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镇江市丹徒区辛丰中学九年级语文导学案 语文备课组 校训:诚挚笃学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主备:徐 寅 审核:王升美班级:_ 姓名:_【学习任务】1、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2、学习本文开头提出论点后逐层论证的写法。 3、初步理解“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肋”的含义。【学习准备】 1、抄写常用词语每个2遍。_2、文学常识。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个人修养,伦理道德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篇,是孟子和他的弟子万章等合著的。与 、 、 合称四书。3、解题。本文是一篇短论,论述了战争中民心背向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 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议论文基本知识:议论文的三要素: 、 、 。论据的两种基本方式: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论证方法常见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论证方式:立论与驳论。4、朗读课文,尽量能琅琅上口。查字典、看课文注释,试翻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后作业】一、课外语段阅读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陵上犯禁,敢陵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选自管子)【注释】奚:疑问代词,相当于“何”。陵:侵犯,这里是违抗的意思。犯禁:触犯禁令。1.解释加点的词语。奚以知其然也 然:( )民贫则危乡轻家 则:( ) 是以善为国者 者:( )2.解释下列句子。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_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_3.在寥寥数语的文章中,直接体现了管仲“_”这一远见卓识。二、阅读格列佛游记第四卷16章,回答下面问题。1、先后到了那几个国家(按顺序写) 。 2、慧嘶马国中都是一些什么动物? 。3、作者去慧嘶马国是以什么身份出行的? 。4、在第四节里,简明了的文风虽然依旧,但被描述的已是人兽颠倒的怪诞景象;马成了理性的载体,而人则化作下等动物 。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笔记/复备栏 主备:徐 寅 审核:王升美班级:_ 姓名:_【学习任务】1、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2、学习本文开头提出论点后逐层论证的写法。 3、初步理解“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肋”的含义。【课堂学习】课文研读一、内容梳理:试概括每段的段意。第一节(1段): 。 第二节(2段): 。第三节(3段): 。第四节(4段): 。二、整体感知:1、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3、“道”指什么?“人和”指什么?二者间的关系?4、本文的论证方式有什么特点? 【课堂检测】阅读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下列题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3分)委而去之 (委: ) (去: ) 亲戚畔之(畔: )2下面“以”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2分)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B以天下之所顺C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 D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3请用“/”标出下面语句的朗读节奏。威 天 下 不 以 兵 革 之 利。4翻译下列句子。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译文: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译文: 5“人和”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请你结合历史或现实,再举出一个相关的事例。答:含义: 。事例: 。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7文段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 的重要性,推出了 的结论。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笔记/复备栏 主备:徐 寅 审核:王升美班级:_ 姓名:_【学习任务】1、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2、学习本文开头提出论点后逐层论证的写法。 3、初步理解“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肋”的含义。【课堂学习】课文研读一、内容梳理:试概括每段的段意。1、文章第3段运用什么句式?有什么效果?讨论并归纳:运用双重否定的排比句,起肯定、加强语言气势的作用,极言防御一方地利条件的优越。2、提问:文章第4段运用什么句式?有什么效果? 讨论并归纳: (l)运用排比句,再次强调“地利”不足恃。 (2)运用对比手法,把“得道者”与“失道者”的后果进行对比,点明文章主旨。第一节(1段): 。 第二节(2段): 。第三节(3段): 。第四节(4段): 。二、整体感知:1、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讨论并归纳:主要观点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讨论并归纳:举例论证,对比论证3、“道”指什么?“人和”指什么?二者间的关系?讨论并归纳:“道”指施行“仁政”;“人和”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条件。而只有施行“仁政”,方能得“人和”,得民心,民心所向,作战就会取得胜利。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得道”,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天下顺之”4、提问:本文的论证方式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归纳:本文先摆出观点,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一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参考答案:【课后作业】一、课外语段阅读1.这样 就 的人2.大凡治国的道理,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 所以,治理得好的国家往往是富的,治理得不好的国家必然是穷的。3.治国之道,必先富民二、名著阅读1、先后到了那几个国家(按顺序写)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骃国。 2、慧嘶马国中都是一些什么动物?(是一些有思想,有灵性的马)3、作者去慧嘶马国是以什么身份出行的?(作者这次是以船长身份出行的)4、在第四节里,简明了的文风虽然依旧,但被描述的已是人兽颠倒的怪诞景象;马成了理性的载体,而人则化作下等动物 。 (耶胡 yahoo) 【课堂检测】 1委:放弃 去:离开 畔:通“叛”,背叛2D (D项“以”连词,表目的,相当于“来”;其余各项“以”字均为介词)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4.译文: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啊译文: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就会归顺他。5含义:人心所向、内部团结。相关事例如:抗日战争时期,全国人民紧密团结,经过八年的艰苦奋战,终于取得抗战胜利。1998年我国军民团结,取得抗洪救灾的胜利。2003年,我们万众一心,战胜“非典”。2008年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冰冻灾害。汶川大地震,13亿中国人手牵手,心连心,共克时艰。(能举类似一例即可)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7“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知识要点:围绕“天时、地利、人和”三个因数论述,以攻守两个例子有力的证明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说明“人和”才是战争取胜的关键因素。然后,作者的论述由战争转向治国方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关键在于能否“得道”,得道者得民心,得“人和”,失道者众叛亲离,所以得道者得天下,无往而不胜。这就简明扼要的阐述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真理。文章开始就鲜明地摆出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对二者分别设例加以论证。既然人和的因素如此重要,那么怎样才能达到人和呢?这是第二部分所要阐述的论题。回答是必须依靠“得道”。所谓“得道”就是实行仁政、遵循治国之道;道之得失决定了人心向背,自然也决定了战争的胜负。为了强调人和的至关重要,本篇采用了多种手法。首先,论点的提出用三进级的阶进法。而且取否定句式,说明人和之重要是无与伦比的;其次,论证时又采用否定的排比句作反衬:“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这里连用四个双重否定句作排比,说明即使地理条件十分优越,终因失却人和这一根本因素,仍难免归于失败。第二部分再次强调“地利不如人和”:“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惟有依靠“得道”而致人和。论述的方法是垫高法,一而再,再而三地从下面垫高,目的是为了推出正面结论,足以耸动视听;文章因此呈现大起大落的非凡气势。重点字词解释:一、注释:1.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2.地利:地理形势。3.人和: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4.三里(之)城:的。5.七里之(郭):外城。 6.(环)而攻之:围。7.(是)天时不如地利:这。 8.(池)非不深:护城河。9.(兵革)非不坚利也:武器装备。 10.(委)而(去)之:放弃。 去:离开。1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限制。 以:凭。 12.(固)国:巩固。13.(威)天下:威慑。 14.寡助(之)(至):到。 至:极点。15.亲戚(畔)之:通“叛”,背叛。 16.天下(顺)之:归顺。17(以)天下之所顺:凭借。 18.(故)君子有不战:所以。二、古今异义: 郭:古义:外城七里之郭 今义:姓氏 池:古义:护城河池非不深也 今义:池塘 去:古义:离开委而去之 今义:到去 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和植物约会:享受独特园艺乐趣
- 青年时装搭配规范手册
- 水利工程监理工作规定
- 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客户服务水平
- 信息安全防护与数据风险
- 2025中国人寿洛阳分公司(售后部门)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临床检验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
- 工作规划展望总结报告
- 地产销售渠道拓展方案
- 乳癌诊断检验医学技术指南
- 养老院护理九防内容课件
- 不要慌太阳下山有月光二部合唱线谱
- 光伏维护合同范本
- 副主任护师职称述职报告
- 《电机原理与应用》课件
- 房产查封申请书
- 2024年新疆伊犁州直检察机关招聘聘用制书记员笔试真题
- DB4403-T 56-2020 住宅小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安全管理规范
- 展会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 《学前教育法》知识考试题库100题(含答案)
-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圆周率的历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