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兴化市荻垛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2 绿(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2).doc_第1页
江苏省兴化市荻垛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2 绿(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2).doc_第2页
江苏省兴化市荻垛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2 绿(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2).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绿 时间: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1.能用“吟哦讽诵”的方法来读悟课文。2.能继续培养文学鉴赏能力,重点品味文章不同的语言风格,并分析文中含义丰富的句子。3.能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来进行阅读,逐渐养成读书动笔的好习惯。4.能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并继续提高欣赏自然、品味自然的审美能力。【学习重点】1.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强烈情感。2.多角度地细致描绘景物特点的方法。3.新颖贴切的比喻,叠字的运用。【突破策略】结合背景,仔细品味。【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默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勾画并疏解疑难字词。 2.再读全文,疏通文章结构。3.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4.小组竞争,讲析周计划关于本文的“积累与运用”的习题。二、课堂导学(一)预习展示(二)课堂探究(一)导入新课。1、 导语同学们,古往今来,“绿”始终是文人厚爱的一种色彩。“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可以肯定地说,凡是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人都会让自己生活在一个“绿”的梦幻家园之中。本节课我们就和春的作者朱自清先生一起去感受绿的神韵,去欣赏上苍赐予的生命本色。2、介绍作者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藉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 1916年考进北京大学预科学习,参加五四运动。1925年起任清华大学教授,致力古典文学研究,从事散文创作。1931年至于932年留学英国。抗战前对前途充满胜利信心。抗战胜利后,反对国民党打内战。1948年6月,在拒绝“美援加面粉”的宣言上签字。临终前嘱夫人:“有件事要记住,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8月12日,在贫病交加中逝世于北平。毛泽东高度评价他说:“我们中国人民是有骨气的。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慨。”3、时代背景介绍。绿,写于1924年。当时,南方成为革命的策源地,北伐战争已在酝酿之中。尽管朱自清并没有投身到革命的激流里去,但他对中国社会的前途,时刻都在关心着;对于以统一为大业的北伐,无疑也是抱支持态度的。他这一时期的思想,基本上还保持着“五四”运动时期青年人勇于进取的势头。这反映在他的散文作品里,则表现为格调的明朗,节奏的明快,满蓄着“为人生”、“写实”和昂扬向上的生命活力。绿虽然不过是一篇写景文,但只要仔细品味,还是很容易触摸到作者思想的跳动着的脉搏,看到一颗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二)通读课文,理清全文脉络1、学生自读,给生字、多音字注音,并思考本文描写了_(对象)之绿,绿得_、_(感受)。 ( 梅雨潭水 醉人 奇异)2、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作者是如何描写梅雨潭及其周围的环境的?立足于哪两个观察点 ?作者又是在哪里观察梅雨潭之绿的?山边梅雨潭的远景;亭边梅雨潭的环境(亭、山、云、岩、草、瀑布);潭边梅雨潭的绿(形状、质地、规则、色彩)。3、本文着重写梅雨潭水之绿,为什么又先写梅雨亭和梅雨瀑?交代梅雨潭形成的原因和梅雨潭之绿的周围环境。起衬托作用,“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 ,说明作者宕开笔墨是有深意的,是为了突出梅雨潭的“绿”比飞花溅玉的梅雨瀑更加可爱。(三)研读课文(一)关于梅雨潭1、作者是怎样描写梅雨潭的?有哪些词用得准确生动?提示:写亭:“踞在一角岩石上,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 写山:“象半个环儿拥着。”写云:“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2、作者为什么能把这些景物写活?提示:描写景物不仅绘其形,更要写其神。作者描写的都是静态的景,用的却都是动态的词,就使景物活起来了。(二)关于梅雨瀑这段描写文字,你最喜欢的句子有哪些?说出它们的妙处来。提示:1、三个比喻用得妙,写出了水花的色泽、形状、动态。2、一处拟人用得佳,“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地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极其生动而亲切地写出了水花的活泼可爱。由此可见,作者描写景物细致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