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景德镇市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 北师大版.doc_第1页
江西省景德镇市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 北师大版.doc_第2页
江西省景德镇市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 北师大版.doc_第3页
江西省景德镇市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 北师大版.doc_第4页
江西省景德镇市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 北师大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景德镇市 2012-2013学年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卷八年级物理(本张试卷满分100分,g取10n/kg)题 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 分图1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1、如图1是以相同速度、向同样方向前进的卡车和联合收割机。若以地面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下同)若以卡车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 的。2、双休日自驾车外出郊游,在行驶的过程中,善于观察的小明同学看到汽车上有一个显示速度和路程的表盘,示数如图2甲所示,则汽车此时行驶的速度为 km/h;该汽车匀速行驶了一段时间后,表盘的示数变为图2乙所示,那么这段时间为 h。图3图2 甲 乙3、如图3所示是正在运输液体货物的一辆槽车,车内液体的上方有一个空气泡。当槽车遇情况紧急刹车时,由于 ,气泡将向 运动。(选填“右”或“左”)4、下面是力的作用效果的几个实例。请把它们分成两类,并写出各类的特征:a头顶足球,足球弹回去 b人坐沙发,沙发凹陷 c人用力蹬自行车,车速度加快 d运动员拉开弓第一类 ,特征 ;第二类 ,特征 。5、某科技小组的同学们准备自己动手制作弹簧测力计,他们选择了甲、乙两种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了如图4所示的图象。图象中只有oa段和ob段是弹性形变。若同学们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该选用弹簧 ;若要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图4簧测力计,应该选用弹簧 。6、 钢丝钳(俗称“老虎钳”)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用工具,它的钳口刻纹是用 的方法增大摩擦的,用钢丝钳剪断铁丝时,它是 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或“等臂”)7、体育课上,小明先后以相同的姿势分别沿绳子和杆匀速向上爬杆,若杆比绳子光滑一些,则这两次他受到的摩擦力 大; (选填“前一次”、“后一次”、“一样”)他 时所用的握力比较小一些。(选填“爬杆”或“爬绳”)8、如右图5所示,滑轮重1n,悬挂在弹簧秤下端,作用在绳端的拉力f是2n,物体g重100n,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n。 (不计摩擦)图5二、选择题(第9题-12题单选题每题3分,第13、14题为不定项选题,全对得4分,漏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共20分)9、羚羊跑的速度是20m/s,一短跑运动员5s内跑完了50m的路程,汽车的速度是54km/h,三者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a汽车、运动员、羚羊 b羚羊、汽车、运动员c运动员、汽车、羚羊 d运动员、羚羊、汽车10、下列知识结构示意图中,有错误的是 ( )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a质量 国际单位:kg 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而改变 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b密度 公式:=m/v 单位:/m3 g/3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c速度 定义:运动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单位:m/s km/h 定义: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d惯性 特点: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受力的物体有惯性,不受力的物体没有惯性11、如图6所示,在水平桌面上铺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让小车自斜面顶端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见下表。通过探究,我们可以判断以下说法中的哪一条是错误的( )表面情况毛巾棉布木板小车运动的距离/m0.270.420.79a摩擦力越小,小车速度减小的越慢 图6b小车受到力就运动,小车不受力就不运动c运动物体不受力,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d若平面绝对光滑,小车的速度将保持不变,永远运动下去12、如图7:人沿水平方向拉牛,但没有拉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绳拉牛的力和地面对牛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b绳拉牛的力和牛拉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c绳拉牛的力小于牛拉绳的力图7d绳拉牛的力小于地面对牛的阻力13、下列实例中,增大摩擦力的是 ( )a在行李箱下面安装滚轮 b骑自行车时用力捏闸c体操运动员比赛前在手上抹镁粉 d在轴承上加润滑油14、自行车是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它应用了许多物理知识,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刹车系统应用了杠杆原理 b前、后轮的轴承应用了滚动摩擦c链条和前后轮盘组成了滑轮组 d轮胎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三、作图、计算题(第15题7分,第16题4分,第17题6分,第18题6分,共23分)15.(1)如图8 a所示:玩具“不倒翁”被扳倒后会自动立起来。请在图中画出此“不倒翁”所受的重力示意图。(其中“ ”o为不倒翁的重心)(2)在图8 b中画出使用滑轮组提起物体时最省力的绕绳方法。图9图8 (3)如图9所示是右侧带书柜的办公桌, 我们可以把它抽象成一个“杠杆”。现在要用一个最小的力将这张办公桌的一端稍抬离地面。请画出这个力f和这个力的力臂l,并用“o”标明这个“杠杆”的支点。16、质量为6103kg的四轮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求:(1)汽车所受重力的大小;(2)汽车在1min内通过的路程;17、我们知道,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不得超过其量程。但小明和小红想利用一把粗细均匀的米尺作为杠杆,并利用杠杆和量程为10n的弹簧测力计,测量超过量程的物体的重力。图10(1)小明的方法如图10 a所示:在杠杆的a端拴重物,b端挂弹簧测力计,用手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杠杆总长1m,均匀分成10份,测力计示数为8n,则小明测出的物体重力约为多大?(2)小红认为小明的做法并不科学,她设计的方案如图10 b所示。你觉得小明和小红的方法哪个好?说说你的理由。(3)如果我们采用小红所设计的b图所示的方法,可以精确地测量出物体的最大重力是多大?并说出你的做法。图1118、如图11所示,小芳在研究动滑轮时,她用手沿竖直方向匀速向上拉动绳端使钩码上升,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g物=100n、h=0.3m求:1)绳子移动的距离;2)(如不计滑轮及绳重和摩擦)手的拉力。3)(拓展)(又假如滑轮重g动= 10n,不计绳重和摩擦)手的拉力。四、实验题(第19、20每小题8分,共16分)19、在“制作橡皮筋测力计”的活动中,同学们发现:在一定的范围内,橡皮筋受到的拉力越大,橡皮筋的长度越长。根据这一现象,小明和小丽提出如下猜想(见图12)。究竟谁的猜想正确呢?他们决定一起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加油站橡皮筋伸长的长度一般用符号l表示,它等于挂上钩码后皮筋的长度l与皮筋没有挂钩码时的长度l。之差,即 l=l-l。 图12(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一根橡皮筋、若干个相同的钩码、铁架台和细线外,还需要的器材是 。(2)小明和小丽的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1拉力(钩码总重)fn00.51.01.52.02.52橡皮筋的总长度lcm4.55.15.76.36.97.53橡皮筋伸长的长度lcm00.61.22.43.0没有挂钩码时,橡皮筋的长度l0= cm。请将表格中第3行空格中( )的数据补充完整。要判断小丽的猜想,应对表格中的哪两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答:应对 (选填序号)两行数据进行比较,你认为小丽的猜想 (是或不是)正确。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实验能初步验证谁的猜想是正确的?答: 。你是如何分析数据并做出此判断的?请简要写出你的判断依据: 。20、 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甲、乙两组同学分别选择器材后,设计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13所示。老师指出乙组同学选择的器材更加合理,其原因是:_。图13(2)在探究力的大小对二力平衡的影响时,利用了定滑轮能够_ _的特点,并通过调整_来改变f1和f2的大小。(3)保持f1与f2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到图14中的位置,松手后,小车将无法在此位置平衡。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图14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满足哪个条件?_ 。五、探究题(第21题10分,第22题6分,第23题8分,共24分)21、 小华、小明两位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所用实验器材有杠杆、弹簧测力计、钩码和支架等他们分别在已调水平平衡的杠杆上施加动力f1、阻力f2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记录动力臂l1及阻力臂l2,小华、小明的操作情况分别如图15(a)、(b)所示,表一、表二为他们记录的实验数据图15表一 小华同学实验序号f1(牛)l1(厘米)f2(牛)l2(厘米)118812366332882表二 小明同学实验序号f1(牛)l1(厘米)f2(牛)l2(厘米)4184252844645210(a) (b) (c)oaoo(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小华得出结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f1l1=f2l2请判断:小华的结论是_的(选填“正确”或“错误”),依据是:_ _(2)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归纳得出结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_(3)得出上述杠杆平衡的条件后,小华也欲用弹簧测力计和钩码进行实验,但跟小明的操作不同的是,他准备将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作用在杠杆上的a点,而钩码的位置不变,如图15(c)所示请判断:他_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选填“能”或“不能”)如果杠杆能平衡,写出需满足的条件;如果杠杆不能平衡,写出判断的理由_22、 课堂上,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a.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大小有关 b.与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c.与接触面面积的大小有关 d.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1)刘明学习小组采用了如图16甲的实验设计,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在木板上匀速运动,并进行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则表中数据可以验证猜想 (填序号),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图16(2)为了验证其余三种猜想,在上面结论的基础上,该实验小组改用了如图16乙的实验设计。他们认为按照图乙做实验,便于读数、方便操作。请你简单说明他们这样认为的依据: .23、 小明发现了以下现象:将原来静止着的空车推动很容易,但用同样的力很难推动一辆载重车。一般小汽车从静止加速到100km/h,只需十几秒的时间,而满载的货车加速就慢得多。(1)由此可以初步得到假说:物体受力一定时,实验装置图它的质量越_,运动状态越容易改变。(2)给你一块木块、一个砝码、一个大钩码和一根细线、一个滑轮、一个秒表,请你设计一个实验,(画出实验装置图)在光滑的桌面上检验你的假说是否正确。实验步骤:_。(3)若你的假说是正确的,你将看到的现象是:_。 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答案 (2013.4)一、填空(每空1分,共分)1、运动 静止 2、80 0.53、惯性 左 4、a、c 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b、d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5、乙 甲 6、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省力7、一样大 爬绳 8、 图5二、选择题(第9题-12题单选题每题3分,第13、14题为不定项选题,全对得4分,漏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共20分)、 1、 1、b 12、 13、b d 14、a bd 三、作图、计算题(共23分)15、(1)图略 (2分) (2)、图略 (2分) (3)、图略 (3分) 16、(1)6104 n (2)600m (4分)17、(1)12n (2分) (2)小红设计的方案更科学; (1分) 在小红的设计方案中,杠杆的自重对于杠杆是否平衡不起作用(1分) (3)50n (1分)物体挂在o点左侧第一格处,弹簧测力计在b处竖直往下。 (1分) 18、 (1)0.6m (2分)(2)50n (3分) (3) 55n (1分)四、实验题(16分) 19、答案:刻度尺(1分) 4.5(1分) 1.8(1分) 1 、 2 (1分) 不是(1分)小明(1分)橡皮筋伸长的长度与每次的拉力的比值为一常数 (或拉力扩大几倍,橡皮筋伸长的长度也扩大几倍)(2分)20. (1) 小车与桌面间的摩擦力较小,可以忽略不计(2分) (2) 改变力的方向 (2分) 砝码质(数)量 (2分)(3)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分)21. (1)错误; (2分) 两个不同的物理量不能相加 (2分) (2)f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