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上元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复习学案(无答案) (新版)苏科版(1).doc_第1页
江苏省南京市上元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复习学案(无答案) (新版)苏科版(1).doc_第2页
江苏省南京市上元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复习学案(无答案) (新版)苏科版(1).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体的运动复习目标重点长度测量、速度计算难点速度计算教学过程复备一、例题精讲考点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例1】给出的与日常生活有关的数据,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正常体温是39.5 b人脉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为2sc一只鸡蛋的质量约200g d苏科物理课本的宽度约19cm【例2】如图所示中物体a的长度是_cm345678cma0.6考点2: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例3】游客坐在船中逆流而上,如说其是静止的,则选取的参照物是a船舱 b河水 c迎面驶来的船 d河岸上的树木【例4】妈妈骑车送小明上学,妈妈叫小明“坐好别动”,是以为参照物,若以小明为参照物,路旁的树是(填“运动”或“静止”)的。考点3:速度的概念【例5】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可知,物体的a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以上说法都对【例6】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b4s-8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0-8s内,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相等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考点4:速度的计算【例7】图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共运动了_cm的路程,小球从b点到e点的平均速度为_m/s【例8】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6ms b6.25m/s c6.75m/s d7.5m/s二、直击中考1甲图中物体a的长度是 cm乙图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测温液体 的性质工作的2沪宁城际铁路即将通车,南京至上海路程约为300km,若列车运行的平均速度为250kmh,则乘坐该列车从南京到上海只需 h列车中的乘客看到车外的树木飞驰而过,这是以 为参照物,列车在进站过程中,动能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3如图所示为我市标志性建筑紫峰大厦的外观图,大厦总高度450m小明乘坐大厦内电梯匀速上升的过程中,以电梯为参照物,小明是 的匀速上升过程中,他的动能 ,重力势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如图为运载“渣土”的某型号载重车的示意图 (1)为保证交通安全,交管部门规定“渣土车”在市区行驶的速度不得超过30kmh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渣土车”行驶3000m至少需要 h5写出以下三种仪器的读数(1)图(a)中物体的长度是 cm;(2)图(b)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甲 乙 丙第29题图6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纸锥和小金属球来研究“空气阻力和速度的关系”取三个相同的纸锥,每个纸锥的质量为m,并编号为甲、乙、丙,其中在乙纸锥内固定质量为3m的小金属球,在丙纸锥内固定质量为8m的小金属球让它们从不同高度分别自由落下,并以竖直砖墙为背景,当进入竖直砖墙的区域时,用照相机通过每隔相等的时间曝光一次的方法记录纸锥的运动过程,如图是其中一段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对于图中的这段运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甲做匀速直线运动 b只有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c只有丙做匀速直线运动 d甲、乙、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2)对于图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