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太仓市第二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阿里山纪行》教案 苏教版.doc_第1页
江苏省太仓市第二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阿里山纪行》教案 苏教版.doc_第2页
江苏省太仓市第二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阿里山纪行》教案 苏教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阿里山纪行课题阿里山纪行 上课时间年 月 日 星 期 课时第 1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习课文融情于景、移步换景的写法过程与方法品味富有音韵美、情韵美的语言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领略阿里山的美丽风光,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学习课文融情于景、移步换景的写法教学难点品味富有音韵美、情韵美的语言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感悟品味教 具多媒体课件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初一时,我们随郦道元一起去聆听过三峡的流水,也曾随刘叙杰一道登临过巍巍的钟山。所以林语堂曾经感慨地说:“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今天我们就随中国当代作家、美学家吴功正一道,去领略大自然的另一个杰作阿里山的风采。二、讲授新课(一)初步探索1、简介阿里山相关知识内容。【阿里山位于台湾嘉义县东北,是大武峦山、尖山、祝山、塔山等18座山峦的总称。 最高峰为大塔山,海拔为2663米,东距台湾最高峰玉山(高3997米)甚近。阿里山风景区面积约有175公顷,是台湾著名的天然森林公园和旅游胜地。阿里山的森林、云海和日出,誉称三大奇观。】(二)整体感知1、那么阿里山又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风光美如画】2、教师配乐朗诵全文。学生思考:阿里山的风光秀美如画,假如你是吴功正先生阿里山之行的导游,你将如何介绍今天的行程?你又将带领你的游客欣赏哪些美丽的风景呢?请找出表明作者行踪的词句,准备填写完善导游解说词,并试着用简单的语言概括阿里山的风景图。3、全班交流,教师适时引导点拨。4、作者描写阿里山风光,用了“移步换景”的方法,你能结合我们刚才的学习说说什么是“移步换景”吗?【所谓“移步换景”,就是不固定立足点和观察点,一边走一边看,把看到的不同景物依次描写下来。游记一般都采用这种写法。】(三)品味情韵1、阿里山的风景是美丽的,而这样美丽的景色则是通过作者美丽的文字带给我们的。本文的语言典雅、凝练、和谐,具有音乐美和情韵美,请从文中找出几例,谈谈你的感受。提示:(1)修辞美:本文运用了对偶、比喻、排比、引用等多种修辞。 (2)节奏美:交错运用整句和散句,大量运用叠词。 (3)拟声美:运用拟声词。【a. 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或禅的世界。偶一人声也是悄悄的,舍不得打破山间的安宁。对偶、比喻、排比。整散句交错,形成轻松、舒展、迂曲、鲜明的节奏,富有声感,音乐美,可体会作者对静谧、洁净、禅的世界的独特体会。以声写静,若有若无,更见其静。44b. 森林恰似一片汪洋,无边无际。其盘曲之势,如幢顶,如伞盖,又如古寺宝塔,真不知树躯有多少围、树身有多么高。它们排列之整肃,如孙武之军阵、秦皇之兵马。树干都是湿漉漉的,已不知多少年浸在山间雾气之中了。连用六个比喻句,加之拟人,句式整齐,结构匀称,节奏鲜明,和谐动听。】c. 山中,树多、人少,不知阿里山的姑娘究竟在何方。树密、阴厚,仿佛能揉出浓汁。我只觉得,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总结全文,揭示主题。短句“人少树多”“树密”、“阴厚”化用姚鼐诗句,高度凝练。】(四)放飞心灵1、文中有这样两句话“不到阿里山,何以能说到了台湾?”,可见阿里山在众人心中就是台湾的代表,而神木则是阿里山的标志。文中作者给我们描绘了那么多阿里山的美景,其实这些都是作者追寻神木的图中所见,正如作者所说“不到神木,又何以能说到了阿里山?”。那么你认为神木美不美?它有哪些丰富而深邃的文化内涵?【巨大、悠久、受到巨创仍拔地参天、八面威风。它是阿里山的标志和灵魂。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揭示了中心。】2、既然全文是以介绍阿里山风景为主,那么文章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似乎没有照应主题,是不是可以把它删掉呢? 【不可以。歌曲表明两岸人民心意相通,而末尾更奠定了全文的基调,一线贯穿,首尾呼应。】3、由此可见,作者借描绘、赞美阿里山如画的风光,更深的层次其实是为了抒发自己怎样的感情?那么这种写法我们又称之为什么呢?【运用寓情于景的写法,抒发他爱河山、爱祖国的深情。】(五)拓展迁移1、以美丽的校园为题,采用移步换景法,来描绘我们美丽的第二中学,400字左右。(六)心语心愿1、齐读台湾民谣:“一二三,到台湾,台湾有个阿里山,阿里山,有神木,明年我们回大陆。”2、读此民谣,你有怎样的感触?3、教师寄语:【高山常青,涧水常蓝阿里山如一首含蓄隽永的诗,如一杯醇香甘甜的酒,如一幅生动的画,如一曲悠远的歌什么时候我们也能去看看那拔地参天、威风八面的神木?什么时候我们也能去阿里山赏云海,观日出?让我们共同企盼祖国早日统一,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三、布置作业1、整理美丽的校园,并认真誊写。2、完成导学练相关练习。板书设计阿里山纪行风 林海云雾光 潭水清澈 移步换景 爱河山美 森林静谧如 曲径幽路 寓情于景 爱祖国画 神木神奇教学后记作为一篇游记,本文语言优美。在我的示范和指导之下,学生在书上用圈点勾画法,找出文中认为精彩的语句,做赏析批注。最后全班交流补充,并且从中寻找写作窍门,然后尝试写一个小片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