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岩石书教案反思作业题.doc_第1页
7岩石书教案反思作业题.doc_第2页
7岩石书教案反思作业题.doc_第3页
7岩石书教案反思作业题.doc_第4页
7岩石书教案反思作业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岩石书教学要求1.懂得自然界存在着无数奥秘,我们只有现在努力学习,将来才能破解。2.学会生字,积累新词。3.能分角色朗读,培养对探索知识的兴趣。重点难点1.学会生字、新词,正确填写量词。2.理解课文,能分角色朗读。教学课时两课时。 字词导读 岩石书一天,川川和磊(li)磊到山上去玩儿,看到一位 勘探:查明矿藏分布情况,测定矿体的位置、形状、大小、成矿规律、岩石性质、地质构造等情况。勘(kn)探队员叔(sh)叔,正趴(p)在大石头上看什么。“叔叔,您在看什么?”“我在读书呢!”句导读:联系下文可以知道,这里的书不是实指,而是指一层一层的像书的岩石。“书在哪儿呢?” 岩石:组成地壳的天然矿物集合体。“岩石就是书哇!你们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c)厚厚的书吗?”段导读:第15自然段写川川和磊磊看见勘探队员叔叔在看一块大石头,感到很好奇;叔叔告诉他们,岩石一层一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注意读好人物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说话语气。磊磊说:“这书上有图画吗?”叔叔说:“有,这是树叶,这是贝壳。那块石头上,还有一条小鱼呢,它叫 化石:地壳中包存的属于古地质年代的动物或植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鱼化(hu)石。”“这书上写着什么呢?”川川和磊磊一起问。句导读:“写”并不是真的用笔写,而是指由这些岩石能告诉我们许多信息。“哦(),它告诉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密林。地上不但长着小花、小草, 密林:茂密的森林。还有许许多多的小昆(kn)虫。后来,这块陆地沉下去了,变成了大海。又不知过了多少万年, 地壳:在地理上指由岩石组成的地球外壳。地壳qio又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山。”句导读:海洋会变为陆地,陆地会变为海洋。这是发生在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段导读:第69自然段写岩石上有图画,这图画告诉我们很久以前发生的事情。朗读时注意用叙述的语气读好叔叔的话。“读了这些书有什么用呢?”川川还是有点不明白。朗读提示:注意体会川川疑问的语气。“用处可大呢!这些书会告诉我们,哪座山下埋着煤炭(mi tn),哪座山下埋着铁(ti)矿石,哪里有金矿,哪里有银矿句导读:省略号表示还有很多。读着读着,你一定会高兴地想:我们的祖国多么富饶(f ro)哇!”段导读:第10、11自然段写读了这些书有什么作用。“太好了,太好了!”川川和磊磊一齐跳起来,拍着手说,“我们长大了,也来读这本大书!”句导读:这句话是讲当川川和磊磊听到地质勘探队的叔叔说“书”的来历后,觉得大自然的奥秘是无穷的,所以决心好好儿学习,为以后他们做地质勘探队员打基础,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读懂这本最大的“书”。 段导读:写川川和磊磊听了叔叔的话后,说长大了,也要来读岩石书。1.学习生字,积累词语。2.能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3.朗读课文,了解大意。生字、新词卡片。 一自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二小组合作,学习生字,探究记字方法三全班交流,共同学习学生甲组:我们给大家猜字谜。人在大象旁。(像)山下有石头。(岩)云藏在屋里。(层)两个人站在广场的土堆上。(座)学生乙组:我们用加部首记字法,“卖+讠读”,“石+山岩”,“里+土埋”,“人+阝队”。学生丙组:用合体字记忆,“宀+必+山密”;“宀+一+口+田”“富”。学生丁组:形近字比较记忆“探”和“深”。四练习写字,老师作重点指导“探”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边的上面是“”,不是穴宝盖。“定”上下结构,上窄下宽,第四笔是横,不是横勾。五认读生字、词语,扩词积累 队:队长 中队 队友 队员 读:读书 朗读 诵读 默读 埋:埋伏 埋下 埋没 埋名 探:探长 探望 打探 侦探岩:岩石岩层七星岩 定:一定 肯定 搞定 坚定密:茂密 密林 秘密 密室 富:富有 丰富 富足 富贵 六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大意岩石书是什么样的书?1.培养探索知识、努力学习的积极性。2.理解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岩石标本或图片。一质疑导入读题目,岩石书是什么样的书?学生:岩石书就是岩石。为什么称它是书呢?它告诉了我们什么?二学文解疑1.自读课文,找出“岩石书告诉我们什么”的段落,做记号。2.和同学交流答案。3.全班学习,说说岩石书告诉了我们什么。学生甲组:岩石书可以告诉我们很久以前的事和后来发生的事。(读第9自然段)老师引导:以前的什么事?(指读第9自然段第一句)后来的什么事?(指读第9自然段第二句)学生乙组:这本书告诉我们这个地方的生物进化与地质变化等情况。老师引导:读了这本书有什么用呢?(指读第11自然段第二句)学生丙组:读了这本书,我们会知道什么地方有什么资源。学生丁组:这本书告诉我们哪些地方有什么矿藏宝贝。4.分角色朗读第811自然段。三整合理解1.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说一说作者为什么把这些岩石叫书。学生甲:岩石像书,一层一层的。(读第5自然段第二句)学生乙:岩石上有图画,像书。(读第6、7自然段)学生丙:通过岩石上的化石标本,可以了解地球上很早以前的事情,所以说岩石像书。学生丁:通过对岩石的研究,可以知道许多人类还不知道的事情,因此说岩石像书。学生戊:通过“读”岩石,可以探索、了解很多自然界中丰富的知识,所以叫岩石书。2.老师总结:岩石书里蕴藏着自然界中无穷的奥秘,我们只有打好基础,掌握更多的知识,才可能不断破解未知之谜,获得更多新的发现。3.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四分角色朗读课文五延伸探究你还知道哪些特别的“书”吗?向大家介绍。例如一棵树也是一本书,它可以告诉我们它的年龄(看年轮)、生长的环境(看年轮或树冠的稀疏稠密等情况)。7岩石书 1.读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常用形式,以读代讲,可以帮助学生在读中感悟。教学中,先让学生在反复读后圈画出关于岩石书说法的句子。然后,让学生通过对句子的反复朗读,再深入体会文中说法的意思。让学生通过朗读认知朗读理解这个过程,在一种自由、自主的学习环境中理解课文内容。2.在学生质疑时,教师要注意挑选一些主要问题板书一下,以免布置查资料的任务时,很多学生都忘记了提出的问题有哪些,从而导致查阅资料的盲目性。1.选择正确的字词填空。密 蜜对队探叹 (蜜)蜂 (队)友 (探)望 (密)林 (对)手 (叹)气2.在括号中填写合适的量词。一(条)鱼 一(座)山 一(块)石头一(本)书 一(片)密林 一(块)陆地3.填写标点符号。(1)这是一本什么书?(2)我们的祖国多么富饶哇!(3)叔叔说:“这本书的用处可大呢!”4.阅读下面的一段话,回答问题。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密林。地上不但长着小花、小草,还有许许多多的小昆虫。后来,这块陆地沉下去了,变成了大海。又不知过了多少万年,地壳又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1)填写反义词。以前(现在)下去(上来)(2)按顺序填写这个地方的地质变化情况。(陆地)(大海)(高山)一精彩教学实录节选(一)读课文题目导入新课1.小朋友们,你们平时喜欢看书吗?都喜欢看些什么书呢?快和大伙儿说说吧!2.书是人类的良师益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可以带领我们走进丰富多彩的世界,让我们学到许许多多的知识。孩子们,让我们做一个热爱读书的人吧!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本奇怪的书,大家想知道吗?3.教师板书课文题目,认读生字“岩”。(指名认读并说说怎么记住这个字)然后让学生齐读课文题目,说说对课文题目的理解,以及学生们读了课文题目,最想了解的是什么。根据学生的质疑梳理问题:岩石书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岩石书里写了些什么内容呢(二)自读自悟,整体感知1.自由读文,要求读正确、流利,并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汇报交流。2.交流反馈:说说自己了解了什么。(主要针对质疑课文题目提出的问题交流)(三)理解课文内容1.自由读。今天我们继续来读一读这本岩石书。出示课文题目,好问的川川和磊磊通过问叔叔,学到了好多有关地质方面的知识。你想知道他们问了些什么,学到些什么吗?请赶快读一读,用不同的符号画出他们和叔叔的对话。2.汇报交流。(1)指名分角色读第15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阅读后汇报。李叔叔是一位勘探队员,他把一块大石头当成书来看,岩石一层一层的,像一本厚厚的书过渡:同学们所学的语文书或数学书里面有文字、插图,那么,李叔叔看的岩石书里有什么呢?设计意图:设计这个环节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强烈的阅读期待中学生会学得很主动(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第69自然段,说说岩石书里有什么,会告诉我们什么。(3)读了这些书会有什么用处呢?指名读第10、11自然段,结合图片让学生了解煤炭、铁矿石、金矿、银矿,并展开想象,说说哪个地方还有什么。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岩石书的作用,为了解我们的祖国多么富饶做准备,同时也是对学生说话能力的训练 (4)同学们想一想,此时川川、磊磊心里会想些什么?猜一猜,川川、磊磊长大后想干些什么呢?齐读第12自然段,说说川川、磊磊长大后想干些什么。(四)拓展:你还知道哪些特殊的书小结:同学们,一块石头在一般人的眼里只不过是一块石头,但在地质学家、勘探队员的眼里却是一本书,他们能从中读懂那么多的知识,知道它有多大的用处。是啊,宇宙中有多少非凡的书啊,小到一棵草、一株花、一块石头,大到一片海洋、一颗星球,只要我们认真去阅读,就能读懂很多知识。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二典型化石1.昆虫远祖抚仙湖虫 抚仙湖虫是澄江动物群中特有的化石,属于节肢动物中比较原始的类型。成虫体长10厘米,有31个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