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生态系统的稳定.doc_第1页
17.生态系统的稳定.doc_第2页
17.生态系统的稳定.doc_第3页
17.生态系统的稳定.doc_第4页
17.生态系统的稳定.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7章生态系统的稳定第一节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第1课时 植物的蒸腾作用【课程导入】炎炎夏日,人的皮肤如果长时间暴晒会被晒伤而植物不会因为气温过高被灼伤,这是为什么呢?【聚焦课标】1、描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了解层次2、阐明气孔的组成及开闭原理理解层次3、尝试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学会用实验的方法观察植物叶表皮的气孔并画图独立操作层次【自主学习】1、蒸腾作用的概念:水分以 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植物的 作用。2、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的意义: (1)水分从气孔蒸腾,使植物体内产生一种将水分向上运输的拉力,从而带动植物体对 和 的吸收和向上运输。 (2)蒸腾作用使水分从叶表面大量散失,降低了 的温度,这样,在炎炎夏日,植物就不会因为气温过高被灼伤。【合作学习】1、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A B做一做:(1)取2个大小相同的锥形瓶,分别注入清水,加少量食用油。(2)选取2枝粗细相近的 枝条,一枝去掉叶片,一枝 叶片,(以便 )(3)将2枝条分别插入上述锥形瓶中,枝条要插到瓶底。枝条露出瓶外的部分用塑料袋罩住,袋口扎紧。两瓶内液面的高度要 ,在瓶壁上做标记。(4)将装置放在 。约3小时后,观察现象。(5)比较:A瓶内的液面高度 (下降、不变),B瓶内的液面高度 (下降、不变)。A瓶的塑料袋内壁上有 出现,B瓶的塑料袋内壁上则无此现象。议一议:(1)为什么要在清水中加少量食用油。 。(2)分析液面高度变化的原因 。(3)你们小组得出的结论是 。 2、观察植物叶表皮的气孔:(1)材料用具: 。(2)方法步骤:制作叶表皮的临时装片:写出制作临时装片的7字步骤; 。(注意,此装片不需要染色)应该取蚕豆叶的什么部位? 。怎么取? 。观察:将制成的临时装片放在 观察,可以看到许多形状不规则的 细胞外,还可以看到成对的半月形的 ,以及由它们间隙形成的 。3、观看动画。阐明气孔的组成及开闭原理:两个保卫细胞之间的空隙形成了气孔。保卫细胞呈半月形,靠近气孔一侧的壁 ,远离气孔一侧的壁 。当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 ,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气孔散失;当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时,气孔 。【巩固练习】1、植物体内,水往高处流,这主要是蒸腾作用拉动的。 ( )2、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丧失了吸收的90%以上的水分,这是一种浪费。 ( )3、移栽植物时,常常去掉几片叶,其目的是为了 ( )A.降低光合作用B.减小呼吸作用 C.减少水分蒸腾作用 D.移栽方便4、夏季的树林空气湿润,凉爽宜人,这是由于树木的( )作用所致。A光合作用主要能产生氧气 B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C蒸腾作用蒸腾水分 D储藏作用储藏营养5、蒸腾作用发生的部位主要是( )A、根 B、叶 C、花、果实、种子 D、所有器官6、控制蒸腾作用强弱的结构是( ) A、气孔 B、叶片 C、保卫细胞 D、根毛7、下面是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的两个实验装置,都是用来观察植物的蒸腾作用的,请你根据示意图分析解决问题:(1)、甲乙两个实验装置中 更合理、科学。(2)、你的理由 。8、右图是小红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蚕豆叶的下表皮图象, 请你仔细阅读,填写空格。1 (1)图中1是叶表面的 ,2是 。2 (2)2是叶片散失 以及 进行 的“门户”。 第17章生态系统的稳定第一节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第2课时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课程导入】我国确定每年的3月12日为植树节。你知道为什么要植树造林吗?【聚焦课标】1、 描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了解层次2、发展收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解认同层次【自主学习】1、数据解读:有资料表明,森林上空的湿度比农田上空的湿度高20%30%。树木强大的 作用,使森林增加的降水量,占陆地总降水量的1/3以上。每亩森林比无林地至少多蓄水20t。说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具有 作用。2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起什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 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绝大部分水分通过 散失到大气中,又通过 返回地面,促进了生物圈中 的进行。3绿色植物除参与生物圈中的 以外,还具有 、 等作用。【合作学习】生物圈中的水循环1、观察生物圈中的水循环的录象或动画,小组合作尝试用箭头在上图中表示出生物圈中的水循环的过程,并用语言描述。2、如果地球上没有绿色植物,水循环还能进行吗? 。3、热带雨林地区几乎每天都会下雨,昼夜温差不是太大,而沙漠戈壁地区却有着“早穿棉袄午穿纱”的说法。这是为什么? 。4、 请你查询森林的作用,并据此说说植树造林的重要性。 。 【巩固练习】1、叶的主要功能是( ) A、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B、固着植物和散发水分 C、制造有机物和散发水分 D、输送水分和无机盐2、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 ) A、降低植物叶片表面及其周围环境的温度 B、促进水的吸收与运输 C、增加空气的湿度,有利于形成降雨 D、以上三项都是3、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大部分( ) A、用于光合作用 B、用于呼吸作用 C、用于蒸腾作用 D、贮存在体内4、下列各项中能正确描述水分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界中循环途径的是( ) A、大气植物根系植物叶片大气 B、大气自然降水植物根系植物茎叶大气C、植物叶片植物根系大气D、自然降水植物茎叶植物根系大气5、有的草原比较干旱,为改变这种状况,有人主张多种树,因为树林能够保持水土,树林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降雨量;有人反对这种做法,认为树林的蒸腾作用的强烈,会消耗大量的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进而加重旱情。你对此持什么看法?6、请你谈一谈“治水先治山”的道理。7、完成概念图意义蒸腾作用概念第17章生态系统的稳定第二节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1课时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课程导入】全世界的生物呼吸和燃烧消耗氧气平均为10000吨/秒,而我们生活的大气层中氧气只占21%,按照现有的消耗速度只能维持3000年,可是,许多年过去了,而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并没有减少,这是为什么呢?【聚焦课标】1、 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理解层次2、 尝试设计并完善探究实验计划模仿应用层次【自主学习】1、 光合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太阳提供的光能,在叶绿体中把 和水制造成淀粉等有机物,同时放出 。2、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和 ,产物是 和 ,需要的条件是 ,进行场所是 。3、完成光合作用的公式: 光能( )+ 水 有机物(主要是淀粉) + ( ) 叶绿体【合作学习】1、 验证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做一做:(参照课本中插图“验证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1)取甲、乙、丙3只广口瓶。在甲和乙瓶内各放入1盆枝叶茂盛的植株,丙瓶内 。通过导管分别向各瓶内深吐气十余次,使瓶内含有大量 。用橡皮塞塞紧瓶口,并用凡士林封口。(2)把甲瓶放在黑暗处,把乙、丙瓶放到 。2h后,揭开瓶塞,分别向甲、乙、丙3只广口瓶内滴入一些 。议一议:(1)此实验中有 个对照组?(2)此实验的原理是 。(3)你们组的实验现象:仔细观察各瓶内澄清石灰水的变化情况:甲瓶 ,乙瓶 ,丙瓶 。(4)你们小组得出的结论是 。2、探究绿色植物在光下放出的气体背景资料:(1)氧气能够助燃,可以用带余烬的木条或卫生香复燃的方法检验氧气(要收集一定量的氧气)。(2)小动物离开氧气会窒息,也可以利用这一方法检验氧气。(3)在清澈的水中,绿色植物在阳光下会不断地“吐出”气泡,收集这些气泡,可以探究得出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释放出的气体是否为氧气的结论。探究过程:(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并实施计划材料用具 。方法步骤 (4)得出结论 。【巩固练习】1、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入二氧化碳,会出现什么现象? 。 2、绿色植物利用 提供的能量,在 中合成了 等有机物,并且把 能转化成 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是人们常说的 。3、若提高温室蔬菜产量,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增加二氧化碳B增加水肥C增加氧气D增加温度4、请解释如下实验现象:植物在白天吸入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而在夜间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这是因为 ( )A日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停止 B呼吸作用在夜间进行,光合作用在夜间停止C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 D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5、当你和同学们漫步绿树成荫、遍地青草的林间小路上,你会感到空气特别清新和湿润,此时你会想到这是绿色植物的什么作用改善了空气的质量? (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呼吸作用和运输作用C.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D.蒸腾作用和运输作用6、把新鲜水草放在养鱼缸里的主要目的是 ()A.提供食物B.提供氧气C.提供能量D.提供二氧化碳7、人们常在清晨和下午到草地或树林中锻炼身体。你认为在哪一个环境中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更多 ( )A.清晨的草地 B.下午的草地 C.清晨的树林 D.下午的树林8、氧气的性质是 ( )A.具有可燃性 B.具有助燃性 C.具有易燃性 D.使火媳灭9、在白天,植物能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第17章生态系统的稳定第2节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2课时 大气中二氧化碳氧气的平衡【课程导入】生物圈中的大多数生物的呼吸、地球表面各种物质的腐烂、燃烧,都要不断地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那么生物圈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是如何维持平衡的呢?【聚焦课标】1、说明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理解层次2、参加绿化家园的活动经历层次【自主学习】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中的作用1、数据解读:(1)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是21%左右;二氧化碳含量是0.03%。(2)1ha树林每天能吸收150500kg的二氧化碳,放出60400kg的氧气。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 ,放出 ,维持生物圈中的 平衡。2、在自然界中,绿色植物在 中制造的氧气,远远超过了自身 对氧的需要,多余的氧气以气体的形式排放到大气中,为生物圈中的生物进行 提供氧气。【合作学习】观看录象或动画,分析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的过程:填一填:1、生物圈中氧气的主要来源及二氧化碳的消耗是 。2、生物圈中二氧化碳的来源及氧气的消耗有:大多数生物的 ,细菌等微生物对生物遗体等的 ,各种燃料的 都会产生二氧化碳,消耗氧气。绿色植物又可以通过 作用 ,不断消耗大气中的 ,维持了生物圈中的 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画一画:用箭头在图中表示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过程,在方框中填上恰当的内容。燃 烧氧气二氧化碳大气微生物植物动物谈一谈:1、联系自己的生活环境,谈谈环境中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 。二氧化碳大量增加已经出现超出生物圈自动调节的能力的趋势。要维持生物圈中的 平衡,一方面,要寻求国际合作,限制 的排放量;另一方面, 的作用就显得更加重要了。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为了我们的生活环境空气永远清新,我们应该做些什么?2、爱护植被,绿化家园:你参加过下列活动吗?(1)参加当地的“植树节”活动;(2)参加社区绿化活动;(3)认领一棵树或一片草坪,精心管理和养护,如适时浇水、施肥、防治病虫害等。将参加绿化活动的经历和感受,在班上交流。【巩固练习】1、晴天的上午,在一株盆栽植物上将一分枝的叶片套上一个透明的塑料袋,扎紧袋口,一段时间后,塑料袋内出现了一些小水珠,这是由植物体散发出来的 凝结而成的,它是 的结果。下午打开袋口,迅速伸一支将熄灭的大柴棍进袋内,火柴复燃了,说明袋内的 较丰富,这是 的结果。傍晚再套上塑料袋,扎紧袋口。第二天天亮前打开袋口,迅速伸进一根燃着的火柴,火柴熄灭了,说明袋内的 较丰富,这是 的结果。2、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保持相对稳定正是( ) A、光合作用的结果 B、呼吸作用的结果 C、大气中氧含量多的结果 D、氧大量消耗的结果3、在完全密闭的玻璃瓶中,蜡烛能够燃烧更长时间的一种实验装置是( )A、植物、动物和土壤中适量的水 B、光照、动物和土壤中适量的水C、植物、光照和土壤中适量的水 D、植物、动物和光照4、自然界中碳氧平衡的维持主要依靠植物的光合作用。 ( )5、完成概念图意义光合作用概念公式第17章生态系统的稳定第3节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课程导入】生物界是一个绚丽多彩、奥妙无穷的世界。自然界的每一个生态系统,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不断干扰,会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受到影响,生态系统可以依靠自我调节来维持自身的稳定。但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聚焦课标】1、描述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了解层次2、阐明并认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理解认同层次3、收集和交流超过调节能力而使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的实例认同层次【自主学习】1、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的概念: 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首先表现在生物 和 上的相对稳定。生物间的物质和能量是通过 和 不停的流动,维持着相对平衡。2、 举例说出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的事例 。【合作学习】1、分析草原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阅读课本资料)写一写:写出影响草原生态系统结构稳定的生物因素 。画一画:尝试用坐标、曲线表示草原生态系统中草与鼠、鹰间的关系。生物数量 草 时间议一议:上面的事实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恢复 的能力。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途径越多,其调节能力或抵抗外力影响的能力就 ,反之,结构越简单,生态系统维持平衡的能力就 。2、 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分析课本资料“森林大火”和“厄尔尼诺现象”,小组讨论,写出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的因素 。你还知道哪些破坏生态平衡的事例?说给大家听听 。3、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功能是有一定限度的,当自然因素如 、 、 等,人为因素如 、 、 等外力的影响超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时,生态系统的稳定就会遭到破坏。所以,我们要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并减少 ,防止人类对自己生存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