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高中语文《登高》《锦瑟》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4.doc_第1页
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高中语文《登高》《锦瑟》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4.doc_第2页
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高中语文《登高》《锦瑟》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4.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登高锦瑟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这两首诗歌的内容,这里包括所描绘的景(意象)等。2、掌握诗歌表达的主要表现手法等,学会鉴赏诗歌中的名句等,背诵这两首诗歌。3、体会这两首诗歌作者各自的思想感情。【学习重点和难点】掌握诗歌表达的主要表现手法等,学会鉴赏诗歌中的名句。【自学质疑】1. 文学常识填空。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故人称“杜少陵”, 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齐名,并称“李杜”。2.名句填空。(1)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2)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题)(3)何当共剪两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4)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贾生)(5)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乐游图)(6)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7)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晚晴这些诗句的作者都是李商隐(812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时期诗人,与杜牧齐名,并称“小李杜”。【交流展示】1.登高首联两句中,“渚清沙白鸟飞回”既有“渚清沙白”这样的_描写,也有“鸟飞回”这样的_描写,整句属于_的写法。而“哀”字写猿啸声哀,但也微微透露出作者愁苦的思绪,这里采用的是_写法。解析:静态描写;动态描写;动静结合;寓情于景。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一联描写了怎样的意境?在此意境中作者想到了什么,由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明确:描写了凄楚苍凉而又雄浑开阔刚健的意境。“落木萧萧”有生命短暂、壮志未酬之感,“不尽长江”使人感到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3根据“艰难苦恨繁霜鬓”句,联系杜甫的身世遭遇,你认为杜甫的“艰难苦恨”包含着哪些寄寓?明确:对个人病困潦倒生活的深沉感叹;对终生壮志难酬的激愤与哀怨;对祖国多灾多难现实的忧愁与焦虑;对人民艰苦命运的关切。4分析下列诗句中运用的主要艺术用法(1)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解析:“彩云间”用夸张的手法突出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后面舟行之速、行期之短作铺垫。“千里”和“一日”以空间之远和时间之短作悬殊对比,表现舟行之迅速,心情之愉快。(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解析:“国破”与“山河在”,“城春”与“草木深”,亦即国家破亡与山河依旧,城春之明媚与景象之荒芜,两相对照,加深了情感。另外,“国破”的颓壁残垣与富有生气的“城春”对比强烈,从而表现了作者对国破家亡的无限痛惜之感。【合作探究】1.锦瑟中“无端”是什么意思?解析:无缘无故,没有来由,此有发问之意。瑟弦的多少原本是无从发问之事,于无从发问处发问,正表明情绪的强烈浓重,表明心中某种情绪积累已久、积累已深,迫切需要宣泄。2作者强调“一弦一柱”有何用意?解析:“弦”“柱”与“华年”相联系,又与上文的“五十”相呼应,表明心中情感的强烈浓重。锦瑟弦多而音繁,则华年事多而情浓。强调“一弦一柱”,则表明每一件事都很值得回忆,每一件事都会引起强烈的感触。3.典故“庄生梦蝶”在这里可作怎样的理解?解析:体现世事的变化难测,难于把握。表明美好梦想的幻灭,迷惑怅惘。曾经的追求终成幻影,曾经的美梦终于成空。4.典故“望帝啼鹃”在这里可作怎样的理解?解析:听瑟的感觉:听到锦瑟音哀曲怨,就如听到杜鹃鸟送春归去的凄婉之音。伤逝与无奈:自己年华已逝,事事成空,今生今世恐怕再无转机;死掉之后,也只会如望帝一样留下无限悲凄。不甘之情:望帝之心通过杜鹃之啼传达出来;鼓瑟之人一片心思通过音乐传达出来;我的一片心思则会通过诗作传达出来。不能将其轻弃。惋惜之意:可叹望帝一片赤诚却是如此结局;可叹望帝一份“春心”只能以哀啼相告;可惜我们的心思总是只能以另一种方式传达。5.典故“鲛人泣珠”在这里可作怎样的理解?解析:鲛人泣泪为珠;鼓瑟者因痛苦心事奏乐:美丽总是与痛苦相连;月亮、珍珠、泪珠都是圆而亮的,前二者相映,原本美丽异常,加上泪珠,却构成了一种凄楚之美。 “沧海”极易令人想起“沧海桑田”的成语,有隐指今昔变化巨大之意;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的痛苦,在今天回忆起来,都成为一种美丽。6.典故“良玉生烟”在这里可作怎样的理解?解析:或指美好时光,或指美好梦想,或指美好情缘,或指美好前途:异常美好却无从把握,难于得到,甚或连踪迹都难于寻觅;就如玉深埋地下却又露有痕迹一样,此情深埋心中却又时有显露;可以意会却难以言传;可以望见却难以企及。【知识链接】关于锦瑟锦瑟一诗,堪称李商隐诗集中的压卷之作。然而,对于这首诗的旨意,千百年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这首诗,如果从具有高超的艺术成就和具有丰富的多解性两方面看,可以说古代诗歌无一能比。元代的元好问就曾发出这样的感叹:“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论诗三十首)意思是说,像锦瑟(以及受李商隐影响的宋初的西昆体诗)这样的诗固然好,可是就算东汉的大训诂学家郑玄再世,也只能望之兴叹,无力为它作注。清代的大诗人大学者王士祯也曾发出“一篇锦瑟解人难”(论诗绝句)的浩叹,可见这首诗的特异之处。这首诗为李商隐46岁时所作,据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