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语文A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_第1页
2015年语文A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_第2页
2015年语文A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_第3页
2015年语文A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_第4页
2015年语文A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单元学科 语文 年级 五 备课人 宋惠娟 课题21寓言二则掩耳盗铃课型新授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自学,掌握“掩耳盗钟”这则寓言中的生字、新词。2、结合插图、动画理解本文意思,懂得这则寓言的寓意。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成语“掩耳盗铃”的意思并用这个词造一个句子。4、诵读这则寓言。教学重点理解这则寓言的内容和寓意。教学难点能用“掩耳盗铃”造句。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放动画,听故事板书掩耳盗铃。二、明确学习目标三、自学,整体感知课文1、借助拼音八课文读通。2、划出生字新词读几遍。3、再读画出不明白的词语、句子。4、熟练地诵读课文。四、检查自学。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五、理解内容1、自由读课文。3、重点理解内容和寓意。(1)理解“掩”“盗”“亡”“欲”“闻”的意思。新 课 标 第 一 网(2)画出“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齐读。(3)他认为自己的想法很好,自己很聪明,于是就安这个办法做了,结果怎样?(4)谁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小故事?(5)指导朗读。六、揭示寓意,总结扩展1、你应该从他身上吸取什么教训?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回家把这个寓言故事讲给父母听。X k B 1 . c o m学生猜名字,说掩、盗的意思。学生按照要求读课文。学生度词语卡片,纠正字音;指名试读课文。2、分组讨论: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和结果怎样?指名说一说,讨论结果。学生踊跃回答。新- 课-标- 第- 一-网指名学生讲故事。指名学生读课文。读出自作聪明的语气。学生用“掩耳盗铃”说一句话。作业1、小黑板:选择成语填空掩耳盗铃 亡羊补牢 揠苗助长现在许多家长望子成龙,不顾孩子实际,让孩子学这学那,这真是( )!我发现了自己的错误,赶紧改正,还算( )吧!有的同学做练习册上的题目,照抄后面的答案,这不是( )、自欺欺人吗?2、你喜欢读寓言吗?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从哪儿知道的?3、选择作业: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找几个小伙伴,把这个故事演给别人看;把你课外看到的其他寓言故事讲给同学们听;用“掩耳盗铃”说一句话并背诵这则寓言。板书设计掩耳盗铃自作聪明十分愚蠢教学反思课题21寓言二则画蛇添足课型新授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的生字、会写本课的生字。2、懂得文字、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本文的寓意。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成语“画蛇添足”的意思。并用这个词说一句话。4、诵读这则寓言。教学重点理解这则寓言的内容用寓意。教学难点能用“画蛇添足”说一句话。 第一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掩耳盗铃,他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今天我们来学习画蛇添足这则寓言。二、学习目标1、会写3个生字。2、懂得字、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寓意。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成语画蛇添足的意思。并用这个词说一句话。4、有感情地诵读这则寓言。三、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1)读“祠”、“赐”、“谓”(2)解释两个“引”的意思 。(3)说说句子大意:“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四、重点、难点与目标完成过程1、点名诵读“画蛇添足”。2、串讲课文 2、用“画蛇添足”说一句话。3、齐读课文。4、举例生活中与之相同的例子,并谈谈你从文中受到的启发。w W w .x K b 1.c o MX k B 1 . c o m用自己的话说出成语画蛇添足的意思。并用这个词说一句话。4、有感情地诵读这则寓言。诵读“画蛇添足”。用“画蛇添足”说一句话。齐读课文。举例生活中与之相同的例子,并谈谈你从文中受到的启发。课堂小结画蛇添足:事情已经完成了,再做多余的事,不仅无益,而且有害。画蛇添足是讽刺寓言,有生动的喜剧情节,活泼风趣,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忍俊不禁,并从中体会其蕴含的道理。作业1复习字词,熟读课文。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并写出句子的大意。未成,一人之蛇先成,夺卮酒,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板书设计画蛇添足做了多余的事情反而不恰当教学反思课题22 齐天大圣课型新授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词,会义10个生字(包括2个多音字),会写8个生字,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初步感受古典文学的语言特点。感情个性鲜明的语言描写,了解名著中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3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学会读书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主学习的能力。4体会作为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的语言美和作者丰富的想象力。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孙悟空战胜天兵天将被封为“齐天大圣”的经历,感受其形象,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学会阅读名著的方法。教学难点本文有词语与现代汉语有区别,因此,要先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进而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教学的难点。 第一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1、情境导入(1)播放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主题曲。(2)谈一谈你对孙悟空的了解。引出新课。2、处读课文,了解大意,扫清字词障碍。(1)大声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不动的地方画出来。(2)边读边想,文章写了什么事?3、交流学习情况。(1)会认御、陛、霄(2)会写字注意写法。(3)词语结合上下文来理解。4、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孙悟空怎样打败哪吒的?5、小结:从孙悟空反下天庭,打败哪吒封为“齐天大圣”可以看出孙悟空具有怎样的一个性格特点?6、课后作业:阅读西游记。收集西游记中的故事,特别是有关孙悟空的故事。准备召开故事会。学生认真听。谈体会。大声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不动的地方画出来。交流学习情况。新 课 标 第 一 网用自己的话说说孙悟空怎样打败哪吒的?学生汇报,相互补充。学生汇报,相互补充。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1、导入上节课我们对课文有了持不的了解,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2、明确学习目标。(1)感受古典文学的语言特点。感悟个性鲜明的语言描写,了解名著中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2)掌握读书的方法,特别是阅读的方法,展开想象和创造的翅膀。http:/www .xkb1. com3、自由读课文,你喜欢哪些词语、句子?画下来。说理由。有感情地读下来。4、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这些段落。(1)众猴向孙悟空报告祸事来了!(2)他戴上紫金冠,披上黄金甲来。(3)巨灵神垂头丧气。5、本课讲了一件什么事?体现出主要人物怎样的特点?那些地方看出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读课文。6、概括读书的过程,总结读书的方法。7、你知道了西游记这本书的哪些知识?除了书上介绍的,你还知道哪些?你还想知道哪些?自由读课文,你喜欢哪些词语、句子?画下来。说理由。有感情地读下来。学生交流,有感情地朗读,相互补充。学生交流学生由浅入深的读课文。板书设计22齐天大圣敢作敢为、勇敢、神通广大(个性化的动作、语言描写)教学反思课题23 苏武牧羊课型新授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的10个生字,会写本课的8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给课文加小标题。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教学准备 第一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导入:欣赏歌曲苏武牧羊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民歌,歌曲里歌唱的苏武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汉武帝时,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正如歌曲所唱,苏武历尽艰辛,持节不屈,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光耀千古的英雄。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苏武,走进他充满血泪而又辉煌无比的人生。X k B 1 . c o m(板书课题:苏武牧羊)二、预习检查,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会写的字,上下结构的字要注意下下紧凑,下面稍大;左右结构的字,要注意左右的宽窄。(2)词匈奴 单于 旌节 旷无人烟2想想课文主要说了什么事?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1苏武是怎样的一个人?把描写苏武言行的句子找出来细读书,指名读、分组读、齐读,体会苏武的品格。2结合自己找出的句子,说说自己的感悟,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独特的理解。(把找出的句子读一读,谈谈自己的理解,教师适时指导点拨)重点句子、词语的指导:(1)“我身为汉朝使者,让我投降,就是玷污了我的使命,绝对办不到。”(2)渴了,就用手接着从门缝里飘落进来的雪花止渴,饿了,就撕下身上的羊皮毡片充饥。(在行动上感司苏武为守节而表现的贫贱不能移的民族气节和坚强的意志)(3)苏武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汉朝的使臣,念念不忘没有完成的使命,盼望着有一天能够带着旌节返回到故乡。3拟小标题,理清脉络本文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下面请同学们给文章的情节添加小标题,以此把握文章的脉络。(1)学生各自提出自己概括的小标题(2)全班进行讨论筛选,评选出最佳小标题。要求:小标题要准确概括情节变化,并尽量展现人物性格特点,同时注意语言的通顺凝练。二、1学生分小组在课前预习基础上自由读课文,疏通字词。(1)字会认的字:匈、(单)、郎、刑、玷、污、窖、毡、羔、昭会写的字:匈、奴、臣、郎、污、羔、忠、贞回答:课文主要说了什么事?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指名读、分组读、齐读,体会苏武的品格。结合自己找出的句子,说说自己的感悟在行动上感司苏武为守节而表现的贫贱不能移的民族气节和坚强的意志新 课 标 第 一 网学生各自提出自己概括的小标题全班进行讨论筛选,评选出最佳小标题。板书设计苏武牧羊1互派使者,释放使臣。2出使匈奴,祸及汉使。3含雪吞毡,矢志不渝。4北海牧羊,忠贞如一。5汉匈和好,请还苏武。6历尽艰难,发白归汉。作业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导入让学生讲苏武牧羊的故事。让学生思考苏武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苏武牧羊。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本文讲的是汉朝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胁利诱坚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迹,生动刻画了一个“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作者是怎样写这个人物的呢?新 课 标 第 一 网二、明确教学目标1分析人物性格,重点剖析苏武的性格特征,体会苏武的人格魅力。2体会苏武身上表现出来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三、分析人物,总结手法1学生初步总结苏武的人物性格。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忠贞不渝、坚忍不拔2教师引导学生从细节描写入手,深入挖掘人物的性格特征。3学生讨论:文章并不具体描述苏武的每一事迹,而是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对单于劝降和北海牧羊的生活部分就描写得特别详细。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处理,用意是什么?参考答案:这两部分最能表现苏武的气节,所谓“真金不怕火炼”,面对威逼利诱,面对死亡威胁,多少所谓的英雄好汉都经受不住考验而变节投降,而苏武始终如磐石般坚定,宁死不屈,忠贞不渝。4学生仔细研读单于劝降苏武这部分内容。(1)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个性化的语言。(2)学生分别总结苏武的性格特征,再次感受苏武的人格魅力。四、学生总结文章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1详略得当的情节安排。2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3次要人物的对比、衬托。文章里个性鲜明的各种人物对苏武也起了对比映衬的作用,请同学们把文章里各种人物的性格和苏武作一个对比,看看他们的映衬分别凸现了苏武怎样的性格特征。4学生讨论、分析、总结。(1)张胜投降。(2)苏武面对匈奴的奴降始终愉国家的利益为先、保持着可贵的民族气节。5教师小结:在各种人物的对比映衬下,我们看到了一个丰满立体的苏武,他有清醒的外交意识,特人接物不卑不亢,面对威逼利诱忠贞不二。苏武的这些性格在那些或屈降的人物的对比下,更加具有震撼人心的人格魅力!新 课 标 第 一 网学生讲苏武牧羊的故事。让学生思考苏武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新 课 标 第 一 网学生初步总结苏武的人物性格。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忠贞不渝、坚忍不拔学生讨论:文章并不具体描述苏武的每一事迹,而是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对单于劝降和北海牧羊的生活部分就描写得特别详细。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处理,用意是什么?学生仔细研读单于劝降苏武这部分内容。(1)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个性化的语言。(2)学生分别总结苏武的性格特征,再次感受苏武的人格魅力。学生总结文章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学生讨论、分析、总结。(1)张胜投降。(2)苏武面对匈奴的奴降始终愉国家的利益为先、保持着可贵的民族气节。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重点分析了苏武的性格特征,我们为这样一个不卑不亢、忠贞不渝的苏武深深感动。同时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