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潭县第九中学高二政治下学期阶段考试试题 理(无答案).doc_第1页
湖南省湘潭县第九中学高二政治下学期阶段考试试题 理(无答案).doc_第2页
湖南省湘潭县第九中学高二政治下学期阶段考试试题 理(无答案).doc_第3页
湖南省湘潭县第九中学高二政治下学期阶段考试试题 理(无答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理科政治段考试卷(时量7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a b. c. d. 2“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人、做事,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身处困境总是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奋争,不屈不挠。”这段话说明 a.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b. 哲学不等于自发产生的世界观 c.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 d.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4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d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5唯物主义认为 物质是本原的 意识是本原的 物质依赖于意识 意识是派生的 a b c d 6. 马克思主义哲学 a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 b是辩证唯物主义 c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d是关于方法论的理论体系7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理论成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8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了科学的 观点。 a实践 b物质 c意识 d运动9.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客观实在性 b.运动 c.主观存在性 d.静止10.下列选项中不能称之为规律的是 a.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 b.日出东方 c.新陈代谢 d.万有引力定律11.“天灾不由人”说明 a是否发生天灾是由天决定的,天的意志决定一切 b人在自然灾害面前无能为力 c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d天灾的发生是没有任何原因的12. “抗灾不由天”,从哲学上说明 a抗灾不能听从天神的安排,只能顺其自然 b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c人的意志决定一切,可以超越自然 d人定胜天,没有人办不了的事13对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应该这样表述 a. 意识决定物质,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b.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反作用于意识 c.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d. 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14. “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这说明规律具有 a客观性 b普遍性 c特殊性 d多样性 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15. 慧能禅师的观点错误在于 a否认运动 b. 否认运动的主体是物质 c认为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d. 认为一切运动的主体都是物质16.“任何一个有机体,在每一瞬间是它本身又不是它本身,始终处在不间断的变化之中”, 这 说明 事物的变化是捉摸不定的 事物的运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a. b. c. d. 17. 下列关于意识的说法正确的是从起源来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从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意识可以脱离物质而存在 从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a. b c. d. 18.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这说明 a. 意识可以改造客观事物 b. 意识能使事物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c. 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d. 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积极作用19. 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依据是 a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b自然界具有物质性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d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20.“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认识只能在人的实践中产生 b.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 实践不断给认识提出新课题 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简述意识的作用?(9分)2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现在哪些方面?(12分)23、系统的基本特征是什么?(9分)24、材料一:气候变化问题最初是作为环境问题而由科学家讨论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文章较早也大多出现在科学类杂志上。上世纪70年代有人开始将环境、气候变化、外交和安全等问题联系起来;80年代气候变化问题逐渐引起了大众关注;90年代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战略性问题。2009年12月,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就应对气候变化通过了哥本哈根协议,达成了广泛共识,取得了重要而积极的成果。良好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基础。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发展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