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年第一学期高二第三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2015-2016年第一学期高二第三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2015-2016年第一学期高二第三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2015-2016年第一学期高二第三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2015-2016年第一学期高二第三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 2016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 高二年级 理科综合 试卷 生物部分生物部分 一 单项选择题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有 38 小题 每小题 3 分 共 114 分 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不选 多选 错选均不得分 1 根据能否水解以及水解产物可以把糖类分为单糖 二糖和多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淀粉是植物多糖 水解产物是葡萄糖 B 蔗糖是植物二糖 水解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 C 糖原是动物二糖 水解产物是葡萄糖 D 脱氧核糖是单糖 不能再水解 2 下表是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和蛋白质试验所用试剂及观察到的结果 正确是一组是 序号检测样品试剂结果 苹果匀浆 斐林试剂生成砖红色沉淀 苹果匀浆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豆浆苏丹 试剂产生橙黄色反应 豆浆碘液生成蓝色沉淀 A B C D 3 下列哪项不属于蛋白质的功能 A 催化作用 B 免疫作用 C 运输作用 D 遗传物质作用 4 作为系统的边界 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有多种功能 下列哪项不属于细胞膜的功能 A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B 细胞的控制中心 C 细胞通迅 D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5 显微镜是生物学实验常用的观察工具 下列相关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低倍物镜下找不到要观察的细胞 换用高倍物镜就有可能找到 B 为了使高倍镜的视野亮一些 可使用更大的光圈或平面反光镜 C 若在低倍镜观察的基础上转换高倍物镜需先升高镜筒 以免镜头碰坏装片 D 观察根尖的有丝分裂 在细胞呈正方形的区域容易找到分裂期的细胞 6 小麦叶肉细胞内合成 ATP 的细胞器有 A 叶绿体 高尔基体 B 叶绿体 液泡 C 线粒体 高尔基体 D 线粒体 叶绿体 7 蓝藻 大肠杆菌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结构是 A 细胞壁和内质网 B 细胞膜和核糖体 C 线粒体和中心体 D 细胞核和线粒体 8 右图所示为不同物质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实验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A 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 B 过氧化氢溶液的量 C 催化剂的种类 D 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气泡量 9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内 ATP 的描述中 正确的是 A ATP 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B ATP 由 1 个腺嘌呤和 3 个磷酸基团组成 C ATP 分子中含有 3 个高能磷酸键 D 线粒体是合成 ATP 的唯一场所 10 将相同的洋葱鳞片叶放在 A B C 三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 一定时间后取出制成临时装片 分别在显微镜下观察 结果如图 则三种蔗糖溶液的浓度大小依次是 A A B C B A BA C D B AHYO4 C X 的气态氢化物比 Y 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D Y 的单质能将 X 从 NaX 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76 下列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 金属钠与水的反应 B 氢气燃烧 C 浓硫酸的稀释 D Ba OH 2 8H2O 和 NH4Cl 固体 混合 77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 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 其首要原因是 A 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B 防止电池中汞 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C 防止电池中渗漏的电解质溶液腐蚀其他物品 D 回收其中的石墨电极 78 参照反应 Br H2HBr H 的能量对应反应历程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 吸热反应一定要加热后才能发生 C 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 D 升高温度可增大正反应速率 降低逆反应速率 79 冶炼金属一般有下列四种方法 焦炭法 水煤气 或 H2或 CO 法 活泼金属置换法 电解法 四种方法在工业上均有应用 古代有 火烧孔雀石炼铜 湿法炼铜 现代有 铝热法炼铬 从光卤石中炼镁 对它们 的冶炼方法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用 B 用 C 用 D 用 80 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 CH4与 Cl2的混合气体光照后颜色变浅 B C2H4通入 KMnO4酸性溶液中 溶液褪色 C 苯与溴水混合后振荡 水层褪色 D C2H4通入溴水中 溴水褪色 81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用乙醇和浓硫酸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将 Cl2的制备和性质实验联合进行 以减少实验中的空气污染 用食醋和澄清石灰水验证蛋壳中含有碳酸盐 用溴水检验石油中是否含有乙烯 A B C D 82 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 硫酸的消耗量常被视为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一种标志 目前的重要生产方法是 接触法 有 关接触氧化反应 2SO2 O2 2SO3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催化剂 500 A 该反应为可逆反应 故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不可能全部转化为三氧化硫 B 达到平衡后 反应就停止了 故此时正 逆反应速率相等且均为零 C 一定条件下 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 2 mol SO2和 1 mol O2 则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平衡的过程中 正反应速率不断减小 逆反应 速率不断增大 某一时刻 正 逆反应速率相等 D 在利用上述反应生产三氧化硫时 要同时考虑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和化学反应速率两方面的问题 83 下列各组液体混合物 用分液漏斗不能分开的是 A 苯和水 B 四氯化碳和水 C 乙醇和水 D 正己烷和水 84 向某溶液中滴加 KSCN 的溶液 无明显现象 再向其中滴加氯水 溶液变为血红色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Fe3 离子 不含 Fe2 B 溶液中的 Fe2 离子被氯气还原为 Fe3 C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Fe2 离子 不含 Fe3 D 溶液中同时含 Fe2 或 Fe3 离子 85 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 Cl2 O2 SO2 NO NO2中的两种或多种气体 现将此无色透明的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 品红溶液褪 色 把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 很快变为红棕色 对于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 肯定有 O2和 NO B 肯定没有 Cl2 O2和 NO2 C 可能有 Cl2和 O2 D 肯定只有 NO 选修 选修 1 1 和选修和选修 4 4 为选作模块 文科生做选修为选作模块 文科生做选修 1 1 模块 理科生做选修模块 理科生做选修 4 4 模块 模块 选修模块卷选修模块卷 选修选修 1 1 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生活 模块的学生使用模块的学生使用 共共 3636 分分 一 选择题一 选择题 本题包括本题包括 1212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3 3 分 共分 共 3636 分 每小题只有分 每小题只有 1 1 个选项符合题意个选项符合题意 86 下列关于食品添加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亚硝酸钠是一种致癌物质 B 营养强化剂也是一种食品添加剂 C 醋可同时用作调味剂和防腐剂 D 胡萝卜素和柠檬黄是常见的着色剂 8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醛含量是检测居室装修材料是否环保的唯一指标 B Ti Fe 合金是新型储氢合金材料 C 把普通玻璃制成钢化玻璃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D 化学腐蚀是造成钢铁腐蚀的主要原因 88 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铁 铜 锌 碘等属于人体中的微量元素 B 赖氨酸和亮氨酸都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C 若误食重金属盐发生蛋白质变性中毒 可立即喝大量牛奶缓解毒性 D 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 Na2SO4溶液 凝聚析出的蛋白质不能再溶解于水中 89 下列关于水的污染和污水处理的知识错误的是 A 赤潮不属于植物营养物质污染 B 震惊世界的日本水蜈病和疼痛病是由重金属污染引起的 C 处理含有重金属离子的污水可用沉淀法 D 混凝法中明矾处理污水的化学原理可表示为 A13 3H2O Al OH 3 胶体 3H 90 下列物质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的是 A 甲醇 B 食盐 C 柠檬酸 D 苯甲酸钠 91 下面食谱营养搭配最均衡的是 A 凉拌青菜 土豆丝 馒头 B 糖醋排骨 清蒸鲈鱼 米饭 C 虾仁白菜 红烧带鱼 酸菜炖猪蹄 萝卜汤 D 酱牛肉 炒油菜 红烧豆腐 西红柿蛋汤 馒头 92 保护环境 保护地球已成为人类共同的呼声 下列措施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 积极推广使用新型环保装饰材料 B 发展清洁煤技术 开展煤的综合利用 C 控制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 改善水体质量 D 关闭垃圾焚烧处理厂 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全部就地填埋处理 93 某环境监测站每隔一段时间抽取雨水试样 测定其 pH 数据如下 测定时间 min012345 pH4 94 74 54 44 44 4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雨水的酸性持续减弱 B 雨水的酸性一段时间后趋于稳定 C 酸雨对农作物的生长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D 工业废气中的硫和氮的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因素 94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鲜榨橙汁遇到碘水会变蓝 B 馒头越嚼越甜 C 油脂经水解可变成葡萄糖 D 土豆中的淀粉经水解可变成酒 95 低碳生活 是指减少能源消耗 节约资源 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生活方式 下列不符合 低碳生活 的做法是 A 节能灯代替白炽灯 B 太阳能热水器代替燃气热水器 C 纸巾代替棉手帕 D 环保袋代替一次性塑料袋 96 下列不属于硅酸盐材料的是 A 玻璃 B 水泥 C 陶瓷 D 塑料 97 下列物质不会导致室内空气污染的是 A 吸烟产生的一氧化碳 尼古丁 B 室内加热器产生的水蒸气 C 装饰材料挥发出的甲醛 苯 D 地砖中含有的氡等放射性物质 选修选修 4 4 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原理 模块的学生使用模块的学生使用 共共 3636 分分 二 选择题二 选择题 本题包括本题包括 1212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3 3 分 共分 共 3636 分 每小题只有分 每小题只有 1 1 个选项符合题意个选项符合题意 8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 即熵增 的方向转变的倾向 这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 B 判断过程的自发性能确定过程能否发生和过程发生的速率 C 其它条件相同时 增大反应物浓度能使分子获得能量 活化分子百分数提高 反应 速率增大 D 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 从而只影响反应速率 不影响化学平衡 87 下列对溶液叙述正确的是 A 向冰醋酸中加水至配成醋酸稀溶液的过程中 H 的浓度逐渐减小 B 对于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氢氧化钠和氨水 加水稀释至 m 倍和 n 倍后 若稀释后溶液的 PH 相等 则 m0 下列图像不正确的是 93 设反应 Fe s CO2 g FeO s CO g H a kJ mol 1 反应 Fe s H2O g FeO s H2 g H b kJ mol 1 以上两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 K1和 K2 在不同温度下 K1 K2的值如下 T KK1K2 9731 472 38 1 1732 151 67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b 0 B 在 973 K 下增大压强 K2增大 C a b D 在常温下反应 一定能自发进行 94 已知 101 kPa 时 2C s O2 g 2CO g H 221 kJ mol 稀溶液中 H aq OH aq H2O l H 57 3 kJ mol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碳的燃烧热大于 110 5 kJ mol B 的反应热为 221 kJ mol C 稀硫酸与稀 NaOH 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 57 3 kJ mol D 浓硫酸与稀 NaOH 溶液反应生成 1 mol 水 放出 57 3 kJ 热量 95 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CH3OH g H2O g CO2 g 3H2 g H 49 0 kJ mol CH3OH g 1 2O2 g CO2 g 2H2 g H 192 9 kJ mol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H3OH 的燃烧热为 192 9 kJ mol B CH3OH 转变成 H2的过程不一定要吸收能量 C 根据 推知反应 H2O g H2 g 1 2O2 g H 241 9 kJ mol D 根据 推知反应 CH3OH l 1 2O2 g CO2 g 2H2 g 的 H 192 9 kJ mol 96 一定条件下 碳钢腐蚀与溶液 pH 的关系如下 pH2466 5813 514 腐蚀快慢较快慢较快 主要产物Fe2 Fe3O4Fe2O3FeO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 pH6 的溶液中 碳钢主要发生吸氧腐蚀 C 在 pH 14 的溶液中 碳钢腐蚀的正极反应为 O2 4OH 4e 2H2O D 在煮沸除氧气后的碱性溶液中 碳钢腐蚀速率会减慢 97 甲醇 空气燃料电池 DMFC 是一种高效能 轻污染的车载电池 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 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H 从正极区通过交换膜移向负极区 B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H3OH l H2O l 6e CO2 g 6H C d 导出的是 CO2 D 图中 b c 加入的分别是 O2 甲醇 物理部分物理部分 一 单项选择题 共 26 题 每小题 3 分 共计 78 分 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意的 98 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 力学中引入 质点 的概念 从科学方法上来说属于 A 极限分析物理问题的方法 B 观察实验的方法 C 建立理想物理模型的方法 D 等效替代的方法 99 宋代诗人陈与义乘着小船在风和日丽的春日出游时曾写了一首诗 其中两句是 我看满天云不动 不知云与我俱东 诗人艺术 性地表达了他对运动相对性的理解 诗的第三第四句描述的情景分别以为参考系 A 岸和船 B 船和岸 C 都是岸 D 都是船 100 近年来 我国通过改造原有铁路线路 使列车运营速率达到每小时 200 公里以上 这类高速铁路简称 高铁 假设列车在某 段距离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速度由 0 增加到 v 时位移为 x 则当速度由 v 增加到 2v 时 它的位移为 A x B 2x C 3x D 4x 101 关于物体的运动 下列说法中不可能的是 A 加速度在减小 速度在增加 B 加速度方向始终改变而速度不变 C 加速度和速度大小都在变化 加速度最大时速度最小 速度最大时加速度最小 D 加速度方向不变而速度方向变化 102 两位杂技演员 甲从高处自由落下的同时乙从蹦床上竖直跳起 结果两人同时落到蹦床上 若以演员自己为参考系 则此过程 中他们各自看到对方的运动情况是 A 甲看到乙先朝上 再朝下运动 B 甲看到乙一直朝上运动 C 乙看到甲先朝下 再朝上运动 D 甲看到乙一直朝下运动 10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B 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对电线的拉力 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C 线能织布 靠的是纱线之间的静摩擦力的作用 D 人站在有沙子的地面上易滑倒 是因为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大 104 将一个大小为 8N 的力分解成两个分力 下列各组值不可能的是 A 1N 10N B 10N 10N C 10N 15N D 15N 20N 105 如图所示 体重为 60 kg 的武术运动员 两脚蹬在两面墙上且保持静止状态 若运动员的脚与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 6 两面 墙之间的距离和运动员的腿长相等 关于运动员与墙之间的压力大小 正确的是 g 取 10N kg A 墙对运动员双脚的摩擦力总和为 300N B 墙对运动员双脚的摩擦力总和为 360N C 运动员双脚蹬墙的作用力增大时 墙对运动员双脚的摩擦力不变 D 运动员双脚蹬墙的作用力增大时 墙对运动员双脚的摩擦力也增大 106 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 用大小为 F1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 平衡时长度为 l1 改用大小为 F2 的力拉弹簧 平衡时长度为 l2 弹 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 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107 质量为 1kg 的物体置于水平地面上 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0 2 从 t 0 开始 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 v0向右滑行的同时 受到一个水平向左 大小恒为 F0 1N 的作用力 假设取向右为正方向 取 g 10m s2 则能正确反映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f 随时间变化关 系的图象是下图中的 A B C D 108 关于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 F ma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质量和加速度成反比 B 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一致 C F 可以是物体所受的某一个力 D 因为有加速度才有力 109 我国 道路交通安全法 中规定 各种小型车辆前排乘坐的人 包括司机 必须系好安全带 这是因为 A 系好安全带可以减小人的惯性 B 系好安全带可增加人的惯性 C 系好安全带可以防止因人的惯性而造成的伤害 D 系好安全带可以防止因车的惯性而造成的伤害 110 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 若使其中一个力逐渐减小到零后 又逐渐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则物体在此过程中的 运动情况是 A 一直加速 B 一直减速 C 先加速后减速 D 先减速后加速 111 下列关于曲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做曲线运动时 它的速度可能保持不变 B 物体只有受到一个方向不断改变的力的作用 才可能做曲线运动 C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 加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方向一定不在一条直线上 D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 加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方向一定相同 112 河宽 420m 船在静水中速度为 4m s 水流速度为 3m s 则船过河的最短时间为 A 140s B 105s C 84s D 60s 113 如图所示 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小球 a 以初速度 v0运动 同时在它的正上方有一小球 b 也以初速度 v0 沿同一方向水平抛出 并落于 c 点 则 A 两球同时到达 c 点 B 小球 a 先到达 c 点 C 小球 b 先到达 c 点 D 不能确定 114 一个人站在体重计的测盘上 在人下蹲的过程中指针示数的变化应是 A 先减小 后还原 B 先增大 后还原 C 始终不变 D 先减小 后增大 再还原 115 如图所示 用长为 l 的细绳拴着质量为 m 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球在圆周最高点时所受的向心力一定为重力 B 小球在最高点时绳子的拉力不可能为零 C 若小球刚好能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 则其在最高点的速率为 D 小球过最低点时绳子的拉力不一定大于小球重力 116 细绳的一端固定 另一端系一小球 让小球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 关于小球运动到 P 点时的加速度方向 可能的是 A B C D 117 如图所示 一木块放在圆盘上 圆盘绕通过圆盘中心且垂直于盘面的竖直轴匀速转动 木块和圆盘保持相对静止 那么 A 木块受到圆盘对它的摩擦力 方向沿半径背离圆盘中心 B 木块受到圆盘对它的摩擦力 方向沿半径指向圆盘中心 C 木块受到圆盘对它的摩擦力 方向与木块运动的方向相反 D 因为木块与圆盘一起做匀速转动 所以它们之间没有摩擦力 118 如图所示 一自由下落的小球 从它接触竖直放置的弹簧开始到弹簧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球的动能逐渐减小 B 小球的重力势能逐渐减小 C 小球的机械能守恒 D 小球的加速度逐渐增大 119 火车头用 F 5 104N 的力拉着车厢向东开行 30m 又倒回来以同样大小的力拉着车厢向西开行 30m 在这个过程中 火车头对车 厢所做的功是 A 3 106J B 2 106J C 1 5 106J D 0 120 在匀速圆周运动中 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 A 速度 B 速率 C 角速度 D 周期 121 如图所示的四个选项中 木块均在固定的斜面上运动 其中图 A B C 中的斜面是光滑的 图 D 中的斜面是粗糙的 图 A B 中的 F 为木块所受的外力 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 图 A B D 中的木块向下运动 图 C 中的木块向上运动 在这四个图所示的运动 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的是 A B C D 122 一个物体正在做圆周运动 设想它受到的一切外力都同时消失了 它将 A 立即停止 B 由于惯性仍做圆周运动 C 渐渐停止 D 由于惯性做匀速直线运动 123 如图所示 拖着旧橡胶轮胎跑是身体耐力训练的一种有效方法 如果某受训者拖着轮胎在水平直道上 跑了 100 m 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轮胎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做了负功 B 轮胎受到的重力做了正功 C 轮胎受到的拉力不做功 D 轮胎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做了正功 二 多项选择题二 多项选择题 共 9 题 每小题 4 分 共计 36 分 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至少有两项符合题意的 选对一项得 2 分 全选对得 4 分 不选或有选错的不得分 124 在下列情况中 加点的物体可以看做质点的是 A 分拣邮件时 包裹从斜槽上滑下 B 研究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飞行的轨迹 C 研究地球自转规律 D 研究撑杆跳高运动员从起跳到落地全过程的动作要领 125 生活中我们常用一些成语来描述物体的运动 下列成语中描述速度的是 A 风驰电掣 B 疾如雷电 C 一箭之遥 D 蜗行牛步 126 某物体运动的速度图像如图所示 根据图像可知 A 0 2s 内的加速度为 1m s2 B 0 5s 内的位移为 10m C 第 1s 末与第 3s 末的速度方向相同 D 第 1s 末与第 5s 末加速度方向相同 127 小娟 小明两人共提一桶水匀速前行 如图所示 已知两人手臂上的拉力大小相等且为F 两人手臂间的夹角为 水和水桶的 总重力为 G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当 为 120 时 F G B 不管 为何值 F G 2 C 当 0 时 F G 2 D 越大时 F 越小 128 一汽车在路面情况相同的公路上直线行驶 下面关于车速 惯性 质量和滑行路程的讨论 正确的是 A 车速越大 它的惯性越大 B 质量越大 它的惯性越大 C 车速越大 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 D 车速越大 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 所以惯性越大 129 物体做曲线运动时 其加速度 A 一定不等于零 B 一定不变 C 一定改变 D 可能不变 130 质量为 m 的物体 在 F1 F2 F3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保持 F1 F2不变 仅将 F3的方向改变 90 大小不变 后 物体可能做 A 加速度大小为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B 加速度大小为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C 加速度大小为的匀变速曲线运动 D 匀速直线运动 131 做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 它在上升过程中 如果动能的减少量为 A 势能的增加量为 B 物体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为 C 物体克服 空气阻力所做的功为 D 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 A C D B A B C D C A B D D A B C D 132 两个质量不等的小铁块 A 和 B 分别从两个高度相同的光滑斜面和圆弧斜坡的顶点由静止滑向底部 如图所示 如果它们的初速 度都为零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下滑过程重力所做的功相等 B 它们到达底部时动能相等 C 它们到达底部时速率相等 D 它们在下滑过程中各自机械能不变 选修 选修 1 11 1 和选修和选修 3 13 1 为选作模块 文科生做选修为选作模块 文科生做选修 1 11 1 模块 理科生做选修模块 理科生做选修 3 13 1 模块 模块 选修选修 3 13 1 133 电荷量为 q1的点电荷置于真空中 将电荷量为 q2的试探电荷放在距 q1为 r 的 P 点时 受到的静电力为 F 则 q1产生的电场在 P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是 A 1 q F B 2 q F C r q k 1 D 2 2 r q k A B 134 对于如图所示电场中的 A B 两点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A 点的电场强度大 B A 点的电势高 C 正电荷在 B 点受到的电场力大 D 负电荷在 B 点具有的电势能最大 135 要使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减小 可采用的办法是减小两极的 A 电压 B 电荷量 C 间距 D 正对面积 136 某同学将电压表直接与干电流的正 负极相接时 能测出的物理量是 A 电压表的电阻 B 干电池的内电阻 C 干电池的电动势 D 干电池的短路电流 137 选用 1 电路进行实验 理由是 A 能够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从零开始增大 B 能够控制电路的电流和电压 C 能够使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更大 D 能够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更高 138 某同学用欧姆表 10 的倍率测某电阻 发现指针指偏转过大 为了使测量比较精确 应 A 换用 1 的倍率 并重新进行电阻调零 B 换用 100 的倍率 并重新进行电阻调零 C 换用 1 的倍率 不需重新进行电阻调零 D 换用 100 的倍率 不需重新进行电阻调零 139 电子垂直于电场的方向飞入匀强电场 在电场力作用下发生偏转 在偏转过程中电子的 A 速度变化 B 加速度变化 C 动能不变 D 电势能增加 140 两根相距较近的平行直导线 当它们通电流时 会产生力的作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电流直接产生力的作用 B 两电流通过磁场产生力的作用 C 若通以同向电流 则互相排斥 D 若通以反向电流 则互相吸引 141 一台电动机 额定电压是 100V 电阻是 1 正常工作时 通过的电流为 5A 则电动机因发热损失的功率为 A 500W B 25W C 2000W D 475W 142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 R1 1 R2 2 R3 3 那么通过电阻 R1 R2 R3的电流强度之比 I1 I2 I3为 A 1 2 3 B 3 2 1 C 2 1 3 D 3 1 2 143 右表是 或 门电路的真值表 该表中 a b 的数值应分别是 A 0 0 B 0 1 C 1 0 D 1 1 144 如图所示 正方形 abcd 是一个垂直纸面向外的有界匀强磁场的边界 O 是 ab 边的中点现有两个 质量相等的带电粒子甲乙沿纸面以相同速度垂直 ab 变从 O 点进入磁场 之后分别由 a c 点离开磁场 若两粒子电荷量分别为 q甲 q乙 不考虑重力和粒子间的相互作用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粒子甲带正电 q甲 q乙 B 粒子甲带负电 q甲q乙 D 粒子乙带负电 q甲 q乙 选修选修 1 11 1 133 在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 二者的距离保持一定 若把它们各自的电量都增加为原来的 3 倍 则两电荷的库仑力将增大到原来的 A 3 倍 B 6 倍 C 9 倍 D 12 倍 134 真空中有一个电场 在这个电场中的某一点放入电量为 5 0 10 9C 的点电荷 它受到的电场力为 3 0 10 4N 那么这一点处的电 场强度的大小等于 A 8 0 10 5N C B 6 0 104N C C 1 7 10 5N C D 2 0 10 5N C R1 R2 R3 135 如图是电场中某区域的电场线分布图 P 点是电场中的一点 则 A P 点的电场强度方向向左 B P 点的电场强度方向向右 C 正点电荷在 P 点所受的电场力的方向向左 D 负点电荷在 P 点所受的电场力的方向向右 136 关于电流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通过导线截面的电量越多 电流越大 B 电子运动的速率越大 电流越大 C 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电量越多 导体中的电流越大 D 因为电流有方向 所以电流是矢量 137 在地球赤道上空 沿东西方向水平放置一根通以由西向东的直线电流 则此导线受到的安培力方向 A 竖直向上 B 竖直向下 C 由南向北 D 由西向东 138 如图所示 磁场 B 方向 通电直导线中电流 I 的方向 以及通电直导线所受磁场力 F 的方向 其中正确的是 139 下列关于电磁波的正确认识有 A 在真空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跟光速相等 B 赫兹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20 多年后麦克斯韦用实验证实 C 电磁波和机械波都依靠介质来传播 D 只要空间某个区域存在电场和磁场 就能产生电磁波 140 如图所示 在垂直于纸面的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磁场中 有一个矩形线圈 abcd 线圈平面与磁场垂 直 O1O2和 O3O4都是线圈的对称轴 应使线圈怎样运动才能使其中产生感应电流 A 向左移动 B 向上或向下移动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