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课题第六章力和运动备课组八年级物理课程标准要求1.认识力的作用效果。能用力的示意图描述力。2.会测量力的大小。3.通过常见的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4.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物体的的惯性。能表述牛顿第一运动定律5、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教学重点1.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2.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和二力平衡的条件。3.知道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4.知道重力的方向、重心。5.通过实验探究,知道重力的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6知道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之间压力的大小有关。7.知道摩擦在实际中的意义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8.知道牛顿第一定律。9. 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和二力平衡的条件教学难点1.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和二力平衡的条件。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重力的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3.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教学方法探究法、自学法讨论法启发引导、直观演示法教学准备课件、磁铁、小铁球、两个玩具小车教师用:课件、实物投影。水球(一个)、弹簧(好、坏各一只)、拉力器(一个)、弹簧测力计(三个、不同构造)、钩码(200g的两个)。学生用:橡皮筋、橡皮泥、弹簧、直尺、铝导线、弹簧测力计、气球(以上各一个)、钩码一组。学生实验材料:弹簧测力计、带挂钩的木块(侧面积不同)、砝码(或钩码)、玻璃板、毛巾、几支圆杆铅笔等惯性小车、斜面、木板、毛巾、标志小旗玻璃板,多媒体课时安排本章共10个课时第一节 力及其作用效果 1课时第二节 弹力弹簧测力计 1课时第三节 重力 1课时第四节 摩擦力 1课时第五节 二力平衡 1课时第六节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惯性 2课时复习课 1课时考查课 1课时讲评课 1课时第六章第一节 力及其作用效果讲学案课型:新授课 执笔:林琴 审核:初三备课组班级_ 姓名_学号_【学习目标】1、知道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单位和力的三要素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3、学会用示意图表示力【学习重点】1、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2、力的三要素,用示意图表示力;【学习难点】力的三要素,用示意图表示力。【学习过程】一、学习新知识板块一:力的概念探究一:举例看图片,人推车、拖拉机拉拖车、人提物体、手提箱子、手压弹簧。请同学们归纳一下,这四个图有什么共同点?人推车, 对 施加了力,车受到了力;拖拉机拉拖车, 对 施加了力,拖车受到了力;手提箱子, 对 施加了力,箱子受到了力;手压弹簧, 对 施加了力,弹簧受到了力。在物理学中把人、车、拖拉机、箱子、弹簧等称为物体。把推、拉、提、压等称为作用。请同学概括力的概念:力是 。思考:(1)、没有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吗?(2)、一个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吗?(3)、只有施力物体或只有受力物体这样的力存在吗?总结:任何力都不能脱离 而单独存在。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它们同时出现和同时存在。探究二:用磁铁吸起铁钉学生亲自操作:在这个实验中,磁铁与铁钉没有接触就被吸起了。结论:物体之间 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请同学举出这方面的例子。自主练习:1、学会怎么判断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1)、用手提桶时,桶受到的向上的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2)、人通过绳子提取井中的水,桶受到的向上的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探究三:(1)用手用力拍击桌面,手有何感觉?为什么?分析:手拍击桌子,手是 ,桌子是 ;(受力物体、施力物体)但手感觉到疼,说明手拍桌子的同时,受到了桌子给手的 ,此力的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 (2)用自己的左手用力拍击自己的右手,是否只有右手感到疼? 分析:左手拍击自己的右手,左手是 ,右手是 ;(受力物体、施力物体)但左手也感觉到疼,说明左手拍击自己的右手的同时,受到了右手给左手的 ,此力的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3)结论: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 。也就是说 。自学:力的单位为了纪念伟大的科学家牛顿,物理学中,把力的单位定为 ,简称 ,符号是 。托起 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N。(体验1N的力的大小。)板块二:1、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干什么?) (1)探究一:轻轻用力弯刻度尺,刻度尺会由直变 ; 轻轻用力压充气的气球,气球会由圆变 ;用力拉弹簧,弹簧会 ,用力压弹簧,弹簧会 。结论: 力的作用效果一: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2)探究二:课本图6.1-4,棒球运动员用力将球投出,力使物体由 变为 。课本图6.1-4,足球守门员接住射进球门的足球,力使物体由 变为 。司机师傅转动方向盘的力,可以导致汽车运动的 发生改变。我们骑自行车时,当脚用力蹬车时,会使自行车会由 变 。当道路拥挤时,刹闸的摩擦力,会使自行车会由 变 。在路口拐弯时,手作用在车把上的力,会使自行车运动 发生改变。(注: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无论物体是从静止到运动,还是从运动到静止,是由快变慢,还是由慢变快;还是运动方向发生改变,都可以认为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结论: 力的作用效果二:力可以使物体 发生改变。2、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力的三要素) 什么因素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呢?(即什么因素会影响力去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效果、或影响力去改变物体的形状的效果呢?)(1)探究一:拉弹簧时,所用的力越大,弹簧被拉得越 ;用的力越小,弹簧被拉得越 。骑自行车时,蹬车的力越大,自行车运动的越 。蹬车的力越小,自行车运动的越 。这说明:力 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2)探究二:我们用力拉弹簧,弹簧会 ;用力压弹簧,弹簧会 ;司机师傅向左打方向盘,汽车会向 拐弯;向右打方向盘,汽车会向 拐弯。我们要把螺母拧紧,一般来说应该向顺时针方向用力,如果沿着逆时针方向用力,就会将螺母 。这说明:力 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3) 探究三:推门实验(仿照课本“想想做做”图):用力推门,每次手的位置距离门轴远近不同。体会手在不同位置时施力的不同效果。当手距门轴越远(点A)时,越 力;距门轴越近(点B)时,越 力.(省费)(注:力作用在物体上的点叫力的作用点)这说明:力 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结论:力所产生的效果跟力的 、 和 有关。板块三:力的示意图:力看不见摸不着,那么怎样去表示力呢?自学:在物理学中通常用 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着 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 , 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图中, 越大,线段应越长。这样,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要素都表示出来。练习:画出下列力的示意图沿水平方向向右拉物体A的拉力。 沿竖直方向向上拉物体B的力。 水平地面上的物体C受到水平向左20 N的拉力和水平向右25 N的拉力。二、课堂小结,反思整合1、这节课我收获到的知识是:2、我产生的困惑有:3、小组讨论交流,看看组内同学都有哪些收获和困惑?三、达标检测:(时间5分钟)1、人推车时,是 和 之间发生了力的作用,对于人推车的力,施力物体是 ,这时,人也受到推力,施力物体是 。2、力的 、 、 称为力的三要素。3、游泳的人,手脚用力向后划水,人就能向前进,这表明,人向后给水作用力的同时受到了 的推力,这个现象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4、画出下列力的示意图:用50N沿水平方向推桌子的力5、甲、乙两个同学穿着滑冰鞋面对面静止站在冰面上,如果甲对乙用力推一下,其结果是( )A、甲仍然静止,乙被推开 B、乙受到甲的力,甲不受推力作用 C、乙受到的推力大于甲受到的推力 D、甲、乙同时相对离开教后记:第六章第二节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讲学案课型:新授课 执笔:林琴 审核:初三备课组班级_ 姓名_学号_学习目标:1、了解弹性、塑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2、知道什么是弹力,了解弹力产生的条件。3、知弹簧计的制作原理是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越长。学习重点:弹力;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学习难点: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及使用学习过程:知识链接:1、力的作用效果 2、力的三要素预习题纲:1、物体受力后能发生哪些形变?什么是弹性形变?弹力是怎样产生的?2、 力的大小用什么来测量?弹簧测力计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3、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注意什么问题?板块一、弹力:活动1:1观察课本P5图6-2-1,运动员为什么要向后拉橡皮筋,向下压才撑杆? 活动2:(动手操作,观察现象)(1)用力弯直尺;(2)用力拉橡皮筋;(3)用力拉弹簧。 (4)用力捏橡皮泥;(5)用力揉面团;思考:受力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是否能恢复原来的形状?(6)将乒乓球分别压在橡皮泥上和弹簧上松手后观察现象; 结论:弹性_.塑性_-.弹力_.板块二、弹簧测力计:测量工具:_,常用的测力计是_。活动3:认识弹簧测力计观察图6.2-2及手中的弹簧测力计可知,弹簧测力计主要由_、_、_等组成。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演示并讲解:我们知道,弹簧受到拉力就要伸长,拉力越大,弹簧伸长得越长。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填一填:原理:在一定范围内拉伸弹簧是,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_,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弹簧的这一性质制成的。 种类:活动4: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观察弹簧测力计(1)弹簧测力计上的刻度值是用什么作单位的?(2)弹簧测力计上最大刻度是多少?说明:弹簧测力计上的这个最大刻度就是量程,弹簧测力计受到的拉力不能它的量程,否则弹簧测力计会损坏。(3)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刻度值是多少? (4)零刻度的调整填一填 你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_,待测力的大小不能超过_N。 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_。 测量前应先校零。 测力时,要使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_,弹簧不要靠在刻度盘上。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1)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量程),不要测量超过它的量程的力。 (2)明确分度值:了解弹簧测力计刻度,每一大格表示多少牛,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 (3)校零:测力前要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如果有偏差,要调节到两者对齐为止。 (4)测力时,要使测力计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 (5)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面板垂直。2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是指针到1N、2N、3N,感受一下1N、2N、3N的力有多大。 3测量头发能够承受的拉力大小为_N。 4有两个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上互相拉,看看谁对谁的拉力大些,你知道为什么吗? 达标测试:1、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_ ;实验室里常用测量力的仪器是_。 2、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看清它的_ ,加在弹簧秤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_,否则将会_弹簧秤。 3、弹簧秤的刻度是均匀的,这是因为在弹簧秤的测量范围内,弹簧的_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4、下列物体的重最接近20N的是 ( )A、一个小学生 B、一辆汽车C、一支钢笔 D、一只公鸡5、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面必须注意的几点中不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零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D、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允许超过它的量程6、重约600N的物体可能是下列中的哪一个?()A、一头耕牛B、一头大象C、一个成年人D、一只鸡7、像弹簧那样受力会发 ,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 ;8、弹力是物体由于 而产生的。判断弹力的大小我们可以用物体变形程度来判断,这是根据力的 进行的。教后记:第六章第三节重力讲学稿课型:新授课 执笔:林琴 审核:初三备课组班级_ 姓名_学号_【学习目标】1明确重力是怎样产生的2确认重力的方向和作用点,并能用来解释有关现象3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它们的比值为g会用公式Gmg进行计算。【学习重点】重力跟质量的关系【学习难点】重力方向、重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习过程】【知识链接】1、什么叫力?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2、国际上通用的力的单位是_,简称_,它用符号_表示。【自主学习】板块一:重力的由来1.动手作6.3-1、6。3-2的小实验,亲身感受引力。2.万有引力 _3.重力是指_,用字母_表示,单位是_。4.重力的产生是来源于_,重力的施力物体是_,受力物体是_。5.利用身边的物品,演示三个和重力有关的小实验。6.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或应用与重力有关?请举二例_。板块二:重力的大小1.不同的物体,所受的重力相同吗?_。比如:_。2.猜想:物体所受重力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我猜想的依据是 。3.探究:物体所受重力与物体质量的关系(1)实验器材:_(2)实验中用什么器材测量钩码的重力_(3)数据记录表格:(4)根据收集的实验数据:(见课本P11)计算出每次实验中G与m的比值,大约是_用描点法作出图6.3-5的图像,并在组内交流。(5)通过计算和作图,我们可以得到物体所受重力与物体质量的关系是_,表达式为_。板块三:重力的方向和作用点1.演示重垂线实验通过实验可以知道,重力的方向是_,并列举生活实例加以证明。_2.观察图6.3-7用语言描述如何用重垂线检查墙壁是否竖直?_。重心3.重力的作用点重心是指 。质地均匀,形状规则物体的中心即是物体的重心。均匀正方体的重心在 ,均匀球体的重心在 ,粗细均匀的木棒的重心在 。(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四、课堂小结,总结反思五、达标测试、反馈提升:1、苹果从树上下落,是因为受 力的作用,它的运动方向就是 力的方向,方向是 。2、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叫与物体的 有关系,这个关系用公式表示为 ,用文字叙述为 下列关于“g=9.8Nkg”所表示的物理意义_3.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面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B只有跟地面接触的物体才受到重力作用 C只有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才受到重力作用 D只有竖直悬挂着的物体才受到重力的作用4一个中学生的体重最接近( ) A5N B50N C500N D5000N5一质量是50kg的同学,他重多少?把他抱起来,所用的力至少是多少牛?(g=10N/Kg)6重3牛顿的均匀小球从斜面上滚下,画出这个小球受到重力的图示7用弹簧秤称出某物体重1.5牛顿,能否用最大量程是200克的天平称它的质量?教后记:第六章第四节 摩擦力讲学案课型:新授课 执笔:林琴 审核:初三备课组班级_ 姓名_学号_【学习目标】:1.认识并能辨别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2、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3、知道生产和生活中增大摩擦力和减小摩擦力的实例,有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产和生活的意识。4、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重点:1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2应用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解释实际问题难点:1.理解如何测出摩擦力2.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自学感知自学提示演示:用力推讲桌未推动.问题:1.为什么没有推动?2.没有推讲桌时,它和地面之间有摩擦吗?为什么?学生带着问题看课本1、2、3自然段,并找出摩擦力的概念。学生齐读摩擦力的概念,并讨论回答以上的问题。(没有摩擦力,因为没有将要发生相对运动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通过学生的回答,对课本上的概念加以补充并板书.简单向学生介绍摩擦的分类:摩擦分为滑动摩擦、滚动摩擦和静摩擦。那么能不能从字面意思上对这几种摩擦简单的解释一下?能不能举例说明你见到的摩擦分别属于哪种摩擦?向学生说明初中阶段我们重点研究滑动摩擦力。3.要认识一个力,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力的三要素)4.滑动摩擦力的作用点在_上,其方向与物体_的方向相反.(教师板书)5在水平向右的2n拉力作用下,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用力的图示法作出它受到的摩擦力.研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系?解决了摩擦力的方向和作用点,再来重点研究摩擦力的大小,请同学们猜想一下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呢?(提出问题)学生讨论、猜想:滑动摩擦力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可能与压力有关?可能与物体运动速度有关?可能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猜想或假设)问题:1.要研究摩擦力的大小是否跟这些因素有关,首先应该测出摩擦力的大小,那么如何测木块在桌面上滑动时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呢?用什么方法?(这是本节的难点之一,引导学生讨论总结出利用转换法)2. 我们猜想摩擦力的大小与多个因素有关,在探究时应采取什么方法处理?(控制变量)下面我们先来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这两个因素是否有关呢?明确了实验方案,各小组先讨论、选择出实验器材,设计好实验表格,并将几组设计的表格展示在黑板上.请同学们观察这几组同学设计的表格与你设计的是否一致,不一致的展示给同学看。找出最佳方案。(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实验完毕后,教师让各个小组交流实验的情况及结论并组织学生讨论.无论学生的猜想是否与实验的结论相符,都要对学生进行鼓励.肯定他们的这种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小组交流)引导学生总结结论:在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由于学生已经熟悉“控制变量法”的结论模式,结论也就容易得出了)摩擦力与物体运动速度和接触面面积是否有关,将全班分为两个大组,每组用实验探究一个猜想。通过学生的回答,总结:摩擦力与物体运动速度和接触面面积无关。引导学生总结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得出结论)反思拓展问题:1.摩擦力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学生回答并说明自己的理由)这时课堂气氛很活跃,有的学生争的面红耳赤,且都有自己的理由。通过学生回答可以看出,摩擦力有时大好,有时小好,都有有利一面,也有不足之处,有利的在日常生活中要设法增大,为我们服务,有害的我们要千方百计减小。问题:2.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增大或减小摩擦的实例。学生争先恐后的回答问题,生怕老师不提问自己。有的学生甚至想到了磁悬浮列车,并及时表扬了他。通过学生回答问题2,总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并板书。随堂练习:1. 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n,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是_N,方向是_.2、在物理考试作图时,小亮画错了一个地方,用橡皮轻轻地擦,没有擦干净,然后他稍使点劲就擦干净了,这是通过增大_的方法来增大橡皮与纸之间的_3、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种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下列各种生物的特征有利于减小摩擦的是( )a、泥鳅体表面的黏液 b、壁虎脚上的刷状肉垫c、人手指上的螺纹 d、蛇体表的粗糙鳞片5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请你发挥想象“假如没有摩擦”,自行车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写出两个合理的猜想。(1) _;(2) _;课堂小结:畅谈收获。达标检测:1、下列实例中,能够减小有害摩擦的是( ) A、擦黑板时,用力压紧板刷 B、鞋底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C、在拔河比赛中,用力握紧绳子 D、旅行箱下装有小轮子2、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例如:A 轮胎上刻有花纹 B 车轮做成圆形 C 塑料套紧套在车把上 D 在传动部分添加润滑油 E 脚踏板凹凸不平 F 刹车时用力捏闸 G 车轴处装有滚珠 H 车把手上有凹槽(1)上述各项内容中,属于通过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而增大摩擦的是 ;通过改变压力而增大摩擦的是 _;减小摩擦的是_;(2)请你大胆发挥想象:“假如没有摩擦”,自行车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写出两个合理的场景。3、以下各种现象中,不是利用摩擦力的是:( ) A、人在地面上行走 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静止不动 C、系鞋带或打绳结 D、用干燥的粉笔擦擦黑板上的字迹4、笨重的箱子放在水平地而上,我们推不动它是因为 ( ) A、这物体的惯性很大 B、这物体受到的推力小于摩擦力 C、这物体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平衡 D、以上说法都不对5、请填写,下面所述各事例分别是为了增大摩擦还是减小摩擦? (1)自行车的车轴要经常上油是为了_摩擦 (2)皮带传动装置中的皮带要张紧些是为了_摩擦 (3)使用的铁锹要经常保持干净是为了_摩擦 (4)北方下雪时,常在马路上撒灰渣是为了_摩擦 (5)行李包的底部装四个轮子是为了_摩擦 (6)自行车的前、后轮都装在滚动轴承上是为了_摩擦 (7)用台钳夹紧工件是为了_摩擦 (8)鞋底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_摩擦6、滑动摩擦力方向向哪儿?你对“相对运动”是如何理解的?火车站检验物刚放在传送带上受滑动摩擦力方向向哪?物品受的摩擦力是动力还是阻力?教后记: 第六章第五节 二力平衡讲学案课型:新授课 执笔:林琴 审核:初三备课组班级_ 姓名_学号_学习目标 1 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 2 学会判断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 3 学会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物体受力情况 学习重点1、 二力平衡的条件2、 经历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过程学习难点:会判断二力是否平衡学习过程一、知识链接1、 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各举两例2、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3、增大滑动摩擦力的方法并各举两例。二、学习新知识板块一自主学习情况: 1、二力平衡: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 或 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平衡。 2、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 上的两个力 、 、且作用在 。 3、物体在非平衡力作用下运动状态将 。(改变、不变) 合作探究(1) 理解二力平衡 观察图6-5-1,分析物体的状态和受力情况。 总结: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 或 状态,我们就说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几个力称做平衡力。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称为二力平衡。 (2)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猜想:相互平衡的两个力,他们的大小 ,方向 ,作用在 物体上。 设计实验: 课本图6-5-2进行实验: 得出结论:二力平衡的条件:当作用在 上的两个力 、 、且作用在 。 自学检测: 1、下列受到平衡力的物体是( ) A、平直公路上加速行驶的汽车。 B、正在刹车的汽车 C、用细线系住一个小球使其做匀速圆周运动。 D、静止在桌面上的粉笔盒。 2、下列受到非平衡力的物体是( ) A、 匀速直线行驶的汽车 B、 用力搬一块大石头,但没有搬动。 C、 静止在地面上的桌子。 D、从滑梯上加速下滑的小孩 (4)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如果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这两个力一定是对平衡力,这两个力一定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 例题:1、用100N的力水平向右推一木箱,但没有推动,则与推力相平衡的力是 ,方向 ,大小是 。 2、重40N的物体沿竖直墙壁向下作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压力F=100N,则物体受到的摩擦阻力是( ) A.40N B.60N C.100N D.140N3、重50N的物体在10N的水平推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则重物所受阻力的大小是( ) A.10N B.40N C.50N D.60N4、起重机以1m/s的速度匀速吊起一个重物,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是6000N。若起重机吊着这个物体以2m/s的速度匀速下降,这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是( ) A.12000N B.6000N C.3000N D.无法判定(5) 物体在多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例:用50N的力垂直按住一重10N的木块,当木块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时,它受到的摩擦阻力是 N。墙壁对物体的压力是 N。如摩擦阻力大小不变,要沿墙壁竖直向上匀速拉起该木块,所用的拉力是 N(摩擦力方向始终和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自学课本18页力的合成填写以下内容:1、 什么是合力与分力?2、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规律。课堂练习:1、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若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两力( )A.肯定是平衡力 B.肯定不是平衡力C.可能是平衡力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2、正在空中下降的降落伞,若它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则它的运动是( )A.匀速直线运动 B.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C.越来越快的运动 D.越来越慢的运动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平衡状态就是指物体处于静止状态B 相互平衡的两个力,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可能相同C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受到的力一定平衡力D.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6、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在关闭发动机后,汽车最终将停止,这是因为( )A、汽车所受的重力与支持力平衡 B、汽车受到摩擦力作用C、汽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作用 D、汽车不受力作用8、一块黑板擦放在水平的讲台面上,以下关于这块黑板擦所涉及到的物理知识的叙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A.它对讲台的压力和讲台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它所受的合力为零C.因为它是静止的,所以它没有惯性D.因为它受到摩擦力,所以它不能自动地沿桌面滑动三、课堂小结,反思整合1、这节课我收获到的知识是: 2、我产生的困惑有 3、小组讨论交流,看看组内同学都有哪些收获和困惑?四、达标检测:1、体育课上,小明匀速爬杆,小刚匀速爬绳。有关他们受到的摩擦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爬杆时手握杆的压力大,所以小明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B、因为绳子粗糙,所以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C、小明和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相等 D、若小明的体重大,则他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2、值日时,小东提着一桶水走进教室下列情况中,属于彼此平衡的两个力是( )A水桶受到的重力和水桶对人的拉力 B水桶受到的重力和人对水桶的拉力C水桶对人的拉力和人对水桶的拉力D水桶受到的重力和水桶对地球的引力3、一个物体只受两个力的作用,且两个力的大小相等那么,这个物体的运动状态 ( )A.一定改变B.一定不变 C.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 D.以上说法都不对4、物体从光滑的斜面滑下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受到的力有 ( )A、重力和支持力 B、重力、支持力和下滑力C、重力、下滑力和摩擦力 D、重力和下滑力5、玩具小车沿斜面向上运动,请用力的示意图作出小车所受的力。教后记:第六章第六节 牛顿第一定律第一课时讲学案课型:新授课 执笔:林琴 审核:初三备课组班级_ 姓名_学号_【学习目标】1、了解牛顿第一定律产生的过程及科学家探索问题的方法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学习重点和难点:实验探究阻力对运动的影响,理解运动不需要力。【读书思考】物理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力和物质的运动关系问题。前面我们已经研究了力并了解了运动,今天,我们来探讨物质的运动和力之间的定性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从着手研究到得到定论,经历了漫长的1,700年的历史,在长达2,000年的时间内,科学家们通过对物质世界运动的观察、分析、猜测、实验等手段终于总结出了遵循物质运动规律的牛顿运动定律。动力学的基础是牛顿运动定律,这一节我们要学习的是牛顿第一定律,探讨力和运动间的关系。【自学提纲】:1. 小实验:将小车反放在木板上,用手拖动小车。(1)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2)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与实验现象类似的情况?(3)通过对实验及生活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什么结论?(4)亚里士多德的观点:2.实验:分别拉动反放的小车和正放的小车。(1)学生观察现象有何不同?(2)原因: (3)伽利略的观点:(4)情景再现:伽利略理想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提出问题:关闭发动机的列车会停下来、打出去的球会停下来运动的物体为什么会停下来?猜想:亚里士多德: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猜想的依据“从生活经验出发:用力推桌子,桌子就向前运动,不用力桌子就停下来”伽利略:运动的物体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反驳的依据“抛出去的石子,离开手之后并没有受到手的作用力,它为什么还会继续向前运动呢?”设计实验:(器材:斜面、毛巾、棉布、木板、小车)进行实验: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实验现象:小车在木板表面运动的距离最远,在毛巾表面运动的距离最近实验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速度减小得越_。推理: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它将_。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保持小车_一定;实验和推理: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将实验条件理想化,通过科学的推理得出普遍性的规律。比如: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钟的响铃声越来越小,在此基础上推理,若能将玻璃罩内的空气全部抽出,将听不到闹钟的响铃声。即_。知识点二:牛顿第一定律2.牛顿第一定律:_。其中的关键字词,_和_说明牛顿第一定律是普遍适用的物理学基本定律;_是定律成立的理想化条件; _是定律的结论;具体的说:静止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_,运动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_。典题解析掌握基本技能我最捧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不受力作用就一定静止 B物体不受力作用就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C物体受力才能运动 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分析】牛顿第一定律指出,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说明物体可以有两种表现状态,同时也说明物体不受力时也能运动,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例2、用绳子栓住一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作圆周运动,当绳子突然断裂,小球将 A保持原来的圆周运动状态 B保持绳断时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C小球运动速度减小,但保持直线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分析】原来小球受绳拉力作用在作圆周运动,当绳子突然断裂,小球在光滑水平方向上就没有再受到力了,因此小球将保持原来的速度大小和方向而运动达标测评基础训练基本题型我过关1.对于“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历史上经历了漫长而又激烈的争论过程著名的科学家伽利略在实验的基础上推理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其核心含是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物体只要运动就需要力的作用C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D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物体就会慢慢停下来2.如果物体不受外力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永远保持静止 B 运动的物体是不会停下来的C物体的运动状态将保持不变 D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3. 一个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在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运动,当速度达到3m/s时,作用在它上面的力突然全部消失,则物体将()A、慢慢停下来 B、仍做匀速直线运动,但速度小于3m/sC、立即停下来 D、仍做匀速直线运动,且速度为3m/s4.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一段距离后会停下来,是由于受到_的作用;若运动的足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则它将做_运动。能力提升走进中考我能赢5.如图7所示是表面光滑、斜面倾斜程度可调的实验装置。小李用其探究“物体由静止沿光滑斜面下滑到底端的速度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李提出如下猜想:A速度大小可能与物体质量有关;B速度大小可能与斜面倾斜程度有关;C速度大小可能与物体下滑起点的高度有关。可供选用的器材:质量不同的钢球若干,秒表。(1)若用此装置探究猜想A,除秒表外,还要选用的器材是质量不同的钢球若干。(2)下表是利用一钢球测得的数据,这是探究猜想B(填序号),实验中还应保持钢球质量和小球起点的高度相同,结论是:物体由静止沿光滑斜面下滑到底端的速度与斜面倾斜程度无关。斜面倾斜程度较大较小实验次数123123小球从P运动到Q的时间ts5.15.05.15.15.15.0(3)说出实验中产生误差的一种原因:_。教后记:第六章第六节 牛顿第一定律第二课时讲学案课型:新授课 执笔:林琴 审核:初三备课组班级_ 姓名_学号_【学习目标】知道什么是惯性,会正确解释有关惯性的现象。【学习重点与难点】会正确解释有关惯性的现象。【自学提纲】:知识点一:惯性的概念1.惯性: _。2、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_都有惯性,即无论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无论物体是受力还是不受力,在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下都具有惯性。3. 所有的物体都有惯性,但不同物体的惯性大小是不同的,物体的惯性只与物体的_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物体的质量越小,惯性越_,质量是物体惯性的量度知识点二:惯性现象1、用力击打一摞棋子的最下面的一个,会发现_-;2、火车沿平直的轨道匀速行驶,坐在车上的乘客竖直向上抛出苹果,苹果_。3、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时,为什么乘客会向前倾倒?解:乘客随汽车一起_;当汽车突然刹车时,人的下半身随车_,由于惯性,人的上半身_;所以乘客会向前倾倒。4、在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物体具有的惯性会表现出来。解释惯性现象应该明确四个要点:物体原来的运动状态,外界条件发生了什么变化,由于物体具有惯性,继续保持运来的运动状态,发生什么现象。5、惯性不是力,在解答问题时,只能说“由于惯性” 、 “具有惯性”.而不能说“受到惯性” 、 “由于惯性的作用” 、 “克服惯性”等,否则就将惯性和力的作用混为一谈.6、在水平轨道上滑行的两节车厢质量相同,行驶速度较大的车厢不容易停下来,说明速度较大的物体惯性大。解析:此说法是错误的。由惯性的意义知,质量相等惯性相同,跟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无关。而速度较大的车厢不容易停下来原因是:物体因为有惯性,所以速度大的物体要改变原来的速度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不能说明速度较大的物体惯性大。知识点三:惯性的应用与防止1、汽车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汽车在_可能对乘客造成的伤害,汽车座椅上的头枕是为了防止汽车在_可能对乘客造成的伤害。2.为什么跳远运动员在起跳前要助跑?答:运动员起跳后_-还要保持原来的速度继续向前运动,起跳时速度越大,跳的距离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妇科门诊课件
- 新质生产力的政治价值
- 神奇的教育世界读书心得体会
- 仓储管理实训报告5000
- 2025版成都车辆租赁安全责任合同规范样本
- 二零二五年度B2B电子商务B2B交易流程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合同
- 2025版精密仪器设备租赁合同模板
- 二零二五年混凝土工程防水劳务分包合同模板
- 二零二五版国际石油交易合同环境责任条款分析
- 二零二五年度物联网技术应用项目合作协议
- CJ/T 341-2010混空轻烃燃气
- MSC:破解能源转型密码:中国清洁能源投资实践指南
- 存款代为保管协议书
- JTS-T 245-2023 水运工程土工合成材料试验规程
- 2024法院书记员招聘笔试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套
- 保险公司考核工作方案
- 2024年高考山东物理试题分析及2025届高三复习备考策略
- 环境内审员试题及答案
- 铁路机务安全管理
- 中国车路云一体化发展研究报告(2024)-赛文研究院
- 销售客户跟进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