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 第1课时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4.ppt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 第1课时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4.ppt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 第1课时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4.ppt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 第1课时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4.ppt_第4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 第1课时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4.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时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学考报告 考点一孔子的生平 b 1 少年学礼 1 公元前551年 孔子出生于一个没落贵族家庭 2 少年时立志学习礼乐 苦研 书 礼 乐 3 三十岁时精通 开始收徒讲学 鲁国 诗 六艺 2 从政失败 出仕为官 官至 后做官失败 结束从政生涯 3 周游列国 率徒周游列国 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却没被采纳 4 献身文教 68岁后回到鲁国 整理典籍 删修 司寇 春秋 要点孔子的生平 史料明代 圣迹图 局部 描绘了孔子周游列国 退修诗书 教授弟子的生活片断 思考 1 图片中 孔子周游列国宣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 图片中孔子退修诗书具有怎样的意义 3 孔子周游列国和晚年献身文教体现的共同追求是什么 提示 1 宣传自己恢复礼治社会的政治主张 2 孔子整理编撰的古代文化典籍 六经 是孔子留给后人最宝贵的遗产 使中国古典文化传统绵延不绝 树立了继往开来的里程碑 3 实现传承礼乐文化 恢复礼治社会的政治理想 1 著名历史学家钱穆曾说过 在孔子以前 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2500年以上的积累 而孔子集其大成 他这样说指的是孔子 a 开办私学b 开创儒家思想c 提出 礼 仁 中庸 等思想d 立志学习礼乐 把 六经 融会贯通解析孔子把当时代表中国历史文化的 诗 书 礼 乐 易 春秋 已融会贯通 成为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 所以钱穆才这样说 答案d 2 2017 浙江慈溪中学模拟 孔子总结人生时曾说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在孔子七十岁时 他主要 a 热衷于从事政治b 专门研读六艺c 专心致志从事教育和整理古典文献d 成为以传播周礼为生的儒者解析孔子68岁时回到鲁国 从此放弃为官 专心致志从事教育 整理古典文献 答案c 考点二孔子在政治 教育 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思想与主张 c 1 政治方面 1 礼 恢复周礼 恢复周礼的权威 使社会能够 长幼有序 人际关系 以 来规范人际关系 作为的基础 恪守礼制 要求人们做到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社会秩序 主张 匡正社会秩序 君臣有别 礼 立国立身 克己复礼 2 仁 地位 仁是孔子思想的 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 内涵 仁就是 包含着仁爱 关怀 体谅 等一切美德 影响 体现了和对百姓的关心与爱护 应用 主张以德和礼治理社会 反对苛政 将仁和礼结合起来 3 中庸 目的 协调礼和仁的关系 含义 过犹不及 才是中庸 方法 核心 爱人 容忍 人道主义 恰到好处 和而不同 2 教育方面 1 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 不分贫富贵贱 对学生一视同仁 2 教学目标 成人 通过教育 使学生们举止合乎 言行合乎 忠 信 君子 将礼与仁 完美地统一 独善其身 兼济天下 3 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性格 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言传身教 用的行为告诉学生什么是君子之道 礼数 言与行 自己 图解历史 礼 仁 中庸的相互关系 3 文化方面 1 孔子整理编撰 诗 礼 乐 易 春秋 使中国传统文化绵绵不绝 2 弟子们把其思想整理成 论语 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 书 要点孔子的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 史料一孔子者 中国文化之中心也 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 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 赖孔子而传 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 赖孔子而开 中国文化史 史料二颜渊问仁 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 请问其目 子曰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颜渊曰 回虽不敏 请事斯语矣 论语 颜渊 史料三孔子聚徒讲学 弟子三千 其中不少弟子 贫且贱 没有社会地位 思考 1 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2 根据史料二 概括 仁 和 礼 的关系 3 史料三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教育主张 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孔子的教育主张和实践给当时的教育格局带来了什么变化 4 依据所学知识 举例说明 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 赖孔子而传 提示 1 仁 即 仁者爱人 2 仁 和 礼 是相辅相成 不可分割的 只有 克己复礼 才能实现 仁 3 有教无类 的教育主张 打破了奴隶社会 学在官府 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格局 把教育对象扩大到平民子弟 4 孔子整理修订 诗 书 礼 乐 易 春秋 六经 使中国古典文化传统绵绵不绝 1 2017 浙江温州中学模拟 在孔子诞辰2557周年祭孔大典前夕 备受世人关注的孔子标准像于孔子故里曲阜揭幕 胡希佳在孔子标准像新闻发布会上说 更注重体现孔子的思想内涵 这里所说的 孔子的思想内涵 主要指的是 a 仁 和 礼 b 仁政和教育c 礼 和教育d 办私塾教育解析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是 仁 和 礼 答案a 2 孔子曾经在杏坛广收门徒进行讲学 下列孔子的教育主张中 反映其教育学生不分等级贵贱的是 a 有教无类b 因材施教c 当仁不让于师d 仁者爱人解析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 反映其教育学生不分等级贵贱的是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思想 故选a b项讲的是教育方法 c项讲的是对待 仁 的态度 d项说的是仁的思想的含义 答案a 考点三孔子在中国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c 1 对中国 1 政治 六经 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理论基础 2 文化 六经 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3 教育 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 在教育目标 办学形式等方面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 传统政治 教育内容 2 对世界 1 汉朝以后 儒家典籍传入越南 日本等国 这些国家分别建立孔庙或文宣王庙 实行以儒学为主的开科取士 2 明清以后 孔子学说传到西方 被译成拉丁文 英文 欧洲一些思想家从儒学中得到启发 借鉴和鼓舞 亚洲 朝鲜 西方 论语 要点孔子思想的影响 史料一仁者 爱人 克己复礼为仁 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共 同 拱 环绕的意思 之 论语 史料二 汉武帝 和他的近臣将所谓 儒术 扩展之后延长 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各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 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 待人之宽厚 人本主义之精神 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 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 黄仁宇 中国大历史 史料三孔子之道 远传于四域之外 东经朝鲜 波及日本 南则风靡于安南 孔子之道 又流行于欧美 英 法 德 美 意 奥之学者 热心研究孔子者 岁炽日烈 就全世界观之 论语 之价值 已与 新约全书 竞胜 日本学者儿岛献吉郎 诸子百家 思考 1 根据史料一 概述先秦时期中国儒家学派的主要思想观点 这些观点在当时为什么不受重视 2 根据史料二 概括儒家思想对于封建统治的作用 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 3 结合史料三 说明 孔子之道 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地位 提示 1 观点 仁 礼 为政以德 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 诸侯争霸 兼并战争不断 儒家学派观点不适合富国强兵的需要 必然遭到统治者的冷落 2 作用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构成了官僚集团的行为规范 使封建政府关注百姓的生计 地位 自汉武帝后 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3 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具有世界性影响 1 孔子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 不仅对中国有深远的影响 而且对世界文明进步也产生了积极作用 20世纪末 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聚会巴黎 发表了著名的 巴黎宣言 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 必须回首2500年前 从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这说明 a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b 中国传统文化值得世界各国人民继承c 中国优秀文化是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d 中国传统文化需要发展和创新 解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值得世界各国人民借鉴 故b项错误 本题选c项 a d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答案c 2 2017 浙江名校协作体联考 节选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原始农业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具体来说 黄河流域的粟作农业成为春秋时期齐鲁文化的物质基础 齐鲁文化厚重 扎实 提高了人的道德价值 摘编自张岂之 文明起源与炎黄时代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 指出春秋时期 齐鲁文化 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核心 并扼要概括其思想的历史地位 解析第 1 问 第一小问 齐鲁文化 的代表人物也就是春秋时期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是孔子 第二小问 结合所学知识孔子的核心思想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