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大丰市万盈第二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次双周练试卷 语文版.doc_第1页
江苏省大丰市万盈第二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次双周练试卷 语文版.doc_第2页
江苏省大丰市万盈第二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次双周练试卷 语文版.doc_第3页
江苏省大丰市万盈第二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次双周练试卷 语文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语文第三次双周练试卷一、积累运用(67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 )a.烙印(lo) 澎湃(pi) 抽穗(su) 脑髓(su) b.要塞(si) 脸颊(xi) 地窖(jio) 纤维(qin) c.剔透(t) 灵柩(ji) 倔强(ju) 嫉妒(j) d.胆怯(qi) 鲜为人知(xin)发绺(li) 叱咤风云(ch) 2.下面这段话中,没有语病、表意正确的一句是(3分)( )a.电影爸爸去哪儿的热映引发了人们对中国式家庭教育的热潮。b.我们从心里由衷地感谢老师多年来的默默付出。c.有没有正确的环保观,是低碳生活能否实现的关键。d.通过比赛,使同学们增进了友谊,锻炼了身体。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炙手可热的“双十二”促销活动让网络卖家大赚一笔。b.莫言每次去集上听书回来,都会把白天听到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母亲听。c.连续多日的雾霾让全国各地的交通事故如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d.扬州每年都在植树,润扬森林公园的树木已是鳞次栉比,鸟儿们也回来了。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c )(3分)去年暑假,爸爸带我去潜山爬山。 ;山顶上,电视塔高高矗立,煞是雄伟。a.这里的景色真美!山脚下,温泉河静静流淌,碧波粼粼b.这里的景色真美!山脚下,静静流淌的温泉河,碧波粼粼c.那儿的景色真美!山脚下,温泉河静静流淌,碧波粼粼d.那儿的景色真美!山脚下,静静流淌的温泉河,碧波粼粼5.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完成练习。(14分)当阳光灿烂时,远处方山如屏,秦淮似带;近处村舍相望,田圃纵横,道路津梁,行人车马,无不纤细入微,仿佛眼前展开了一轴工笔长卷。而当日出日没之际,在晨烟夕雾的迷蒙中,城犹潜蛇,山若伏鳖,馆阁楼台,隐约参错,远峰近树,依稀可辩,人们又好像面对着大副的泼墨山水。无论是春夏秋冬、风霜雨雪,大自然都在向人们展示它那变幻无穷的奇妙景色。(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4分) 纤细( ) 参错(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并加以改正。(4分) 改 改 (3)请从语言特点的角度赏析上一段话,不少于30字。(6分) 6.默写 (每空2分,共20分)(1)曲径通幽处,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2) ,凭轩涕泗流。 (杜甫登岳阳楼) (3)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 ,我咬紧了牙, 。 (4)横眉冷对千夫指, 。 (鲁迅自嘲) (5)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 。(6) ,伐木工人正在回忆他亲切的笑语。周总理,你在哪里(7)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题: (8)阎伯理黄鹤楼中具体描绘黄鹤楼外观的句子: , 。7.名著阅读。(6分)“他一直讲到晚上,临走的时候,他和蔼地和我告别,我才知道他并不凶恶,也不可怕。我一想起他曾这么无情地毒打我,就难过地流泪,并且总也忘不了这件事。”这段文字出自童年,纵观全书,文中的“他”最主要的性格特点是 ;“我”这次被他无情毒打至昏死是因为 (事件);但茫茫黑暗中也有给了“我”力量和支持的人,如在“我”挨打时用自己的胳膊帮“我”挡着树条子的 。8.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15分)随着手机在中国普及率的快速提高,越来越多的同学拥有了手机。这给我们带来很多便利,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和思考。为此,某校学生会成员就中小学生使用手机问题展开调查。请你根据他们这次调查活动中获得的资料,回答后面的问题。资料一:某媒体报道:一家人聚餐,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聊聊天,但面前的孩子们却个个抱着手机玩。受到冷落的老人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了席。 资料二:南昌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主任游志鹏说,孩子们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眼睛得不到休息,睫状体长期处于痉挛状态,对眼球发育会产生影响,容易造成近视;经常盯着电子屏幕,长时间不眨眼,孩子容易患上干眼症;电子产品产生的辐射对孩子身体也很不利。 摘自2013年6月5日中国青年报资料三:大部分中学生把手机当成能收发信息、能玩游戏、能上网、听歌曲、收发图片的“迷你”电脑,由此带来一些弊端是:很多同学都对短信息上瘾,把各式各样的短信发来发去,甚至在课堂上交头接耳地交流各自收到的有趣的消息。有些同学甚至把手机带进考场,利用手机短消息来作弊。部分控制力不强的中小学生沉迷于手机黄色信息。 摘自海口市琼山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报告手机对青少年的危害资料四:周日晚上,中学生乐乐和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期间她一直低头玩着手机,兴奋时还笑出声来,旁若无人。母亲责怪她没和家人聊聊在学校的近况,埋怨道:“现在的孩子,一个个都是手机不离手,到哪里一坐下来就开始玩手机,也不知道在玩什么。”父亲也感叹道:“唉,怪不得网上流行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1)阅读上述四则资料,你认为中小学生过多使用手机有哪些弊端?请概括出三点。(6分) (2)中小学生该不该带手机进校园?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 (3)请你在正确理解材料四画线句含义的基础上,以乐乐好友的身份,写一段劝说乐乐的话。(5分) 二、阅读理解(33分)(一)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8-9题。(10分)登岳阳楼 望洞庭杜甫 刘禹锡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湖光秋月两相和,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潭面无风镜未磨。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遥望洞庭山水色,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白银盘里一青螺。注:潭面:指湖面。 镜: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9.用自己的语言生动描述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所展现的画面。(4分)答: 10. 同样是远眺洞庭,二位诗人有怎样不同的心境?(6分)答: (二)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23分)宣纸 宣纸的原产地是安徽省泾县。关于宣纸的起源,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传说。东汉安帝建光元年(121年)发明造纸技术的蔡伦离世后,他的弟子孔丹在皖南以造纸为业,很想造出一种世上最好的纸,为师傅画像修谱,以表怀念之情,但年复一年难以如愿。一天,孔丹遇见一棵老的青檀树倒在溪边,由于终年日晒水洗,树皮已腐烂变白,露出一缕缕修长洁净的纤维,孔丹取之造纸,经过反复试验,终于造出一种质地绝妙的纸来,这便是后来有名的宣纸。宣纸中有一种名叫“四尺丹”的名贵品种,一直流传至今,就是为了纪念孔丹。“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宣纸具有洁白稠密、韧而能润、搓折无损、润墨性强等特性,并有独特的渗透性能,利于笔挥墨运,一笔落成,深浅浓淡,墨韵清晰,正是宣纸的这些性质而使中国书画艺术具有了一种独特性。宣纸具有很强的弹性和韧性。将生宣揉成一团之后还可以展平,经过熨烫,依旧可以恢复平展如初的原貌。所以即使是作品皱痕起伏,经过装裱之后,也会平展如新。如书法工艺中的拓片,当薄薄的宣纸贴在凸凹不平的碑文、器皿的表面时,任凭反复敲打,宣纸依然能够保持伸缩自如,裂而不断的完美状态。到商店里购买宣纸时,当水滴在宣纸上,落在纸面上的水滴逐渐向四周扩散的就是生宣,而水滴落在纸面上没有立即扩散或不再扩散开的就是熟宣,这是检验生宣与熟宣的简单方法。我们把生宣显现的这种水滴逐渐向四周扩散开来的现象称做湿染性特性,生宣具有较强的湿染性,使得书写时困难加大。因此,书法实践作为一种提高人生修养的实践行为,需要漫长的修为才能达到期待的目标。这种湿染性现象,它可以锻炼书写者内在的涵养和自我内聚力,同时,也是检验书写者耐心和品格的途径所在。生宣除具备湿染性之特性之外,还具备较强的吸墨性能。生宣具有的湿染性由水的特性引发,用淡墨书写产生的湿染性现象比较明显,用浓墨书写产生的湿染性程度相对减弱。宣纸的吸墨性与其内在的构造以及所用墨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这种极其细小的“墨颗粒”与宣纸内部纤维“管道结构”完美融合后留下了墨流走了水。待墨迹晾干后,把晾干字迹后的生宣纸泡在清水里,即使泡上半天,着墨的生宣纸也不会发生跑墨现象,即墨汁不会因为水的浸泡而发生墨汁化开的问题,这种现象就是宣纸具有胶着性能的表现所在。生宣纸具有的胶着性与前面说到的吸墨性有内在关系,这种胶着性还是因为生宣纸具有较强的吸墨性,即使你用干燥的写过字的生宣纸擦湿手,手上通常也不会沾染墨迹。宣纸在生产的过程中,最大程度剔除了性质不稳定的木质素、蛋白质等元素,保留下来的几乎全是相对稳定的纤维,这种持久性不招惹虫蛀,它是自古以来可以保存时间最长的纸质载体。宣纸可谓“水走墨留”、“寿纸千年”,至今人们依旧用宣纸作为书写和书画创作的专用纸。11.文章先后从宣纸的弹性和韧性 等五个特性做了说明。(8分)12.第节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5分)_13.第节画波浪线句子中 “通常”一词能不能删除,为什么?(5分)_14.节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5分)答案1.a 2.c 3.b 4.c7. 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我把白色桌布染上了色小茨冈8. (1)过多使用手机,减少了人们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