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高中生物 5.2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第2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1).doc_第1页
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高中生物 5.2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第2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1).doc_第2页
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高中生物 5.2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第2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1).doc_第3页
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高中生物 5.2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第2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2014年高中生物 5.2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第2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课标要求 展望生态工程发展前景学习目标1、分析“生物圈2号”实验的目的和经验教训2、评述生态工程发展前景,说出生态工程的局限性,举例说出我国生态工程的特点学习重点 举例说出我国生态工程的特点学习难点 分析我国生态工程的不足和发展前景我的课堂一、自主学习在肯定生态工程的作用,特别是对 的重要作用时,不要忘记大自然固有的强大的 ;更不能误认为只要有了生态工程,就可以走发达国家 的老路生态工程不能解决所有的环境污染问题,首要的还是保护自然环境二、合作探究与交流展示探究一 生物圈2号生态工程的实验及启示1、生物圈2号的实验目的2、生物圈2号失败给人类哪些宝贵的经验教训?探究二 对我国生态工程发展前景的分析与展望1、发达国家与我国的生态工程建设强调的重点有所不同,为什么?2、我国生态工程还有哪些不足之处?三、归纳总结1、知识归纳生物圈2号实验的目的和失败教训我国生态工程的特色道路2、方法总结四、自主测评1、我国的“三北”防护林是一项规模空前的生态建设工程,被誉为“绿色万里长城建设工程”下列不属于植树造林在保护环境方面要求的是 ( ) a调节气候 b防风固沙,防止荒漠化 c提供木材 d维持大气的碳氧平衡2、生态恢复工程的关键措施是 ( ) a恢复这一地区的生物群落 b恢复植被 c形成合理、高效的食物链 d保持一定的动物数量3、下列生态系统中属于人工建造的是 ( ) a城市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湿地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4、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的是 ( ) a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工程 b三北防护林生态工程 c湿地生态净化工程 d草原植被恢复生态工程5、(多选)西方发达国家生态工程建设强调的重点是 ( ) a经济效益 b依靠介于生态工程和自然恢复力的中间途径 c大面积的进行生态工程建设 d集中对开矿后的废弃地和湿地进行生态恢复6、右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b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d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7、现有一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处理流程为“厌氧沉淀池曝光池兼氧池植物池”,其中植物池中生活着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等生物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可用于浇灌绿地回答问题:污水流经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和兼氧池后得到初步净化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通过 呼吸将有机物分解植物池中,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和底泥中的微生物共同组成了 (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在植物池的食物网中,植物位于第一营养级植物池中所有蛙类获得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所固定的 能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整体性、物种多样性、 和 等原理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 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五、课后巩固1、下列不属于我国生态工程建设实例的是 ( ) a 沼气工程 b桑基鱼塘 c防沙治沙工程 d 焚烧城市生活垃圾2、下列关于湿地生态系统的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涵养水源、蓄洪防旱 b 调节区域气候,自然净化污水 c为迁飞鸟类和多种动植物提供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 d大量种植高产农作物,解决粮食物问题3、据报载,进入20世纪后,几乎每年都至少有一种鸟类或哺乳类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绝灭的下述原因中,最重要的是 ( ) a干旱少雨,饮水缺乏 b天敌过多,大量被捕食 c食物不足 d人类活动破坏了生态平衡4、南京古泉生态农场将养猪、养鱼、沼气工程、养鸭、养蚯蚓、养蘑菇和种植果树等生长过程合理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良好循环系统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沼气池中生物的异化作用类型随时间变化的顺序依次是需氧型、兼性厌氧型、厌氧型 b从生态学角度看,人与畜禽的关系只是捕食关系 c农场内各种农产品的生产互相协调、互惠互利实现了对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 d果园内以猪粪、鸡粪为饵料养殖的蚯蚓能改良土壤,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5、“生物圈2号”是模拟地球生态系统、全封闭的人工生态循环系统,其建造目的 ( ) a验证人类在离开地球的情况下,完全依靠人工生态系统,能否生存 b验证人类在离开地球的情况下,利用人工生态系统,仅依靠太阳,能否生存 c验证人类在人工生态系统中的存活能力d验证密闭立体钢架结构的人工生态系统建筑物是否适合人类居住6、(多选)“生物圈2号”的失败给人类带来了深刻的经验教训,使我们认识到 ( ) a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b自然界给人来提供的声明支持服务是无价之宝 c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人类最终还是可以完全模拟出自然生态系统 d人类还没有能力去完全模拟出自然生态系统7、为加强水体治理,珠江流域某城市构建了较大面积的人工湿地(1)当污染物随水流进入该湿地时,湿地水体中碳元素的迁移和转化途径如下图请用箭头和文字补充虚线框中的碳转化途径 (2)一段时间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