园区是 6 号园区,也叫非洲狮园。这是 2000 年我园从非洲引进的十五只非洲狮。经过三年的繁育,数量增加到 30 多只,非洲狮生活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喜欢群居生活,这是猫科动物中唯一以居群方式生活的物种。这里的狮子年龄在 6-7 岁。我们在区分雄狮与雌狮方面主要看被毛的长短。大家看,这只脖颈上长着长长的棕毛,像带着一条围脖,体形大的是雄狮;这只脖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