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大丰市南阳中学高一历史 国庆假作业2.doc_第1页
江苏省大丰市南阳中学高一历史 国庆假作业2.doc_第2页
江苏省大丰市南阳中学高一历史 国庆假作业2.doc_第3页
江苏省大丰市南阳中学高一历史 国庆假作业2.doc_第4页
江苏省大丰市南阳中学高一历史 国庆假作业2.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阳中学2014年秋学期国庆假历史作业2一、选择题1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指用草做成的狗形,供祭祀用)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与此引文最为接近的观点是()。a“仁者爱人” b“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c“与人为善,暖于布帛” d“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2. 孔子看到鲁国季氏用了天子的乐舞,便愤然谴责道:“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则材料反映出孔子的思想之一是( )a.仁者爱人 b.忠恕之道 c.克己复礼 d.中庸之道3 2011年3月温总理在廉政工作会议上强调:“国之命在人心,制度和体制改革的立足点应在于解决人民的怨气,实现人民的愿望。”下列思想与温总理认识有相似性的是()。a儒家的“仁政”“德治” b墨家的“兼爱”“尚贤”c儒家的“礼治” d法家的“法治”“变革”4.孟子说:“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对上述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是对孔子思想体系核心部分的继承与发展 其主张有利于当时社会生产的发展,有进步意义 客观地反映了战争频繁年代人民对安居乐业的渴望 站在平民立场上提出了分给农民土地的思想a. b. c. d.5. 儒、道、墨、法四家是先秦诸子学说的重要流派。下列语句中最符合道家思想的是( )a.兼相爱,交相利 b.仁者爱人c.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 d.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6. 易中天教授在百家讲坛中以“两面三刀”来概括法家思想的特点。“两面”指的是赏、罚,“三刀”指的是( )a.法、智、信 b.仁、义、礼 c.法、术、势 d.法、智、权7下图反映的内容所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 b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c构成了2 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d使儒学成为朝廷选官的考查标准8.学完“百家争鸣”历史后,某班几名同学将本班任课老师“对号入座”,你认为其中不恰当的是( )甲:历史老师关爱学生,教育我们要和谐相处,有儒家的风范乙:英语老师着装时髦,特别讲究师道尊严,这是墨子的做法丙:语文老师给我们充分的自主权,极少干预,深得老子真传丁:数学老师是法家弟子,期初他就制定了班规,并严格执行a.甲 b.乙 c.丙 d.丁9在电视剧汉武大帝中,年轻的汉武帝举贤良对策,起用许多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其中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受到重视。以下关于董仲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b将诸子百家中的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c提出“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宣扬“君权神授”d晚年辞官回家,著书立说,著有四书章句集注10.在反映中国古代历史的电视剧中,常有“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一语。“奉天承运”这一说法的最初提出者应是( )a.孔子 b.荀子 c.董仲舒 d.朱熹11十二五规划决策时坚持把民生利益放前头,显示了沉甸甸的百姓分量。下列主张不能有效体现上述理念的是()。a仁政 b为政以德 c兼爱、节用 d克己复礼12和谐社会的构建强调以民为本,而“民本”的思想自古有之。下列言论中对于建设和谐社会没有启迪作用的是()。 a“政在得民” b“民贵君轻”c“存百姓”的思想 d“为政之要,惟在得人”13.冯天瑜等著的中华文化史对董仲舒学说的评价有这样一段描述,“董仲舒学说的消极影响也是严重的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进取、上下尊卑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以下哪一学说对上述的影响最大( )a.“大一统”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三纲五常” d.“天人感应”、“天人合一”14和谐思想在中国古已有之,下列几本书中可以帮助同学们加深对其了解的有()。a b c d15 “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出当时的教育()。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 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d注重儒学伦理道德16古代某学者曾在白鹿洞书院讲学,后人赞之为:“反躬践实,穷理致知,传二程而分流;讲学授徒,著书立说,配十哲永馨。”此人应是()。a孟子 b董仲舒 c朱熹 d李贽17.康熙称赞他说:“文章言谈之中,全是天地之正气,宇宙之大道。朕读其书,察其理,非此不能知天人相与之奥,非此不能治万邦于衽席,非此不能仁心仁政施于天下,非此不能内外为一家。”康熙盛赞的“他”指的是( )a.孔子 b.荀子 c.董仲舒 d.朱熹18.潜伏使“潜伏”一度成为流行词,而真正说出潜伏真谛的经典台词是:“在特殊的环境下面,什么都可以灵活应变,但是信仰绝不能变。”历史上的南宋文天祥也如此,他在异族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a.黄老之学 b.佛学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19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c 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 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20.“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 )a.促进文化教育普及 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d.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21五四时期进步的思想家把李贽当作反孔的先驱。冯元仲称赞他“手辟洪蒙破混茫,浪翻古今是非场。通身是胆通身识,死后名多道益彰”。以下观点哪一项最有可能是他的主张()。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c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d饿死事小,失节事大22.某校历史课外兴趣小组在探究“儒家思想的演变”的过程中,整理了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其中错误的是( )a.孟子主张施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b.西汉的董仲舒倡导儒学的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c.南宋的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d.明代的李贽主张儒学经典是“万世之至论”“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23黄宗羲认为:“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黄宗羲思想的核心是()。a建立一家之法 b法律是由人来定的c反对君主专制,实行法治 d建立君主立宪制度24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其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该思想是()。a经世致用思想 b君民共主思想c自由平等思想 d重农抑商思想25下图为朱熹为湖南岳麓书院题的字,这些题字反映了()。儒家思想有个人自身修养的重要内容书院注重个人品德的养成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理学的伪善和欺骗性a bc d26朱熹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其说要表达的核心意思是()。a“理”是世界的本原 b“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c“理”在社会实践中就是三纲五常 d三纲五常是先天存在的标准27.下列观点分别出自中国古代四位著名的思想家。四个选项中的言论(序号)与人物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天下之害尽归于人。”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a.黄宗羲、荀子、董仲舒、孟子 b.董仲舒、荀子、黄宗羲、孟子c.孟子、董仲舒、荀子、黄宗羲 d.董仲舒、孟子、荀子、黄宗羲28.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这里“新的历史条件”是指( )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 新的生产因素和生产关系的萌芽 思想界因循守旧、陈腐不化 王朝统治的专制腐败a. b. c. d.29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于199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前途,他们竟然得出一致的结论,认为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4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他们从孔子那里去寻找的“智慧”是a“制天命而用之” b“以法为本” c“尚贤”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0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主要是利用了改造后的儒家适应了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 b“民贵君轻”的思想 c“仁”与“礼”学说 d“大一统”的政治需要31下面是朱熹为湖南岳麓书院的题字,这些题字反映了 儒家思想是人身修养的重要内容 书院注重对学子个人品德的养成 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 理学的伪善和欺骗性a b c d32韩非子主张实行君主专制,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依据他们所处时代正确的评价是a都是进步思想 b前者反动后者进步 c都具有民主色彩 d都有利于专制主义统治33顾炎武在日知录一书中提出了“亡国”和“亡天下”,在当时确切含义不包括a统治阶级内部纷争使国家分裂 b少数民族入侵带来国家危难c帝国主义侵略导致民族危机严重 d封建王朝的更替34春秋时期,鲁国的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提出了儒家思想。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的需要在不断丰富和完善 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宗教思想始终没有得到广泛传播 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a b c d35斯宾诺莎的法律思想是建立在人性论基础之上的。他认为,社会之所以需要法律,是为了约束人们,使之听从理性的指导,而人并不是生来就能听从理性指挥的,因此,法律是人类本性的需要。以下中国古代先贤的思想与之有相似之处的是()。a朱熹 b董仲舒 c李贽 d 王夫之二、非选择题36阅读春秋战国时期一些思想流派的言论:材料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材料二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材料三不尚贤,使民不争;大道废,存仁义;法令滋章,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材料四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引自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请回答:(1)以上言论都是围绕什么中心问题展开的?概括四段材料各自提出的核心主张。(2)为什么在同一问题上,会出现各种不同的主张?(3)上述各种主张中,哪一种在战国时期更能受到各国统治者的重视?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简要分析原因。(4)上述各种主张中,哪一种对后世影响最大?原因是什么?3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材料二韩非子在有度篇中说:“威不两错,制不二门。”这是韩非子借用管子明法篇中的话,即“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惧;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故明主之治天下也,威势独在于主,而不与群臣共。”材料三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百姓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这叫做“大一统”。材料四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请回答:(1)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一回答,孔子主要宣扬了哪些政治和教育思想?当时的统治阶级接受了其政治思想吗?为什么?(2)材料二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简要分析这种思想对秦的影响。(3)从材料三中看出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怎样的发挥?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儒家学说在秦汉时期的不同社会地位。(4)材料四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简要分析这种思想出现的社会根源。答案:解析本题借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的观点来考查如何治理国家的问题;回答各问时注意当时的时代背景及各派所代表的阶级利益。答案(1)围绕的中心问题:如何治理国家,才能巩固统治。材料一主张“德”“礼”;材料二主张尚贤;材料三主张无为;材料四主张重罚。(2)因为各派代表的阶级立场不同。(3)材料四的主张。因为适应了建立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需要和国家走向统一的潮流。(4)材料一的主张。因为儒家学说经过西汉董仲舒的发挥,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