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上饶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解析24亚里士多德说:“由于致富艺术表现在商业活动中,这种艺术永远不会有达到目的的极限,因为其目的是永无止境地攫取财富和占有货币。”按亚里士多德思想“合乎逻辑推向”,下述思想明显与其不同的是() a孔子提出,中国“乃士农工商四民之结合,而士农则总居工商之上” b史记货殖列传载:“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 c韩非子把从事“末业”的“工商之民”列为社会中的“五蠢”之一d管子强调要利用国家垄断等手段挤压民间商品经济的发展空间【考点】“重农抑商”政策;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韩非子、管子的思想【解析】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商人的本性是逐利,所以他们永远都没有满足的时候。这句话很显然是对商人的批评或者说是否定,a项的意思是说,做官的(士人)、农民对于社会的贡献总是在商人、手工业者之上的,这也是对于商人的一种否定,故a项错误;b项的意思是说,如果要从一个穷人变成富人,农民(积累财富的速度)不如手工业者,而手工业者不如商人,这显然是对商人能够致富的一种肯定、称赞,因此与亚里士多德对商人的评价明显不同,故b项正确;c项中的“五蠹”就是五种蛀虫的意思,韩非子眼里的蛀虫有儒家、侠客等等,商人也是其中之一,也贬低了商业,认为商业是“末业”,故c项错误;管子所谓的国家垄断,就是对商人的打压,试图限制商业的发展,对商业、商人也是持否定的态度,故d项错误。【答案】b25某学者研究了古代中国政治从“三公九卿”发展到“三省六部”的历史,认为古代中国政治有了一定的“现代属性”。其主要依据是()a部门有所精减、名称得到更改 b三省体制下,大臣议政可以集思广益c皇室事务逐渐从政府部门剥离 d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提高行政效率【考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三公九卿制;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三公和三省六部制度都是针对国家事务进行管理,而三公九卿中有六卿专门处理皇室事务,皇室事务尚未从政府部门剥离,故c项正确;部门有所精减、名称得到更改只是表面现象,不能说明古代政治具有现代属性,故a项错误;三公九卿制中的“朝议”制度,已经可以集思广益,故b项错误;明朝废宰相后六部才直接隶属于皇帝,与题干时代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26韩愈的原道中说:“古之为民者四,今之为民者六;古之教者处其一,今之教者处其三。农之家一,而食粟之家六;工之家一,而用器之家六;贾之家一,而资焉之家六;奈之何民不穷且盗也!”由此可见,韩愈认为()a工商业者的壮大导致农民贫困 b理学地位的确立有助国家经济发展c儒佛道三家并用有助教化百姓 d佛道力量的壮大加剧百姓经济负担【考点】宋明理学三教合一的影响【解析】题干的意思是说,古来把民按其职业分为四种,即士(知识分子)、农(农民)、工(手工业者)、商(即贾,做生意买卖的人),叫作四民。现在又有和尚、道士,四民就变成六民了。古来只有一个教,就是儒教,现在又加上道教、佛教,一教就变为三教了。农只有一家,而吃粮食的有六家;工只有一家,而用器具的有六家;贾只有一家,而六家的人都需要物资交换,商品流通。劳动工作的人还是那么多,凭空加上和尚、道士这两种吃闲饭的人,所以人民越来越穷,盗贼越来越多,因此韩愈从经济方面说明了佛教、道教的危害性,故项正确;、b、c三项与题意不符,故、三项错误。【答案】d271900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侵略军以“未按职分保护外国人”等罪名在保定处斩三位清政府官员,对此,清政府抗议道:“即使中国官员有办理不善之处,应交中国自行处分,何得侵我自主之权?”对此,以下解读正确的是()a侵略军这一行为的依据是辛丑条约b反映了中国正完全陷人半殖民地境地c表明了清政府强烈的主权意识d说明了清政府已失去对地方政府控制【考点】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八国联军侵华【解析】辛丑条约签订于年,故项错误;由题干“侵略军以未按职分保护外国人等罪名处斩清政府官员“等信息可知清政府正逐步成为洋人的朝廷,故项正确;自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项错误。【答案】b28自太平军兴起后,各省多以镇压太平军为借口,截留田赋,以备急需。辛丑条约签订后,因赔款数额巨大,中央无力偿还,遂将赔款数额分摊于各省,于是各省便以分担赔款之名而获得就地自由筹款之权。及至民国初年,因时局动乱,各省田赋多被地方军阀擅自截留或挪用。上述材料表明从晚清到民国初年()a中央集权的财政体制被破坏 b地方政府擅自截留中央财政c社会动荡不安导致财赋减少 d地方政府获得了财政自主权【考点】近代中国财政制度的演变【解析】根据题干中“各省便以分担赔款之名而获得就地自由筹款之权。及至民国初年,因时局动乱,各省田赋多被地方军阀擅自截留或挪用”等信息可知地方有相对独立的财政权,中央集权的财政管理体制遭到破坏,故a项正确;从题干“于是各省便以分担赔款之名而获得就地自由筹款之权”可知地方政府获得了中央的授权,故b项错误;题干说的是社会动荡不安导致田赋多被地方军阀擅自截留或挪用,故c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项错误。【答案】a29“在人民公社期间,中国农村共建起了七八万座大小水库以及相应的灌溉渠网络,当我们翻开新旧中国的两本分省地图一对照,就会发现,新中国的地图上,造福于农民的人工湖泊星罗棋布,与旧时代有天壤之别。我国的农业灌溉面积在1980年以前每年以1700万亩(3500)的速度增加,到1980年达到733亿亩。”材料反映出()a人民公社期间中国的农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c大跃进运动客观促进农村水利工程快速发展d人民公社期间国家经济更注重对农村的投人【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人民公社【解析】由题干中“人民公社期间,中国农村共建起了七八万座大小水库以及相应的灌溉渠网络”“我国的农业灌溉面积在1980年以前每年以1700万亩(3500)的速度增加,到1980年达到733亿亩”等信息可知人民公社期间中国的农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故a项正确;题干中没有涉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b项错误;大跃进运动发生在1958年,题干中的时间是19581980年人民公社期间,故c项错误;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且材料没有体现,故项错误。【答案】a30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重点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同时调整一些基础工业品的价格。材料表明当时价格改革的主要目的是()a深化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发挥市场在产品价格调控中的积极作用c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协调发展 d改变以前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现象【考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经济体制改革【解析】题干中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调整基础工业品的价格,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无关,故a项错误;题干中说明的是政府要调控农副产品和工业品的而价格,而不是强调发挥市场的作用,故b项错误;改变以前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现象,也是为了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协调发展,故c项正确,d项错误。【答案】c31罗马帝国全盛时期,假设一个贵族垂涎另一个贵族的财产,而后者碰巧在帝国家庭中失宠,此时前者就可作为控方揭发后者叛逆罪,如果被告被判死刑,前者就可得到被告的一部分财产。这反映了()a贵族之间的矛盾已经影响到帝国的稳定b罗马法无法有效的解决财产纠纷问题c罗马法的不足使其成为贵族斗争工具d罗马法不利于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考点】罗马法【解析】从材料的表述中并未看出罗马帝国的不稳定,故a项错误;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在调解贵族与平民矛盾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b、d两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故b、d两项错误;题干反映的是贵族可以利用罗马法的规定去窃取其他贵族的财产,故c项正确。【答案】c32达尔文的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不是因为其关于生物进化的科学,而是因为其作品中的“物种灭绝”和“物种竞争”理论。在中国过去100多年的历史中,存在着一条清晰的对达尔文的理论“误读之线”。100年的误读,200年的孤独,这是达尔文的理论在中国的命运。下列关于达尔文的理论解读不正确的是() a成为马克思研究历史上阶级斗争的自然科学根据 b严复完整地翻译了达尔文的著作,并使之成为变法图强的思想武器 c被后人演绎为“优胜劣汰”,成为鼓励西方殖民的理论渊源 d康有为将社会进化论与中国儒家学说结合来论证维新变法的合理性【考点】维新思想严复;进化论【解析】严复所翻译的是赫胥黎天演论,而不是达尔文的著作,故b项正确;a、三项表述都符合史实,故a、c、d三项错误。【答案】b33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该政策能引起百姓就业、私人收人和消费支出的一轮又一轮的增加,从而导致国民收人的成倍增加也必然会出现高通胀。与“该政策”体现的思想不一致的是()a里根政府控制货币发行量b奥巴马政府的扩张性财政政策c艾森豪威尔政府的“保持财政预算平衡”d罗斯福新政【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凯恩斯主义、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解析】根据题干中的主张充分就业、扩大消费可知该政策符合凯恩斯主义加强对经济干预的思想,里根政府控制货币发行量,体现的是货币学派的思想理论,故a项正确;奥巴马政府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符合题干中消费支出的增加,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项都体现了凯恩斯主义的理论,故、两项错误。【答案】a34中国金融怕人论坛指出:“今天的世界需要新的马歇尔计划,促进全球范围对基础设施的投资,以打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瓶颈,并给高收人国家的结构性改革提供空间。”这一设想()a以全球基础设施为主要投资范围b以推动世界经济整体发展为目的c以扩大资本在全球的流动为手段d对促进高收人国家的发展更有利【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解析】题干体现了对基础设施的投资,但未说明基础设施为主要投资范围,故a项错误;有题干中“以打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瓶颈,并给高收人国家的结构性改革提供空间”可知这一设想以推动世界经济整体发展为目的,故b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以基础设施的投资为手段,故项错误;d项表述在题干中未体现,故项错误。【答案】b35右图为美国时代周刊1962年8月刊的封面(berlin wall),柏林墙有一个美丽的代号“中国长城第二”。关于柏林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有()a柏林墙的倒塌标志着德国的统一,也推动了前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b柏林墙的建立是二战以后德国分裂和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c柏林墙修筑的目的是为阻止西方势力的渗透而筑d柏林墙修筑的直接原因是1919年德国分裂、美苏冷战导致的【考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柏林墙【解析】从1949年10月民主德国建立后到柏林墙修建以前,大约有200多万人出于各种目的,通过各种方式离开民主德国,为了遏制这一现象,在苏联的支持下,民主德国政府与1961年修建了柏林墙,因此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故d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c三项表述均符合史实,故、三项错误【答案】d40(25分)近代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各种城市用地需求的递增,城市房地产业发展速度势必加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世纪50年代以后,伦敦出现了改善住房的团体。致力于为工人建造康价住房;但收效甚微。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产生了由建筑商乔治皮鲍迪和悉尼沃特姿发起的“模范住宅”运动。由于在伦敦中心不可能人人自己有一幢房屋,而且工人也负担 不起,因而他们大约同时开始建造成排的杂院房屋。从1860年开始,英国政府共制定和实施了托雷斯法、克罗斯法1880年议会修改并通过了新的工人阶级住房法,“授 权地方政府占有土地,建造或者改造一些建筑以适合工人阶级居住;公共工程借贷管理局被授权为此目的而垫款。” 吴铁稳、张亚东19世纪中叶至一战前夕伦敦工人的住房状况材料二 19世纪40年代,房地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在上海迅速崛起。1860年至1862年,太平军三次逼近上海,又对租界房地产起了推动作用。有洋枪队保护的上海租界成了避难所,士绅和平民大量涌入。到1911年,外国房地产商已有三十家,携巨资来沪定居的地主、官僚、富商也纷纷加入。李扬上海房地产的百年动荡 材料三 上世纪20年代,美国一股炒卖房地产的狂潮越来越汹涌澎湃。其中1925年,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市居然出现了2000多家地产公司,一向保守冷静的银行界也纷纷加入炒房者行列。不久美国房地产市场趋于姜缩,许多人拖欠货款。1929年10月,美国房地产市场骤然滑坡。龙福永中美房地产及房地产金融业概论(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列举民间和政府分别解决上述现象的措施。(9分)(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初上海房地产行业发展迅速的原因。(8分)(3)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20年代美国房地产业产生巨大泡沫的原因。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如何解救那些受房地产泡沫冲击的行业?(8分)【考点】(1)工业革命城市化(2)太平天国运动;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3)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罗斯福新政【解析】(1)第一小问原因扣住材料一中的时间19世纪50年代以后,联系所学知识可概括出工业革命后,城市化进程加快,工厂数量迅速增加,农村人口大量涌人城市。第二小问直接从材料一中可概括出民间措施是致力于建立廉价住房,建筑商发起“模范住宅”运动;政府措施是立法规范房地产建设,扩大地方权力支持地方房地产建设。(2)原因从材料二中“太平军三次逼近上海,又对租界房地产起了推动作用”概括出太平天国运动造成政治动荡,促使周边地区大量人口涌人上海租界;从材料二中“外国房地产商已有三十家,携巨资来沪定居的地主、官僚、富商也纷纷加入”概括出国内外房地产商大量资金投人开发;结合材料中的时间,联系所学知识可归纳出南京条约使上海成为通商口岸,吸引大批外国人来沪,上海外资企业、洋务企业、民族工业比较发达,吸引大量农民人城工作。(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中“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市居然出现了2000多家地产公司”概括出房地产商盲目扩大开发,根据材料三中“一向保守冷静的银行界也纷纷加入炒房者行列”“拖欠货款”等信息概括出银行贷款推动炒房;第二小问直接结合罗斯福新政的措施进行分析即可。【答案】(1)原因:工业革命后,工厂数量迅速增加,农村人口大量涌人城市。(3分) 措施:民间:致力于建立廉价住房;建筑商发起“模范住宅”运动。(3分) 政府:立法规范房地产建设;扩大地方权力支持地方房地产建设。(3分)(2)原因:南京条约使上海成为通商口岸,吸引大批外国人来沪;太平天国运动造成政治动荡,促使周边地区大量人口涌人上海租界;国内外房地产商大量资金投人开发;上海外资企业、洋务企业、民族工业吸引大量农民人城工作。(8分)(3)原因:银行贷款推动炒房;房地产商盲目扩大开发。(4分) 解救:整顿银行,恢复银行正常的信贷活动;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贩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8分)41(12分)历史图表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阅读下面图表,从中分别提取古代宰相统计表的两项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考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三公九卿制;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内阁、军机处;古代中国的经济经济重心的南移【解析】信息说明类题型解题的关键再与从材料或图片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能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合理解读,观察表格可以看出河南、河北、陕西、山东宰相数量在唐朝以后明显减少,而浙江、福建的宰相数量在唐朝以后明显增加,这一趋势正好与经济重心的变化相符;还可以看出唐朝宰相数量最多,而秦朝宰相数量最少,可以从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宰相一分为三,以及王朝时间的长短来分析说明;从表格出处的注解还可以得出明清时期,内阁和军机处取代宰相,结合明清时期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予以说明。【答案】信息一:唐朝以前宰相籍贯主要分布在北方,宋代以后宰相籍贯分布主要在南方。(2分) 唐代以前,经济重心在北方,北方经济发达;唐代以后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经济发达。(2分)信息二:唐朝宰相最多,秦朝宰相最少。(2分)秦朝首创宰相制度,独相,历经时间短;唐朝为牵制宰相权力实行三省六部制,多相,历经时间长。(2分)信息三:明清时期,内阁和军机处取代宰相。(2分)元朝中书省权力过大,威胁皇权,明太祖为加强皇权,废除宰相制,设立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2分)请考生在第45、46二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19世纪,李鸿章与伊藤博文,一个是中国的首辅大臣,一个是日本的首任首相,地位相当,时代相同,风云际会,砥柱中流。面对共同的“千年未有之变局”,历史发令枪猛然打响,在中日近代化大比拼的赛道上,怀揣富国强兵的同样梦想,李鸿章和伊藤博文作为领军人物,带领各自的国家一路追赶。尽管日本起步比中国略迟,然而最终结局却大相径庭,一悲一喜:大清王朝愈加摇摇欲坠,日本帝国则一飞冲天。世事流云,人生飞絮,同样是“经世之才”,一个身背骂名,抑郁而终;一个大功告成,奇勋盖世。出现这样悬殊的结果,令人深思。文化博览2007年第五期(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李鸿章和伊藤博文人生结果差异的原因?(9分)(2)李鸿章面对“千年未有之变局”的做法如何?你是如何看待李鸿章和伊藤博文不同人生结果差异的?(6分)【考点】(1)洋务运动;明治维新(2)洋务运动;明治维新【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两人所处时代的环境以及两人的举措来分析,从所处环境看,当时的中国仍是封建专制体制,而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已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当时的中国,儒家传统思想根深蒂固,自然会使李鸿章深受传统思想的禁锢,而日本明治维新倡导文明开化,伊藤博文就是倡导者,其文明开化程度高;从举措来看,李鸿章坚持中体西用,只学技术不学制度;伊藤博文支持“欧化”,坚持文明开化,全面学习西方。(2)第一小问联系洋务运动的相关史实进行归纳即可;第二小问看待历史人物一定把他们的活动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进行考量,可以得出不管李鸿章的失败还是伊藤博文的成功,都是时代造成的结果,从他们结果的差异中可以归纳出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则推动历史发展,反之亦反。【答案】(1)原因:制度差异:中国处在封建专制体制下;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建立近代宪政国家。(3分) 文化差异:李鸿章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对西学停留在非常浅薄的基础上;伊藤博文既接受中国儒家文化,也接受西学,文明开化程度高。(3分)吸收西法的态度及举措不同:李鸿章坚持中体西用,只学技术不学制度;伊藤博文支持“欧化”,坚持文明开化,全面学习西方。(3分)(2)做法:大办洋务,兴办军事、民用工业,扩建北洋海军,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4分)看法:不管李鸿章的失败还是伊藤博文的成功,都是时代造成的结果。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则推动历史发展;反之亦反。(2分)46(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拿破仑的)利己心和幻想就是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北铁道运输职业学院《先进材料制备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媒介产业化经营》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贵州财经职业学院《钢结构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东北师范大学《爬虫开发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南物流职业学院《资源分析与环境修复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预算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警察学院《日本近代文学讲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宣城职业技术学院《妇女健康与康复》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漳州城市职业学院《企业经营管理沙盘》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化学实验C》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电力运维管理平台方案设计
- 机场地震应急处理与疏散预案
- 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废水处理》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阻燃材料与技术》课件 颜龙 第3、4讲 阻燃基本理论、阻燃剂性能与应用
- 高三第二轮复习之文言翻译(李丽君)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 服务礼仪培训课件
- 2024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语文真题
- 外研版小升初必背词汇
- 咪咕在线测评题
- 2024年全国《劳动教育》基础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 专题13 统计与概率-【好题汇编】五年(2020-2024)高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