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女方拒还彩礼胜诉案例?.doc_第1页
有没有女方拒还彩礼胜诉案例?.doc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没有女方拒还彩礼胜诉案例? 据还彩礼,是不分男女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在第十条中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下列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通常情况下,男方向女方提亲的时候都会送上彩礼,当然感情好的话结婚是肯定的。但是女方也有因感情不和而退婚反悔的权利,那么女方拒还彩礼是可以的吗?下面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女方拒还彩礼胜诉案例,希望能有所帮助。基本案情原告:张飞(均为化名),男,民族,汉,出生日期:1985年6月22日,身份证号码:320321xxxxxx,居住地:江苏省徐州市x县x镇x村张庄19排,职业:销售员,联系电话:xxxxx委托代理人:杨中良 江苏天地明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李莉,女,汉族,出生日期:1991年7月16日,身份证号码:3203xxxxxxx,居住地:江苏省徐州市x县x镇x村张庄12排,职业:会计,联系电话:诉讼请求要求被告返还礼金98500元及礼品价值人民币23294元要求被告归还借款6000元要求本案诉讼费用由被告承担事实与理由原告张飞与被告李莉经媒人霍某、宋某夫妻介绍于2014年2月14日(农历2014年正月十五)相亲,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后,被告母亲常月玲要求原告送彩礼定亲,经双方协商后于2014年3月6日去女方家送彩礼,现金总共68500元人民币,由原告母亲给媒人霍某转交给被告方,礼品有:鸡,鱼,烟,酒,奶品礼盒,水果礼盒,糖果礼盒,戒指一枚1054元,共价值人民币4134元。2014年8月11日金项链一条1280元,2014年9月8日送的节礼有鸡,羊,福临门大豆油,奶品礼盒,水果礼盒,儿童饮品礼盒,总共价值2580元。2014年9月9日-2014年12月19日被告本人及其母亲以做生意交押金和还债为由分别从原告处借款2000元,总共4000元。2015年2月22日原告到被告家送春节礼品,礼品有鸡,烟,酒,奶品礼盒,水果礼盒,共计人民币1300元。以上礼品人民币共计23294元,礼金98500元,后因原告与被告早已达结婚年龄,男方多次向女方提出结婚的请求,没想被告李莉一直躲而不见。无奈,后虽经原告家及媒人多次去做工作,被告家不予答复并迟迟不退还原告的礼金及礼品,可见,被告家是在借婚姻索取财物,给原告家经济上造很大损失,生活上造成很大困难,我国法律保障婚姻自由,原告无权强制被告缔结婚姻关系,但是,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在第十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查明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的规定,原告现依法起诉,请贵院依法受理并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律师分析婚约财产纠纷,一般都是因彩礼起纠纷,按照我国的民俗习惯,特别是在农村,男方给付彩礼,都是父母及亲属给付的,做为婚姻的当事人男方自己很少有能力拿出这笔彩礼;而接受彩礼也是婚姻当事人女方及其家人,彩礼中有民间俗称的奶水钱,也是给女方家庭的;即使是女方自己接受了彩礼,用于购买结婚用品,受益的也是女方的家庭。实务中,婚约财产纠纷案件十分复杂,种类繁多。一、婚约财产返还的条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在第十条中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下列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在第(二)项、第(三)项情形下,应当以当事人离婚为条件。最高人民法院的这一司法解释,使得我国对婚约问题的处理有法可依。但由于这一解释,没有明确说明婚约解除后彩礼的返还,与离婚后彩礼的返还的具体区别,如返还的数额如何把握,对生活困难如何确定等。导致审判人员由于认识的分歧,对同一案件的处理会出现不同的结果。笔者认为,我们通常理解的,要把“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作为彩礼返还的条件。离婚时彩礼的返还要以导致给付人生活绝对困难为条件,但处理婚约财产纠纷案件时,只要造成了给付人生活相对困难,就应予以返还。该司法解释规定的三种情形,在处理婚约财产纠纷案件时,只要符合其中之一,就可以判另被支付方返还彩礼,而不能要求三种情形全部存在。对于返还的数额,在处理离婚纠纷案件中的彩礼返还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并结合查证的彩礼数额予以判决。而婚约彩礼纠纷案件中,只要是属于法院查明的彩礼部分,即应全额返还。判决结果本院认为,给付彩礼是我国的民间婚俗,是男女双方以将来结婚为目的而为的给付,从法律性质上是一种以结婚为成就条件的赠与行为。在本案中,原、被告双方约定的父母见面礼钱、彩礼金,即该礼金,礼品是原告赠与给被告的以结婚为成就条件的赠与行为,现原、被告恋爱关系已经结束,被告应当返还原告的彩礼。庭审中原告自愿放弃关于酒席款5000元的诉讼请求,属原告自愿处分自已诉讼请求行为,符合法律规定,本院予以支持。原、被告谈婚论嫁时,原告给付三被告的多名亲戚打发红包共计9200元是一种未附成就条件和附属义务的赠与行为,另外给付行为有相对性,红包是给付三被告的多名亲戚,三被告并没有得到,三被告可以不予返还。关于原告在xx县金燕子首饰店购买了元的金首饰,现被告下落不明,原告所举证不能证明,金首饰在三被告处,由其承担不利法律后果,对原告此项诉讼请求不予支持。为了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条、中华人民共和民法通则第六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五条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一、被告李莉返还原告的见面礼,彩礼,共98500元,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支付。二、对原告其他诉讼请求不予支持。如果未按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还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的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案件受理费1725元,由原告负担609,被告1116。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交副本,上诉于江苏省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长曾x坚审判员曾x华人民陪审员杨x慧书记员石x二一五年七月五日办案总结关于彩礼的问题,各种论述和讨论不绝于耳,但究竟如何操作,在法律层面上还是一个空白,各种解释也只是针对性的意见而已。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彩礼这个点来讨论一个更为深刻和有着广泛意义的话题,那就是民间法,或者民间习惯如何融入进法律的问题,我们的现代法律制度基本继受于西方法律,正因为这种不成熟的继受,一方面由于水土不服造成很多司法制度的扭曲和误解,另一方面,造成了很多中国特色场合司法的不在场现象。对策、建议1、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全民树立男女平等、自由恋爱、移风易俗、崇德尚俭、新事新办的健康社会价值观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各级党委、政府、行政、司法机关、妇联、团委、基层组织应高度重视法律道德宣传教育,深入开展送法、送公益服务下乡工作,通过举办法制讲座、发放普法知识手册、健康报刊,大力宣讲、普及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婚姻法、妇女权益保护法及婚姻、女性健康知识,坚决根除男尊女卑、买卖婚姻的封建陈腐思想作怪;积极发挥社会正能量,宣传、表彰移风易俗、婚事简办的先进光荣事迹,惩戒、曝光借婚姻索取财物的典型违法案例,弘扬我国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新风尚,教育广大群众树立正确、文明、健康的婚恋观、家庭观、生活观,激励青年男女自尊、自爱、自立、自强、自省、自励。2、人民法院能动司法必不可少人民法院可加大巡回审判工作力度,通过公开审理、以案释法,阐明买卖婚姻、草率婚姻对自己、家庭、社会的危害后果,积极引导群众提高注意证据保存、防范“隐性骗婚”、依法理性解决纠纷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通过发动群众旁听庭审、征询意见、建议,对合理意见、建议、善良风俗肯定采纳,增强裁判文书的司法权威,对认识误区指导更正,统一群众的法律认知、是非观念,从思想源头预防、减少此类纠纷,有效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在案件审理中,根据查明女方保存彩礼的线索,及时加大财产保全力度,主动预防女方事后窝藏、转移、挥霍彩礼,提高执行质效;统一裁判尺度,结合本地风俗人情,对自愿给付彩礼的附条件赠与行为,合法、合情理地确定“酌情返还彩礼”标准;对借婚姻索取的财物,属于非法所得,应依法判决收缴国库,以示惩戒;对借婚约诈骗敛财的,应将诈骗所得财物全部退还受害人,对构成犯罪的,及时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3、加强社会干预合力基层组织、部门应强化、创新基层社会管理,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健康向上、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建立、开放村组书屋、心理辅导工作室、体育健身场所、劳技培训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倡导优良的婚姻、家庭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