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唐闸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 大一统汉朝》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江苏省南通市唐闸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 大一统汉朝》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江苏省南通市唐闸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 大一统汉朝》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江苏省南通市唐闸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 大一统汉朝》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江苏省南通市唐闸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 大一统汉朝》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南通市唐闸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 大一统汉朝教案 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知识方面: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有:西汉建立的时间、开国皇帝、都城;汉高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措施;文景之治;七国之乱。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有:汉武帝的用人政策;“推恩令”;盐铁专营,五铢钱;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办太学。通过对“光武中兴”的了解,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能力方面:通过了解外戚宦官专权的原因和影响,黄巾起义的经过、特点,培养学生利用历史资料分析社会问题的技能。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西汉初年,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汉初休养生息政策措施的实施与文景之治局面出现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了解汉武帝用人政策、兴办太学的做法等,认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后世封建统治思想的影响。通过比较秦朝征收泰半之税,即农民要将收获物的2/3以上交给国家,而汉文帝薄赋劝农,田租仅为三十税一,评价文景之治,使学生理解“治世”的概念。通过学生回答光武中兴的背景、措施、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学生阅读理解黄巾军预言,使学生认识到黄巾起义的有组织有准备的特点,培养分析历史古文资料的技能。思想方面:通过对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的学习,培养学生形成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认识到西汉社会经济之所以得到恢复发展,是在秦末农民战争的推动下,由于汉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和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要从思想上明确一个道理:经济上的发展是大一统的物质基础,国家的统一是国家强盛的先决条件。通过本课的教学以,使学生了解到汉武帝的大一统是西汉强盛的顶点,同时要认识到经济上的发展是大一统的物质基础,说明国家在政治上的统一是实现强盛的重要原因。对待汉武帝要辩证地认识:他作为一个封建帝王,确是雄才大略,更可贵的是他有勇气承认错误。光武中兴的出现说明在封建社会统治者清明的政策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时反映出人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所产生的巨大的生产力。外戚宦官专权、黄巾起义使我们看到我国封建社会不仅有辉煌的一面,但也有君主专制带来的腐朽、落后的一面。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和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难点:汉初封国与西周封国的比较。对汉武帝大一统措施的理解及评价。三、教学思想: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与对比分析,从而初步培养学生通过分析历史现象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 【知识网络】 四、教学过程:复习导入: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短命王朝,它迅速灭亡的原因是什么?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什么战争?结果如何?公元前202年,在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之争的废墟上,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出现了强大的汉朝。你知道汉朝为什么分为西汉和东汉吗?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西汉初年将相出行乘坐牛车而不坐马车?后来为什么又会出现了“文景之治”?你知道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吗?为什么在汉武帝统治时期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 你知道董仲舒吗?为什么他的陵墓叫做“下马陵”?西汉时期的“太学”和我们今天的大学是一回事吗?文景之治1、休养生息的原因和措施教师先解释何为休养生息,即在社会大动荡或长期战争之后统治者实行的宽刑薄赋政策,以保养民力,增殖人口,达到恢复和发展经济、稳定统治的目的。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使西汉经济迅速恢复发展,稳定和巩固了汉朝的封建统治秩序。这种统治措施,使统治者、劳动人们皆大欢喜,到惠帝、吕后两朝,经济逐步恢复,到文景年间,社会经济全面回升,出现了治世局面-文景之治。2、文景之治汉文帝与景帝共在位39年,实行轻徭薄赋、奖励生产、与民休息的措施,使得社会安定,人民负担进一步减轻,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后世对之评价较高,把这样的治世称为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什么是大一统,即中央加强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统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汉武帝时能实现大一统,决非偶然,如果没有从高祖文景之治,近半个世纪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如果没有景帝时平定七国之乱,奠定了巩固的政治基础,恐怕大一统的局面是不可能出现的。大一统的局面出现,也和汉武帝这个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的统治措施密切相关。结合课文,并提供大量的图片和文字资料(部分见相关资料和媒体资料),由学生分组讨论归纳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采取了哪些措施,为什么,教师逐条和学生分析讨论。 汉武帝 汉代讲学图什么是“光武中兴”?“强项令”是谁?外戚和宦官在东汉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东汉政权是怎样衰落的? 强项令 跋扈将军例如关于重视人才的内容,学生可根据材料介绍一两个下层人物,突出汉武帝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关于推恩令的内容,在学生讲述后,教师可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再补充强调:诸王除了嫡长子继承王位、爵号外,可以推恩,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由皇帝定封号。这样,可以使一个大王国分割成许多小侯国,使王国封地越来越小,权力越来越分散,大大削弱王国同中央对抗的实力。后来,汉武帝又用其他方法如酌金夺侯等,逐步夺去王侯的爵位,彻底解决了王国问题。为进一步加深理解,教师可让学生把推恩令与景帝平定七国之乱作比较,进一步分析它的巧妙之处。关于盐铁经营权由中央专卖和取消地方铸币权,教师可从国家税收和商品交换的角度提问此项措施的必要性。可回顾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的原因,提醒学生学会类比及前后知识的联系。教师也可联欧元的出现进行讲述。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内容,可以在学生讲完后,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背景,如何评价这一措施。锻炼学生学习在历史情境中思考问题。最后,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综述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并逐条列出来,既作为板书,又可作为本目小结。西汉的衰亡东汉的建立和结束本目内容虽为小字,但建议教师配合媒体资料的图片简单讲解。例如:介绍王莽,他如何篡位,改制背景及失败,绿林、赤眉起义推翻王莽政权。1、光武中兴(老师提问,学生阅读书上内容,可互相讨论得出答案)问题:刘秀在哪些方面调整了统治政策?可分为哪几条?每一项措施分别有什么效果?为什么后人称为“光武中兴”?(1)释放奴婢。(2)三十税一。(3)精兵简政。(4)废除苛法。(5)整顿吏治。西汉后期至王莽时期残破的社会局面,经过光武帝刘秀十多年精心治理,转变为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如人口由东汉初年的1000多万,增加到2100万。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他使衰败的汉朝重新振兴,所以谥号“光武”。历史上称他统治的时期为“光武中兴”。2、外戚宦官专权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使东汉统治腐败。祸不单行,东汉末年灾荒连年,出现水灾、旱灾、蝗灾。人民忍无可忍终于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3、黄巾大起义河北巨鹿人张角是太平道的首领。张角利用“太平道”,通过传教和治病进行宣传和组织;经过十几年,参加人数达几十万。起义前张角提出了预言,下面来看“黄巾军预言”,你能理解它的含义吗?(引导学生分析“苍天”、“黄天”“天下大吉”分别代表什么?简单介绍甲子的含义指184年。)从预言上反映出起义明确了斗争目标“黄天当立”,起义时间“岁在甲子”,是有准备的起义。184年,张角领导农民几十万人起义,起义军头裹黄巾,称为黄巾军。他们攻占城市,焚烧官府,捕杀官吏。东汉统治者在起义军的进攻之下惊恐万状,坐立不安,调集全国部队镇压起义军。在东汉军队和地主武装的联合进攻下黄巾军主力经过九个月的英勇战斗,最终失败了。经过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东汉政权土崩瓦解,名存实亡。【学习探索】 1.史书记载,汉朝初年,汉高祖刘邦上朝时找不到纯一色的四匹马,大臣上朝时只能乘牛车。而在汉武帝时期,百姓都很富裕,国家粮仓装满粮食,国库钱币充足。你能向同学们说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吗? 2.如果你是一位汉朝的政治家,你会劝说汉武帝接受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政治主张来治理国家?为什么? 3.制作并完成下面的表格,以便梳理知识,培养比较归纳能力。思想家思想主张的相同点思想主张的不同点在政治上的影响韩非子 董仲舒 4.本课知识点较多,特别是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光武帝这几位皇帝为巩固统治采取的措施和作用。你可以根据他们在位的先后次序,设计一幅历史线索图,形象直观地进行归纳。【自我测评】一、选择题 1.哪位皇帝在位时,西汉处于鼎盛时期?() a.汉高祖b.汉景帝c.汉武帝d.光武帝 2.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它的主要教材是() a.儒家经典b.道家经典c.法家著作d.墨家著作 二、辨识题 下列三幅西汉和东汉的关系图中,哪一幅是正确的?请说出理由。 三、思考题 想一想,什么是“大一统”?汉武帝的哪些措施促进和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资料参考】 推恩之令及酎金夺爵 刘邦建立汉朝后,不断分封自己的子弟为王。这些诸侯王可以自己任命封地内的官吏,征收赋税,实际上成为独立的王国。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联合楚、胶西等国,发动叛乱。汉景帝在平定七国之乱后,加强了对这些王国的控制。 为了进一步消弱封国势力,公元前127年,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允许诸侯王推“私恩”把王国土地的一部分分给子弟为侯。这样,通过不断分出更小的侯国,各诸侯国实际上已经自行解体了。诸侯王问题解决后,全国还有列侯百余。汉制每年八月举行饮酎() 大典,诸侯王和列侯献“酎金”助祭。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以列侯酎金斤两成色不足,削夺106个列侯的爵位。至此,汉政府完全消除了地方对中央的威胁。 缇萦上书救父汉文帝废除肉刑,与一位叫缇萦的女孩有关。名医淳于意被人陷害,将受肉刑。他的小女儿缇萦跟随父亲来到长安,上书文帝,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