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模拟试题 苏教版.doc_第1页
江苏省无锡市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模拟试题 苏教版.doc_第2页
江苏省无锡市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模拟试题 苏教版.doc_第3页
江苏省无锡市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模拟试题 苏教版.doc_第4页
江苏省无锡市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模拟试题 苏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无锡市东林中学2012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模拟试题苏教版 一、积累与运用(l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明察秋毫 毋(w)宁b.栩栩如生 翌(y)日c.应地制宜 惺忪(xng)d.千锤百练 枯瘠(j)2选出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2分)a在初三中考的动员会上, 主任抛砖引玉的即兴演讲,博得全场一片掌声。b她生长在艺术之家,耳濡目染,很快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c我国目前患肥胖症的人数与时俱进,主要缘于许多人缺少健康的饮食和运动习惯。d某些党员干部党性原则不强,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常常言行相顾。3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a念:考虑。b丹:丹砂。c罾:用网捕。d怪:对感到奇怪。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a当今中国青年肩负着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祖国。b同学们都应该树立爱护公共财物的良好习惯。c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完成了制作班级网页的工作。d谁也不能否认优异的成绩不是靠勤奋学习得来的。5. 将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千岛湖畔的油茶树,生就了一副怪脾气。 冷寂的秋天在油茶花的映衬下,多了好些妩媚。同在秋天开放的菊花,古往今来,受到多少人的歌吟和追捧。而油茶花却安贫乐道,不慕虚华,更有君子气。这花,如秋叶般静美,不慌不忙,从从容容绽放。放眼望去,像一层薄薄的初雪覆压,又如一场浓霜骤然降临。她不羡慕春的热闹、夏的灿烂,却选择在落木萧萧的秋,开出甜蜜淡雅的花。白色的花瓣,黄色的花蕊,你挨我,我挨你,层层缀满枝头。abcd6将下面的文字材料改写为“一句话新闻”。(2分) 央行的统计数字表明,到2月份我国的粮价已连续4个月小幅回升。分析师估计,今年国内主要粮食品种的价格水平可能持续走高。据国内媒体对全国832个县7万多农户3月初种植意向的调查,今年全国稻谷、小麦和玉米等谷物品种播种面积继续减少,只有豆类品种播种面积增加,这将对今年的粮价水平有一定影响。 二、阅读与赏析(49分)(一)(12分)商於子驾豕商於子家贫,无犊以耕,乃牵一大豕驾之而东。大豕不肯就轭,既就复解,终日不能破一畦。宁毋先生过而尤之日:“子过矣!耕当以牛,以其力之巨能起块也,蹄之坚能陷淖也。豕纵大,安能耕耶?”商於子怒而弗应。宁毋先生日:“今子以之代耕,不几颠之倒之乎?吾悯而诏子,子乃反怒而弗答,何也?”商於子日:“子以予颠之倒之,予亦以子倒之颠之。吾岂不知服田必以牛,亦犹牧吾民者必以贤。不以牛,虽不得田,其害小;不以贤则天下受祸,其害大。子何不以尤我者尤牧民者耶?”宁毋先生顾谓弟子日:“是盖有激者也。”(选自明宋濂宋学士文集)注释商於(w)子:作者虚构的人物。豕(sh):同“猪”。轭():牛拉东西时驾在颈上的曲木。宁毋:作者虚构的人物。淖(no):烂泥。服田:驾牲口耕田。牧:统治、管理。有激者:(心中)有不平之气的人。 下列句中的“之”与“今子以之代耕”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太医以王命聚之b何陋之有c公将鼓之d汝心之固 下列对文章分析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寓意深刻,借宁毋的口吻,批评了当时一些“有激者”的错误做法。b商於子尽管家贫,但他想尽办法劳作谋生,遇到取笑的人当然是“怒而弗应”。c这篇寓言形象生动,道理深刻,它告诉读者,人总会犯错,关键是要学会虚心接受正确的意见并改正错误,不要像商於子一样固执己见。d本文是一篇讽喻性小品文,作者借古讽今,形象生动地揭示了统治者如何合理使用人才这一社会问题。9.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过而尤之 尤:_ (2)安能耕耶 安:_(3)顾谓弟子日 顾:_ (4)是盖有激者也 盖:_10.翻译下列句子。(4分)(1)既就复解,终曰不能破一畦。(2分)译: (2)子何不以尤我者尤牧民者耶?(2分)译: (二)(4分)谢亭送别 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落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劳歌,送别歌的代称。)11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1)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2分)答: (2)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情感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2分) 答: (三)(4分)人类未来的食品来源昆虫昆虫也能供人类当食品吃?是的。现在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生物学学院内,一位女教授胡列塔拉莫斯埃洛蚀伊正领导着她的动物专业研究小组,研究着将昆虫当食物的课题呢! 其实,早在许多年以前,在那些因受地理条件限制,发现农业生产有困难的地区,如非洲和亚洲的一些国家,人们已经把昆虫作为食物了,有的还作为粮食来吃哩!即使在一些发达的国家里,如美国等,专门商店或饭馆、餐厅里也经常出售用昆虫做的罐头或菜肴,较多见的是蚂蚁、蛾蝶、蛾状毛虫,蜜蜂幼虫、蚕蛹、龙舌兰红囊、蜜蜂等。 至于在墨西哥,人们食昆虫同样是家常便饭的事。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9个州的居民爱食昆虫,所食的昆虫种类多达57种,主要的有蚂蚁、直翅目昆虫、甲虫、蝉,甚至苍蝇、蚊子、臭虫、黄蜂、白虱、蜻蜓、蝴蝶等。 不过,女教授和她的助手们的研究成果表明,昆虫身上确实含有人类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大量的各种营养,甚至比一般动物所含的价值还高。以蚂蚁一类昆虫来说,每100克含蛋白质为20.4克;而100克鸡肉和鱼肉所含蛋白质分别是20.2克和18.9克,100克蛋类所含蛋白质更少,仅6.4克。其他像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等,100克蚁类所含的量也要比100克鱼、肉、家禽等所含的量高得多。因此,女教授认为,人类在缺乏其他粮食作物的情况下,只有昆虫才可用作代用品。换句话说,人类如果有系统地加以利用,那么昆虫定将成为未来的可信赖的食品。12第段用问句开篇,有何作用?(2分) 答: 13文中第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那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答: (四)(4分)读书率下降是什么危机“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近五年,我国识字者阅读率下降了8.7个百分点,2010年的国民阅读率仅为51.7%。 一石激起千层浪,阅读率下降引起了各界人士的诸多评论,担忧者有之,思考者有之,斥责者有之,宽谅者也不乏其人。阅读率下降到底意味着什么?不读书使中国人丧失了什么呢?阅读是人类传递信息最有效的、不可替代的手段。因为通过阅读接受信息,最能体现信息接受者的主体性。读书时,速度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调节,有些段落可以反复琢磨,做笔记,甚至对之质疑、挑战。接受信息的过程和思想的过程可以充分地混合。这一点,大多数新媒体都不具有。比如dvd一放,就按照既定的速度走,信息的接受者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即使你可以按各种后退、重复、慢动作的键,但根本不可能像读书那样进退自如。这样的信息传送,常常是灌输式的,不具有阅读中的对话性。阅读的另一特点是个人性。阅读不是朗诵,是默读,不和别人分享。读者和书之间可以建立个人的关系。其他传媒大多有某种公共性,即使自己关起门来看电视,常常也感到四周有人。所以,阅读给个性化的信息传递创造了最大的自由。信息的接受者对所接受的信息有充分的个人解释权,最大限度地免除其他受众的影响。因此,一个人不读书,接受信息就常常是从众的、被动的、缺乏分析的。一个民族不读书,这个民族的文化就丧失了创造性、批判性,个人就会被群体所淹没。从这样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出阅读率下降所代表的危机。我们目前的不少产业在一定程度上还在依靠外资:人家给钱,给设计,我们照着样子做,出力气就行了。流水线如同一直往前走的dvd和录音带,劳动者只能被动跟进,当然没有质疑、批判和创造的空间。中国的一些白领也是规规矩矩、照本宣科,属于跟着别人走的阶层。阅读虽然是在接受信息,却是一种“跟着自己走”的信息处理活动,这对以保住自己的工作为满足的部分白领,当然是多余的。但当今是鼓励冒险、创新,让世界“跟着自己走”的时代。比尔盖茨、乔布斯、google的创建人都是因为敢于让世界跟着自己走而出头的。目前美国30%的劳动力属于“创造阶级”,不是他们追工作,而是工作追他们:各种高技术公司,都要跑到这些人聚居的昂贵城市安营扎寨。因为离开了这些人的异想天开,企业就失去了动力,而这些人,是一定要阅读的。中国人是否阅读,将决定是世界跟着中国走,还是中国跟着世界走。(选自新京报,有改动)14文章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2分) 答:_15第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试简要分析运用这种论证方法的作用。(2分)答:_ (五)(15分) 泥土的声音又听到了泥土的声音。匍匐在绿草茸茸的田埂上,我喃喃着,我甚至用手紧紧地攥起一把水涔涔的黝亮黝亮的泥土,我凝视着,几乎是贪婪般地嗅着那久违了的气息,我分明听到了泥土细腻而真实的呢喃声。我合掌,侧耳良久,然后我张开掌,泥土又顺着手心落下,那一捧泥土又漫开去。一阵令人心悸般的惬意透过手心浸入心脾。人,似乎无端地就舒坦起来。我抬头仰望着碧蓝的天空,此时,天空一尘不染。而遥远处山峦逶逶迤迤,像一幅写意画,线条像被水墨泼着,渗浸无痕。眼前是一眼望不见尽头的橙绿,近处的稻穗已是摇摇曳曳。满眼的青和橙绿,这是多年已没有过的哦,我的心兀然就颤栗起来。然后,头又俯下去,我几乎是贴在茸茸的草地上,我被无边无垠的橙绿湮没了。我又听到泥土细细的声音,那声音轻轻的,那么幽悠,那样静穆,那般叫人无法言说,只有用心匍匐在土地上才能听到。稻穗抽出来了,趋于成熟。我坐起来,我看着西天边那轮爽朗的落日。我抚摸着已有些蕊花的稻穗和叶子,我摇了一下,便搅动了一团幽香,青青的,泛泛的。我狂躁不安的心此时完全安顿下来,久居都市被尘嚣侵扰的心灵,陡地就回归到宁静中,虚空的心被眼前的景象充盈着。在一轮落日的霞光里两个大叔扛着锄头走过来,他们在不远处停下。我听到他们的对话,他们说,要晒田了,稻要熟了。他们用锄头就给田埂开了一个缺口。我听见他们用脚还在泥土上跺了跺。他们的裤管高高卷起来,然后拄着锄头在絮说着,他们的对话简洁,交谈中有爽朗的和憨厚的笑,我虽然没有听见他们说什么,但我明白他们的交谈绝对与名利、权力无关,我晓得他们多半说着他们眼前的庄稼。这是我儿时曾有的记忆。这幅景象越发让我感动,我眼里几乎噙着泪水,这记忆使我于艰难苦涩时嚼之如饴。我似乎看到泥土被犁头一浪一浪翻开,跳跃着令人心颤的黑亮黑亮的光泽。牛,是弓着背的;犁也是弓着的;庄稼人也是弓着的。我明白,庄稼人只有当他们的脚踩在泥土上时才会弯下他们的腰。他们不仅仅是对土地接触,更是在亲近生命。父亲就对我说,种庄稼的,只有双脚踩在泥土里,心才会踏实。我想,他们才是伟大的哲学家。苦么?苦;累么?累。但父亲即使在两腿粘满泥土时,只要枕着田埂,他就能心安地睡起来。父亲说是泥土给了他生命。太阳快西沉了,大叔又用脚在泥土上跺了跺,然后扛着锄头走了。此时,夕阳的余辉与天与地合起来。我再次匍匐在土地上,我又听到泥土细腻中夹杂着的哔剥声,那是泥土在发酵,那是庄稼在抽节,那声音让人心颤,它让人虚空的心充盈起来。人,狂躁不安时抑或怨忧难解时,你去亲近土地,聆听泥土的声音吧。那声音像天籁之音,它使人宁静使你的心空一尘不染。我又一次趴在田埂上,双手捧着一掬泥土,然后,张开掌,泥土顺手心落下,又浸洇开去。我又听到泥土的呢喃声。(选自中华散文2005.1,有改动)16.本文是以什么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2分)答: 17. 结合语境,揣摩第段画横线句子的含义及其在文中的表达作用。(4分)含义: 作用: 18. 作者在第段说:“我的心兀然就颤栗起来”,第段又说“我狂躁不安的心此时完全安顿下来”,你认为作者为何会有这两种不同的感受?(4分) 答: 19.文章四次写到“我”匍匐在土地上,五次写到“我”听到了泥土的声音。作者这样写,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 20.简析文章最后一小节的作用。(3分) 答: (六)(10分)21根据课文默写。(10分) ,奉命于危难之间。 (诸葛亮出师表)学而时习之, ? (论语) ,怅望青田云水遥。 (白居易池鹤)春蚕到死丝方尽, 。 (李商隐无题) ,乾坤日夜浮。 (杜甫登岳阳楼)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周敦颐爱莲说) ,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白露为霜。 (诗经) 不愤不启, , ,则不复也。(论语八则)三、表达与交流(66分)22阅读下列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进行论述。不超过100字。(6分)1987年1月,75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聚会巴黎,有人问其中一位获奖者:“你在哪所大学、哪个试验室学到了你认为最主要的东西?”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答道:“在幼儿园。”“在幼儿园你学到了什么呢?”学者又答道:“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齐,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23作文(6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在紧张的学习环境中,保留自己的一份兴趣和爱好,我们的日子会更丰富;在寻常的家庭生活中,营造温馨和谐的氛围,我们的日子会更踏实;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拥有同行者的帮助与鼓励,我们的日子会更顺畅请以“闪亮的日子”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要写自己生活中的事,有真情实感。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姓名。16. 作者对土地的感情(若答“听到泥土的声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