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烷烃1命名 A. 普通命名法 全部碳原子参与命名,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表示碳原子数量;以“正”、“异”、“新”表示结构差异;B. 基团命名法 基团:有机物去掉一个氢原子后剩余的部分;它并不是能够独立存在的物种。C. 碳原子分类与一个碳相连的碳称为一级碳,伯碳;与两个碳相连的碳称为二级碳,仲碳;与三个碳相连的碳称为三级碳,叔碳;与四个碳相连的碳称为四级碳,季碳。 D. 同系列与同系物CH4中的H被-CH3取代形成CH3CH3CH3CH3中的H被-CH3取代形成CH3CH2CH3最终形成一个可以用CnH2n+2表示的系列这样一系列的化合物称为同系列。同系列中每个化合物之间互称同系物。E. IUPAC命名法-系统命名法a.最长:选择(含有特征官能团的)最长的碳链作主链b.最多:含有尽可能多的支链c.最小:编号时使特征官能团号码最小,对于烷烃来说就是从离支链最近处开始编号 d.最简:命名时合并所有相同的官能团F. 复杂取代基命名a最 长:选择最长的碳链作支链的主链;b最 多:使支链中的支链最多;c编号特殊:从与主链相连的碳原子处开始;d. 最 简:命名时合并支链中的取代基的名称。2. 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及理论按照基团变化分为: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按照电荷行为分为:亲电反应、亲核反应2.1反应理论:A. 碰撞理论B. 过渡态理论C. Hammond假设对于放热反应来说,过渡态的结构与反应物更为接近,所以称“过渡态来得早”;对于吸热反应来说,过渡态的结构与生成物更为接近,所以称“过渡态来得晚”。 2.2反应类型:A. 协同反应 :Q+WE=QWE=QW+EB. 分步反应:Q+WE=Q+W+E=QW+E3.化学性质-自由基取代反应3.1. 甲烷氯代自由基机理3.2. 自由基的结构与稳定顺序A. 自由基的构型B. 自由基的稳定顺序3.3. 电子效应理论及对自由基稳定性的解释A. 电子效应诱导效应 I效应由于原子的电负性不同而引起的电子沿s键的偏移;短程的、永久的效应。共轭效应 C效应电子在共轭体系内的离域效应。超共轭效应 C-H键的共轭效应只存在于C-Hs键,并且只是推电子的。4. 卤代反应的活性与选择性A. 氯代反应B. 溴代反应反应的选择性是指反应部位的专一程度。结论:溴代反应选择性比氯代反应好。二、脂环烃1 .命名与分类1.1分类单环烃 、多环烃1.2. 命名A.单环烃按照链状烃命名,前面加“环”字含有取代基的单环烃命名:从特征官能团处编号,并使取代基号码最小。B. 桥环烃a. 确定环数:断开两个键就能成链状烃的为双环;b.从桥头碳原子开始编号:从大环到中环再到小环,并保证特征官能团及取代基位号最小;c.书写顺序:取代基-环数大,中,小母体名称C. 螺环烃a. 从螺碳原子旁边的碳原子开始编号:从小环到大环, 并使特征官能团及取代基位号最小;b.书写顺序:取代基-螺环小,大母体2.化学性质2.1与卤素反应.:取代、开环2.2与卤化氢反应:开环2.3与氢气反应:开环2.4不与KMnO4反应:表现出烷烃的性质三.烯烃1.烯烃的命名与结构1.1命名A. 选择含有双键的最长的碳链做主链;B. 编号要使双键号码最小;C. 合并同类取代基使命名最简。1.2结构A. p键是由p轨道肩并肩重叠形成的,是依附于s键不能独立存在的键;B. 由于p键的引入使s键不能旋转;C. p键受原子核控制较弱,所以反应活性较高;D. p键易与亲电试剂发生亲电加成反应。 2.烯烃的化学性质I 亲电加成反应1与卤化氢加成A. HX的活性:HIHBrHCl烯烃的活性:推电子基团有利B. 反应事实绝大多数氢原子加成到了含氢多的双键碳原子上,称为“马氏规则”,说明加成方向是有选择性的;还有一种情况,卤化氢中的氢原子全部加成到含氢多的双键碳原子上,这种情况称为加成方向具有专一性。 C. 正碳离子的反应a. 加成反应b. 消除反应c. 重排反应正碳离子最具特色的反应 D. 加成HBr时的过氧化物效应自由基加成机理 (反马式规则产物)2与卤素加成A. 在非极性溶剂中的加成 (CCl4;CS2) 烯烃与Br2的亲电加成反应是立体专一的反应B. 在极性溶剂中的加成 (H2O;ROH)3与水加成A. 与乙酸汞(Hg(OOCCH3)2)加成再还原B. 与硫酸加成间接水合法C. 酸催化与水加成直接水合法D. 与乙硼烷(B2H6)加成后再氧化4.烯烃的化学性质II 氧化反应4.1酸性KMnO4, 碳碳双键变两个碳氧双键 4.2与O3反应后还原条件下水解4.3冷稀KMnO4(或OsO4)生成顺式连二醇4.4过酸(RCOOOH)氧化生成环氧化合物(水解后生成反式连二醇)5.烯烃的化学性质III 还原反应5.1催化加氢机理顺式加成;空间阻碍大,不利。5.2氢化热与烯烃的稳定性氢化热:1mol烯烃催化加氢所放出的热量为氢化热。 6.烯烃的化学性质IV 聚合反应6.1自由基聚合6.2正碳离子聚合6.3负碳离子聚合 6.4配位聚合7.二烯烃的分类和命名7.1分类孤立双烯:C=C相隔两个以上C-C的烯烃;化学性质与单烯烃相同。共轭双烯:C=C和C-C交替的烯烃。聚集双烯:两个C=C公用一个C原子的烯烃;可水解成酮。7.2命名A. 手性聚集双键的手性轴的R/S判断a. 沿手型轴选择观察方向;b. 排列基团大小先看到的先比较出第一和第二,后看到的只能排在第三和第四;c. 应用R/S判断规则。B. 多烯烃的命名a. 选择含有所有的双键的最长的碳链做主链;b. 使所有的双键的位置号码之和最小;c. 母体名称中有几个双键就叫几烯;d. 双键位置标在母体名称前,之前是取代基,再前 是双键构型。 四.炔 烃1.命名与结构1.1命名(与烯烃相同)同时含有C=C和CC时: a. 选择含有C=C和CC最长的碳链做主链; b. 从C=C开始并使C=C和CC之和最小; c. 命名时先命烯烃,再命炔烃。 1.2结构亲电加成活性下降;可发生亲核加成;端炔氢具有酸性:H2OCHCHNH3 2.物理性质CHCH 偶极矩 0.8D;1L水溶解1.7L乙炔;1L丙酮1atm下溶解30L乙炔;1L丙酮300atm下溶解300L乙炔。1atm=1.013105Pa3.化学性质I3.1端炔氢的酸性3.2端炔氢的成盐反应3.3端炔负碳离子的反应4.化学性质II 加成反应4.1. 亲电加成A. 与卤素加成B. 与卤化氢加成C. 与水加成4.2亲核加成A. 与醇加成B. 与酸加成C. 与HCN加成D. 与乙炔加成5.化学性质III 氧化、还原及聚合反应5.1. 氧化A. KMnO4/H+和O3B.中性KMnO4 C. 氧化偶联5.2还原A. 催化加氢Lindlar催化剂(Pd/BaSO4) (生成顺式烯烃)由于炔烃的活性较低,难于催化加氢,但一旦被催化加氢生成烯烃,由于烯烃的活性高,很快就再次被催化加氢生成烷烃,所以,炔烃直接催化加氢生成的是烷烃,必须降低催化剂的活性,将催化剂Pd负载在BaSO4上以降低其活性,从立体化学上,生成顺式烯烃。B. 化学还原Na/NH3(液) (生成反式烯烃)5.3聚合五.卤代烃1.分类与命名按照卤素原子联结的碳原子级别可分为伯卤代烃(1RX)、仲卤代烃(2RX)、叔卤代烃(3RX) 2.化学性质I亲核取代反应2.1亲核取代反应事实A. 水解反应B. 醇解反应合成醚的方法C. 酸解反应合成酯的方法D. 氨解反应E. 氰解反应增加一个碳原子的方法2.2亲核取代反应机理A. 动力学结果反应速率同时与两个反应物浓度相关,称该反应为双分子历程,其机理为SN2机理。反应速率只与一个反应物的浓度相关,称该反应为单分子历程,其机理为SN1机理。2.3影响亲核取代反应的因素内在因素:烃基、离去基团外在因素:试剂亲核性、溶剂效应 A. 烃基的影响B. 离去基团的影响无论对于SN2还是SN1机理,离去性能好的基团总是有利于反应的顺利进行的。C. 试剂亲核性的影响试剂的亲正电性就是亲核性;其中正电包括了一般的正电中心,如R-X中的烃基和C=O中的C原子等,此时我们称试剂发挥的是它的“亲核性”;正电还包括了最小的正电物种即H+,此时我们称试剂发挥的是它的“碱性”。D. 溶剂效应对于SN2反应来说,一般是电荷分散的过程,这样的过程需要极性低的溶剂才能稳定过渡态,对于SN1反应来说,由于产生的是正碳离子,所以,电荷是从无到有的过程,宜采用极性溶剂有利于稳定中间体。3.化学性质II消除反应A. E1机理:反应速率=kRXB. E2机理:反应速率=kRXB-总结伯卤代烃优先发生取代反应;叔卤代烃优先发生消除反应;SN2反应产物构型翻转;SN1反应产物外消旋化;E1消除伴随正碳离子重排;E2消除立体化学为反式共平面。4.化学性质III与金属的反应4.1与Na的反应4.2与Mg、Li的反应4.3与Cu的反应吸电子基团有利5.化学性质IV还原反应催化加氢条件下卤代烃可以被还原成相应的烃6.化学性质V卤代芳烃的亲核取代反应6.1.加成-消除机理:先加成,后消除6.2.消除-加成机理苯炔中间体总结六.醇与醚1.命名A. 醇的命名选择含有羟基的最长的碳链做主链;编号使羟基的号码最小;母体化合物名称为醇其他取代基名称在前。B. 醚的命名两个烃基名称罗列在母体化合物命称“醚”前,复杂的烃基上联有简单的醚键则称为“烃氧基”作为取代基。2.物理性质沸点:CH3CH2OCH2CH3 34C CH3CH2CH2CH2OH 118C醇能形成分子间氢键所以沸点高。溶解度:C1C3的醇与水互溶;C4的醇溶解度8%。醚类当中,CH3OCH3与水互溶 ,CH3CH2OCH2CH3微溶于水。比重:醇和醚的d-R;C.迁移的立体化学:反式共平面。6.化学性质IV 醇的氧化与合成6.1醇的氧化AHNO3氧化醇及环醇开环成酸BKMnO4/H+和K2Cr2O7/H+氧化醇成酸(酮)CCrO3/稀H2SO4和CrO3/吡啶 Jones试剂和Sarrett试剂 氧化醇成醛(酮)D新制MnO2氧化烯丙基位的羟基 EAl(i-PrO)3/CH3COCH3氧化仲醇成酮F. DMSO、(COCl)2氧化醇成醛(酮)GH5IO6氧化连二醇HPb(OAc)4氧化顺式连二醇6.2醇的合成方法总结A. 烯烃加水 j酸催化;kHg(OAc)2;lB2H6 B. 卤代烃水解 jOH-;k Ag+/H2O) C. Grignard试剂7.醚的化学性质7.1醚的氧化醚在空气中容易发生自动氧化反应,生成的过氧化物容易爆炸。要用淀粉-KI试纸检验有无过氧化物存在,一旦发现醚中含有过氧化物,应用FeSO4溶液除去。7.2. 醚的合成A. Willamson法合成醚B. 醇分子间脱水法合成醚C. 烯烃与Hg(OAc)2反应后再用NaBH4/ROH还原D. 苯酚的甲基化合成苯甲醚E. 环氧化合物在醇存在条件下的开环反应 7.3醚的分解A. 类SN2机理 B. 类SN1机理C. 苯基烃基醚的分解生成苯酚和卤代烃七.醛与酮1.命名与结构1.1命名醛(酮)分为脂肪族和芳香族脂肪族醛酮的命名原则如下:a. 选择含有羰基的最长的碳链做主链;b. 编号从离羰基近处开始;c.合并相同取代基名称,标明位置写在 醛酮母体名称前。1.2结构A. 羰基的结构B. 羰基的a-碳原子形成负碳离子C. 互变异构的影响a. 以酮式或烯醇式存在;b. a-H的酸性;c. 含氢原子的手性a-C的外消旋化2.化学性质I 亲核加成反应亲核试剂可以从C=O平面的两侧进攻羰基碳原子,而且两侧的概率相等,生成外消旋体如果在C=O的a-C联有三个体积不同的基团,就会造成羰基平面两侧的空间阻碍不同,给亲核试剂进攻羰基创造了空间上的选择性,应生成的一对对映体中将有一个占有主导地位,为主产物,另一个为次产物,这就是Cram法则。2.1与含碳亲核试剂的亲核加成A. 与炔化物亲核加成B. 与有机金属化合物亲核加成C. 与HCN亲核加成2.2与含氧(硫)亲核试剂的亲核加成A. 与H2O及ROH亲核加成a. 与H2O反应b. 与ROH反应生成缩醛(酮)B. 与RSH亲核加成C. 与NaHSO3亲核加成 2.3与含氮亲核试剂的亲核加成含氮亲核试剂(G-NH2)对醛酮的亲核加成是先加成,再消除H2O,从而生成C=N-G的C=N键A. 与NH3的亲核加成B. 与RNH2及ArNH2的亲核加成C. 与肼的衍生物的亲核加成D. 与H2NOH的亲核加成及Beckmann重排E. 与R2NH亲核加成生成烯胺3.化学性质II 氧化还原反应3.1还原反应A. 还原为醇a. 催化加氢b. 还原剂法B. 彻底还原为亚甲基3.2氧化反应A. Tollens试剂、Fehling试剂和Benedict试剂的氧化B. Baeyer-Villeger氧化RCOOOH氧化C. HNO3氧化D. 羰基a-H与SeO2反应 3.3醛(酮)羰基的卤化3.4. 醛(酮)的McMurry偶联生成烯烃4.化学性质III a,b-不饱和醛(酮)的加成反应4.1亲电加成反应4.2亲核加成反应A.含碳亲核试剂a. 与RLi的亲核加成1,2-加成b. 与RMgX的亲核加成 c. 与R2CuLi的亲核加成1,4-加成d. 与HCN的亲核加成B. 含氮、硫亲核试剂八.羧 酸1.命名与结构1.1命名 (同醛的命名)1.2结构-OH的氧原子的p轨道上的孤对电子与C=O的p键共轭,形成p34大p键,使C=O中C原子正电性下降,使-OH氧原子的负电性下降;-COOH中的C=O的亲核加成活性低得多,COOH中的-OH的亲核性低得多;O-的负电荷可以向羧基上分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广东清远市英德市黄花镇人民政府招募青年见习生8人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b卷)
- 2025年甘肃省庆阳市宁县委组织部下属事业单位选调参考题库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5广西壮族自治区外事办公室直属事业单位招聘重点领域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1人参考题库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广东韶关市乳源县大布镇人民政府招聘敬老院人员1人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ab卷
- 2025年河南警察学院引进博士研究生30人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b卷)
- 2025广东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直属事业单位第1次招聘44人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质量控制检查标准及评分体系
- 企业财务报表数据自动分析工具
- 2025年汽车零部件行业汽车零部件供应链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
- 2025年教育科技行业在线教育平台创新模式与教学效果评估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
- 初中生劳动教育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中医基础阴阳学说课件
- 麻醉意外与并发症处理规范与流程
- 北京高层现代简约定向安置房项目投标文本
- 《热转印技术》课件
- 坦克介绍教学课件
- 高压管道试压培训
- JJG972-2023离心式恒加速度试验机检定规程
- 大学生创新创业:宠物殡葬服务
- 知识产权对新质生产力的法制保护
- 2025年版船舶拆解合同范本(废旧船舶处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