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丰城中学20016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江西省丰城中学20016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江西省丰城中学20016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江西省丰城中学20016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4页
江西省丰城中学20016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丰城中学2015-20016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本试卷总分值为100分考试时间为80分钟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这段话描述的农具出现于()a秦朝b西汉c唐朝d魏晋时期2唐初,政府鼓励年轻寡妇再嫁,鼓励早婚多育,届时不婚,官府强令出嫁,禁止妻妾逃亡和休妻,官府出钱赎回饥民卖掉的子女这些措施,将人口的增减作为考核地方官吏的重要指标()a颠覆了传统的纲常伦理b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c改变了官吏选拔的标准d反映了唐初徭役赋税繁重3欧阳修指出:今大率一户之田及百顷者,养客数十家;其间用主牛而出己力者、用己牛而事主田以分利者,不过十余户,其余皆出产租而侨居者曰浮客。这表明北宋时期()a佃户之间产生协作关系b佃户源于破产的自耕农c封建租佃关系比较发达 d劳动力商品化程度提高4据明崇祯松江府志记载:“棉布虽松江所产,旧亦不多,故无其额。自二、三十年来,松江之民多倚织布为生,见今征粮折棉布(将国家所征的粮食税折合成棉布征收)”记载的这一现象()a客观上有利于松江棉织业发展b反映明代由抑商转向重商c说明工商税已成明代税收主体d表明政府扶植民营手工业5位于河南安阳的商代妇好墓,出土的随葬品数量巨大,种类丰富,充分反映了商代手工业制造水平。下列文物应该出土于该墓葬的是() 6清朝康熙皇帝在圣谕中说:“江浙百姓全赖湖广米粟。”同时,“松之为郡,售布于秋,日十万焉”,无锡“一岁所交易,不下数十百万。”这反映了()a粮食产量的提高b纺织规模扩大c经济重心南移d商品经济发展7南宋宁宗嘉泰(12011204)初年,绍兴府所属市镇年均商税额分布如下表。据此可知南宋绍兴地区() 市镇 钱清 曹娥 三界 蛟井 枫桥 渔浦 新林 年均商税额 1945贯 6285贯 1544贯 1743贯 3090贯 2673贯 1139贯 a城市的经济功能明显增强b商业市场发展不平衡c成为政府的财政倚重地区d经济增长速度不平衡8道光十二年(1832年),苏州盛泽镇“徽宁会馆”碑记:“凡江浙两省之以蚕织为业者,俱萃于是,商贾辐辏,虽弹丸之地,而繁华过他郡。皖省徽州、宁国二郡之人,服贾于外者,所在尤多。”材料突出反映了当时()a江南市镇商业繁荣b重农抑商政策废弃c自然经济已经瓦解d徽商经营品种单一9清代雍正二年(1724),山西巡抚刘于义奏称:“山右(今山西)积习,重利之念,甚于重名。子弟俊秀者多入贸易一途,至中材以下,方使之读书应试。”这表明()a重农抑商政策已经发生变化 b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被抛弃c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 d商人的政治地位大大提高1016世纪初的头几年里,欧洲传统进口香料胡椒的价格在里斯本从每担80杜卡特(当时欧洲流行的一种金币)下降到每担20杜卡特。而同时威尼斯的胡椒价格却从每担42杜卡特涨价至每担80杜卡特。这一史实可以作证的历史现象是()a商业革命b价格革命c物种大交换d美洲大开发11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欧强国纷纷走上海外殖民扩张之路,世界贸易也日益发展。下列是西欧国家船只抵达亚洲的数量统计表(15001700年)表中代表的国家是() 年份 国家 15001599年 16001700年 705 371 65 1770 811 a葡萄牙b荷兰c英国d法国12布罗代尔说:“这场战争的结果将决定大西洋归属宗教改革派还是归属西班牙人,归属西欧人还是归属伊比利亚人。”“这场战争”()a使欧洲贸易中心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 b荷兰取得独立,成为了“海上马车夫”c英国获胜,开始确立了海上霸权地位 d西班牙失败,丢失了海外广大殖民地13有人根据英国海关记录整理出下表,从表中信息可知英国() 18世纪主要年份英国离港商船的吨位情况表 年份 1700 1714 1737 1751 1774 1783 1800 吨位(单位:万吨) 32 44 50 525 84 96 192 a海上贸易突飞猛进b成为“世界工厂”c已经掌控世界市场d自由经济政策盛行1419 世纪前期, “社会主义”、“人文主义”、“保守主义”、“自由主义”、“女权主义”等词语大量出现。这些词语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工业革命的发展b殖民扩张的加剧c启蒙运动的兴起d工人运动的推动15在19世纪末的西欧,一个资本家要新建纺织厂,为提高产量,他应该优先选址在()a商业繁盛的地区b盛产煤炭的地区c邻近河流的地区d电力充足的地区16下面是17501890年间,英法两国一万人以上的城市人口比例的对比变化示意图。据此可推知() a英国的人口增长率高于法国b法国不注重城市经济的发展c英法两国的工业化道路不同d农业革命有助于工业化进程171963年6月,美国总统肯尼迪在“世界和平”演说中称,美苏两国“有着共同的深切的利益,如果我们现在不能结束我们所有的一切分歧,那么,我们至少能够协力使世界在分歧之中保持安全”。此演说()a表明美国放弃冷战政策b旨在促进美苏两国间合作c反映美国的霸权已衰落d吸取了核战争危机的教训181948年,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掌握政权后,美国不顾该国已是关贸总协定缔约方的事实,单方面中止了捷克斯洛伐克在关贸总协定中的权利,对它实施歧视性贸易政策,并极力鼓动其追随国撤回对捷克斯洛伐克的减税义务。这一史实说明()a关贸总协定原则从此完全废弃b经济对抗是美苏冷战唯一形式c国际贸易受美苏冷战局势影响 d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峙形成19“历史所能赋予的最高荣誉,莫过于和平缔造者”,这是美国前总统尼克松(19691974年任总统)的墓志铭。尼克松在任总统期间,改善了中美关系,结束了越南战争,同苏联强调谈判代替对抗。尼克松缔造“和平”的实质是()a美国对外战略目标的根本改变b以和平为幌子推行霸权主义c实力相对下降下的战略调整d淡化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20美国总统奥巴马仍在坚持1992年提出的沃尔福威茨理论,即通过武力在全世界保持一种美国领导的单极态势,遏制其他强国的崛起。沃尔福威茨理论提出的背景是()a东欧剧变b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形成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d世界两极格局崩溃212015年11月,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举行了历史性会晤。会谈中,习近平指出:无论哪个党派、团体,无论其过去主张过什么,只要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其核心意涵,我们都愿意同其交往。习近平总书记谈及的“核心意涵”是指()a两岸直接“三通”b“一个中国”原则c经济密切合作d“一国两制”构想22历史学家牛军认为,新的对外政策的出发点是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其特点是通过在周边地区建立集体和平秩序和扩大和平地区,争取在中国与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安全缓冲地带。下列内容符合“新的对外政策”意图的是()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b提出并实施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23下图反映了西藏自治区成立后卫生教育事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五十年来,这些成就取得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b中共领导的政治协商制度的实施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贯彻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241964年1月27日,中、法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公报决定建立外交关系。联合公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一致决定建立外交关系。两国政府为此商定在三个月内任命大使。”法国成为西方大国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国家。中法建交()a引发了西欧各国同中国的“建交热” b推动了欧洲政治一体化进程c表明法国开始走上自主外交的道路 d推动了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251973年起,中国陆续加入或重返一些国际体育组织,如国际举重联合会、国际赛艇联合会等,中国体育重新在世界体坛崭露头角。这一局面出现的重要因素是()a“左”倾错误得到纠正b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c外交领域实现新突破d实行全方位的多边外交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0分。26(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汉一代,人口激增,其主要原因,除升平之日较多外,为当时帝皇之奖励早婚与发展农业,高祖之后为惠帝,惠帝在位积极采取人口增加政策。依当时之法律,女予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者有罪,罚出五算(汉代人头税,每人一百二十钱为一算);而产子者或二岁之间免役使,或复三年之算,怀妊者与谷二斛。 高凯从人口性比例失调看汉初的人口政策 材料二 工厂制度是以机器生产为主的,生产对体力和劳动技能的要求降低了,使大批童工和女工进入劳动力市场,童工的经济价值充分显现。工人为了生存,只有提高早婚早育和多育率,从而不断地为资本家提供劳动力后备军。据调查,17401790年,英国初婚平均年龄253岁,17801820年降到242岁。从1795年开始,政府先在南部、后在全国推行斯品汉姆兰法,此法规定按人口和物价状况领取救济金儿童实际上成为一种收入的来源,因而刺激了人口出生率增长。 黄光耀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人口发展的特点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汉政府增加人口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10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人口出生率增长的原因。(9分)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口增长的认识。(6分)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 金银,特别是银源源不断地从西班牙殖民地流入欧洲,欧洲货币金属的供应量大幅度上升,在整个16世纪至少增加了3倍。西班牙政府曾试图禁止金银的出口,但徒劳无益。而且,政府本身就是最大的违禁者。它用大量的金银支付对意大利、德国和荷兰的欠款,并且资助无休无止的战争。正是这些国家包括西班牙参与的违禁买卖活动,使贵金属在欧洲蔓延扩散。最明显直接的结果是价格的长期(不正常的)上涨。16世纪末的价格水平比世纪初高出3倍至4倍之多。 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 直到19世纪中期为止,中国长期保持的出口顺差主要是通过外国人用白银偿付来解决的。然而,中国对白银的吸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明朝政府抛弃了元朝乃至更早的宋朝部分使用纸币的政策。这是因为在发生危机时,滥印纸币总是造成通货膨胀的后果。明朝政府先是停止了纸币的印制,接着又停止了纸币的使用,从而完全使用铜钱和银锭。另外,货币税收的份额越来越大,最终演变成完全用白银交纳的“一条鞭”法的税制。正是中国对白银的公共需求、中国经济的巨大规模和生产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出口顺差,导致了对世界白银的巨大需求,并造成了世界白银价格的上涨。 弗林和吉拉德尔说:“如果没有近代早期中国向以白银为基础的社会的转变,欧洲和中国就不会有同样的价格革命”,也不会出现一个西班牙帝国(它是靠出售白银而得以生存) 德贡德 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 (1)材料一描述的是欧洲哪一经济现象?其具体表现如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产生的影响。(9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明朝“白银货币化”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12分) (3)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如果没有近代早期中国向以白银为基础的社会的转变,欧洲和中国就不会有同样的价格革命”?(4分)丰城中学2015-2016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答案历 史1-5:bbcaa 6-10:dbaca 11-15:bcaad16-20:ddccd 21-25:bbadc26【答案】(1)措施:通过立法推行早婚政策:对生育者给予一定的奖励。(4分) 影响:促进人口激增;保证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给社会稳定带来一定影响。(6分) (2)原因:机器生产对体力要求放宽,童工也可能胜任;工人阶级为维持生存而多育;英国政府救济政策的影响。(9分) (3)认识:人口增长既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结果,也与政府的人口政策密切相关;人口增长不仅能提供必要的社会劳动力,同时也会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压力;人口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资源环境条什相适应;等等。(6分,任答其中两点且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给分)27【答案】(1)现象:欧洲“价格革命”,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白银大量涌入西班牙,继而流向整个欧洲,引起通货膨胀及物价上涨。(3分) 影响:按传统方式收取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地主收入减少,陷于贫困破产;商人、资产阶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