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教材分析:本单元收录了诸多反映民族传统节日诗文,闪耀着传统文化的熠熠光辉,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应竭力将此作为一个通向传统文化、亲近传统文化的窗口。学情分析:诗歌语言凝练、内涵深刻、文学性强,所选篇目时间夸大大、体裁多,学生理解赏析上有一定难度,所以解析时宜走小步,逐步引导,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教学目标: 1. 联系作品的文化背景,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2. 让学生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情景交融,想象丰富教学重点: 1. 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 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难点:情景交融,想象丰富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前自学:1.背诵前2首诗词。2.收集咏月诗词名句 ,了解作者。3.根据文下注解,大致了解诗词意思。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欣赏水调歌头,读懂、背诵这首词。2. 理解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及其旷达胸襟在词中的体现。教学步骤:导入 :中秋佳节是我们中国人合家团聚的日子,那是不是全中国的人都能在这一天与家人团聚呢?(不是)比如哪些人不能回家团圆呢?(保家卫国的边防战士、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刻苦求学的莘莘学子、浪迹天涯的海外游子等。) 对!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在中秋佳节不能与家人团聚,把酒言欢。自然,中秋之夜的明月也就成了他们寄托思念的对象。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不同年代的三位诗人在中秋之夜所作的咏月诗词。 这一节课就先去看看苏轼的这首词水调歌头。 (板书课题)【学生活动一】检查预习1. 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文章合为时而作,歌诗合为事而作)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豪放派词人代表,为人豁达,心胸宽广。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作为杰出的词人,他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为“苏辛”。在诗歌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苏轼的作品有东坡乐府与前后赤壁赋等。在书法方面成就极大,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苏轼做官是不成功的。他几次入朝、贬官、贬官、入朝饱尝宦海沉浮之苦。写作本诗时,苏轼已41岁,担任密州太守,政治上很不得意,又与其弟子由分别六七年未见,时值中秋之夜,眼见明月高悬,万家团圆,心情抑郁不欢。于是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词。清朝词评家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里曾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2. 注音,朗读这首词【学生活动二】驱遣想象,再现情景1诵读水调歌头,学生闭上眼睛,用心去听,去感知。2听完诗歌,你的脑海中捕捉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词中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 实写:明月、青天、清影、 朱阁,绮户 虚写:天上宫阙、琼楼玉宇。 (如:诗人在月光下端着酒杯,昂头质问上天。/诗人踏风而行,准备去天上的宫阙看看。/诗人在月下翩翩起舞,影子随风而动。/明月当空,诗人躺在床上,望着窗边明月,辗转反侧,夜不成眠 )3. 很好!大家捕捉的画面非常符合词意。下面,让我们随着这几幅画面再次把这首词齐读一遍。【学生活动三】小组合作 理解词义1 .交代小序有何作用?词的上、下两阙主要写了什么?两者的联系何在?小序:交代写作时间和写作缘由。上阙:月下饮酒 下阙:对月怀人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2词中哪一句体现了作者向往天上宫阙,不愿留在人间?为什么?我欲乘风归去。在人间,作者孤独、寂寞,感受到的只是失意与别离的折磨。3“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句中“何似”可理解为“怎比得上”,据此,你认为作者月下起舞之后,是羡慕天上的生活,还是感叹:清冷的月宫比不上人间?月下起舞,清影随人,直令词人陶醉。这境遇没有月宫的高寒,却有人间的温暖。此时作者的思想由天上的幻境回到了人间现实,表现了对人间生活的赞美和热爱。4.苏轼是一个心胸豁达、积极乐观的人,文中哪里体现他积极乐观的生活情趣?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5.总结诗人在这首词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变化?(结合语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诗人仕途失意、家人分别、内心苦闷、烦恼重重,因此把酒问天,流露了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板书:向往超脱世俗)“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诗人虽然有超脱尘世的思想,但诗人更喜欢人间的生活。词中“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即“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就说明了这一点。(板书:更爱人间生活)“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说它“照无眠”“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把个人离别的感伤全都怪罪在了中秋之夜的圆月上,诗人心情较低落。(板书:怪罪明月弄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诗人经过冷静思考,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的悲欢离合同月的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的常理,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因此,诗人最终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发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豁达豪迈之语。(板书:豁达豪迈、美好祝愿) 教师小结:刚才,大家回答的都很好,都能抓住课文,体会出诗人复杂的情感。诗人在寂寞长夜,对月思人,把酒问月、起舞弄影、虽然仕途失意,幻想超然物外,但又能及时调整心态,积极转变处世态度,最终战胜了消极念头,从消极到积极,从痛苦到豪迈,表现了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绪,不愧为苏轼豪放派代表作。诗情跌宕起伏,读来激荡人心,给人无限的启迪和思考。【学生活动四】再次诵读 体会诗情让我们把自己当作诗人苏轼,大声朗诵一遍,体会诗词魅力所在。【学生活动五】当堂练习 1.小练习:表现作者对人生的感悟的诗句是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将人世的聚合离散看作如明月的阴晴圆缺,非人力所能左右。 抒发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和祝愿的诗句是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分层作业a 再次诵读,体会 ,自默。完成导学练相关部分b 体会另外两首诗词的含义及作者情感。板书设计:上阕:饮酒问月-追求美好生活。下阕:望月怀人-探求人生哲理。 情景交融 。 主题:表达词人旷达的胸襟和对亲人的思念。思想感情:向往超脱世俗更爱人间生活怪罪明月弄人豁达豪迈、美好祝愿消极、痛苦旷达、乐观、积极、豪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学习十五夜望月、我的思念是圆的两首诗歌。2. 感悟诗人跳荡的情思、悠远的情怀。3. 熟读成诵。教学步骤:【学生活动一】回顾所学 检查预习1.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苏轼的词水调歌头,同学们对词的品读欣赏给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下面我们集体背诵一遍。再请同学单独背诵 (学生单独背诵)同学们背诵得熟练,有感情,下面我们欣赏十五夜望月。2.谁来介绍作者?(本诗作者王建,字仲初,唐代唐太宗大历进士,诗人。他是唐朝新乐府运动的积极参加者之一。他的乐府诗多方面地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面貌,抨击统治阶级的腐败政治。语言通俗明晰,诗风简括爽利。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作品有王司马集等。)【学生活动二】 品读诗歌 合作探究 (一)配乐诵读十五夜望月(或听录音) (二)师生活动,感受诗中的意境 1. 听完,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产生了怎样的感受?请结合相关诗句或词语作一个精要的点评。 (如:“中庭地白树栖鸦”写庭中月色。诗人没有直接写月,只用“地白”二字,就从侧面写出了月色的皎洁,使人想起了苏轼的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想起李白的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给人以空明澄静之感。而“树栖鸦”烘托了月夜的安静。 “冷露无声湿桂花”“冷露”可见夜深,“桂花”暗写季节。“无声”拟人,仿佛也不忍打破这清美、静美的氛围。而这“桂花”又会然人联想起月宫中的桂花树、嫦娥、玉兔好的诗歌最能够引发读者丰富的联想。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人由自己赏月推想到普天之下每个人都在“举头望明月”,却不知道思念亲人的忧愁会落到哪一家。一个“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给人以动态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悄悄洒落人间似的。) 2. 教师小结:这首诗意境清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之夜的宁静优美、空明澄澈的氛围,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海情长的意境,结尾处诗人的一声轻轻的叹息,更是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学生活动三】把握基调 诵读品味(语调平缓、夹着淡淡的忧伤)指名朗读-集体朗读-背诵本诗。 【学生活动四】 品读我的思念是圆的的内涵。 1. 再次听配乐诵读我的思念是圆的(学生听录音) 2. 艾青简介 (原名蒋海澄,现代著名诗人,浙江金华人。他的作品富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感情深挚,风格独特,在国际和国内都有着重大的影响,被誉为中国诗坛的“泰斗”和“王子”。代表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著有诗集大堰河、向太阳、归来的歌等。)3. 自由朗读诗歌,试着读出感情。以小组为单位,推荐代表朗读诗歌(全班学生做评委) 4. 师生共同赏析 a. 这首诗,开篇点题:“我的思念是圆的”,有什么好处?(把无形的思念说成是有形的圆,即在思念中追求圆满、追求团圆。)b.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和渴望与亲人团聚的感情。此时,诗歌的主题立刻显得清楚明白,那就是(渴望亲人团聚。)3. 教师补充:这首诗是艾青在1983年9月21日中秋节之夜,参加北京电视台举办的“中秋诗会”时,脱口而出、即兴朗诵的,并于9月25日发表于湖北日报,是艾青晚期的作品。艾青一生经历了太多的飘零和磨难,在艾青心中,亲情原本变得比较淡漠了,而此刻想到心灵相通的挚友、骨肉亲人多年不在身边,有的已离世,而自己仍活着,心头不由涌起孤独和凄惨之情,于是写了这首诗,表达了对团聚、亲情、友情的珍视和怀想。【学生活动五】口头训练 升华认识学完3首写于不同 时代却都表达思念之情的诗词,你最喜欢哪一首?说说为什么?(从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或语言表达等发面加以阐述)【学生活动六】知识补充 迁移交流1.月的别称。2.以月为话题,说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手术室n1护士所有考试试题及答案
- 树枝花艺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4年职业技能鉴定:信号司索工竞赛题库(附含答案)
- 2024下半年普安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审计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 标准日本语课件14课
- 急诊科院感知识试题及答案
- 标准化残差课件
- 化肥品牌知识培训总结报告课件
- 化疗知识培训课件
- 临床护理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 断绝子女关系协议书
- 车辆竣工检验管理制度
- 脑出血知识讲课课件
- 教育行业合同管理风险及防范措施
- 民宿经营申请书模板
- 医院感染的病原体与传播途径
- 临床检验室间质评
- 《慢性肾脏病(CKD)的诊断与治疗》课件
- 中国红外瞄准镜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规模、供需态势、竞争格局及投融资动态分析报告
- 美团配送员岗前培训
-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英语Unit 1~14各单元话题作文与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