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doc_第1页
三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doc_第2页
三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doc_第3页
三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doc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大学,原是小戴礼记里一篇,旧说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的儒家作品,这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大学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大学开头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就是后人所说的大学“三纲领”.所谓“明明德”,就是发扬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赋的光明道德.所谓“在亲民”,是指发扬了善性之后,即从事治民,治民要亲爱人民.所谓“止于至善”,就是要求达到儒家封建伦理道德的至善境界.“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是大学提出的教育纲领和培养目标.大学还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世称之为大学的“八条目”,这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步骤.“八条目”的中心环节是修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对于培养目标和方法,大学反复强调的是个人的道德修养. 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重,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2. 【译文】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3.【译文】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4.【译文】上自国家君王,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5. 【译文】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漂亮的人一样,这样才叫心安理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小心.6.【译文】品德低下的人在私下里无恶不作,一见到品德高尚的人便躲躲闪闪,掩盖自己所做的坏事而自吹自擂.殊不知,别人看他们,就像能看见他们的心肺肝脏一样清楚,这样做有什么用呢?这就叫做内心的真实一定会表现到外表上来.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小心.7.【译文】曾子说:“一个人若是被许多双眼睛凝视着,被许多只手指点着,这难道不是严肃可怕的嘛!” 财富可以修饰房屋,使房屋华美;道德可以涵养人的身心,使人思想崇高.心胸广大开朗,身体自然安适舒坦,所以有道德涵养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诚实.8.【译文】诗经说:“看那淇水弯弯的岸边,嫩绿的竹子郁郁葱葱.有一位文质彬彬的君子,研究学问像加工骨器一样,不断切磋;修炼自己像打磨美玉,反复琢磨.他庄重而开朗,仪表堂堂.这样的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真是令人难忘啊!”9.【译文】这里所说的“像加工骨器,不断切磋”,是指做学问的态度;这里所说的“像打磨美玉,反复琢磨”,是指自我修炼的精神;说他“庄重而开朗”,是指他内心谨慎而有所戒惧;说他“仪表堂堂”,是指他非常庄重;说“这样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可真是令人难忘啊!”是指由于他品德非常高尚,达到了最完善的境界,所以使人难以忘怀.10.【译文】诗经说:“啊呀,前代的君王真使人难忘啊!”这是因为君主贵族们能够以前代的君王为榜样,尊重贤人,亲近亲族,一般平民百姓也都蒙受恩泽,享受安乐,获得利益.所以,虽然前代君王已经去世,但人们是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11.:“.”:“.”:“【译文】康诰说:“能够弘扬光明的品德.”太甲说:“念念不忘这上天赋予的光明禀性.”尧典说:“能够弘扬崇高的品德.” 这些都是说要自己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注释:康诰是尚书周书中的一篇的篇名,记录的是周公告诫康叔治理殷民的诰词.帝典又名尧典,是尚书虞书中的一篇,记录的是史官赞美尧帝的话.12.【译文】商汤王刻在浴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有一天自新,就应保持天天自新,永远不断自新.”康诰中说:“鼓励人们弃旧图新.”诗经中说:“周朝虽然是古老的国家,但却禀受了天命,自我更新.”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13.【译文】孔子说:“审理诉讼案子,我也和别人一样,目的在于使诉讼不再发生.”使隐瞒真实情况的人不敢花言巧语,以大德使人心畏服,这就叫做懂得了根本的道理.14.【译文】之所以说修养自身的品性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是因为心有愤怒就不能够端正,心有恐惧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喜好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忧虑就不能够端正.心思不端正就像心不在自己身上一样:虽然在看,但却像没有看见一样;虽然在听,但却像没有听见一样;虽然在吃东西,但却一点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所以说,要修养自身的品性必须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15.【译文】之所以说管理好家庭和家族要先修养自身,是因为人们对于自己亲爱的人会有偏爱;对于自己厌恶的人会有偏见;对于自己敬畏的人会有偏向;对于自己同情的人会有偏心;对于自己轻视的人会有偏意.16.【译文】因此,世上很少有人能喜爱某人又看到那人的缺点,厌恶某人又看到那人的优点.所以有谚语说:“人都不知道自己孩子的缺点,人都不满足自己庄稼的茁壮.”这就是不修养自身就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的道理.17. 【译文】之所以说治理国家必须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是因为不能管教好家人还能管教好别人,是没有的事.所以,有修养的人在家里就受到了治理国家方面的教育.19.【译文】一个家庭仁爱和睦,一个国家便会仁爱和睦盛行;一个家庭谦恭礼让,那么一个国家就会形成谦恭礼让的风气;一个人贪婪暴戾,一个国家就会大乱,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亲密.这就是所说的:一句话可以败坏一件大事,一个人可以安定整个国家.尧、舜以仁爱来统率天下,所以百姓就顺从他实行仁爱;桀、纣以暴力来统治天下,所以百姓就跟从他实行暴力.20.【译文】这是因为如果一个人的命令和他自己的行为不相符的话,百姓是不会服从的.因此,君子必须自己具有了美德,才能要求别人修养美德,君子自己不沾染恶习才能禁止别人不接近恶习.自己藏有不符合恕道的行为,而能够教育别人实行恕道,这是从来不曾发生过的事.因此治理好国家的关键在于整治好自己的家庭.21.:“ ” 【译文】诗经说:“桃花鲜美,树叶茂密,这个姑娘出嫁了,让全家人都和睦.”让全家人都和睦,然后才能够让一国的人都和睦.诗经说:“兄弟和睦.”兄弟和睦了,然后才能够让一国的人都和睦.22.【译文】诗经说:“容貌举止庄重严肃,成为四方国家的表率.” 只有当一个人无论是作为父亲、儿子,还是兄长、弟弟时都值得人效法时,老百姓才会去效法他.这就是要治理国家必须先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的道理.23.【译文】诗经说:“使人心悦诚服的国君啊,是老百姓的父母.”老百姓喜欢的他也喜欢,老百姓厌恶的他也厌恶,这样的国君就可以说是老百姓的父母了.诗经说:“巍峨的南山啊,岩石耸立.显赫的尹太师啊,百姓都仰重着你.”统治国家的人不可不谨慎.稍有偏颇,就会被天下人推翻.24.【译文】诗经说:“殷朝没有丧失民心的时候,还是能够与上天的要求相符的.请用殷朝作个借鉴吧,守住天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是说,得到民心就能得到国家,失去民心就会失去国家.所以,品德高尚的人首先注重修养德行.有德行才会有人拥护,有人拥护才能保有土地,有土地才会有财富,有财富才能供给使用.25.【译文】德是根本,财是枝末.假如把根本当成了外在的东西,却把枝末当成了内在的根本,那就会和老百姓争夺利益.所以,君王聚财敛货,民心就会失散;君王散财于民,民心就会聚在一起.这正如你说话不讲道理,人家也会用不讲道理的话来回答你;财货来路不明不白,总有一天也会不明不白地失去.26.【译文】发现贤才而不能选拔,选拔了而不能重用,这是轻慢;发现恶人而不能罢免,罢免了而不能把他驱逐得远远的,这是过错.喜欢众人所厌恶的,厌恶众人所喜欢的,这是违背人的本性,灾难必定要落到自己身上.所以,君子要有正确的原则:一定要通过忠诚信义去获得一切,而骄奢放纵便会失去一切.27.【译文】生产财富也有正确的途径:生产财富的人多,消费财富的人少;生产财富的人勤奋,消费财富的人节省,这样,财富便会经常充足.仁爱的人以财富来修养自身的德行,不仁的人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去敛钱发财.没有在上位的人喜好仁德,而在下位的人却不喜好忠义的;没有喜好忠义而做事却做不成的;没有不把国库里的财物不当做自己的财富来爱惜的.28.【译文】孟献子说:“养了四匹马拉车的士大夫之家,就不需再去养鸡养猪;祭祀用冰的卿大夫家,就不要再去养牛养羊;拥有一百辆兵车的诸侯之家,就不要去收留搜刮民财的家臣.与其有搜刮民财的家臣,不如有偷盗东西的家臣.”这意思是说,一个国家不应该以财货为利益,而应该以仁义为利益.千字文导读 千字文,古人多简称其为千文,它在“三、百、千”中虽排在最后,但其成书时间却是最早的,也是“三、百、千”中唯一确切知道成书时间和作者的一部书. 根据史书记载,千字文是南朝梁武帝在位时期(502 549 年)编成的,其编者是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梁史中说:“上以王羲之书千字,使兴嗣韵为文.奏之,称善,加赐金帛.”唐代的尚书故实对此事做了进一步的叙述,该书说:梁武帝肖衍为了教诸王书法,让殷铁石从王羲之的作品中拓出了一千个不同的字,每个字一张纸.然后把这些无次序的拓片交给周兴嗣,让他编成有内容的韵文.周兴嗣用了一夜时间将其编完,累得须发皆白.这件事在唐宋两代多有记载,如刘公嘉话录、太平广记等书都曾加以记录,其内容与尚书故实基本相同. 千字文每4 字一句,共250 句,一千个字.其中有一重复的字,即“洁”字,此字在文中出现两次:“女慕贞洁”、“纨扇圆洁”,一些古人曾试图加以修改,如宋人吴枋、明人郎瑛等.千字文通篇用韵,朗朗上口,其用韵数字是7 个. 千字文行文流畅,气势磅礴,辞藻华丽,内容丰富.但由于时代久远,内容已不易于理解,现依据清人汪啸尹、孙谦益的说法,对千字文的内容作一大致介绍. 由汪啸尹纂辑、孙谦益参注的千字文释义将千字文分为四个部份,他们称之为四章.从第一句“天地玄黄”开始,至第三十六句“赖及万方”为第一部份;从第三十七句“盖此身发”开始,至第一百零二句“好爵自靡”为第二部份;自第一百零三句“都邑华夏”起,至第一百六十二句“严岫杳冥”为第三部份;自第一百六十三句“治本于农”起,至第二百四十八句“愚蒙等诮”为第四部份.最后还有两句“谓语助者,焉哉乎也”,没有特别含义,将其单列出来.千字文(选文1)梁 周兴嗣 撰1. 天地玄黄 (tin d xun hun),宇宙洪荒 (y zhu hng hun).2. 日月盈昃 (r yu yn z), 辰宿列张 (chn xi li zhn).3. 寒来暑往 (hn li sh wn), 秋收冬藏 (qi shu dn cn).4. 闰馀成岁 (rn y chn su), 律吕调阳 (l l tio yn).5. 云腾致雨 (yn tn zh y), 露结为霜 (l ji wi shun).6. 金生丽水 (jn shn l shu), 玉出昆冈 (y ch kn n).7. 剑号巨阙(jin ho j qu), 珠称夜光 (zh chn y un).8. 果珍李柰 (u zhn l ni), 菜重芥姜 (ci zhn ji jin).9. 海咸河淡 (hi xin h dn), 鳞潜羽翔 (ln qin y xin).10. 龙师火帝 (ln sh hu d), 鸟官人皇 (nio un rn hun).11. 始制文字(shzh wn z ), 乃服衣裳 (ni f y shn).12. 推位让国 (tu wi rn u), 有虞陶唐 (yu y to tn).13. 吊民伐罪 (dio mn f zu), 周发殷汤 (zhu f yn tn).14. 坐朝问道 (zu cho wn do), 垂拱平章 (chu ng pin zhn).15. 鸣凤在竹 (mn fn zi zh), 白驹食场 (bi j sh chn).16. 化被草木 (hu bi co m), 赖及万方 (li j wn fn).17. 盖此身发 (i c shn f), 四大五常(s d w chn).18. 恭惟鞠养 (n wi j yn), 岂敢毁伤 (q n hu shn).19. 知过必改 (zh u b i), 得能莫忘 (d nn m wn).20. 罔谈彼短 (wn tn b dun), 靡恃己长 (m sh j chn).21. 信使可覆 (xn sh k f), 器欲难量 (q y nn lin).22. 墨悲丝染 (m bi s rn), 诗赞羔羊 (sh zn o yn).23. 空谷传声 (kn chun shn),虚堂习听 (x tn x tn).24. 祸因恶积 (hu yn j), 福缘善庆 (f yun shn qn).25. 尺璧非宝 (ch b fi bo), 寸阴是竞 (cn yn sh jn).26. 临深履薄 (ln shn l b), 夙兴温凊 (s xn wn qn).27. 似兰斯馨 (s ln s xn), 如松之盛 (r sng zh shng).28. 川流不息 (chun li b x), 渊澄取映 (yun chn q yn).29. 笃初诚美 (d ch chn mi), 慎终宜令 (shn zhn y ln).30. 荣业所基 (rn y su j), 籍甚无竟 (j shn w jn).解释: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玄,天也;黄,地之色也;洪,大也;荒,远也;宇宙广大无边.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太阳有正有斜,月亮有缺有圆;星辰布满在无边的太空中.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寒暑循环变换,来了又去,去了又来;秋季里忙着收割,冬天里忙着储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积累数年的闰余并成一个月,放在闰年里;古人用六律六吕来调节阴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云气升到天空,遇冷就形成雨;露水碰上寒夜,很快凝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金子生于金沙江底,玉石出自昆仑山岗.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最有名的宝剑叫“巨阙”,最贵重的明珠叫“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果子中最珍贵的是李和柰,蔬菜中最看重的是芥和姜.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海水咸,河水淡;鱼儿在水中潜游,鸟儿在空中飞翔.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这都是上古时代的帝皇官员.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有了仓颉,开始创造了文字,有了嫘祖,人们才穿起了遮身盖体的衣裳.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唐尧、虞舜英明无私,主动把君位禅让给功臣贤人.吊民伐罪周发殷汤: 安抚百姓,讨伐暴君,有周武王姬发和商君成汤.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贤君身坐朝廷,探讨治国之道,垂衣拱手,和大臣共商国事.鸣凤在竹白驹食场: 凤凰在竹林中欢鸣,白马在草场上觅食,国泰民安,处处吉祥.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贤君的教化覆盖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恩泽遍及天下百姓.盖此身发四大五常: 人的身体发肤分属于“四大”,一言一动都要符合“五常”.恭惟鞠养岂敢毁伤: 恭蒙父母亲生养爱护,不可有一丝一毫的毁坏损伤.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知道自己有过错,一定要改正;适合自己干的事,不要放弃.罔谈彼短靡恃己长: 不要去谈论别人的短处,也不要依仗自己有长处就不思进取.信使可复器欲难量: 诚实的话要能经受时间的考验;器度要大,让人难以估量.墨悲丝染诗赞羔羊: 墨子为白丝染色不褪而悲泣,诗经中因此有羔羊篇传扬.空谷传声虚堂习听: 空旷的山谷中呼喊声传得很远,宽敞的厅堂里说话声非常清晰.祸因恶积福缘善庆: 祸害是因为多次作恶积累而成,幸福是由于常年行善得到的奖赏.尺璧非宝寸阴是竞: 一尺长的璧玉算不上宝贵,一寸短的光阴却值得去争取.临深履薄夙兴温凊: 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那样小心谨慎;要早起晚睡,让父母冬暖夏凉.似兰斯馨如松之盛: 能这样去做,德行就同兰花一样馨香,同青松一样茂盛.川流不息渊澄取映: 还能延及子孙,像大河川流不息;影响世人,像碧潭清澄照人.笃初诚美慎终宜令: 无论修身、求学、重视开头固然不错,认真去做,有好的结果更为重要.荣业所基籍甚无竟: 有德能孝是事业显耀的基础,这样的人声誉盛大,传扬不已.千字文(选文2)学优登仕 (xu yu dng sh), 摄职从政 (sh zh cng zhng).存以甘棠 (cn y gn tng), 去而益咏 (q r y yng).乐殊贵贱 (yu sh gu jin), 礼别尊卑 (l bi zn bi).上和下睦 (shng h xi m), 夫唱妇随 (f chng f su).外受傅训 (wi shu f xn), 入奉母仪 (r fng m y).诸姑伯叔 (zh g b sh), 犹子比儿 (yu z b r).孔怀兄弟 (kng hui xing d), 同气连枝 (tng q lin zh).交友投分 (jio yu tu fn), 切磨箴规 (qi m zhn gu).仁慈隐恻 (rn c yn c), 造次弗离 (zo c f l).节义廉退 (ji y lin tu),颠沛匪亏 (din pi fi ku).性静情逸 (xng jng qng y),心动神疲 (xn dng shn p).守真志满 (shu zhn zh mn),逐物意移 (zh w y y).坚持雅操 (jin ch y co),好爵自縻 (ho ju z m).都邑华夏 (d y hu xi),东西二京 (dng x r jng).背邙面洛 (bi mng min lu),浮渭据泾 (f wi j jng).宫殿盘郁 (gng din pn y),楼观飞惊 (lu gun fi jng).图写禽兽 (t xi qn shu),画彩仙灵 (hu ci xin lng).丙舍旁启 (bng sh png q),甲帐对楹 (ji zhng du yng).肆筵设席 (s yn sh x),鼓瑟吹笙 (g s chu shng).升阶纳陛 (shng ji n b),弁转疑星 (bin zhun y xng).右通广内 (yu tng gung ni),左达承明 (zu d chng mng).千字文(选文3)既集坟典 (j j fn din),亦聚群英 (y j qn yng).杜稿钟隶 (d go zhng l),漆书壁经 (q sh b jng).府罗将相 (f lu jing xing),路侠槐卿 (l ji hui qng).户封八县 (h fng b xin),家给千兵 (ji j qin bng).高冠陪辇 (go gun pi nin),驱毂振缨 (q g zhn yng).世禄侈富 (sh l ch f),车驾肥轻 (ch ji fi qng).策功茂实 (c gng mo sh),勒碑刻铭 (l bi k mng).磻溪伊尹 (pn x y yn),佐时阿衡 (zu sh hng).奄宅曲阜 (yn zhi q f),微旦孰营 (wi dn sh yng).桓公匡合 (hun gng kung h), 济弱扶倾 (j ru f qng).绮回汉惠 (q hu hn hu), 说感武丁 (yu gn w dng).俊乂密勿 (jn y m w), 多士实宁 (du sh sh nng).晋楚更霸 (jn ch gng b), 赵魏困横 (zho wi kn hng).假途灭虢 (ji t mi gu), 践土会盟 (jin t hu mng).何遵约法 (h zn yu f), 韩弊烦刑 (hn b fn xng).起翦颇牧 (q jin p m), 用军最精 (yng jn zu jng).宣威沙漠 (xun wi sh m), 驰誉丹青 (ch y dn qng).九州禹迹 (ji zhu y j), 百郡秦并 (bi jn qn bng).岳宗泰岱 (yu zng ti di), 禅主云亭 (shn zh yn tng).雁门紫塞 (yn mn z si), 鸡田赤城 (j tin ch chng).昆池碣石 (kn ch ji sh), 钜野洞庭 (j y dng tng).旷远绵邈 (kung yun min mio), 岩岫杳冥 (yn xi yo mng).治本于农 (zh bn y nng), 务兹稼穑 (w z ji s).俶载南亩 (ch zi nn m), 我艺黍稷 (w y sh j).税熟贡新 (shu sh gng xn), 劝赏黜陟 (qun shng ch zh).孟轲敦素 (mng k dn s), 史鱼秉直 (sh y bng zh).庶几中庸 (sh j zhng yng), 劳谦谨敕 (lo qin jn ch).聆音察理 (lng yn ch l), 鉴貌辨色 (jin mo bin s).贻厥嘉猷 (y ju ji yu), 勉其祗植 (min q zh zh).省躬讥诫 (xng gng j ji), 宠增抗极 (chng zng kng j).殆辱近耻 (di r jn ch), 林皋幸即 (ln go xng j).两疏见机 (ling sh jin j), 解组谁逼 (ji z shu b).索居闲处 (su j xin ch), 沉默寂寥 (chn m j lio).千字文(选文4)求古寻论 (qi g xn ln), 散虑逍遥 (sn l xio yo).欣奏累遣 (xn zu li qin), 戚谢欢招 (q xi hun zho).渠荷的历 (q h d l), 园莽抽条 (yun mng chu tio).枇杷晚翠 (p p wn cu), 梧桐蚤凋 (w tng zo dio).陈根委翳 (chn gn wi y), 落叶飘摇 (lu y pio yo).游鹍独运 (you kn d yn), 凌摩绛霄 (lng m jing xio).耽读玩市 (dn d wn sh), 寓目囊箱 (y m nng xing).易輶攸畏 (y yu yu wi), 属耳垣墙 (zh r yun qing).具膳餐饭 (j shn cn fn), 适口充肠 (sh ku chng chng).饱饫烹宰 (bo y png zi), 饥厌糟糠 (j yn zo kng).亲戚故旧 (qn q g ji), 老少异粮 (lo sho y ling).妾御绩纺 (qi y j fng), 侍巾帷房 (sh jn wi fng).纨扇圆洁 (wn shn yun ji), 银烛炜煌 (yn zh wi hung).昼眠夕寐 (zhu min x mi), 蓝笋象床 (ln sn xing chung).弦歌酒宴 (xin g ji yn), 接杯举觞 (ji bi j shng).矫手顿足 (jio shu dn z), 悦豫且康 (yu y qi kng).嫡后嗣续 (d hu s x), 祭祀烝尝 (j s zhng chng).稽颡再拜 (j sng zi bi), 悚惧恐惶 (sng j kng hung).笺牒简要 (jin di jin yo), 顾答审详 (g d shn xing).骸垢想浴 (hi gu xing y), 执热愿凉 (zh r yun ling).驴骡犊特 (l lu d t), 骇跃超骧 (hi yu cho xing).诛斩贼盗 (zh zhn zi do), 捕获叛亡 (p hu pn wng).布射僚丸 (b sh lio wn), 嵇琴阮啸 (j qn run xio).恬笔伦纸 (tin b ln zh), 钧巧任钓 (jn qio rn dio).释纷利俗 (sh fn l s), 并皆佳妙 (bng ji ji mio).毛施淑姿 (mo sh sh z), 工颦妍笑 (gng pn yn xio).年矢每催 (ninshmicu), 曦晖朗曜 (x hu lng yo).璇玑悬斡 (xun j xun w), 晦魄环照 (hu p hun zho).指薪修祜 (zh xn xi h), 永绥吉劭 (yng su j sho).矩步引领 (j b yn lng), 俯仰廊庙 (f yng lng mio).束带矜庄 (sh di jn zhung), 徘徊瞻眺 (pi hui zhn tio).孤陋寡闻(g lu gu wn), 愚蒙等诮 (y mng dng qio).谓语助者 (wi y zh zh),焉哉乎也 (yn zi h y).解释:学优登仕摄职从政: 学习出色并有余力,就可走上仕道做官,担任一定的职务,参与国家的政事. 存以甘棠去而益咏: 召公活着时曾在甘棠树下理政,他过世后老百姓对他更加怀念歌咏. 乐殊贵贱礼别尊卑: 选择乐曲要根据人的身份贵贱有所不同;采用礼节要按照人的地位高低有所区别. 上和下睦夫唱妇随: 长辈和小辈要和睦相处,夫妇要一唱一随,协调和谐. 外受傅训入奉母仪: 在外面要听从师长的教诲,在家里要遵守母亲的规范. 诸姑伯叔犹子比儿: 对待姑姑、伯伯、叔叔等长辈,要像是他们的亲生子女一样. 孔怀兄弟同气连枝: 兄弟之间要非常相爱,因为同受父母血气,犹如树枝相连. 交友投分切磨箴规: 结交朋友要意相投,学习上切磋琢磨,品行上互相告勉. 仁慈隐恻造次弗离: 仁义、慈爱,对人的恻隐之心,在最仓促、危急的情况下也不能抛离. 节义廉退颠沛匪亏: 气节、正义、廉洁、谦让的美德,在最穷困潦倒的时候也不可亏缺. 性静情逸心动神疲: 品性沉静淡泊,情绪就安逸自在;内心浮躁好动,精神就疲惫困倦. 守真志满逐物意移: 保持纯洁的天性,就会感到满足;追求物欲享受,天性就会转移改变. 坚持雅操好爵自縻: 坚持高尚铁情操,好的职位自然会为你所有. 都邑华夏东西二京: 古代的都城华美壮观,有东京洛阳和西京长安. 背邙面洛浮渭据泾: 东京洛阳背靠北邙山,南临洛水;西京长安左跨渭河,右依泾水. 宫殿盘郁楼观飞惊: 宫殿盘旋曲折,重重迭迭;楼阁高耸如飞,触目惊心. 图写禽兽画彩仙灵: 宫殿上绘着各种飞禽走兽,描画出五彩的天仙神灵. 丙舍傍启甲帐对楹: 正殿两边的配殿从侧面开启,豪华的账幕对着高高的楹柱. 肆筵设席鼓瑟吹笙: 宫殿中大摆宴席,乐人吹笙鼓瑟,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 升阶纳陛弁转疑星: 登上台阶进入殿堂的文武百官,帽子团团转,像满天的星星. 右通广内左达承明: 右面通向用以藏书的广内殿,左面到达朝臣休息的承明殿. 既集坟典亦聚群英: 这里收藏了很多的典籍名著,也集着成群的文武英才. 杜稿钟隶漆书壁经: 书殿中有杜度的草书、钟繇的录书,还有漆写的古籍和孔壁中的经典. 府罗将相路侠槐卿: 宫廷内将想依次排成两列,宫廷外大夫公卿夹道站立. 户封八县家给千兵: 他们每户有八县之广的封地,配备成千以上的士兵. 高冠陪辇驱毂振缨: 他们戴着高高的官帽,陪着皇帝出游,驾着车马,帽带飘舞着,好不威风. 世禄侈富车驾肥轻: 他们的子孙世代领受俸禄,奢侈豪富,出门时轻车肥马,春风得意. 策功茂实勒碑刻铭: 朝廷还详尽确实地记载他们的功德,刻在碑石上流传后世. 磻溪伊尹佐时阿衡: 周武王磻溪遇吕尚,尊他为“太公望”;伊尹辅佐时政,商汤王封他为“阿衡”. 奄宅曲阜微旦孰营: 周成王占领了古奄国曲阜一带地面,要不是周公旦辅政哪里能成? 桓公匡合济弱扶倾: 齐桓公九次会合诸侯,出兵援助势单力薄和面临危亡的诸侯小国. 绮回汉惠说感武丁: 汉惠帝做太子时靠绮里季才幸免废黜,商君武丁感梦而得贤相传说. 俊乂密勿多士寔宁: 能人治政勤勉努力,全靠许多这样的贤士,国家才富强安宁. 晋楚更霸赵魏困横: 晋、楚两国在齐之后称霸,赵、魏两国因连横而受困于秦. 假途灭虢践土会盟: 晋献公向虞国借路去消灭虢国;晋文公在践土与诸侯会盟,推为盟主. 何遵约法韩弊烦刑: 萧何遵循简约刑法的精神制订九律,韩非却受困于自己所主张的严酷刑法. 起翦颇牧用军最精: 秦将白起、王翦,赵将廉颇、李牧,带兵打仗最为高明. 宣威沙漠驰誉丹青: 他们的声威远传到沙漠边地,美誉和画像一起流芳后代. 九州禹迹百郡秦并: 九州处处有留有大禹治水的足迹,全国各郡在秦并六国后归于统一. 岳宗泰岱禅主云亭: 五岳中人们最尊崇东岳泰山,历代帝王都在云山和亭山主持禅礼. 雁门紫塞鸡田赤城: 名关有北疆雁门,要塞有万里长城,驿站有边地鸡田,奇山有天台赤城. 昆池碣石巨野洞庭: 赏池赴昆明滇池,观海临河北碣石,看泽去山东钜野,望湖上湖南洞庭. 旷远绵邈岩岫杳冥: 江河源远流长,湖海宽广无边.名山奇谷幽深秀丽,气象万千. 治本于农务资稼穑: 治国的根本在发展农业,要努力做好播种收获这些农活. 俶载南亩我艺黍稷: 一年的农活该开始干起来了,我种上小米,又种上高粱. 税熟贡新劝赏黜陟: 收获季节,用刚熟的新谷交纳税粮,官府应按农户的贡献大小给予奖励或处罚. 孟轲敦素史鱼秉直: 孟轲夫子崇尚纯洁,史官子鱼秉性刚直. 庶几中庸劳谦谨敕: 做人要尽可能合乎中庸的标准,勤奋、谦逊、谨慎,懂得规劝告诫自己. 聆音察理鉴貌辨色: 听别人说话,要仔细审察是否合理;看别人面孔,要小心辨析他的脸色. 贻厥嘉猷勉其祗植: 要给人家留下正确高明的忠告或建议,勉励别人谨慎小心地处世立身. 省躬讥诫宠增抗极: 听到别人的讥讽告诫,要反省自身;备受恩宠不要得意忘形,对抗权尊. 殆辱近耻林皋幸即: 知道有危险耻辱的事快要发生,还不如归隐山林为好. 两疏见机解组谁逼: 疏广疏受预见到危患的苗头才告老还乡,哪里有谁逼他们除下官印? 索居闲处沉默寂寥: 离群独居,悠闲度日,整天不用多费唇舌,清静无为岂不是好事. 求古寻论散虑逍遥: 想想古人的话,翻翻古人的书,消往日的忧虑,乐得逍遥舒服. 欣奏累遣戚谢欢招: 轻松的事凑到一起,费力的事丢在一边,消除不尽的烦恼,得来无限的快乐. 渠荷的历园莽抽条: 池里的荷花开得光润鲜艳,园中的草木抽出条条嫩枝. 枇杷晚翠梧桐蚤凋: 枇杷到了岁晚还是苍翠欲滴,梧桐刚刚交秋就早早地凋谢了. 陈根委翳落叶飘摇: 陈根老树枯倒伏,落叶在秋风里四处飘荡. 游鵾独运凌摩绛霄: 寒秋之中,鲲鹏独自高飞,直冲布满彩霞的云霄. 耽读玩市寓目囊箱: 汉代王充在街市上沉迷留恋于读书,眼睛注视的都是书袋和书箱. 易輶攸畏 属耳垣墙: 说话最怕旁若无人,毫无禁忌;要留心隔着墙壁有人在贴耳偷听. 具膳餐饭适口充肠: 安排一日三餐的膳食,要适合各位的口味,能让大家吃饱. 饱饫烹宰饥厌糟糠: 饱的时候自然满足于大鱼大肉,饿的时候应当满足于粗菜淡饭. 亲戚故旧老少异粮: 亲属、朋友会面要盛情款待,老人、小孩的食物应和自己不同. 妾御绩纺侍巾帷房: 小妾婢女要管理好家务,尽心恭敬地服待好主人. 纨扇圆絜银烛炜煌: 绢制的团扇像满月一样又白又圆,银色的烛台上烛火辉煌. 昼眠夕寐蓝笋象床: 白日小憩,晚上就寝,有青篾编成的竹席和象牙雕屏的床榻. 弦歌酒宴接杯举觞: 奏着乐,唱着歌,摆酒开宴;接过酒杯,开怀畅饮. 矫手顿足悦豫且康: 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真是又快乐又安康. 嫡后嗣续祭祀烝尝: 子孙继承了祖先的基业,一年四季的祭祀大礼不能疏忘. 稽颡再拜悚惧恐惶: 跪着磕头,拜了又拜;礼仪要周全恭敬,心情要悲痛虔诚. 笺牒简要顾答审详: 给别人写信要简明扼要,回答别人间题要详细周全. 骸垢想浴执热愿凉: 身上有了污垢,就想洗澡,好比手上拿着烫的东西就希望有风把它吹凉. 驴骡犊特骇跃超骧: 家里有了灾祸,连牲畜都会受惊,狂蹦乱跳,东奔西跑. 诛斩贼盗捕获叛亡: 对抢劫、偷窃、反叛、逃亡的人要严厉惩罚,该抓的抓,该杀的杀. 布射僚丸嵇琴阮啸: 吕布擅长射箭,宜僚有弄丸的绝活,嵇康善于弹琴,阮籍能撮口长啸. 恬笔伦纸钧巧任钓: 蒙恬造出毛笔,蔡伦发明造纸,马钧巧制水车,任公子垂钓大鱼. 释纷利俗竝皆佳妙: 他们的技艺有的解人纠纷,有的方便群众,都高明巧妙,为人称道. 毛施淑姿工颦妍笑: 毛嫱、西施年轻美貌,哪怕皱着眉头,也像美美的笑. 年矢每催曦晖朗曜: 可惜青春易逝,岁月匆匆催人渐老,只有太阳的光辉永远朗照. 璇玑悬斡晦魄环照: 高悬的北斗随着四季变换转动,明晦的月光洒遍人间每个角落. 指薪修祜永绥吉劭: 行善积德才能像薪尽火传那样精神长存,子孙安康全靠你留下吉祥的忠告. 矩步引领俯仰廊庙: 如此心地坦然,方可以昂头迈步,应付朝廷委以的重任. 束带矜庄徘徊瞻眺: 如此无愧人生,尽可以整束衣冠,庄重从容地高瞻远望. 孤陋寡闻愚蒙等诮: 这些道理孤陋寡闻就不会明白,只能和愚味无知的人一样空活一世,让人耻笑. 谓语助者焉哉乎也: 编完千字文乌发皆白,最后剩下 “焉、哉、乎、也”这几个语气助词.中庸节选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据史记孔于世家记载,孔子的儿子名叫孔鲤,字伯鱼;伯鱼的儿子名叫孔伋,字子思.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子思是其中一派.荀子把子思和孟子看成是一派.从师承关系来看,子思学于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曾子,孟子又学于子思;从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观点来看,也大体上是相同的.所以有“思孟学派”的说法.后代因此而尊称子思为“述圣”.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早在西汉时代就有专门解释中庸的著作,汉书艺文志载录有中庸说二篇,以后各代都有关于这方面的著作相沿不绝.但影响最大的还是朱熹的中庸章句,他把中庸与大学、论语、孟子合在一起,使它成为“四书”之一,成为后世读书人求取功名的阶梯,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纲领 ; ; . ; , . , . , . . 、 , . , . , ., . , , .【译文】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衍了.2.知人 :“, ;, . , . , .”【译文】 仲尼说:“君子中庸,小人违背中庸.君子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无过无不及;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极端.”3.正心 :“ ! .”【译文】孔子说:“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大家缺乏它已经很久了!”4.明道:”, , . , , .”【译文】孔子说:“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是被驱赶到罗网陷阱中去却不知躲避.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是选择了中庸之道却连一个月时间也不能坚持.”5知物 ., , . , , . , . , , , . :“ ; .” ., ;, .【译文】君子的道广大而又精微.普通人虽然愚昧,也可以知道君子的道,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即便是圣人也有弄不清楚的地方.普通人虽然不贤明,也可以实行君子的道,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即便是圣人也有做不到的地方.天地如此之大,但人们仍有不满足的地方.所以,君子说到“大”,就大得连整个天下都装不下;君子说到“小”,就小得连一点儿也分不开.诗经说:“鸢鸟飞向天空,鱼儿跳跃深水.”这是说上下分明.君子的道,开始于普通男女,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却昭著于整个天地.6.行 , : , ; , ; , ; , , . , ; , ; . , .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