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响水中学高一语文我与地坛 教案 苏教版教学目标:1.理解、评价史铁生对“生命”、“苦难”以及“欲望”的哲理性感悟;2.体会课文景物描写的特点,领会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1.理解史铁生对“生命”和“欲望”的哲理性感悟;2.体会课文景物描写的特点,赏析作者语言。教学难点:理解评价史铁生对“生命”、“苦难”以及“欲望”的感悟。教学方法:教授法,诵读法,讨论法。课型:教读课课时:2课时教具:自作powerpoint课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 教学要点:1.理解课文对“生命”和“苦难”的感悟的内容。2.把握课文景物描写的特点,领会语言特色。二、导入:(电脑显示“贝多芬”的图片)同学们一定知道这是世界著名音乐家贝多芬,他不幸耳聋后,喊出“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的誓言,作出不朽的伟大乐曲命运交想曲,当中洋溢着一种抗争命运的激情。我们今天学的文章同样洋溢着一种抗争命运的激情,这就是我与地坛(板书)。三、作者简介:史铁生(1951-),生于北京,18岁赴陕西插队。20岁时,因腿疾住进了医院,那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他在做了七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1983年他发表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现为专业作家。作品以关注人生的独特主题和风格引人注目。代表作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欢树我与地坛等。(电脑显示作者简介和照片)四、介绍地坛:地坛,又称方泽坛。建于明代嘉靖九年,即公元1530年,是明清两帝祭地的场所,也是我国最大且是唯一现存的祭地之坛始建时,坛外辟有护坛一千四百七十六亩,坛内总面积六百四十亩。曾经一度荒芜,后来政府修葺整理为地坛公园,现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地坛的整个建筑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端庄、雄伟、别具一格。从整体到局部都遵照我国古代“天圆地方”、“天青地黄“天南地北”、“龙凤”、“乾坤”等传统观念和象征传说够思设计的。地坛现存方泽坛、皇祗室、宰生亭、斋宫、神库等古建筑。(电脑显示地坛公园的图片。)五、阅读第一部分回答1阅读课文,说说作者如何把他和地坛联系起来的?作者是怎样去地坛的?(用原文回答)明确:“摇着轮椅”。作者为什么“总是”去?(用原文回答)明确:“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他到底怎么了?他在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他想要逃避?(用原文回答)明确:“在最狂妄的年龄上忽然残废了双腿,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作者认为自己和地坛之间有“缘分”,有“宿命的味道”,如何理解?明确:一是“我家离地坛很近”,而且搬家是“越搬离它越近”;二是园子荒芜冷落,而“我”也因残废而被社会遗弃,同病相怜。阅读课文第一节与第五节第一句话,说说作者与地坛的遭遇有何相似之处?(电脑显示)地坛 作者荒 双腿芜 残废同病相怜被人冷落被社会遗弃2.第一部分有几处关于地坛的景物描写?明确:三处。(全班诵读第三段、第五段的景物描写部分)这两段的地坛的景物有什么特点?(用主谓短语概括) (电脑显示)琉璃剥蚀 朱红淡褪 柏树苍幽 草藤茂盛 高墙坍圮 雕栏散落 残阳 正红废园 沉静蜂飞 蚁动 瓢虫升空 蝉脱露珠滚动 草木竞相生长 古旧 荒芜 特点 生生不息荒芜但并不衰败明确:园子无人看管,大部分都沉寂,犹如无人烟的原野。但地坛里的卑微的草木昆虫,并不介意所居之地的荒芜,仍然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顺其自然地活着,正因为有他们的存在,地坛拥有了丰富的生命意蕴,因此荒芜但并不衰败。3.作者在园中思考了哪些问题,得出了什么结论?明确:关于死的事;为什么要出生;怎样活。结论:一个人,出生了,这就是一个不再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概括为:生是一个不可以辩论的问题,而死也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既然生不由自己决定,死也不该由自己决定。所以,我虽然双腿残废了,但不应该消极,而要顺其自然地活下去。)4.作者解决了生和死的问题,可是他还有一个问题,那是什么问题?明确:怎样活。全班同学朗诵六个“譬如”句,概括景物特点。(电脑显示)落日灿烂 雨燕高歌 孩子的脚印、苍黑的古柏 草木泥土的气味、落叶的味道你们从这些景物中体会到什么?明确:六个“譬如”,调动了味觉、视觉、嗅觉和听觉,从落日的灿烂、雨燕的高歌、孩子的脚印、苍黑的古柏、暴雨中草木泥土的气味、秋风里落叶的味道中,有一种生命的激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生命的热爱。问:这几句解释了古园形体被肆意雕琢,有些东西却不能改变,请联系作者经历、遭遇说说文句的含义是什么?(电脑显示)地坛 肆意雕琢 不能改变 身残志坚我 身体残疾 精神不变第二课时一、 教学要点:继续赏析课文,理解作者对“欲望”的体会。一、阅读第二部分回答。1.写作给作者带来哪些快乐与痛苦?他又想到什么?(用原文回答)(电脑显示)高兴 整整一宿高兴得没合眼中魔 想写得更多 想得到别人的肯定 欲望恐慌 担心文思枯竭悟出道理:人真正的名字:欲望。2.作者如何看待欲望?明确:人性的本质就是欲望。消灭欲望,也就消灭了人性。历史上,人类的进步是很多欲望推动的,但灾祸不少也是欲望造成的。因此,它既是“罪孽”,又是“福祉”。二、讨论思考:(学生的答案可能丰富多彩,让他们畅所欲言,然后教师总结。)1.学完这篇课文后,同学们对人生、苦难有没有新的感受?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生活、苦难之间的理解。明确:有句话这么说“只有经历痛苦,人才能变得深刻;只有经历痛苦,人生才变得辉煌;只有经历痛苦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史铁生历经苦难,对痛苦有刻苦铭心的体验,但经过一番深刻的思索后,明白面对苦难,不能逃避,不言放弃,要勇于向命运挑战,让生命重新充满生机。2.我与地坛包含着作者对生、死非常深刻的思考:“一个人,出生了,这就是一个不再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你们对于生和死有过自己的思考吗?结合亲身的经历、体会,试简述你的感受。明确:生,如果只为等死,人其实早已死去。3.史铁生说:“人真正的名字是:欲望。”人一生中总是充满着各种欲望。请联系生活,谈谈你对欲望的理解。明确:欲望本身没有好与坏的问题,关键是你对待它的方式和内容。三、布置作业:1.人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放心餐饮工程建设方案(3篇)
- 2025年度医护人员针对性普法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共九套)
- 牧场安全生产培训会简报课件
- 聊城教资面试题库及答案
- 安全教育培训销售课件
- 矿山行业面试题库及答案
- 科学防疫面试题库及答案
- 农业产业园项目2025年市场推广策略与可行性评估报告
- 2025年罕见病药物研发激励政策与医药产业政策创新的探索报告
- 2025年农业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园区产业园区农业信息化与智能化发展机制研究报告
- 振动型式试验报告范本
- 草木染色的工艺及步骤
-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第5版) 课件全套 第1-8章 网络媒介的演变-网络传播中的“数字鸿沟”
- 蚂蚁搬家游戏活动方案设计
- 配电终端功能构造
- 融资风险评估报告
- 画法几何及土木工程制图课件
- 第2课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哲学与人生》(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2023免拆底模钢筋桁架楼承板图集
- 云计算技术基础应用教程(HCIA-Cloud)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成人学士学位英语1000个高频必考词汇汇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