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青云中学八年级语文12月反馈试卷 语文版.doc_第1页
江苏省青云中学八年级语文12月反馈试卷 语文版.doc_第2页
江苏省青云中学八年级语文12月反馈试卷 语文版.doc_第3页
江苏省青云中学八年级语文12月反馈试卷 语文版.doc_第4页
江苏省青云中学八年级语文12月反馈试卷 语文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云中学八年级语文12月反馈测试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25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静(m) _ 风(m) 鳞次(zh)_比 自出新(ci)_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它堪称山间一面明镜,清澈透亮。山上树林不是倒影潭中,而是山林与水潭镶嵌在一起,成了一副倒置的水墨画。汽船穿过一座座桥梁,其中有一座全由大理石建成的“李亚度桥”,特别引人瞩目,这是1592年建成的独孔拱桥,雕刻精细,造型优美,桥上两侧开设商店,别俱一格。错别字改 正3、默写。(10分,每空1分) (1)人生自古谁无死,_。(文天祥 )(2) 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_)(3)荡胸生曾云,_。(杜甫 ) (4) _,水面初平云脚低。( 钱塘湖春行 (5)不畏浮云遮望眼,_。(王安石_)4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主人公是谁?他最打动你的是哪一点?(30字以内)(3分)_5历史是根,文化是魂。苏州,一座有着2500多年建城史,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和多彩的文化传统、名人辈出、文脉悠长的城市,早在1982年就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假如你是一位业余导游,现在去接待一批游客,相信你一定会做得非常出色。 (共4分)地方民俗文化是游客最感兴趣的内容,请你向游客介绍家乡的一种表演艺术或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或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并用一句话概括其特色。 (2分) _游客要返程的那天,请你向他们推荐一种家乡的土特产,并说明推荐的理由。(2分) _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35分)阅读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完成69题。(10分)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哪一项不正确?(2分)( ) a欣然起行 快乐 b念无与乐者 想,想到 c寻张怀民 寻找 d盖竹柏影也 大概 7用现代汉语翻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2分) _8文中的月色有什么特点?作者是采用什么手法描写月光的?请作简要分析。(4分) _ _9对“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的理解和分析哪一项不恰当?(2分)( ) a既指作者“闲”官的现实,又表现他对安闲心境的追求。 b赏月虽自有其乐,但是作者的内心深处却并不得意。 c暗示了作者孤独、悲凉而又自宽自慰的特殊心境。 d表达了作者不愿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阅读阿里山纪行选段,完成1013题。(共4分)满眼是未加采伐的原始森林。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至可以说是禅的世界。偶有人声也是悄悄的,舍不得打破山间的安宁。同行者都在深深地吸气,仿佛要把整个阿里山的空气都吸进去,不再吐出来。山间的曲径幽路全被青苔染绿,茸茸的、毛毛的、濛濛的。这是浓阴遮蔽下的青苔路,离开了那森森万树,离开了那浓浓团阴,决计长不出这么密、这么厚的青苔。它真像一条条绿地毯,紧紧地贴在地表上、台阶上,甚或依附在树干上。森林恰似一片汪洋,无边无际。树木姿态各异,如幢顶,如伞盖,如古寺宝塔。它们排列整肃,如孙武之军阵、秦皇之兵马。树干都是湿漉漉的,已不知多少年浸在山间雾气之中了。虽是盛夏亭午时分,骄阳喷焰,却透不进日光来。我们身上也分明有点薄湿了。忽然间,我觉得,这不就是唐诗中所说的“入云深处亦沾衣”吗?在树身之间穿行了一阵,我们终于看到了神木。它是台湾著名的红桧,木有香气,高达58米,胸径65米,可以说是罕见的庞然大物。大就成了“精”,成了“神”。它的树龄大约有三千年,被发现的历史也近一个世纪了。这些或许是它被冠名为“神木”的原因吧。同时,我也明白了,没有那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是孕育不出“神木”这样的树中巨子的。就在我抵台的前几周,一声焦雷,从神木贯顶而下,一劈为三,中间全成枯焦。两段横卧地上,一段还站着。即令受此巨创,被用碗口粗的钢索系在另几棵原始大树上,神木依然拔地参天,八面威风,雄踞山间,无可匹敌。它仍然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10选文第一段中的划线句运用了以声衬静的写法,请从下面的诗句中选出与之写法不相同的一项(2分) ( )a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b夜静群动息,时闻隔林犬。c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d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11联系上下文,简析作者为什么说“神木”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2分)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1417题。(9分)动物也在全球化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人类社会正在变得越来越相似。人们使用同样的科技产品追求同样的时尚,采取同样的生活方式,将来甚至还有可能使用同样的语言。“地球村”这个概念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词了。人类变得彼此越来越相似。这事好还是不好人们还在争论。在野生动物的世界里同样的事情也正在生。所有地方的野生动物也正在长得越来越像。科学家批评说,由于人类的流动,野生动植物也被迫加入了全球化的行列,从而使动植物品种的地区差异变得越来越淡。这种现象被称为“生物均质化”这种观象对于生物世界的地区特性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威胁。己经引起了自然资源保护管理论者的高度重视。事实上,人们不久前才刚刚开始认识到“生物均质化”意味着什么。所有生物在所有的地方生活,结果是地球上的生物种类会变得越来越少,同一物种之下的品种也会变得越来越单一。对物种地区差异威胁最明显的应该数物种入侵,物种利用人类的全球化贸易运输侵入到其他地区,对当地的物种生存造成影响。比如说斑纹贻贝就通过船只播散到西欧和北美海域。这些入侵物种会使当地的食物链陷入混乱剥夺某些本地物种的生存空间。对生物多样性的更大成胁来自于人类对土地用途的改变。人类城市的扩张以及生物栖息地的细碎化,使生物的生存环境越来越相似。这就会导致特定种类的生物过分繁盛。有些适应能力极强的物种便如鱼得水,比如蟑螂、乌鸦、老鼠、浣熊、红狐和鹿。有些大脑容量相对较大的鸟类在人类对环境进行改造的时候应付自如,知道如何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也能够很快接受前所未见的食物,而那些”小脑袋”鸟类就会受到相当太的打击,数量下降很快。于是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我们会越来越多地看到一些生物,而另一些则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了。由于人类一些不恰当的做法,野生动物种群的基目资源正在不断减少,将来一旦环境发生重大改变,这将严重危及生态系统的适应力。(选自语文新圃2009年第1期,略有改动)14文章第段中加点的“这种现象”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2分)_16文章第段说明的结论是什么。请具体分析这一结论是如何得出的。 (4分)结论:_分析:_17请从文中找出能够充分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一个句子并进行简要分析。(3分)_阅读下面文段,然后回答1529题(12分)周庄水韵 赵丽宏一支弯曲的木橹,在水面上一来一回悠然搅动,倒映在水中的石桥、楼屋、树影,还有天上的云彩和飞鸟,都被这不慌不忙的木橹搅碎,碎成斑斓的光点,迷离闪烁,犹如在风中漾动的一匹长长的彩绸,没有人能描绘它朦胧眩目的花纹有什么事情比在周庄的小河里泛舟更富有诗意呢?小小的木船,在窄窄的河道中缓缓滑行,拱形的桥孔一个接一个从头顶掠过。贞丰桥,富安桥,双桥古老的石桥,一座有一座的形状,一座有一座的风格,过一座桥,便换了一道风景。站在桥上的行人低头看河里的船,坐在船上的乘客抬头看桥上的人,相看两不厌,双方的眼帘中都是动人的景象。周庄的河道呈“井”字形,街道和楼宅被河分隔。然而河上有桥,石桥巧妙地将古镇连缀为一体。据说,当年的大户人家,能将船划进家门,大宅后院,还有泊船的池塘。这样的景象,大概只有在威尼斯才能见到。一个外乡人,来到周庄,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这里的水,以及一切和水连在一起的景物。我曾经三次到周庄,都是在春天,每一次都坐船游镇,然而每一次留下的印象都不一样。第一次到周庄,正是仲春,那一天下着小雨,古镇被飘动的雨雾笼罩着,石桥和屋脊都隐约出没在飘忽的雨雾中,那天打着伞坐船游览,看到的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第二次到周庄是初春,刚刚下过一夜小雪,积雪还没有来得及将古镇覆盖,阳光已经穿破云层抚摸大地。在耀眼的阳光下,古镇上到处可以看到斑斑积雪,在路边,在屋脊,在树梢,在河边的石阶上,一滩滩积雪反射着阳光,一片晶莹斑斓,令人目眩。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在阳光下,积雪正在融化,到处可以听见滴水和流水的声音,小街的屋檐下在滴水,石拱桥的栏杆和桥洞在淌水,小河的石河沿上,往下流淌的雪水仿佛正从石缝中渗出来。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最近一次去周庄,是在一个温暖的春夜。周庄正举办旅游节,古镇把这天当成一个盛大的节日。古老的楼房和曲折的小街缀满了闪烁的彩灯,灯光倒映在河中,使小河变成一条多姿多彩的光带。坐船夜游,仿佛进入了梦境。船娘是一位三十岁的农妇,以娴熟的动作,轻松地摇着橹,小船在平静的河面慢慢滑行,我们的身后,船的轨迹和橹的划痕留在水面上,变成一片漾动的光斑,水中倒影变得模糊朦胧,难以捉摸。小船经过一座拱桥时,前方传来一阵音乐,水面也突然变得清澈剔透,仿佛是有晃荡的荧光从水下射出。船摇过桥洞,才发现从旁边交叉的水道中划过来一条张灯结彩的花船,船舱里,有几个当地农民在摆弄丝弦。还没有等我来得及细看,那花船已经转了个弯,消失在后面的桥洞里,只留下丝竹管弦声在被木船搅得起伏不平的河面上飘绕不绝我们的小船划到了古镇尽头,灯光暗淡了,小河也恢复了它本来的面目,平静的水面上闪烁着点点星光。从河里抬头看,只见屋脊参差,深蓝色的天幕上勾勒出它们曲折多变的黑色剪影。突然,一串串亮晶晶的光点从黑黝黝的屋脊上飞起来,像一群冲天而起的萤火虫,在黑暗中划出一道道暗红的光线。随着一声声清脆的爆炸声,小小的光点变成满天盛开的缤纷礼花,天空和大地都被这满天焰火照得一片通明。已经隐匿在夜色中的古镇,在七彩的焰火照耀下面目一新,瞬息万变,原本墨一般漆黑的屋脊,此时如同被彩霞拂照的群山,凝重的墨线变成了活泼流动的彩光。最奇妙的,当然是我身畔的河水,天上的辉煌和璀璨,全都落到了水里,平静幽深的河水,顿时变成了一条摇曳生辉、光华四射的彩带。随焰火忽明忽暗的河畔楼屋倒映在水里,像从河底泛起的一张张仰望天空的脸,我来不及看清楚他们的表情,他们便在水中消失。当新的一轮焰火在空中盛开时,他们又从遥远的水下泛起,只是又换了另一种表情。这时,从古镇的四面八方传来惊喜的欢呼,天上的美景稍纵即逝,地上的惊喜却在蔓延我很难忘记这个奇妙的夜晚,这是一个梦幻般的夜晚,周庄在宁静的夜色中变得像神奇的童话,古镇悠远的历史和缤纷的现实,都荡漾在被竹篙和木橹搅动的水波之中。15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吗?(2分) _16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节日周庄的盛大的?(3分) _17作者为什么要详写第三次到周庄的情景? (3分) _18通过文章,你应该对周庄有所了解,假如我们全体初二同学一起去周庄,请你做导游,那么请你就周庄某一处景观写一段导游词。字数在4060字之间。(4分) _ _第三部分 作文(40分)1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对每一件美好的事物,我们也许都会心存感激。感谢师长辛勤的工作,感谢同伴热心的帮助,感谢挫折带来的磨砺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真诚与美丽,体验成长中的活力与快乐,那我们就会以坦荡的心怀来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让原本平淡的生活焕发出迷人的光彩。请以“感谢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先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600字左右。参考答案1谛 魅 靡 绚2 错别字影副瞩俱改 正映幅注具3略4示列:保尔。面对病痛的折磨,保尔用坚强的意志诠释了生命的意义。 5示例:苏州评弹,有说有唱,用小三弦和琵琶为伴奏乐器,是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太湖银鱼。与梅鲚、白虾并称为太湖三宝。银鱼形似玉簪,色如象牙,软骨无鳞,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铁、核黄素、钙、磷等多种成分。6d 7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起在院子里散步。8文中的月色冰清玉洁。作者采用比喻的手法,把月光比作空明的积水,把竹柏的影子比作水中交错的水草,给人一种庭院积水的感觉,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营造出一种清冷洁静的境界。9d10 c 11因为神木巨大,历史悠久,遭受巨创依然八面威风,雄踞山间。12所有地方的野生动物正在长得越来越像。或由于人类的流动,野生动植物差异变得越来越淡。 13结论:我们会越来越多地看到一些生物,而另一些则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了。分析:把“有些大脑容量相对较大的鸟类(在人类对环境进行改造的时候应付自如知道如何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生活方 式,也能够很快接受前所未见的食物。和“那些小脑袋鸟类(就会受到相当大的打击,数量下降很快。)”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